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一般生長在山坡巖石石隙、山溝邊、河邊溼潤處,對環境適應性強,成活率高,有土的地方就可以種植,也可盆栽。近幾年這種野草被炒得很火,甚至在各大平臺售賣,受到人們熱捧的主要原因是它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肝病帶來的痛苦。這種野草就是大家熟悉的垂盆草,它可全草入藥,性涼、味甘淡微酸,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垂盆草的入藥典故
相傳清代維峰腳下,有一個姓曾的農民,年40歲,子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過得很好。有一天男主人忽然腹痛,裡急後重,大便黏液濃血,一日二十多次,急請當地醫生治療,診斷為痢疾,服藥卻無效。一天,女兒拔了一籃豬草回來,內中有很多垂盆草,姓曾的想起此草能治豬的腹洩,便要妻子煮一碗給自己配粥吃。剛吃二餐腹就不痛了,連服3天,黏液濃血全止,痢疾痊癒。鄰裡人患同樣痢疾者,也用此草配粥吃,全都好了。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都知道了垂盆草治療痢疾有神效。其後,民間還流傳垂盆草可以治療黃疸等疾病。
垂盆草的功效與禁忌
垂盆草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水火燙傷,可取新鮮垂盆草洗淨搗汁外塗。用於癰腫初起,除煎湯內服外,同時用鮮草洗淨搗爛外敷,還可消癰退腫。垂盆草善解蛇毒,為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常用草藥。單用垂盆草治療傳染性肝炎,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黃赤等溼熱症狀減輕或消除。脾胃虛寒者慎服。
如何養護垂盆草
如果我們把這種野草帶回家種植,可以採用枝條扦插、分株繁殖或壓條繁殖等方式來進行,分株一般在立春後進行,扦插隨時皆可。種植時如何讓它爆盆,需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施肥:最好使用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底肥,在其生長過程中,最好每個月施少量的複合肥。溫度: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至28℃。光照:忌強光照,否則葉片會發黃,最好在遮陰的條件下生長。澆水:需水量大,施肥後要立即澆水,以防肥料燒根;忌積水。土壤:只要有土,垂盆草就能落地生根,但忌貧瘠。
垂盆草一般不需要怎麼修剪,用來做盆栽還是很漂亮的,也不需要怎麼打理它,平坦、垂吊都可以,而且還很好養活,遇上這樣的野草,你會採摘一些拿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