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

「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高唱著自由和解放……」當天上午,胸戴紅領巾的南京小行小學三年級學生,在音樂老師馮蘭婷的指揮下,齊聲唱起了雨花英烈趙良璋的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這首歌旋律昂揚,歌詞動人,充滿了視死如歸的豪情。

「這是我們的音樂公開課,也是第一次教孩子們在課堂上唱起雨花英烈的歌曲,效果非常好。」音樂老師馮蘭婷告訴記者,當天的課堂,她準備了兩首趙良璋的原創歌曲——《假如我為了真理而犧牲》和《囚徒之歌》。為了讓孩子們能夠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她還搜集了一些關於烈士的小故事在課堂上講解。「事實證明,讓孩子們傳唱烈士的原創歌曲,比單純從課本上學習烈士故事,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不少家長甚至帶著孩子專門去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學習烈士事跡,從而使得烈士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她說。

當天,校園裡還展出了《革命烈士別樣風採——雨花英烈文學藝術作品展》,以及學生們以雨花英烈為主題創作的美術作品。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雨花英烈故事,感悟「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

據介紹,早在去年10月,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就和小行小學籤訂了共建協議,成為該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雙方還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將雨花英烈精神紅色元素與學科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形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體驗與互動的創新紅色課堂教學方法,深受師生的歡迎和喜愛。

今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還將不斷擴大「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實踐基地的覆蓋面,持續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項目,不拘一格講好紅色故事,不遺餘力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弘揚雨花英烈精神。「我們正在編撰雨花英烈精神故事校本讀物,預計明年九月份就可以發到南京的中小學。並開發了雨花英烈相關的系列研學課程,多媒體互動課件,網上虛擬兒童展館,動畫小視頻等等,打造紅色特色精品示範課堂。」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社會教育部副部長夏和龍說。(融媒體記者李子俊)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雙方還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將雨花英烈精神紅色元素與學科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形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體驗與互動的創新紅色課堂教學方法,深受師生的歡迎和喜愛。今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還將不斷擴大「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實踐基地的覆蓋面,持續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項目,不拘一格講好紅色故事,不遺餘力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社會教育部副部長夏和龍說。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相關焦點

  • 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_南報網
    2020-12-15 08:2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李子俊)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
  • 永不消逝的旋律見證英烈初心,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了17首革命歌曲
    4月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 專題網頁上線,在埋葬在南京雨花臺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會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們了解到雨花英烈創作紅色歌曲的動人史實。  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色音樂是號角也是精神旗幟。
  • 創設「三新」課堂 雨花街道走心辦冬訓
    作為雨花臺區委區政府確立的建設紅色文化城「主承區」,雨花街道年度冬訓以「傳承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為綱,藉助各類紅色文化平臺陣地,創設「三新」課堂,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推動冬訓學習與實踐對接、向實踐轉化,讓眾多的共產黨員在抗疫和復工中,用初心與擔當詮釋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使命、新任務。
  • 雨花英烈生前創作革命歌曲、2020年度12本好書推薦、「江南之路...
    4月初,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的「雨花英烈生前原創歌曲」 專題網頁上線,在埋葬在南京雨花臺的1519位已知姓名的雨花英烈中,首次向社會集中展示6位雨花英烈生前創作的17首歌曲,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讓人們了解到雨花英烈創作紅色歌曲的動人史實。  在戰火紛飛的革命戰爭年代,紅色音樂是號角也是精神旗幟。
  • 「天府之歌」進校園!音樂名家為成都娃上了一堂特別的音樂課
    在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音樂課上,青年歌手石天欣,正在為這裡的孩子們上著一堂特別的音樂課……前期,由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策劃推出的「弦歌天府·校園之聲——2020 年成都市天府文化主題音樂教育系列活動」第一階段準備工作已就緒,完成了教材的彙編和音樂導師的培訓。
  • 傳承紅色基因 打造活力校園
    並定期組織師生參觀學習,通過認真聆聽紅色故事和觀看抗聯文化的老照片,引導師生學習烈士事跡,樹立遠大理想,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和報國情懷,讓紅色資源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轉化成為孩子們學習強國的強大動力。同時,學校按照紅色主題,精心設計布置,在教室牆面、班級外牆、文化長廊、紅色基因教育基地等地方,通過融合科普知識、書畫作品、詩詞歌賦、紅色名言等元素,渲染紅色氛圍,彰顯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讓紅色文化滲透到學校每一個角落,讓學生隨時隨地能夠與紅色文化親密接觸,將紅色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整體環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紀念館通過創新展覽形式,讓雨花英烈精神「入腦入心」。今年6月30日創新首演紅色文化沉浸式講解,講解員化身歷史引領者串聯全程,觀眾可以零距離觀看表演,甚至參與到互動中與「英烈」對話等,在沉浸式體驗感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 擦亮「非遺文化 紅色旅遊進校園」金招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財富和精神家園,為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喚起未成年人對民族文化遺產的熱愛之情,井陘礦區文廣體旅局依託區內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擦亮「非遺文化 紅色旅遊進校園」工作品牌,積極開展「非遺文化少年行」等系列活動,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 推豆腐、竹編織、唱民歌……傳統文化紮根校園
    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學推豆腐民間手藝人在做足球編織示範教孩子們編織百靈鳥「大家注意看,將這根篾條從這裡穿過去,然後再翻過來……」12月8日,在沙道溝鎮的一所幼兒園內,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手工課讓孩子們興趣滿滿。
  • 巾幗助學|公益課堂進校園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巾幗助學|公益課堂進校園 2020-12-0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活動 南外雨花國際學校 「崇美尚藝 藝路同行」第二屆藝術節
    校園文化藝術節立足整合現有的校園文化內容,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形成聲勢和規模,打造文化活動品牌,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家在舒展才華的舞臺上,獲得了更加豐富的藝術滋養。採訪:南外雨花國際學校學生 劉芸妃南外雨花學子在歡樂與微笑構成的舞臺上,舞動激情的青春,讓音符流淌心間。本次藝術節還特別開展了青年藝術家進校園活動,十多名薩克斯團的音樂演奏家給全校師生帶來一場音樂盛宴。
  • 雙牌上梧江民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進社區文藝活動」
    雙牌上梧江民族學校:開展「校園文化進社區文藝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02 10:32
  • 剪紙迎春進校園 非遺文化潤童心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實習記者 施夢羽)一方紅紙,一把巧剪,稚嫩小手間畫紙翻飛,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描繪出孩子們眼中的歡樂世界。12月31日,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邀請剪紙文化非遺傳承人左丹江走進課堂,與同學們一起剪紙迎新春,在趣味中感悟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剪紙課堂。
  • 「天府之歌」進教材了!快來看看未來娃兒在音樂課上唱哪些歌
    走進天府之國,走進夢幻天堂;唱起天府之歌,就唱起美妙樂章……為弘揚中華文明,傳播天府文化,助力成都音樂產業的繁榮發展,讓「天府之歌」走進校園,由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策劃推出「弦歌天府·校園之聲——2020 年成都市天府文化主題音樂教育系列活動
  • 文明鄉風薪火相傳 杭州西湖區桐塢村的娃娃們唱起了村歌
    兩個小時的課,我們不僅要學歌,老師還會講解桐塢的歷史和風土人情。」正在念小學三年級的黃戈桐,是本屆村歌班的學員。「雖然從小生活在這裡,但我們的孩子對家鄉未必有很好的認知,通過唱村歌這種形式,喚醒孩子們對家鄉的情感,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黃戈桐的父親黃先生對活動讚不絕口:「所以儘管我們家孩子課業負擔不輕,我們一聽說(活動)立馬報了名。」
  • 以一流文化建設提升辦學軟實力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十三五」期間,南林將一流特色大學文化建設列入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讓人生價值契合社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 抖音+廣播站+雲課堂……清明祭英烈,漯河郾城小學讓孩子感受「雲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於素凱4月2日,在漯河市郾城小學的抖音號上,該校黨支部副書記陶光華,講述了漯河籍全國一級「戰鬥英雄」李海欣的故事,獲得網友好評如潮。據悉,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該校開展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利用抖音講述紅色故事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 福建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近年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從形式多樣到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讓「『非遺』進校園」邁向一個理論與實際逐漸融合的新階段。不僅讓「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更為關鍵的是,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少年兒童中的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福建漳州傳統文化像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喚起孩子們對漳州「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最美畫卷是桐塢,杭州這個村的娃娃們唱起了村歌
    「雖然從小生活在這裡,但我們的孩子對家鄉未必有很好的認知,通過唱村歌這種形式,喚醒孩子們對家鄉的情感,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黃戈桐的爸爸黃先生一聽說活動,立馬報了名。他說,課堂上父和子同唱一首歌,其樂融融。
  • 鄉村振興服務隊在玉山鎮開展「國學進課堂」活動
    人民網臨沂9月28日電 鄉村振興服務隊努力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有力推進「國學進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服務隊在玉山鎮開展「國學進課堂」活動 在活動現場,農工黨臨沂市委副主委韓冬梅與玉山中心小學校長郭建籤署了在唐嶺小學持續開展「國學進課堂」的合作協議,農工黨臨沂市委向唐嶺小學捐贈了字帖和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