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2021-02-10 囻在路上狼牙貝雷RUNNING

今天看見了這樣一首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是唐朝布袋和尚所『作的哲理詩,是描寫農夫插秧的情景。它告訴:從近處可以看到遠處,並且退步也可以當種進步。

第一句,『』手把青秧插滿田。過去農夫是手插秧,是一根一根往下插的。
低頭便見水中天,低下頭來能看到倒在水田裡的天空。
心地清淨方為道,身心清淨(不再被外界的物慾染著)時,才能與道相應。
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插秧都是邊插邊後退的,正由於能夠退後,才能把秧苗插好,插秧時『』退步『』,正是工作在向前進展。

人們往往有一種傾向,就是看高不看低,求遠不求近。在社會中,你比我學問高,那你就受尊重;你的錢財比我富足,就巴結你。如果他人的條件不如我,就會置之不理。可是呢,誰知道『』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道理呢?禪師在觀看這個世界與常人就有顯著的不同,如詩中所說:『低頭便見水中天』,就是虛懷若谷低下來,才能真正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在人生中,一般人總以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而這首詩,它卻告訴我們: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風光的。記得古人曾講『以退為進』,還說『萬事無如退步好』,當功名富貴前退讓一步,又是何等的安然自在!  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又是何等的悠然自得!  謙恭中的忍讓才是真正的進步,時時照顧腳下,才能腳踏實地的向前,才是最尊貴的。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衝,有的時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謂『回頭是岸』,往往能有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事業把穩正確的方向,不一味蠻幹下去,同時也要有勇於回頭的氣魄。
        在社會與家庭中,沒有矛盾是不現實的。夫妻二人結婚後,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就離婚。其實雙方都在煩惱中,這種煩惱達到不能自控,大大地發作起來。其實雙方都忍耐一下,就不至於了。認識自心,你的心是否清淨。
       舉例:曾有夫婦二人,幸福地有了兒子,按說生活應該很美滿了吧。可是並不理想,兩人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爭吵,誰也不讓誰,導致男人夜不回家,情感不在自己媳婦身上了,而又找了個第三者,還與第三者生下了孩子…當這種事發生後,自己的妻子嗔心大起,要殺他丈夫與第三者,妻子想把二人弄死,殺人是重罪,那不自己墮地獄了嗎!妻子經人勸後,似乎明白了點道理。但一時氣難消,想把她愛人弄得名敗身例,或一輩子不讓他見著兒子。其實業果道理,如若這樣做,那都是自己的嗔煩惱在作崇,是惡業,到頭來業果原則,只能自己更遭受苦果。世俗上講,這個女人很苦,甚至想過自盡,人們勸她,那你兒子不就沒媽了嗎! 世間上作為這樣的女人很苦,但如詩中所講:低頭便見水中天,那麼作為她低下頭看看自己的心是什麼?認識自心了嗎?大家一起勸她,幫助她,用佛法薰陶她,她開始慢慢反省自己,認識到,這都是自己的業果。過去的她,因為一點小事,抱怨丈夫這不好,那不好,總跟人發火,那麼今生果報,導致如此狀態。再回頭想,即使曾經她的男人,已經不愛她了,那就成全他們吧,這是一種慈悲,這個女人終於作到了,那這時的她已經認識自心,懺悔自心,已經作到了六根清淨了,知道佛法教她這麼作才能成就自我,方為道。看似她退了一步,她讓步了,其實她又邁進了一大步。
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昔日百丈惟政禪師向大眾說:「你為我開田,我為你說大義。」後來田已開了,師晚間上堂,僧問「田已開竟,請師說大義。」師下禪床行三步,展手兩畔,以目示天地云:「大義田即今存矣。」大家想想,百丈老人說了什麼呢?要用心體會聖人的指點。我這業障鬼騙佛飯吃了數十年,還是摩頭不得尾,現在又不能陪大家勞動,話也沒有可說的,勉強應酬講幾句古人的話,擺擺閒談。
  • 佛門裡常講六根清淨,什麼是六根呢?
    念佛要都攝六根,六根清淨。那麼,什麼是六根呢?在《心經》裡有這麼幾句非常經典的話: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眼耳鼻舌身意」,其實是佛門裡說的六根。
  • 清淨法師:《〈圓覺經〉講記》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其內院常為補處菩薩之生處,今彌勒菩薩生於此,故謂之彌勒之淨土。《彌勒上生經》說淨土之相,以勸願生。兜率淨土彌勒三尊是:彌勒菩薩、法華林菩薩、大妙相菩薩,復有他方諸大菩薩發心而來,古來大德發願往生者眾,其中有阿難尊者、戒賢大師、道安法師、法遇法師、玄奘大師、窺基大師、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智者大師、智晞大師、灌頂大師、玄朗大師、道宣律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諸位祖師。
  •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今天是大年初一,是大慈彌勒菩薩的聖誕日。「佛面猶如淨滿月」,彌勒菩薩,慈眉善目,兩耳垂肩,笑口常開,心寬體胖,非常吉祥,與眾生的緣分特別好,人見人愛,士農工商都喜歡衪。誰見到衪誰就身體好,做手工業的見到祂就招財進寶,種地的看到衪就旱澇保收,因為衪有這個功德力,所以開素齋館的,想生意好,大堂裡可供一尊彌勒菩薩。
  • 佛說:當你明白這三點,便不會再計較,心念不動,邪念就不生
    所以佛說:當你明白這三點,便不會再計較,心念不動,邪念就不生:會認錯的人,是在積福。相信錯能改過的人,是在賜福智者改過遷善,愚者恥過逐非。過錯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不出「心性」二字,一切過錯,皆是邪念。
  •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此顯絕待真心,以示圓照清淨覺相之體也。摩尼珠喻圓照淨心,隨現五色喻五蘊身心。舊注云喻五道,此指大覺,以經雲身心自相,乃的指五蘊,而隨類之言,意該五道,然正義的指五道眾生,總一五蘊身心耳。謂妙圓覺心,本無五蘊,良由無明業幻所作,全從妙心所現,故如摩尼隨現五色。眾生不了真心,但認五蘊幻相,故如痴人執珠體實有五色也。以錯認五蘊為我,以覆蔽真體,故為幻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