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玫瑰園看伯爾尼老城區
(備註:本文是瑞士系列遊記的第五集。本系列內容是我於2015年10月帶著兩位八旬老人在瑞士和法國自駕的經歷,和當前疫情無關)
這個系列又停頓了四個多月,繁重的工作之餘,沉下心來,回憶過往,寫一篇遊記,確實是比較為難的事。
在圖恩湖邊上住了3個晚上,行程接近尾聲,準備經由法國東北部返回,伯爾尼基本就在路途中。這座城市,既是伯爾尼州首府,又是瑞士聯邦政府所在地,也就是首都。但是這個城市太沒存在感了,可能很多到過瑞士的遊客都不知道,所以也特別容易被忽略。最終我把伯爾尼這個城市設定為「經停」。即使是半天之旅,也深刻感受到這座被阿勒河(Aare)環繞的古城,是非常精緻的。
伯爾尼是個小城,才13.5萬人口。但是在瑞士並不小,是排在蘇黎世、日內瓦、巴塞爾之後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伯爾尼州的首府。這個城市德語名字是Bern,就是熊的意思。伯爾尼始建於12世紀,14世紀加入了瑞士聯邦,18世紀大概形成了目前的格局。城市分為老城和新城,老城部分,大致是阿勒河圍成的一座U型半島形式,靠幾座大橋和外界連接。這條阿勒河,就在伯爾尼附近發源,流經我之前所住的圖恩湖和布裡恩茨湖,最後注入萊茵河。
從頭天晚上住的酒店,開到伯爾尼,只需要一小時時間。第一站是玫瑰園,這裡位於老城對岸,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因為可以俯瞰老城區域,特別是早晨順光的時候。這裡據說種植了200多種玫瑰,空氣清新,氣氛悠閒,實在是一個適合於靜坐思考的場所。我把車開到附近的坡道,再走過去,不過更多的市民是步行來這裡休閒。
鮮花綻放
玫瑰園是非常好的休閒場所
從玫瑰園看伯爾尼老城區,高聳的是大教堂的尖塔
老城對岸還有個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是「熊苑」,本身伯爾尼就是熊的城市,所以有這麼個獨立區域。其實就是在一座通往老城的大橋邊上。環繞老城的阿勒河,猶如在峽谷中,老城內外的地勢都比較高,所以這座熊苑也是沿著山坡修建的,下面有個下沉式的區域,有些熊的雕刻。旁邊的園子裡多多少少有幾隻熊,遠不能和動物園相比。
熊苑附近的馬路上,一隻走鋼絲的「熊」
熊苑內部,但這個區域不是熊住的
和遊客相比,熊是相當孤獨的
這張照片似乎是從熊的角度拍的,實際上這個熊苑有上下坡度,我是在下面的遊客區
接著就前往老城區,老城區中間一條街就是最知名的步行街。雖然路途不遠,但因為有老人在,還是開車過去。特別說說不錯的停車感受。歐洲老城區停車是個難題,此前印象最深的是薩爾茨堡,在山裡挖了大洞,修了巨大的停車場,解決整個老城區遊客的問題。伯爾尼這個停車場的出口在馬路邊,但其實是頂層,停車場是沿著山往下挖的,一共五層。每層都標註了不同顏色,在電梯口還掛著相應顏色的紙條,遊客可以把車位號記在紙條上帶走。雖然電子找車位的功能已經不新鮮,但是作為5年前的配置,還是相當人性化。
路邊的停車場入口,實際上停車場是依山往下修的
停車場不同樓層,有不同顏色的紙條,用戶可以撕下來寫上車位號
伯爾尼的古城屬於世界文化遺產,這條主街和歐洲很多城市的中心步行街沒有太大的區別,兩旁是老建築,馬路是石磚漫地,路中間不時有些噴泉、雕塑之類。特色是兩邊的建築第一層設有拱廊,這就為避雨提供了方便,路邊也有些有意思的店面,值得一逛。愛因斯坦在這條街上有所故居,他1905年就是在這裡寫出了相對論,如今這裡也是個紀念館。接近大街西頭的位置,有一座鐘樓,符合瑞士的特色,大鐘的色彩比較顯眼,是這條街最醒目的建築,不過比起布拉格的天文鐘,似乎還是差了些。
老城區到處是街心雕像
路邊的教堂
老城區的主街道,路兩旁的樓房形式比較統一,走一段就有一個街心雕像
好像是一隻潑猴
這個好像是手撕獅子
終於有了熊,不過據說熊城的得名,還是來自於城市創建者的首個獵物
路兩旁的樓房一層都有拱廊,整體上這些建築的壓迫感比較強
愛因斯坦故居就在這裡
大鐘樓,下面聚集了不少遊客等待報時
看到路邊一座高高的鐘樓,就走出主幹道,進入小巷,原來這裡是伯爾尼的大教堂。不過更有意思的是,門口是個市集,賣的都是各種工藝品,看起來都是居民自己做的。瑞士這個國家能工巧匠多,舉世聞名,也體現在這些小玩意兒上。
伯爾尼大教堂
大教堂精美的雕塑
教堂門口的集市,這個攤位賣的是銀質品
很多攤位賣的都是以熊為主題
這個石球,感覺和投石機更搭配
似乎是一種樂器?
阿勒河和跨河大橋,可見老城區中心的地勢比較高
沿著河岸,地勢逐漸降低
因為趕路,在伯爾尼只停留到午後,接著就要趕回法國。下一篇也就是此行的最後一篇,會寫一寫阿爾薩斯。
大鐘附近是城市核心區,各種電線密集,很多是有軌電車用的
特別喜歡歐洲很多城市,有軌電車緩慢駛過的感覺
路邊的大狗,是不是著名的聖伯納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