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日報
權威/主流/時政/綜合
關注
扶貧路上「姐妹花」
韓城日報記者 王夢妮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是金城辦城古社區第一書記胡文婷和工作隊員任偉妮寫在工作紀實本扉頁的一句話,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用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內涵。
胡文婷和任偉妮是市婦聯幹部。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她們下沉基層,與群眾貼近心、一塊忙、一起幹,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認可。
城古社區位於金城辦東部,全村5個村民小組,532戶2480餘口人,未脫貧戶5戶8人,其中,低保戶2戶5人,五保戶3戶3人。
用腳步丈量初心
「文婷、偉妮來啦!看把你倆都曬黑了……」胡文婷和任偉妮走訪途中,每到一戶,村民都熱情相待。「村民的歡迎,是最大的支持和肯定,也是最好的褒獎。」胡文婷說。家戶的生產生活怎樣、有幾個勞動力、主要收入來源是什麼、兩不愁三保障能否達標……倆人的扶貧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每戶的基本情況、下一步計劃和相應的措施。
她們冒酷暑入戶調研,掌握村基礎設施、政策兜底、發展生產能力等情況,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她們事事不甘落後,白天入戶與在家老人交流,晚上與務工回家的年輕人探討,利用碎片時間整理資料臺帳、總結經驗、提速整改。
她們通過不懈努力和真心幫扶,換來村民的真情,和群眾成為「一家人」。這對姐妹花的身影,在驕陽下更顯嬌豔。
以實幹託起信心
近年來,城古社區脫貧攻堅工作有序推進,兩姐妹注重激發群眾的發展動力,記錄各項幫扶措施和落實情況,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在「看巨變 謀發展 提信心 增志氣」實地考察活動中,三委幹部、村民代表、貧困戶通過觀摩城市規劃館、騰龍陶瓷、維康水素水、偉力遠大等重大項目,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振脫貧攻堅信心;在「關愛群眾情暖人心」活動中,為顏永忠家安裝電視機,為孫振華送去輪椅,並鼓勵他參加市婦聯開展的廚藝培訓;為陳彩絨家建造殘疾人無障礙通道彩鋼房;通過「義診保健康全力促脫貧」活動,為全村300餘人進行免費體檢;與金雀家政培訓學校對接,在村文化站培訓家政技能,激發貧困婦女內生動力;佳節前夕,為幸福院老人及精準扶貧戶送粽子、月餅等……
讓文化鑄造雄心
「扶貧扶志又扶智,激發脫貧內生動力是關鍵。於是,我們組織居民每年至少參與5場文娛活動……」任偉妮說。
2019年重陽節,社區道德講堂文化館落成,群眾文化生活有了陣地。大廣場上,村民歌聲激蕩,舞步蹁躚;小劇場中,群眾自編自導的節目接連上演,掌聲不斷。「以前村裡沒有活動室,文化活動很難開展。」任偉妮感慨道,「如今有了文化館,村民娛樂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套音響設備可滿足各種文化活動。」有了場地,每年的重陽節熱鬧得很,「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城古人」「最美勞動者」等表彰活動,在社區營造出人人爭先的氛圍。
文化館的建成,最高興的還是社區舞蹈隊的姐妹們,有了訓練場地,這支群眾性女子舞蹈隊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不論是南門廣場的舞蹈比賽,還是納涼晚會,她們的精氣神感染了群眾,我們不僅要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更要讓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胡文婷說。
扶貧路上,這對「姐妹花」堅守一線,不忘初心,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落到群眾中,以行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詮釋基層幹部的優秀品質。下一步,她們將積極探索新型產業,緊跟時代潮流,加強村經濟建設,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的優勢和作用,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總編|樊君峰
主編|李 博
責編|趙 靜
編輯|孫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