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尖、中軸、攻擊環、戰神鎖、防護罩、齒條、格鬥盤、拆裝工具……初聽這些詞,你可能會詫異,這都是什麼?不過,對孩子們來說,這也許不算是個問題,因為這些可組裝成他們最喜歡的玩具——陀螺。最近,一種在格鬥盤裡比拼的瘋狂陀螺在孩子們間非常火爆。記者隨機調查了十幾個孩子,不分男女,每人手裡至少有兩個陀螺,而玩具店裡的陀螺也曾一度賣斷貨。
孩子們玩得開心,卻有家長擔心——高速旋轉的陀螺會傷到孩子。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採訪。
○市民遭遇
瘋轉陀螺突然解體碎片傷人
7月9日20時許,太原市建設北路一小區的廣場上人來人往,不少在廣場上玩耍的小朋友手裡都拿著一個陀螺,陀螺的形狀和顏色各異,他們抽動陀螺上的發射器,讓陀螺在地上旋轉。旋轉中的陀螺相互碰撞,碰撞過程中,有的倒地,有的繼續旋轉。看到自己的陀螺還在旋轉,小朋友開心地大笑,倒地陀螺的主人則皺起眉頭噘起嘴。
太原市民孔先生也帶著孫子來到廣場,他的孫子很快加入到這群小朋友的陀螺大戰裡。這時,一名小朋友帶來一個格鬥盤,其餘小朋友紛紛把自己的陀螺放進格鬥盤,瞬間格鬥盤裡同時出現了五六個旋轉的陀螺。
小朋友們都圍在格鬥盤邊,看著陀螺旋轉。旋轉中,陀螺相互碰撞,發現「砰砰」的輕微響聲,突然,「嗵」的一聲響,格鬥盤裡的一隻陀螺在碰撞中四分五裂,碎片四處飛濺。
「沒事吧。」旁邊的家長趕緊抱住格鬥盤邊的孩子,焦急地詢問著。
就在陀螺碎片四處飛濺時,孔先生突然覺得鼻梁骨疼了一下,之後就感覺到溼溼的,手一摸原來是血流了出來。再看格鬥盤邊上有了一個洞,地上全是陀螺碎片。
「我拉著孫子的手就往家走,說太危險了,讓他自己在家玩,別和其他陀螺在一起碰撞。」孔先生說,雖然受了傷,但他還挺慶幸只是打到了他的鼻子,而不是眼睛和旁邊玩耍的孩子。他想告訴其他的家長及孩子們,玩陀螺同樣危險。
○記者調查
玩陀螺受傷,這事不少見
14日和15日晚,記者分別來到位於親賢街及建設路上的兩個小區,在小區的廣場上,都有拿著陀螺玩耍的孩子,他們的年齡大多在3歲以上,每人的手裡都拿著那種有齒條的陀螺,看著地上轉動的陀螺,孩子們紛紛站著抽動齒條發射自己手中的陀螺。
說起孔先生被陀螺碎片砸傷流血一事,家長們紛紛都說,他們都因陀螺受過傷,多是在陀螺轉動或落地的過程中被碰傷。「我家地下全是被打出的小坑坑。」「我愛人的腿也被剛甩出的陀螺打過,蹭破了一點皮。」「我的胳膊也被打過一次,就是當時特別疼,有個小紅點,不過第二天就下去了。」
家長們指著陀螺最圓的地方說,這個叫攻擊環,材質是合金,比較硬,陀螺轉動的速度又快,在甩出的瞬間就容易受傷。「傷過一次,就有經驗,在孩子們往出甩的時候就離得遠點。」
小區裡玩耍的13位孩子,他們每人的手裡至少有兩個陀螺。在太師二附小讀二年級的熙熙,她的手裡有50元和200元的陀螺,一有空,她就拿著拆裝工具拆開陀螺再重新安裝,反覆實驗哪種安裝方法陀螺更厲害。「我們班的同學們都有陀螺。」
為何孩子們如此瘋狂玩著陀螺,家長們都說是受動畫片的影響,「好像是有兩部動畫片是專門演玩陀螺的,市場上有了玩具孩子們都跟著買,就像熊大熊二和光頭強的玩具一樣,都是跟著動畫片走,保不準過幾天又出新玩具了。」
隨後,記者走訪新建路及雙塔寺街上的多家玩具店,店主們介紹說,年齡稍大點的孩子買得最多的是那種拆開組裝或能打對抗的戰鬥陀螺,這些陀螺有根齒條,插進陀螺上方的發射器內,然後迅速抽出齒條,陀螺就會離開發射器在地上旋轉。
○記者實驗
陀螺擦著白紙過,立刻留下「小傷口」
陀螺究竟有多大殺傷力?記者決定做個實驗。
在10歲男孩路路的臥室裡,記者看到11個陀螺,有的陀螺材質是合金的,有的陀螺材質是鐵質的,最圓的一部分就像電風扇內的風葉。
記者選了一個鐵質材質的陀螺。讓陀螺在地上旋轉,記者拿了一張A4紙輕輕碰觸,立馬聽到刺啦一聲。記者趕緊拿開白紙,仔細一看,紙上碰觸陀螺的地方是一個長約一釐米、整齊細小的「傷口」。記者又用手指碰觸旋轉中的陀螺,疼痛感瞬間傳來。
記者試了不同材質的幾個陀螺,發現碰觸合金材質陀螺,沒有鐵質的陀螺疼痛,但如果是被正在落地的陀螺打中,疼痛感要比碰觸在地面上旋轉的陀螺更明顯。
在路路家停留了十多分鐘後,記者離開。此時,記者的手指仍有陣陣痛感,一道紅紅的劃痕仍清晰可辨。
○部門說法
兒童玩具需有3C標識
7月22日,記者聯繫到一家有20餘年陀螺玩具生產與銷售經驗的廠家負責人,對方說,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陀螺分觀賞型與戰鬥型,戰鬥型的陀螺是可以進行相互碰撞的,而觀賞型的陀螺則不可以,戰鬥型陀螺的底盤要比觀賞型陀螺的底盤更低,能更好地保持穩定性。「市面上銷售的陀螺有不少盜版的,這些陀螺的中軸與正版陀螺相差很大,比如正版陀螺的中軸是0.7釐米左右,而盜版的陀螺中軸僅有0.4至0.5釐米左右,越細的中軸也越容易在戰鬥中碎裂,發生散架的情況。除了中軸的質量差,一些塑料材質的攻擊環在與合金材質的攻擊環對抗中,也會突然被撞碎。」負責人說,市民在選購兒童玩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正版玩具。
對此,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太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都說,他們在對兒童玩具檢查時,沒有專門針對陀螺進行過檢查,但國家對兒童玩具有強制性產品認證的3C標識,建議市民們在購買時,仔細檢查玩具包裝上是否有廠名、廠址、3C標識,甚至可以讓經銷商提供相關的產品合格證書。
○提醒
這些玩法容易傷人
1站著拉動齒條,甩出陀螺
甩出的高度離地面至少有50釐米高,由於陀螺甩出的距離及方向不盡相同,很容易在落地的過程中砸住人。說明裡正確的做法,是蹲在地上,陀螺甩出時離地面的高度不超過30釐米。
2格鬥盤裡的陀螺超過4個
在高度旋轉碰撞的過程中,沒擰緊的、攻擊環有破裂的或質量差的,就會被撞爛。對此,陀螺的生產廠家說,戰鬥盤裡比賽的陀螺最好不要超過4個。
3未檢查陀螺是否擰緊
陀螺是可以自由拆裝組裝的,在進行碰撞時,一定要檢查攻擊環、陀尖、中軸、戰神鎖是否擰緊,如果沒有擰緊,在碰撞中可能會散架。
廠家負責人說,除了檢查陀螺是否擰緊外,還要檢查攻擊環是否有裂痕,如果有裂痕一定不要進行碰撞。
買玩具注意這些
1、檢查標識標籤。看產品外包裝上是否有廠家名稱、廠址、電話、主要材質或成分、產品合格證等。沒有標識不要購買。
2、尋找適用年齡範圍。一般的玩具在使用說明中都會標明該玩具的適用年齡範圍。不在年齡範圍的不要購買。
3、閱讀安全警示。玩具隱含的一些危險性、生產廠家會通過警示語作出提醒。玩玩具時一定要在安全範圍內使用。
4、看組裝程序圖,組裝玩具不論是由成人組裝或兒童自行組裝,都應有組裝程序圖。根據組裝圖來進行安裝。
5、用手在玩具表面摸一遍,感覺一下是否有毛刺及尖端,是否有鋒利的邊緣。
6、有傳動機構(如齒輪、鏈條等)的玩具,傳動機構應遮蔽使兒童的手不能探入,以免轉動時夾住手指。
○時間檔案
兒時記憶:自製木陀螺
在不少成年人的記憶裡,陀螺承載了兒時的歡樂和親情。連日來,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70後和80後,好多人說小的時候家裡窮,玩的陀螺都是自製的。
陳先生,1981年生,他小時候玩的陀螺是爺爺自製的。陳先生說,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買不起現成的陀螺,爺爺就找來一塊木頭,用小刀一點點削成倒錐形,給他和姐姐一人做了一個陀螺,就連鞭子也是爺爺用麻繩編出來的。
陳先生說,爺爺剛削好陀螺時,他還特別高興,但和小朋友們玩時陀螺轉的時間短,他就嫌棄爺爺自製的陀螺不好,扔了爺爺辛苦做下的陀螺。「等懂了事,我媽說爺爺為了給我做陀螺,拿刀的手指都磨破了,我才後悔自己那時的幼稚。」
在省城街頭,晚上經常能聽到「啪啪」的巨響,一般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在用鞭子抽一種高在十幾釐米到25釐米的大陀螺,讓很多人想起了童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