結婚二十年,被視為瓷婚。瓷,質地堅硬,卻易碎,但是,瓷隨著歲月流逝卻越顯珍貴,那些流傳古今的完整的瓷製收藏品,無一不顯現出瓷的韻味、瓷的質感。
時光荏苒,婚姻一晃已走過20年。二十年來,除了家裡老老少少的生日和特別需要提醒的日子會記錄在日曆上,其它的日子,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我們的日常和記憶中。那一本本已經作古的日曆,積壓在不常打開的抽屜裡,將過去平常的日子連成了經久歲月。
說句實話,我真的記不清領結婚證的具體日子了,只記得去領結婚證的那一天,結婚證件照上的我才將剪了短髮,與曾經長發飄飄的我大不相同,沒有戒指,沒有化妝,沒有鮮花,天氣好像還有點陰沉。
70後很多都是典型的裸婚族,那時候,正興起著結婚要有「三金」和婚紗照,當時我是沒有的。租了單位裡三十多平方的老房子,請朋友一起將房間刷刷白,塗塗漆,鋪上地板紙,簡陋的家成型。電視機是攢了幾年工資早就買好的,家具也是挑三揀四最後定下,陸陸續續添置的冰箱和洗衣機,逐漸給家增添了完整地生活氣息。
我不否認,沒有父母們的經濟支持,我們的起步真是很辛苦,拮据的日子,總會令我心煩意亂,「貧困夫妻百事哀」,於是你就將自己所有收入交給我統一管理(十幾年後,我們才各自管理自己的帳戶);自古婆媳是道難過的坎,但你尊重我的父母、親人,我也學會了善待你的父母和家人,每到逢年過節和雙方父母生日,我們都會擠出一點錢來寄給他們或者給他們買禮物,讓長輩們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們的孝心,並延續至今。
年輕的女孩似乎在婚姻之初總是顯得比較強勢,她們有著對生活更高層次的境界和追求,於是你甘願聽從我的指揮,即使某個決定很偏頗,你也會讓我先滿足首長般的優越感,再委婉的否定我的決定。以至於四五歲的孩子會說出「爸爸聽媽媽的,媽媽聽我的,我聽爸爸的」這樣的總結。
隨著歲月更迭,平淡的日子取代了青春的激情,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日趨明顯,此時女人的抗壓力日漸顯現她的優勢,她能否溫柔以待,能否放下自己的包袱和利益主營家庭,關係著家中每個成員的方向,於是,我們學會了不受外界幹擾,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我們學會了彼此包容,互相安慰工作生活中的不順;我們也學會了,順其自然和在命運中服軟。
我們會因為堅持自己的執拗而發生爭吵,每次爭吵你都會主動妥協並哄我直到矛盾消散;生活中,你也學會了好好愛護我和孩子,明白了,孩子不管不顧是會長大,但是培養卻沒有那麼容易,需要用心需要花費精力,每當看到你耐心的和孩子好好說話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安靜,都讓我感到欣慰。
我因為你打呼嚕晚上睡不好,以後你每次都是等我和孩子深睡眠後再上床睡覺,哪怕你已經在電腦桌旁坐著睡著;我說,孩子要讀書了,需要換個環境,你那時看到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售賣的廣告,果斷買下。是的,我們節衣縮食買了房子、車子,雖然房子不在城市中央,車子不是豪車,但房子離學校很近,生活方便,代步的車子也帶領全家,走進名勝,開拓視野,足以令人欣慰。在黃金歲月,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經營的結果。
二十年,如白駒過隙,年輕時候因意見相左而產生的矛盾成為婚姻旅途中必經的磨合,好像蹣跚學步的孩子,跌跌撞撞的一起走過。老天厚愛,讓我們一個靜一個鬧;一個吵一個哄,一個聰明一個糊塗。就這樣,我們相伴走過了荊棘叢生的未知歲月,終於找到了共同目標:提高生活質量,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把孩子培養好!
不可否認,孩子的到來,是我們的婚姻由尖銳慢慢軟化的柔順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必須收起自己的鋒芒;為了孩子有個健康的三觀,我們必須以身作則;為了孩子,我必須擺脫過去認知的束縛,都說女人結婚前是水做的,結婚後是水泥做的,我覺得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就這樣,我在孩子的帶領下又成長了一回。為了共同培養孩子,我們莫名達成許多一致:不在孩子面前數落對方;一方發脾氣的時候,另一方必然是選擇沉默;給孩子樹立爸爸在家中的老大地位;一個人教育孩子的時候,另一個人不在其中參與(防止意見相左時孩子不知所措)……終於,用心經營的家庭,回報了我們更多值得回憶的故事,讓我們也變得處事耐心、大度、善良、勇敢而堅強。
時至今日,當婚姻走過二十年,當把孩子培養成人,歲月依舊善待著我們。我感謝這二十年來所有的共同經歷,慶幸這二十年的變化,它讓我明白了: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饋贈,所有的領會都是思想上的感悟,它使我漸漸地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善良、堅強、從容、自信。工作仍需努力,但不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依然需要學習,但不再有目的,純粹自己喜歡。
瓷,需要經過烈火燒制,火候的把控是瓷器好壞的關鍵,火候不足不成器,過之則費,它質地堅硬,不失柔美,經久耐用,只要不砸不摔不磕不碰,精心呵護,時間越長久它就越顯美麗,越有價值。瓷婚也許就是這個寓意吧,人們總是將讚美之詞多贈與新婚夫妻,就如同驚嘆瓷器出爐時的精美,而那些用心經營婚姻的人家,將日久月累的生活時常總結反思進而倍加珍護,將生活過成精品則更令人愉悅。精品的價值更多的是時間留給它的印記。婚姻也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隨意隨性,它就容易受到損傷。瓷婚不是鄭勇小說《瓷婚》中寫的那樣: 「那麼容易破損」,但事實是它也確實容易破損,關鍵是局中人如何把握。
二十年,人生有多少攜手相伴的二十年呢?能夠健康、平安、快樂,慢慢的一起變老,「有人為你立黃昏,圍爐問你粥可溫」,不富庶不貧窮、不離不棄,挺好!
後記:看到結婚證登記日期,是1月11日,很是詫異。天啦擼,我們怎麼會選擇這麼隨性的日子去領結婚證,已不得而知,難怪我們都不記得這麼重要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