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皮膚的結構,我在網上查了很多,有的分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組織,有的分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基底層,咱們又不是專業的醫生,大概了解一下就行。
皮膚是人體最大且又是最重要的器官,皮膚也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PH值約5.5-6.5之間,呈弱酸性能抵禦外界細菌的入侵。
皮膚的最外層是表皮,可以不斷新生,表皮又分為五層: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有棘層和基底層。最外層的皮膚細胞是死細胞,其他是活細胞。表皮的作用是起到保護,保溼,新生的作用。
第一層表皮是角質層 是角化細胞,又稱為死皮細胞,有6-10層。有保護作用,即防止水份流失,同時又防止細菌和有害物質入侵的作用。健康的角質層不能過厚,也不能過薄。角質層過薄,不足以抵禦外界刺激,皮膚特別容易敏感,而且肌膚水份易流失。角質層過厚,肌膚失去通透感,變得粗糙晦暗,而且還會阻礙護膚品營養的營養的吸收。
第二層是透明層 控制皮膚水份,防止水份流失和過量的進入。臉部沒有,只在手掌和腳掌存在。
第三層是顆粒層 防止異物侵入,過濾紫外線。
第四層是有棘層 富含大量水份,營養成份,具有細胞分裂增殖能力,維持表皮層皮膚彈性。
第五次是基底層 由角質層線細胞和黑色素線細胞組成。角質母細胞,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生細胞,把原有細胞往上推移,維持表皮層的新陳代謝。含黑色素生長細胞,產生黑色素,保護真皮層。黑色素多少及大小決定肌膚顏色。此外線照射下會產生更多黑色素。
表皮層的新陳代謝
每天基底層分裂不斷產生細胞,將原有細胞不斷向上推移直至形成角質細胞,最後脫落。這個不斷的新生-上移-脫落的過程,就是表皮層的新陳代謝的過程。一個新生細胞從基底層上移到透明層,需要14天,角質層形成到脫落,要14天,所以新陳代謝的周期是28天。每天新陳代謝都在進行,但在夜晚10:00-2:00最為活躍。
皮膚的最外層是表皮,可以不斷新生,表皮又分為五層: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有棘層和基底層。最外層的皮膚細胞是死細胞,其他是活細胞。表皮的作用是起到保護,保溼,新生的作用。
第一層表皮是角質層 是角化細胞,又稱為死皮細胞,有6-10層。有保護作用,即防止水份流失,同時又防止細菌和有害物質入侵的作用。健康的角質層不能過厚,也不能過薄。角質層過薄,不足以抵禦外界刺激,皮膚特別容易敏感,而且肌膚水份易流失。角質層過厚,肌膚失去通透感,變得粗糙晦暗,而且還會阻礙護膚品營養的營養的吸收。
第二層是透明層 控制皮膚水份,防止水份流失和過量的進入。臉部沒有,只在手掌和腳掌存在。
第三層是顆粒層 防止異物侵入,過濾紫外線。
第四層是有棘層 富含大量水份,營養成份,具有細胞分裂增殖能力,維持表皮層皮膚彈性。
第五次是基底層 由角質層線細胞和黑色素線細胞組成。角質母細胞,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生細胞,把原有細胞往上推移,維持表皮層的新陳代謝。含黑色素生長細胞,產生黑色素,保護真皮層。黑色素多少及大小決定肌膚顏色。此外線照射下會產生更多黑色素。
表皮層的新陳代謝
每天基底層分裂不斷產生細胞,將原有細胞不斷向上推移直至形成角質細胞,最後脫落。這個不斷的新生-上移-脫落的過程,就是表皮層的新陳代謝的過程。一個新生細胞從基底層上移到透明層,需要14天,角質層形成到脫落,要14天,所以新陳代謝的周期是28天。每天新陳代謝都在進行,但在夜晚11:00-3:00最為活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從護膚的角度來說,我們了解這些就夠了,如果說真皮層、皮下組織這些結構,和自身的身體狀況有關,我們的臉部肌膚大約0.5毫米,眼部的肌膚大約0.05毫米,而且眼部肌膚血管比較細,也說明它血液循環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是我們平時為什麼會把眼部肌膚單獨拿出來護理,很多人會說面霜可以代替眼霜,其實,我自己覺得是個誤區,從肌膚的結構說就可以了解清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皮膚晚上11:00-凌晨3點,是皮膚新陳代謝的時間,其實是全身血液開始造血,開始輸送新鮮血液的時間,這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所以說,很多問題,我們要從根本上查找原因來解決問題,不只是聽聽而已。
我是鵬哥,喜歡的關注我點讚,每天學習一點護膚知識分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