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面藍字「掌上巴彥淖爾」直接關注
掌上巴彥淖爾(微信號:zsbynr)——獲取更多本地資訊就關注它!
小區車庫不停車,改造成住房或者門點出租,這在臨河的一些小區裡很普遍。
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位日益成為「稀缺資源」。與此同時,擅自改變小區車庫用途的現象卻屢見不鮮。車庫改造成小超市、麻將館、水果店、乾洗店……不但使停車難問題更加突出,還造成了油煙擾民、佔道經營等一系列問題。
那麼,小區車庫改門點,究竟由誰來監管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居民反映】
車庫改成門點
帶來很多問題
明珠城北區居民老張入住3年多了。自從樓下的車庫改成小餐館後,每到夏天,他家就不敢開窗戶,油煙味直往家裡竄,噪音也大。他多次和物業、小餐館經營者交涉,但無濟於事。
「小區裡的門點都是由車庫改造而成的,小超市、麻將館、水果店、乾洗店什麼都有。我們這棟樓共有5個單元,光車庫就有30個,改作其他用途的車庫有15個。整個小區估計有一二百個車庫被改成了門點。車庫改門點,沒有經過樓上居民的同意,改了以後帶來這麼多問題,這事到底該由誰來管?」老張煩惱地說。
金秋華城居民劉先生反映,小區建成以來,車庫陸陸續續被改造成住房或者門點出租。「他們在車庫裡建了衛生間和廚房,用作住房或者門點。」
「車庫租金不高,改成門點後,生意還不錯。只要先改一家,其他人就會效仿。」海天家園的一位居民說,這樣一來,小區裡人員流動性就大了,各種問題也會隨之而來。比如說亂擺亂放,擠佔通道,使得消防車無法正常通行等。同時也會引發門點經營者與物業、居民的矛盾。
明珠城北區業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車庫改門點,給居民帶來的困擾不止這些。「有些居民車庫改門點時私自接下水,請來的水暖工不清楚小區地下管道的分布,往往會破壞管道,造成跑冒滴漏,甚至影響居民取暖。還有的理髮店、小餐館把摻有藥水和洗潔精的汙水直接倒在綠地裡,草和樹木都不長了,破壞了小區環境。」
【記者調查】
小區車庫改門點 這種現象很普遍
近日,記者走訪了明珠城北區、金秋華城、海天家園、玫瑰園、光大花園、光輝花苑、富貴園等小區,發現車庫改門點的現象很普遍。
3月10日,記者在明珠城北區看到,距離小區大門最近的幾棟樓,樓下的車庫幾乎都被改成了門點,有小超市、蔬菜水果店、小餐館、乾洗店、理髮店等。門點安裝了門窗,裡面有床和衛生間等。有的經營者將紙箱、貨物等隨意堆放在門口,影響通行。尤其是小餐館,不僅讓小區的環境大打折扣,門前亂停亂放的車輛還影響居民出行。
「我花了十幾萬元買了個車庫,就是想簡單地裝修一下租出去,一年能收不少租金,總比空著強。我看見其他人都改了,我也就改了。」一位將車庫改成門點出租的居民說。
物業做過工作 但是收效甚微
說起小區車庫改門點,物業公司也有苦衷。
市仁和物業服務責任有限公司經理叢玉昆介紹,明珠城北區於2009年開盤,有7棟電梯樓、19棟步梯樓。房子賣出去後,陸續有居民將車庫改造成門點或者住房。「明珠城北區約有300個地上車庫,現在有130多個被改變用途。」
部分居民私改車庫,給物業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很多物業公司都沒辦法處理。「車庫改成門點後,有些經營者為了擴大使用面積,在門口私搭亂建、亂擺亂放,嚴重影響了小區環境和車輛通行,同時還存在火災隱患。由車庫改成的小餐館、燒烤店等,直接將煙筒伸在外面,燻得樓上居民不敢開窗戶。有一個車庫改的早點鋪裡,製作豆漿的機器天不亮就響開了,噪音非常大,擾得2樓和3樓的居民睡不好覺。就這個事,我們沒少上門調解過,最後,早點鋪經營者把機器搬到了店外。這麼一來,樓上的居民清靜了,可是對面那棟樓上的居民又受不了了……」叢玉昆說。
採訪中,很多物業公司對此很困惑。居民將這些問題反映到物業,如果物業解決不了,居民就不交物業費。由於沒有執法權,物業公司只能將情況反映給執法部門,或者和業委會一起給經營者做工作,但收效甚微。
【部門回應】
市住建委:
向城管和物業管理部門反映
還可以提起訴訟
11日,市住建委房管物業科負責人介紹,按照《巴彥淖爾市物業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私自將車庫改成門點屬違規行為。小區在設計、規劃時就科學合理地設計了車庫和住宅,不同的規划具有不同的功能。隨意改變車庫用途,勢必會導致「後遺症」,如噪音擾民、油煙汙染、秩序混亂等,影響了物業管理和居民出行。
現在,很多小區都存在這種現象,造成的各種問題也不好解決。物業公司發現後,應與辦事處、業委會及時制止,並向城管執法部門和物業主管部門反映,由他們出面解決。業主、業委會和物業還可以提起訴訟解決此事。
臨河區城管綜合執法局:
不屬於私搭亂建
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
臨河區城管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車庫改門點改變了房屋使用性質,但不屬於私搭亂建,應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噪聲擾民,由公安、環保部門管理。
臨河區物業管理局:
沒有強制執法權
整改效果不明顯
臨河區物業管理局副局長呂振榮介紹,業主和物業公司經常向他們反映這個問題,他們多次到部分小區現場調解。對於存在擾民行為的門點,他們對經營者進行勸說,並下達整改通知,但物業管理局沒有強制執法權,整改效果並不明顯。
臨河區環保局:
只管餐飲門點油煙汙染
臨河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事應該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
小區車庫改成經營餐飲的門點,需要配備相應的環保設施。如果有居民投訴餐館油煙汙染,執法人員會到現場調查。對於沒有安裝油煙淨化器等環保設施的,執法人員將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其整改。
律師說法>>>
受影響居民可提起民事訴訟
大法揚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連剛認為,小區車庫應該按照規劃設計用途使用,隨意改變使用性質屬違法行為。車庫改造後,出租或自用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屬於民事侵權行為,受影響的居民可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維權。改變上下水管道、供暖管道、牆體結構等的,主管部門應進行監管。
劉連剛說,普通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還應該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而車庫的規劃用途不同,如果變更,得經過規劃部門、工商部門審批。」(《黃河晚報》記者 張靜 呂園)
溫馨提示:轉載本平臺稿件必須標明來源出處,否則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