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宮保雞丁的出身它不該加黃瓜

2021-02-16 土槽兒

記得第一次吃宮保雞丁的時候,還是在小學,第一次吃到這道菜,覺得真是太好吃了。

直到今天,第一次吃宮保雞丁的畫面還在腦海中,炸透噴香的辣椒,刀工整齊的蔥花,還有花生、腰果以及大小、口感尚佳的雞丁。

甜甜的口味裡頭帶一點微微的辣,90年代的北京,天天都是燉菜、炒家常菜,不是單純鹹、就是單純辣、就是單純甜,很是單調,宮保雞丁的出現讓我耳目一新,有些神魂顛倒。

十餘年過去了,吃飯聚餐的時候我還是經常會點一盤雞丁吃,雖然在國民經濟翻了幾番之後,吃飯點宮保雞丁可能會被人笑話村兒。

兒時的一些記憶很奇特,在你的小的時候,你的腦海裡的一些味道,就是久久無法忘懷。


就像世間萬物都沒法經歷時間的歷久還保持彌新。「國將不國,人心不古」,過了十幾年之後,曾經的宮保雞丁也不是曾經的宮保雞丁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宮保雞丁裡多了很多黃瓜和胡蘿蔔還有沒剝皮的花生米,這讓我挺不能接受的,不僅僅因為口感。

沒有爆出來的辣椒和剝了皮的花生米的點綴,配上了黃瓜和胡蘿蔔,這場面顯得有些廉價,時下潮點的表達方式叫做low。


於是我看了下宮保雞丁的官方介紹到底應該是怎麼做的。

製作材料

主料:雞脯肉(225克)、花生米(50克)。

輔料:蔥(45克)、姜(10克)。

調料:幹辣椒(8克)、花椒(1.5克)、色拉油(60克)、食鹽(2克)、料酒(2克)、味精(1克)、醬油(6.5克)、白糖(10克)、醋(7克)、水澱粉(22克)  。

是這樣的吧,至少教科書裡是沒有黃瓜和胡蘿蔔的。

再查一下歷史對雞丁進行一下追本溯源。

在中國雞丁進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這位老爺子是不能不提一下的,雖然大家都因為吃了kfc而熟悉了「上校」以及他的各種雞塊,但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吃過的宮保雞丁的創始人卻鮮為人知。

比如我,就並不知道,LOL。

締造宮保雞丁的這位大神就是——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

QUOTE:

雞丁的故事——版本一

宮保雞丁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

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醬爆雞丁」為辣炒,後來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將此菜推廣開來,創製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餚。

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盡人皆知,成為了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於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

如上文所說,「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於是,為了紀念丁寶楨,他發明的這道菜由此得名「宮保雞丁」。由於這道菜流傳太廣,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還出現了將雞丁演變為肉丁的「宮保肉丁」。宮保雞丁傳到西方後,西方人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雞丁的故事——版本二

一日,丁寶楨身著微服帶一家僕去山東濟南大明湖一帶私訪。天近中午,已覺腹飢,突然聞到一股子香味從附近一農家院中飄出,於是信步走進院中。只見一中年漢子正在灶房內炒菜。

喜愛烹調的丁宮保連忙走上前問漢子炒的是何菜,漢子答道:「爆炒雞丁」。漢子熱情地讓丁寶楨品嘗一下,丁寶楨毫不客氣地嘗了一口,味道十分鮮美,連忙又問道:「既為雞丁,為何卻這般鮮嫩?」

漢子答道:「此乃取當地笨雞雞脯肉切丁,而外薄裹澱粉糊(即是水澱粉),以利於快熟且可防味洩,再配以花生、胡椒,加上白糖、鹽、醬油、南酒、蔥、姜、蒜等調料,經旺火爆炒而成。成品色澤紅亮,雞丁細嫩,花生米酥脆,鹹鮮香辣,佐酒下飯均宜。」

丁寶楨撫須點頭,找出盤中一花生入口裡,細細咂摸,果真是別有滋味。這道菜令丁寶楨回味悠長,走時百般不舍,他記準了地方,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漢子聘為家廚。每每遠客到,必用此道菜為壓軸菜招待客人,百吃不厭世稱美味。

後來,丁寶楨奉調任四川總督,臨行徵求漢子意見,漢子感其恩重,遂攜家眷一起隨丁寶楨進川,進而把爆炒雞丁帶到了四川,他的後人通過把胡椒換成辣椒,做出了川味的宮保雞丁。

丁寶楨去世後不久,宮保雞丁就被四川當地官員作為貢菜獻給皇帝,發展成為御用的名菜之一。


二個版本故事梗概略有不同,但是可以看到的一點是,宮保雞丁也是名門出身,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


老話講,我們要對傳統保有敬畏之心,所以這黃瓜和胡蘿蔔是咋回事還真得說道一下。


作為權貴雞丁的老鄉,這位四川朋友站出來一語道破天機,黃瓜是為了降低成本。

我不太做飯,也不太清楚菜價,但是我確實有種濃烈的感覺,就是這盤雞丁裡出現了黃瓜我就覺得作為一盤宮保雞丁,它委屈了。


另一位更佳picky的網友,對宮保雞丁的感情可謂愛的深沉,我面對黃瓜、蘿蔔其實只是有些淡淡的憂傷,但是這位朋友已經憤怒了,注意是憤怒了,這對於我們正在轉型升級的第三產業是一種莫大的打擊,畢竟「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這兩位朋友都提到了一個「荔枝味」,也是觸及了我知識的盲區。

所以請您也記準,正宗宮保雞丁咱們只吃:

「脆花生、小糊辣、荔枝味!脆花生、小糊辣、荔枝味!脆花生、小糊辣、荔枝味!」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於黃瓜和胡蘿蔔這些異端是怎麼出現的,我繼續進行追蹤。最終找到了罪惡的源頭,也就是歷來在黑暗料理界排名榜首的——食堂系。


鑑於中國大學生褪去「天之驕子光環」已經20多年了,與日俱降的社會地位之下發生這種尷尬也不是不能理解。

雖然這樣做不夠精緻、不夠好吃,但是它跟大學食堂的feel還是蠻匹配,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就是如果這樣的做法流傳到了社會上,就是有些人有點接受不了了。

畢竟就算宮保雞丁沒落了,他曾經也是貴族啊,但是加了黃瓜、蘿蔔、土豆的雞丁就連沒落的貴族也算不上了吧。

也看到了很多朋友對沒有保持本色的雞丁提出了很多中肯的評價,還是很欣慰的,畢竟是名門之後,不該這麼low。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我們是應該多一些堅持的,一味妥協之下,我們可能也會變成黃瓜宮保雞丁。

一面聽著人給你講如何能高效、快捷省成本,一面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Lowb。

(請自動屏蔽吃貨那條,畢竟吃貨是啥吃的都愛的- -)




相關焦點

  • 一道菜=兩道美食:宮保雞丁炒麵+宮保雞丁蓋澆飯
    今天這道美食就是宮保雞丁。保證讓你胃口大開,吃得爽爽的!2.購買新鮮黃瓜和胡蘿蔔,先將黃瓜和胡蘿蔔清洗一遍,然後將黃瓜和胡蘿蔔同樣切成小正方體裝入盤子。4.鍋中放入油燒熱,再加入一點兒辣椒醬,然後倒入醃製的雞胸肉翻炒,然後再加入黃瓜,最後再加一點水澱粉。炒好以後美味的宮保雞丁就可以出鍋了。
  • 一碗宮保雞丁的憤怒
    索性上海是個只要有錢就能實現所有願望的城市,而實現宮保雞丁這個夢想並不貴,於是在每一個老盛昌,老娘舅,永和大王裡留下了我洪亮的聲音:一份宮保雞丁蓋澆飯,謝謝在中餐館裡點宮保雞丁成了我的執著。周圍人點了什麼我已經沒有印象了,我自己自然是遵守信條地點了宮保雞丁蓋澆飯,就是這碗蓋澆飯徹底改變了我的世界觀。當它初被端上來的時候我像個新婚的新郎一樣激動的,只是隱隱覺得今天宮保雞丁的色調好像不太一樣,原本應是充滿張力與激情的暖色調裡,混入了一些陰鬱的冷色調。
  • 宮保雞丁做法大全詳解
    糖和醋最為關鍵,是荔枝味微微酸甜口感的基礎,再加入鹽,加鹹味;加生抽醬油,提鮮味;加入少量清水,這樣最後的雞丁才能粘裹上湯汁,但注意一定不要多,一點點便好,否則就是一盤漿糊了;水澱粉少量,水澱粉可以是各種調料兌成的味汁濃縮起來,包裹在雞肉上,這樣宮保雞丁的荔枝味道才濃鬱。
  • 京城宮保雞丁哪家強?
    趁著這個時候趕快去吃宮保雞丁吧,因為最近有人說宮保雞丁裡大蔥只有三段了呢,滿滿的一盤肉~兔子醬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大家總結了北京城十大最棒宮保雞丁~妥妥的吃起來~啊聽著名字感覺這家店一定高大威猛,華麗無比,實際上門臉小到不注意就會走過那種。這樣的小門臉「酒樓」竟然有名氣很大的最低調宮保雞丁,可想這個味道多吸引人了。
  • 四川人最恨的,就是宮保雞丁裡加了這2樣配菜,正確做法鮮為人知
    宮保雞丁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 。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
  • 宮保雞丁做法大全詳解.
    糖和醋最為關鍵,是荔枝味微微酸甜口感的基礎,再加入鹽,加鹹味;加生抽醬油,提鮮味;加入少量清水,這樣最後的雞丁才能粘裹上湯汁,但注意一定不要多,一點點便好,否則就是一盤漿糊了;水澱粉少量,水澱粉可以是各種調料兌成的味汁濃縮起來,包裹在雞肉上,這樣宮保雞丁的荔枝味道才濃鬱。
  • 「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究竟是不是同一道菜?
    宮爆雞丁調味用的是四川的郫縣豆瓣醬,口味屬於鹹辣;宮保雞丁並不用豆瓣醬,口味源於辣椒和花椒的使用,口味更側重於麻辣。有人認為,宮保加花椒,而宮爆是不加花椒的。有人認為,宮保雞丁的口味應該是荔枝味,酸甜口帶點糊辣味,宮爆應該是爆炒,其實就烹飪技法的區別。有人認為,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其實沒太大區別,就是烹飪手法略有不同,宮爆溜炒,宮保兌汁烹炒。
  • 宮保雞丁:做法簡單,肉質滑嫩,比飯店做的還好吃!
    宮保雞丁是一道家常又下飯的小菜,雞丁鮮嫩,黃瓜脆爽,花生米香脆,被大家喜歡是有道理的,想吃就動手做了!
  • 教你自製宮保雞丁,雞肉鮮滑入味、好吃到爆!這才是米飯殺手!
    宮保雞丁是外國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但是很多人以為宮保雞丁是宮廷菜,其製作過程肯定很複雜,從而放棄了對這道菜的嘗試,也有些人因為不懂得宮保雞丁的正宗做法,從而使得做出來的宮保雞丁不是那麼好吃。其實宮保雞丁的做法一點也不難,雖然是一道比較典型的宮廷菜,但是我們也是可以自己在家做著吃的,而且做出來的宮保雞丁的雞肉是鮮滑入味,非常的好吃,而且一盤宮保雞丁可以吃好幾碗飯,簡直是真正的米飯殺手。
  • 宮保雞丁到底加不加黃瓜青筍胡蘿蔔呀?
    前段時間我在微博上發了下面這張照片,很快引來了關於宮保雞丁加不加黃瓜萵筍胡蘿蔔的討論……然後有熱心讀者發給我一個最近很火的美食視頻,視頻裡的小姑娘在調味時加入了大量的豆瓣醬
  • 宮保雞丁,超級下飯的菜式
    不敢說是絕對正宗的川系宮保雞丁,但是絕對能讓你的雞胸肉味道超給力!碗中加雞肉、澱粉、料酒、鹽,醃製30分鐘。2. 碗中加醬油、料酒、醋、豆瓣醬、糖、澱粉、胡椒粉,攪拌均勻,醬汁備用。3. 鍋熱油,炒香辣椒,加花生,知道花生變棕色,盛出,備用。
  • 宮保雞丁,從小到大都愛吃!京城最好吃的宮保雞丁原來在這兒啊?
    前幾年,峨嵋酒家因為宮保雞丁這盤菜,名聲驚動了京城??只要有機會在館子吃飯,必點一盤宮保雞丁,雞丁嫩滑,花生酥脆,荔枝口的醬汁,就著一碗米飯下肚兩字「痛快」!四川飯店(新街口店)地址: 新街口北大街3號星街坊購物中心南側(北二環積水潭橋南側150米)排隊要排半個小時起,胡同裡,小館子的環境別太大奢望,每次去都爆滿的張媽媽川菜,菜單上的各種菜品,幾乎都是辣辣辣,宮保雞丁只有雞丁、花生和花椒,量不算大,不辣,偏甜口
  • 簡單易學的家常菜宮保雞丁,雞肉滑嫩超級下飯
    簡單易學的家常菜宮保雞丁By 壯寶媽陽春白雪一款很家常,非常受歡迎的蓋澆飯,操作簡單,味道不一般,值得一試哦。米飯扣入盤中,澆上剛出鍋的宮保雞丁,味道甜辣濃鬱,透著微酸,時蔬撘配,色澤誘人。原料:雞胸肉、黃瓜、胡蘿蔔、花生米、大蔥、蒜瓣、豆瓣醬、鹽、糖、醋、白胡椒粉、生抽、料酒。
  • 宮保雞丁原來不是糖醋味?大廚透露料汁「黃金比例」,9成人搞錯了
    宮保雞丁色澤紅亮,口味酸甜、鹹鮮香辣,花生米酥脆,雞肉滑嫩爽口,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川菜,在國外也是相當出名,我家幾乎每周都要吃上3-5次宮保雞丁
  • 宮保雞丁:掌握好技巧,輕鬆做出飯店味道
    宮保雞丁是四川傳統名菜,看上去紅紅的,實際上紅而不辣、麻香味濃,它肉質滑脆,吃起來有點微甜,裡面的花生米,非常脆香,宮保雞丁不愧是是名菜,就是好吃~
  • 跟我學做「宮保雞丁」,爽滑細膩,美味可口
    小編平常和好友出去吃飯,如果是川菜館,就必定會點宮保雞丁,但大多一般。在我們家鄉有兩三家不錯的,但是做出正宗的這道菜,也需要研究。宮保雞丁不管是從營養功能上,還是口感上,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下飯菜。但是說到宮保雞丁的地域之爭還是很熱鬧的,有的人說是魯菜,有的人說是默菜,有的人說是川菜,但是小編認為是川菜。
  • 家常版簡單宮保雞丁做法,能讓孩子多吃點,且營養均衡
    最近幾天家裡的兩隻神獸又有點不好好吃飯了,她們喜歡吃的菜感覺都做完了,也不想老是做那幾樣。家裡正好還有點雞胸肉和黃瓜、胡蘿蔔,就準備做次宮保雞丁。提前說下,我自從有孩子以後,家裡做菜就很清淡,炒菜基本上就是鹽油、生抽、耗油。
  • 你吃過真的「宮保雞丁」嗎?
    然而,你很可能卻根本沒吃過真正的「宮保雞丁」宮保雞丁算是哪個菜系的代表作?說起來有點複雜,貴州菜中有之,四川菜中有之,到了山東菜或是北京菜,好像也找得出同樣的菜式。圖:visitbeijing.com.cn外國人接觸中餐,多數從宮保雞丁開始,他們來中國旅遊,不懂得點菜,只會大叫「宮保雞丁」。
  • 宮保雞丁這樣做才正宗,色香味俱全,和飯店的一個味
    就有這樣一道菜,可謂是家喻戶曉、名揚海內外,它也是用雞肉做的,那就是宮保雞丁,宮保雞丁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一道川菜,傳說:宮保雞丁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東為官時曾命家廚改良魯菜「醬爆雞丁」為辣炒,後來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將此菜推廣開來,創製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餚。
  • 教你做家常宮保雞丁
    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做一道經典的宮保雞丁,學會了之後自己可以在家裡做,時不時的做一道菜給孩子們吃,想必他們一定很開心,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的,一定要學會做這道菜。這道菜每個人做出來的口味不一樣,但是也都是最適合自己口感的一種,相差不會太大,那麼宮保雞丁怎麼做才好吃呢,可能有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那麼小編就把操作步驟公布給大家吧,對於愛做飯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