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空城計的導演者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2020-12-21 明智之史

前言:一部《三國演義》為諸葛亮加持了「神」一樣的光環,在演義中的後半部分,最大的看點也是諸葛亮,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毫無疑問的稱為了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是無所不能。尤其是在與司馬懿的對決中使出的空城計,更是被奉為空城計中的經典之作,但其實真實的諸葛亮在歷史中並未用過空城計,用空城計的而是另有其人。

諸葛亮劇照

文學中諸葛亮空城計,智退司馬懿

小說中的諸葛亮在率兵北伐時,因為馬謖的失誤,導致錯失了街亭,司馬懿的大軍趁機長驅直入,此時的情況萬分危急,眼看諸葛亮就要淪為曹魏的階下囚了,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諸葛亮使出了空城計,而多疑的司馬懿懷疑城中有埋伏,無奈只能率領大軍撤退。

從此之後,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成為了經典,也是彰顯著諸葛亮軍事智慧的一個重要例子。我們不得不去佩服羅貫中對人物的刻畫描寫,但文學畢竟不是歷史,下邊我們看一下歷史中真正導演空城計的人,一身是膽的趙子龍。

諸葛亮空城計圖

軍營空虛,趙雲導演「空城計」

公元218年時,曹操與劉備為了爭奪漢中這塊戰略要地,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對於劉備來說,佔據漢中便能形成進可攻退可守之勢,對曹操來說拿下漢中,就意味著徹底打敗劉備不遠了,但一旦被劉備奪去了漢中,自己如同如鯁在喉,因此雙方對此地都是抱著勢在必得的心態。

曹操劇照

曹操軍中的將領夏侯淵被斬殺之後,曹操為了爭取關中,親自率領大軍南下,準備與劉備決一死戰。但當時曹操的大軍屬於是遠道而來,當時正在北山之下運送糧草,此時的劉備以少敵多,自然是要另想破敵之策,劉備軍中大將黃忠提議截取曹軍的糧草。

在黃忠的帶領的大軍出發之後,遲遲未能歸來,軍營中兵力所剩無幾。趙雲擔心生出變故,連忙帶上了數十名騎兵出營打探消息。不巧的是趙雲半路上碰到了曹軍的前鋒部隊,趙雲剛與他們交鋒,後邊的大部隊便趕到了,趙雲只好帶人且戰且退,最後退到了原本的軍營之中。

黃忠劇照

趙雲智退曹操,一身是膽

此時,趙雲手下的部將張翼主張關閉營門,死戰守營,但趙雲在進入營中後,卻決定大開營門,而且讓營中偃旗息鼓,在外人看來一副營中兵力所剩無幾的樣子。當曹操率領軍隊殺到營前之時,眼看趙雲營中寂靜無聲,也不見巡邏士兵,難免心中生疑,加上曹操本來就是個多疑之人,自然懷疑時趙雲故意使用的誘敵之計,於是下令讓曹軍不得入營進攻。

趙雲劇照

就在曹軍緊張的進退兩難之時,趙雲下令軍士們擂鼓吶喊,喊殺聲驚天動地,同時無數的箭支鋪天蓋地般的射向曹軍,曹操此時更是料定了營中必有埋伏,撤退時軍中大亂,自相踐踏,無數人跌入漢水中溺亡。第二天時劉備來到了趙雲軍中,看到了昨日激戰之處,不禁發出了「子龍一身是膽」的感慨。

趙雲劇照

其實在三國時期,許多人都用過空城計,例如趙雲用過,曹操也用過,乃至荀彧、王平等等都用過,唯獨被「神話」了的諸葛亮沒用過。但在演義中諸葛亮那種種「神話」般表現早已深入人心,也算是彌補了未曾用過空城計的遺憾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空城計諸葛亮撫琴外,還設置了幾個動作,諸葛亮如此設置有何用意
    關於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傳說流傳了上千年,兩個人究竟誰聰明,這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不過坊間很流傳的一個說法是諸葛亮聰明,畢竟死諸葛嚇到了活司馬。今天我們不過多談論兩個人究竟誰更聰明,我們來說說兩人享譽後世的那場千古對決:空城計。
  • 諸葛亮空城計中為何會安排4個人掃地?司馬懿看懂了,因此留住自己的...
    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很多這樣曲高和寡的寂寞之人,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司馬懿等人,這些人在智商與謀略上都是遠遠超乎常人的,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們,最後的結局就是不管是敵是友
  • 三十六計之空城計,張守珪城牆擺宴,嚇退吐蕃
    空城計的名字來源不詳,但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使用空城計確實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楚國在楚文王死後,他的弟弟子元在楚國把持著朝政。子元非常的喜歡自己漂亮的嫂子息夫人,為了討息夫人歡心,同時又顯得自己很有能力,就前去攻打當時的鄭國。進展十分的順利,直逼鄭國國都之下。當時鄭國都城的兵力有限,打不過楚國,阻擋等待援軍又阻擋不了太長時間,於是當時的大臣叔詹分析雙方的利弊獻出一計。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但凡有另一種選擇就不要大擺空城計
    下面上戰例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司馬懿腦補退兵三國時期,蜀國魏國經常交戰,諸葛亮北伐那真是至死方休 。有一次,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駐紮在陽平關,派魏延等人率主力東進,只剩下萬餘人守城。又命士兵把四面城門打開,派人在門前撒水掃地,諸葛亮自己則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陣仗,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趕緊騎馬前去觀看。
  • 諸葛亮著名的空城計只是退敵,唐朝名將張守珪卻打成了擊潰戰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著名的橋段,是說諸葛亮利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數萬大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敘述的,司馬懿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禦敵,他算定了司馬懿不敢冒險,於是採用疑兵之計,大開城門,並在城樓撫琴, 司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體現了諸葛亮過人的膽量和超人的智慧。 這個著名的「空城計」,不過是文學作品的生動描述而已,都是虛構的。
  •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選擇撤軍呢?如果不撤就真的輸了
    空城計的要領就是利用了司馬懿多疑的性格,即使城中無人無力抵抗敵軍,但故意大開城門安排兩人在城門前掃路,讓敵軍以為城內有埋伏,反而不敢輕舉妄動。空城計的背景是當時魏國得知蜀國西城的軍力薄弱,於是曹操派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進攻西城。按照當時雙方的兵力差距,只要司馬懿稍微用一支先鋒部隊探一探虛實,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西城,斬獲諸葛孔明的人頭。
  • 知音難覓,諸葛亮與司馬懿相生相殺,絕不可比高低!
    諸葛亮為了完成隆中對策中北伐中原的戰略部署,六出祁山,領兵伐魏,雙方鬥智鬥勇,波瀾起伏,戰況之激烈,智慧之運用,超過了以往三國之間任何一次對峙……先且看歷史上最有名之空城計,在街亭之戰諸葛亮用人不當,安排馬謖鎮守,以致慘敗上演空城計。首先諸葛亮謀在先,司馬懿見此場景就嘆道:我不如也!但是當他發現守街亭的是個庸才,放棄當道,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時,立刻就振奮起來。
  • 「復聖軒藝術大講堂」段昭南戲畫百出京劇畫集《空城計》
    《說戲》段昭南戲畫百出京劇畫集劇目之一,京劇《空城計》。該劇目在劇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後接《斬馬謖》,合成《失空斬》。在歷代名家的演唱中「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片段,是聽客最為耐聽的經典老戲。
  • 歷史名人解讀:風華絕代諸葛亮
    《三國演義》家喻戶曉,而提到三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必不可少。說到諸葛亮,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三國中「草船借箭」、「空城計」等上上良計皆出自諸葛亮之手。毛澤東品三國盛讚諸葛亮為「智絕」,魯迅先生評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當然紅極必黑,近兩年來興起一種諸葛亮只擅內政不懂軍事的荒謬說法,下面小編為您解讀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
  • 空城計裡司馬懿為了養寇自重?本就是羅貫中設計的
    諸葛亮的空城計,司馬懿是真的沒看出來,他完全被諸葛亮故弄玄虛的態度給震懾住了。試想一下一個智慧超群,且一生謹慎的人,怎麼可能將自己置於如此危難的境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像諸葛亮這種蜀漢的核心人物,是不可能輕易將自己落入危難之中的。
  • 弱勢的蜀漢,把諸葛亮逼成了神
    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其實,諸葛亮一生與周瑜並無交集,此時其在零陵桂陽長沙正忙著收稅呢。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上語,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 諸葛亮死前,為何要點49盞燈?看似在續命,實則另有目的
    在這些英雄中,不僅有勇猛過人的武將,像關羽、張飛、趙雲、典韋等人,還有不少學貫古今的謀士,像諸葛亮、龐統、水鏡先生等等。在三國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人就是被稱為神一樣的人物諸葛亮。諸葛亮不僅以謀略著稱,最重要的就是他那神鬼莫測的測算之術。諸葛亮在出山之後盡力輔佐劉備,為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勢。
  • 《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2020-09-0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諸葛亮為何一直拿著把扇子?其實扇子中暗藏玄機,有特殊含義
    《三國演義》記載了漢末到晉初三雄的亂世爭霸;其中的故事情節也是十分搶眼,比如說:「空城計」、「連環計」、「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都是被後世廣為傳頌,甚至是經常性的出現在評書、說書場合,而大家也是百聽不厭。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三國之中傳奇人物諸葛亮的故事。
  • 諸葛亮雙腿並無殘疾,為何每次打仗都坐輪椅?這正是他高明的地方
    與上陣殺敵的關羽、張飛等人不同,諸葛亮更大的價值在於他的計謀。正是因為他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計,才讓劉備成為三國霸主之一。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坐輪椅出行的軍師也並不是沒有,戰國時期的齊國軍師孫臏便是如此。但孫臏是因為被師兄龐涓陷害,被挖掉了膝蓋骨,只能坐車出行。諸葛亮腿腳好好的,為何要學孫臏呢?
  • 歷史和演繹的分歧——《三國演義》中的真與假
    一:關羽《三國志》中對關羽的記載很簡單,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曰:"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
  • 三國殺蜀國七大謀士技能的來源及歷史典故,取之歷史,還原歷史!
    火計:諸葛亮曾說自己最愛用火,而在演義中,確實此人縱火記錄無數(一出場就來個火燒博望坡和火燒新野)。紅牌當火攻,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實際上火攻並非諸葛亮前期時特有,後期也用了不少(火燒藤甲兵、火燒上方谷)看破:諸葛亮一生看破的計謀多不勝數,黑牌當無懈可擊,實至名歸。印象中,諸葛亮看不破的就只有最後一次出祁山時在北原渭橋竟反而中了司馬懿的伏擊計。
  • 字體|空城計+幸識
    空城計(於今年六月十一號分享)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字體,無論是英數還是字形都十分貼合我的喜好。它融合了楷體和宋體的特徵,既有楷體的書寫感,又有宋體的設計感。至於幸識(於今年二月二十七號分享),不用介紹了,「蘋方」二字一出來你們應該就知道它有多耐看了,在微博分享的時候評論量達到了一萬四千多。這次重修了一下。
  • 諸葛亮拿的並非「羽扇」
    zgl但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拿這件東西。說他執羽扇,其根據大約可追溯到晉代裴啟的《語林》。此本今己失傳。宋刊《藝文類聚》卷67引《語林》是這樣說的:諸葛武侯與宣皇在渭濱將戰,宣皇戎服蒞事,使人視武侯——乘素輿,葛巾、毛扇,指麾三軍,皆隨其進止。宣皇聞而嘆曰:「可謂名士矣!」在這裡,諸葛亮拿的不是白羽扇,而是「毛扇」。
  • 歷史上諸葛亮的妻子真的叫「黃月英」嗎?她真的是個「醜女」嗎?
    諸葛亮的妻子是誰?名字叫什麼?活了多久,實際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大家所說的黃月英這個名字,也不過只是後世安上去的名字,並非諸葛亮妻子的本名。關於諸葛亮妻子的名字,只知道叫做黃氏。在歷史上,唯一關於諸葛亮妻子的記載出現在《襄陽記》中,後來裴松之注的《三國志》也是以這裡作為參考對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