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車庫改門點 這事究竟由誰管

2021-12-23 掌上巴彥淖爾

☞新朋友點擊上面藍字「掌上巴彥淖爾」直接關注

掌上巴彥淖爾(微信號:zsbynr)——獲取更多本地資訊就關注它!


小區車庫不停車,改造成住房或者門點出租,這在臨河的一些小區裡很普遍。

  隨著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位日益成為「稀缺資源」。與此同時,擅自改變小區車庫用途的現象卻屢見不鮮。車庫改造成小超市、麻將館、水果店、乾洗店……不但使停車難問題更加突出,還造成了油煙擾民、佔道經營等一系列問題。

  那麼,小區車庫改門點,究竟由誰來監管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居民反映】

  車庫改成門點

  帶來很多問題

  明珠城北區居民老張入住3年多了。自從樓下的車庫改成小餐館後,每到夏天,他家就不敢開窗戶,油煙味直往家裡竄,噪音也大。他多次和物業、小餐館經營者交涉,但無濟於事。

  「小區裡的門點都是由車庫改造而成的,小超市、麻將館、水果店、乾洗店什麼都有。我們這棟樓共有5個單元,光車庫就有30個,改作其他用途的車庫有15個。整個小區估計有一二百個車庫被改成了門點。車庫改門點,沒有經過樓上居民的同意,改了以後帶來這麼多問題,這事到底該由誰來管?」老張煩惱地說。

  金秋華城居民劉先生反映,小區建成以來,車庫陸陸續續被改造成住房或者門點出租。「他們在車庫裡建了衛生間和廚房,用作住房或者門點。」

  「車庫租金不高,改成門點後,生意還不錯。只要先改一家,其他人就會效仿。」海天家園的一位居民說,這樣一來,小區裡人員流動性就大了,各種問題也會隨之而來。比如說亂擺亂放,擠佔通道,使得消防車無法正常通行等。同時也會引發門點經營者與物業、居民的矛盾。

  明珠城北區業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車庫改門點,給居民帶來的困擾不止這些。「有些居民車庫改門點時私自接下水,請來的水暖工不清楚小區地下管道的分布,往往會破壞管道,造成跑冒滴漏,甚至影響居民取暖。還有的理髮店、小餐館把摻有藥水和洗潔精的汙水直接倒在綠地裡,草和樹木都不長了,破壞了小區環境。」

【記者調查】

小區車庫改門點 這種現象很普遍

  近日,記者走訪了明珠城北區、金秋華城、海天家園、玫瑰園、光大花園、光輝花苑、富貴園等小區,發現車庫改門點的現象很普遍。

  3月10日,記者在明珠城北區看到,距離小區大門最近的幾棟樓,樓下的車庫幾乎都被改成了門點,有小超市、蔬菜水果店、小餐館、乾洗店、理髮店等。門點安裝了門窗,裡面有床和衛生間等。有的經營者將紙箱、貨物等隨意堆放在門口,影響通行。尤其是小餐館,不僅讓小區的環境大打折扣,門前亂停亂放的車輛還影響居民出行。

  「我花了十幾萬元買了個車庫,就是想簡單地裝修一下租出去,一年能收不少租金,總比空著強。我看見其他人都改了,我也就改了。」一位將車庫改成門點出租的居民說。

  物業做過工作 但是收效甚微

  說起小區車庫改門點,物業公司也有苦衷。

  市仁和物業服務責任有限公司經理叢玉昆介紹,明珠城北區於2009年開盤,有7棟電梯樓、19棟步梯樓。房子賣出去後,陸續有居民將車庫改造成門點或者住房。「明珠城北區約有300個地上車庫,現在有130多個被改變用途。」

  部分居民私改車庫,給物業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很多物業公司都沒辦法處理。「車庫改成門點後,有些經營者為了擴大使用面積,在門口私搭亂建、亂擺亂放,嚴重影響了小區環境和車輛通行,同時還存在火災隱患。由車庫改成的小餐館、燒烤店等,直接將煙筒伸在外面,燻得樓上居民不敢開窗戶。有一個車庫改的早點鋪裡,製作豆漿的機器天不亮就響開了,噪音非常大,擾得2樓和3樓的居民睡不好覺。就這個事,我們沒少上門調解過,最後,早點鋪經營者把機器搬到了店外。這麼一來,樓上的居民清靜了,可是對面那棟樓上的居民又受不了了……」叢玉昆說。

  採訪中,很多物業公司對此很困惑。居民將這些問題反映到物業,如果物業解決不了,居民就不交物業費。由於沒有執法權,物業公司只能將情況反映給執法部門,或者和業委會一起給經營者做工作,但收效甚微。

  【部門回應】

  市住建委:

  向城管和物業管理部門反映

  還可以提起訴訟

  11日,市住建委房管物業科負責人介紹,按照《巴彥淖爾市物業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私自將車庫改成門點屬違規行為。小區在設計、規劃時就科學合理地設計了車庫和住宅,不同的規划具有不同的功能。隨意改變車庫用途,勢必會導致「後遺症」,如噪音擾民、油煙汙染、秩序混亂等,影響了物業管理和居民出行。

  現在,很多小區都存在這種現象,造成的各種問題也不好解決。物業公司發現後,應與辦事處、業委會及時制止,並向城管執法部門和物業主管部門反映,由他們出面解決。業主、業委會和物業還可以提起訴訟解決此事。

  臨河區城管綜合執法局:

  不屬於私搭亂建

  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

  臨河區城管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車庫改門點改變了房屋使用性質,但不屬於私搭亂建,應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噪聲擾民,由公安、環保部門管理。

  臨河區物業管理局:

  沒有強制執法權

  整改效果不明顯

  臨河區物業管理局副局長呂振榮介紹,業主和物業公司經常向他們反映這個問題,他們多次到部分小區現場調解。對於存在擾民行為的門點,他們對經營者進行勸說,並下達整改通知,但物業管理局沒有強制執法權,整改效果並不明顯。

  臨河區環保局:

  只管餐飲門點油煙汙染

  臨河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事應該由住建和物業管理部門監管。

  小區車庫改成經營餐飲的門點,需要配備相應的環保設施。如果有居民投訴餐館油煙汙染,執法人員會到現場調查。對於沒有安裝油煙淨化器等環保設施的,執法人員將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其整改。

  律師說法>>>

  受影響居民可提起民事訴訟

  大法揚律師事務所律師劉連剛認為,小區車庫應該按照規劃設計用途使用,隨意改變使用性質屬違法行為。車庫改造後,出租或自用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屬於民事侵權行為,受影響的居民可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維權。改變上下水管道、供暖管道、牆體結構等的,主管部門應進行監管。

  劉連剛說,普通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還應該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而車庫的規劃用途不同,如果變更,得經過規劃部門、工商部門審批。」(《黃河晚報》記者 張靜 呂園)


溫馨提示:轉載本平臺稿件必須標明來源出處,否則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小區內車庫店遍地開花 誰該管怎麼管
    記者調查聖榮廣場小區一個小區有十餘家車庫店對奎文區聖榮廣場小區的居民來說,地上車庫挪作他用早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7月23日,記者走訪聖榮小區看到,便利店、水果店、培訓班、團購店等由地上車庫改建而成的經營性場所有十餘家。
  • 資陽一小區物業安裝車庫分隔門,業主疑存安全隱患
    近日有雁城華西嘉苑小區居民反映在該小區地下車庫1號門現場,幾位工人正在安裝入口路燈,庫口用隔離欄杆劃分了進出道
  • 濟南一小區車庫改建住宅 惹來鄰居不滿
    (化名)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小區有業主將位於一樓的車庫改造成一間住宅,不但佔用了儲藏室部分公攤區域,還改變用途對外出租,引發業主不滿。對此,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室回應稱,當事業主是在車庫內進行改造,類似室內裝修,因此無法對其約束。  據劉英介紹,聚鑫旺園6號樓下有一排地上車庫,其中五單元門口西側車庫後面是三個連著的儲藏室,共用一個大門,每家業主分別有一把鑰匙。不過,大約兩年前,她發現有業主把一樓的車庫改造了。  「他把車庫出入口用磚壘起來,只留了個窗戶,用後面的儲藏室小門當出入口。」
  • 滙豐園小區臨街商鋪門口汙水橫流,究竟該歸誰管?
    近日,網友石女士在「市委書記專屬版」留言稱,滙豐園小區馬路邊汙水橫流無人管,希望有關部門及時處理。收到這一線索後,荊門新聞網記者立即展開了調查。「之前堵塞嚴重的時候,只能用沙袋堆在門口,離堵塞點位很近的商戶只能選擇關門歇業。」見到記者,小區附近的幾家商戶紛紛倒起了「苦水」。「客人恨不得都繞著走,還怎麼做生意!」其中一位商戶生氣地說。
  • 小區物業到底該管啥?不管啥?
    物業公司究竟是幹嘛的?物業的管理權限有哪些? 綠地被侵佔物業該不該管? 問題:小區才交房沒幾年,就已出現個別業主毀壞公共綠地的現象,物業也是不管不問。物業到底有沒有管理義務?
  • 工業門與車庫門的區別
    工業門由一系列門板組成,沿軌道上升,由扭簧系統或配重系統來保障門體平衡,安裝軌道儘量貼近建築物內側,從而可以大量的節約建築物的內部空間,將根據您建築物的大小和形狀,其提升門可以被設計成不同的安裝方式。軸杆的區別:工業門用的是實心軸杆,車庫門用的是空心軸杆或者加厚軸杆(工業門承重力大所以用實心)運用的場景不一樣,工業門主要適用於大型倉庫、物流行業、醫藥、食品、廠礦等生產製造型企業及配套的大型倉庫。
  • 普陀這兩個小區合併後,「煩心事」都沒了!
    在中山北路2185弄29號樓附近,新設立了一個門崗,將這棟樓和原先的太浜巷小區圈在了一起,這是兩個小區合併以來最直觀的變化之一。合併以前,太浜巷小區是敞開式的,小區共有5個出入口,物業無法進行封閉式全方位管理。「沒有門崗,外來人員、車輛可以隨意進出。」 居民汪阿姨是原太浜巷小區的住戶,之前環境差、人員雜、車難停,給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居民造成了困擾。
  • 小區車庫出入口成垃圾存放點,物業:正尋求辦法解決
    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萬軍 劉中燦 見習記者周浩)地下停車場的一個出入口變成小區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產生的臭味影響到附近居民,武漢市江岸區光明上海公館小區的做法招致投訴。對此,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未規劃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垃圾存放在哪裡都可能招致投訴,目前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7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江岸區塔子湖東路的光明上海公館小區2號樓附近看到,此處原本規劃為地下車庫的一個出入口處堆放了約40個垃圾桶,其中一半的垃圾桶裡裝滿了生活垃圾,此處也正好毗鄰小區的消防通道。
  • 群眾「點單」 把老舊小區改到「心坎」上
    「小區改造後,樓面乾淨了,路面平整了,下水通了,新栽了好多綠植,看著美得很!」家住紅廟坡街道青門社區迪賽家屬院的王奶奶豎起大拇指感嘆道。  迪賽家屬院位於紅廟坡路69號,共兩棟樓,先後於1986年和1999年建成,現有居民110戶。
  • 濟南一小區車庫疑被改造成住宅!佔用公攤對外出租,類似改造不止一起
    不過,大約兩年前,她發現有業主把一樓的車庫改造了。「他把車庫出入口用磚壘了起來,只留了個窗戶,用後面的儲藏室小門當出入口。」劉英說,本來業主改造自己的車庫她不便多說什麼,但這位業主在改造車庫時還把儲藏室一塊改造了,並用磚把儲藏室公共走廊給圍起來了一塊,佔用了公攤面積,這讓她無法接受。
  • 吉安一小區地下車庫被改建儲物間,縣城管局回應……
    近日,遂川縣一名網友反映,富景新天地小區地下車庫被私自「圈地」,有的甚至安上了鐵門,侵佔公共停車位不說,還存在治安、消防等方面的隱患。縣城管局回應,已責令涉事房地產開發公司停止違建,同時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房地產開發公司恢復車庫原狀。
  • 長沙「小區那些事」系列調查:小區管家誰當好
    「自管」是小區管理方式的一種,截至目前,長沙約有23個小區已實行自管模式,其中包括本報曾多次報導的東成大廈,這裡因為每年給業主「下紅包雨」令很多小區羨慕不已。專業人士提出,如果小區實行自管模式,最好能確保業委會成員的專職化,這才有充足的精力為小區謀發展;同時,小區的規模也決定了自管的難度,居民越多越難達成,一旦涉及到公共收益的管理,又可能引發新的矛盾。
  • 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時|重慶市永川區:改管並重 幸福加倍
    「近年來,我們按照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功能修復和環境提升的思路,精心制定方案,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數。」重慶市永川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杜金蓉說。 怎麼改?問需於民改「痛點」劉江是重慶市永川區火電新苑的居民,說起小區改造前後的對比,他連聲說「真是天壤之別」。據了解,火電新苑是原永川火電廠家屬院,建於上世紀90年代。2007年,由於火電廠搬遷到別處,家屬院由單位管理變為自治管理,成為「三無小區」。改造前,該小區基礎設施嚴重老化缺失,道路坑窪、階梯殘破、雜草叢生、雨汙管網陳舊漏水,居民生活十分不便。
  • 崑山這小區又被點名,糟心透了
    ▽@蒹葭may:唉,崑山大部分小區物業真的得好好整治一下,現在物業不是服務居民,是來管居民了!小區有1000多個人防車位,物業卻拿來私下租給他人,佔用本該業主的公共財產。業主如果不長租車位,就不給下車庫,誰給他們這麼大得膽子!本該服務於業主,現在成了物業的私人別苑!
  • 崑山這小區徹底暴露了
    還不止這一件事!試問一下夏天下大暴雨地下停車場因這樣的排汙而淹掉誰承擔的起責任,問門口保安他們說管不了不知道,我作為業主真的很無語
  • 物業小區的這些責任歸誰管?
    自家屋面漏雨、窗框變形、電閘開關壞了,該誰管;其他業主私搭亂建、佔用綠地和道路,該誰管……遇上各種和住房相關的煩心事,到底都該歸誰管呢?1這些是物業管的事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物業管理微資訊)。
  • 把車庫改成會客廳煩心事不斷 懷疑被鄰居報復 鄰居:通宵打麻將
    張先生住在寧波正大花園小區,這間位於架空層的車庫是兩年前買的,後來裝修成了會客廳,偶爾招待朋友的。最近玻璃門上黏黏的,車庫內部的地面上,有不少透明液體。張先生說,發現這些液體已經一個多星期了,地面還是沒幹,他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 重慶巴南某樓盤車庫變噴泉,負二層全部被淹,現場一片狼藉
    昨天小樹發了一篇文章,就提了一下他們小區發生的事情,馬上就有人找了上來;哎,這年頭買房不易,購房者且行且珍惜啊~01.突發新聞!然而更讓人驚嘆的是車庫淹完了,物業加班加點找來抽水機從車庫抽水!!!根據業主爆料,這抽水機從前天天就在車庫開始工作了,直到昨天還在繼續抽。這不禁讓我浮想聯翩,車庫到底是被淹的有多慘啊,抽了一天還沒抽完。
  • 小區車庫疑被洗車店廢水泡爛 加裝鐵門又被撬……
    可在九龍坡區達飛綠洲小區,幾名男子開門,拿的卻是千斤頂。一頓操作猛如虎,簡單又粗魯。男子為何會這麼做?在達飛綠洲小區,被撬開的鐵門倒在了一邊。小區業委會主任李先生告訴記者,撬開這處鐵門的,就是旁邊洗車場的經營戶。
  • 民法典之「居」|小區車位究竟歸誰所有?
    車位、車庫歸屬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擁有量明顯增多。機動車保有量的迅猛增加,住宅小區機動車亂停亂放等現象日益嚴重,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不斷突出。那麼關於住宅小區停車位、車庫的歸屬等問題,您了解多少呢?一起在民法典中看看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