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科顏氏」面霜20元出售 463餘萬元偽劣調製化妝品流入市場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許某在某電商平臺賣化妝品,開始萌生仿製「科顏氏」化妝品的念頭。通過調配原料配方、仿製商標標識等一系列方式,僅用三年時間,售出四百餘萬元。

1月3日,封面新聞從上海高院獲悉,日前該院對許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維持原判,許某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高4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最高220萬元。

庭審現場。上海高院供圖

記者了解到, 2015年許某找到了「老熟人」化妝品調配師黃某,正巧黃某因找不到工作而急於賺錢,兩人一拍即合。黃某從許某處拿到「科顏氏」金盞花爽膚水、白泥面膜的正品,經反覆試驗,調配出了新的原料配方。

黃某在家中調配成功後,就根據配方採購一些原材料,到劉某開設的化妝品公司叫工人大批量生產出來。據黃某回憶,他先後委託該公司生產假冒「科顏氏」原料9000餘公斤,並進行了部分罐裝工作。

真假「科顏氏」產品對比圖。上海高院供圖

與此同時,許某通過網際網路找到深圳某印刷公司老闆魯某,商談由後者負責仿製「科顏氏」商標。2017年3月,許某在假冒「科顏氏」保溼面霜產品時發現,該產品使用的是熱轉印商標,但魯某隻能生產粘貼商標,於是又找到做包裝材料生意的鐘某,請其幫忙仿製熱轉印商標。

鍾某先後通過寧某印製了30000個假冒熱轉印商標,並按照許某的要求,將熱轉印後的瓶子送到劉某的化妝品公司進行罐裝。在此期間,熟悉印刷行規的鐘某、寧某均未要求上家提供商標生產的授權委託書及相關證明材料。

另外,許某還先後解決了化妝品瓶子、瓶蓋、紙盒等包裝材料問題,陸續僱傭張某柱、覃某、張某寶、謝某作為工人,在租借的村屋中對假冒「科顏氏」化妝品進行罐裝、貼標、裝盒、打包,並發送到租借的大廈進行倉儲,爾後出售給王某等人,王某等人再加價銷售出去。由於許某等人仿製出的「科顏氏」化妝品幾乎以假亂真,並且只賣20餘元一瓶,一投入市場便廣受歡迎,而封面新聞記者查詢網上官方售價同款面霜則需600餘元。

真假「城野醫生」產品對比圖。上海高院供圖

2017年下半年,許某、黃某、張某柱、張某寶、覃某、謝某還以同樣的方式生產、灌裝日本第一醫學美容品牌「城野醫生」化妝品原料400公斤3000餘瓶,通過王某及許某的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經司法會計鑑定,2017年7月至案發期間,許某、張某柱、張某寶、覃某、謝某參與生產、銷售假冒「科顏氏」「城野醫生」化妝品463萬餘元,黃某參與生產上述假冒化妝品463萬餘元,王某參與銷售上述假冒化妝品410萬餘元。魯某、鍾某、寧某提供商標標識分別參與生產假冒「科顏氏」化妝品415萬餘元、45萬元、45萬元。

2019年4月,公訴機關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訴機關認為,許某等9人未經註冊商標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並對外銷售,情節特別嚴重,應以假冒註冊商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王某則應以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追究刑事責任。

日前上海高院二審判決,認定許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其中,許某、黃某為主犯,魯某等其餘7人為從犯;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遂判處許某等10人有期徒刑最高4年6個月,並處罰金220萬元。

來源:封面新聞

相關焦點

  • 仿冒「科顏氏」面霜20元出售463餘萬元偽劣調製化妝品流入市場
    通過調配原料配方、仿製商標標識等一系列方式,僅用三年時間,售出四百餘萬元。1月3日,封面新聞從上海高院獲悉,日前該院對許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維持原判,許某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高4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最高220萬元。庭審現場。
  • 仿冒「科顏氏」面霜 463餘萬元偽劣調製化妝品流入市場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許某在某電商平臺賣化妝品,開始萌生仿製「科顏氏」化妝品的念頭。通過調配原料配方、仿製商標標識等一系列方式,僅用三年時間,售出四百餘萬元。2017年3月,許某在假冒「科顏氏」保溼面霜產品時發現,該產品使用的是熱轉印商標,但魯某隻能生產粘貼商標,於是又找到做包裝材料生意的鐘某,請其幫忙仿製熱轉印商標。鍾某先後通過寧某印製了30000個假冒熱轉印商標,並按照許某的要求,將熱轉印後的瓶子送到劉某的化妝品公司進行罐裝。在此期間,熟悉印刷行規的鐘某、寧某均未要求上家提供商標生產的授權委託書及相關證明材料。
  • 亂象| 假「科顏氏」面霜賣20元一瓶,團伙頭子判刑四年半
    」化妝品幾乎以假亂真,並且只賣20餘元一瓶。據公開消息稱,由於許某等人仿製出的「科顏氏」化妝品幾乎以假亂真,並且只賣20餘元一瓶,一投入市場便廣受歡迎,而該品牌正品面霜在官網上的售價315元/50ml。此外,該團夥還以同樣的方式仿製了日本美容品牌「城野醫生」,總共曾產3000餘瓶,通過王某及許某的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 假「科顏氏」面霜賣20元一瓶,團伙頭子判刑四年半
    CBO 記者張釗 仿製出的「科顏氏」化妝品幾乎以假亂真,並且只賣20餘元一瓶。 近日,上海高院對許某等9人犯假冒註冊商標罪、王某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許某等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最高4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最高220萬元。
  • 20元一瓶李鬼「科顏氏」面霜?造假者判刑四年半
    秋冬季節「科顏氏」面霜大賣,但要小心買到手的是假貨。據了解,該團夥仿製出的「科顏氏」化妝品幾可亂真,且只賣20多塊錢一瓶。 據了解,由於許某等人仿製出的「科顏氏」化妝品仿真度很高且售價低廉,所以其產品一投入市場便廣受歡迎,而該品牌正品面霜在官網上的售價則為315元/50毫升。此外,該團夥還以同樣的方式仿製了日本美容品牌「城野醫生」,總共曾產3000餘瓶,通過王某及許某的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 「科顏氏」20元一瓶?多人獲判,最高被罰200餘萬元
    轉自:人民法院報「科顏氏」「城野醫生」只賣20元一瓶?現場查獲化妝品逾萬瓶商標7萬餘件由於許某等人仿製出的「KIEHL』S」化妝品幾乎以假亂真,並且只賣20餘元一瓶,一投入市場便廣受歡迎。
  • 10萬餘箱冒牌網紅堅果流入市場,黴菌超標十倍
    10萬餘箱冒牌網紅堅果流入市場,黴菌超標十倍 2020-08-05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售價上千元的網紅面霜,公廁裡灌的
    目前浙江臨海市專案組正在對接廣州、哈爾濱警方,肅清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的源頭。「瓊曼」「豪曼」「伍昱潔」系列美容霜網紅面霜汞超標7000多倍,已售70多萬瓶據浙江省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月1日通報,近日,該局與當地公安部門輾轉浙江、重慶等地,搗毀了一家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的團夥,十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刑事措施,另外兩名人員因為疫情困在加拿大被列為網上逃犯。
  • 千元面霜成本僅10塊!產自公廁的網紅美容霜被查
    、重慶、廣州、黑龍江等地,搗毀了以伍家兩姐妹為首的重大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團夥。現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0人,刑拘在逃4人,搗毀制假窩點3個、生產銷售窩點5個,扣押偽劣「瓊曼」「豪曼」「伍昱潔」系列美容霜、滋養膏等化妝品10萬餘件,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據了解,該系列美容霜爆火於線上,走微商渠道,商家通過誇大美容霜功效,發送虛假廣告等方式銷售「瓊曼」、「豪曼」美容霜。事實上,該美容霜沒有特殊化妝品批准文號,經專業機構檢測,發現其汞含量超過七千多倍。
  • 上海3.3億仿冒樂高案宣判,絕大部分仿冒玩具已流入市場
    9月2日上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銷售仿冒「樂高」案。被告人李某某(系主犯)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九千萬元;其餘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至三年不等刑罰,並處相應罰金。
  • 為抵制化妝品真瓶假貨流入市場 萬餘只「大牌」空瓶被集中銷毀
    通過近一個小時挖掘機碾壓,1.4萬餘只空瓶被全部銷毀。  溫州網訊 大牌化妝品空瓶售賣、回收、再加工等環節已逐漸形成了一條造假產業鏈,讓不少消費者防不勝防。昨天,為營造和諧放心消費環境,防止空瓶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在「5·25全國護膚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銀泰百貨有限公司開展主一線國際品牌化妝品空瓶回收銷毀活動。  據悉,活動期間,銀泰百貨溫州世貿店開展了「空瓶記」回收活動,4月20日至22日期間回收空瓶7000多個,加上2017年回收空瓶7000餘個,共計回收1.4萬餘個化妝品空瓶(50多箱)。
  • 有黑口罩賣25元,成本不到3毛錢!
    ▲顧客購買的口罩2020年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和市場監管部門展開聯合行動,在現場查獲了偽劣口罩4.9萬隻、半成品3.2萬隻、電焊機6臺。通過對企業負責人陳某的調查,警方還抓捕到負責機器和原材料採購的鄭某,並查獲偽劣口罩1.1萬餘只。
  • 成本3元汞超標一萬倍,女子使用後住進ICU
    化妝品汞含量超標近萬倍生產者獲刑7年據張女士反映,使用的這款中醫堂美白面霜外包裝上宣稱的成分有人參、天冬、黃芪、珍珠等十多味名貴中藥。但是檢驗結果卻顯示,這款美白面霜實際並不含任何中藥成分,而其中重金屬汞的含量卻很高,達到9427mg/kg,超標近萬倍。
  • 這些假冒韓國當紅化妝品(馬油麵霜、BB霜),專坑中國人!
    韓國警方介紹稱,柳某等3名製造商從今年2月底起開始在位於京畿道境內的兩家化妝品製造工廠仿造A公司知名馬油麵霜產品,並提供給批發商李某進行分銷。警方稱,涉案的柳某曾擔任過數十年的化妝品商標設計師,假冒馬油外包裝與正品真假難辨,甚至連A公司為防止假貨流通而特別開發的正品認證標籤,也仿冒得幾乎一模一樣。
  • 16萬隻假冒偽劣「3M」口罩流入市場,5人被判!
    16萬隻假冒偽劣「3M」口罩流入市場,5人被判!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被告人王某某將16萬餘只假冒的「3M」口罩發往西安,全部銷售給被告人代某某,非法銷售金額79萬元。被告人代某某非法銷售金額100萬元。被告人柯某某、黃某某從被告人代某某處分別購得口罩2.1萬隻、4600隻,加價轉售,非法銷售金額分別為17.1萬元、58850元。
  • 黑口罩賣25元成本不到3毛錢 2587名製售假劣防控物資嫌疑人落網
    顧客購買的口罩2020年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和市場監管部門展開聯合行動,在現場查獲了偽劣口罩4.9萬隻、半成品3.2萬隻、電焊機6臺。通過對企業負責人陳某的調查,警方還抓捕到負責機器和原材料採購的鄭某,並查獲偽劣口罩1.1萬餘只。
  • 涉全國20餘個省、市,河東警方查獲偽劣減肥藥45萬粒
    近日,河東警方摧毀了一個生產、銷售偽劣減肥藥的犯罪鏈條,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搗毀生產銷售窩點4個,查扣減肥膠囊11萬粒、減肥糖果34萬粒,瘦身咖啡1萬餘袋,西布曲明5公斤,各種生產原材料一宗,生產設備6套,涉案金額高達500餘萬元。「產品效果看得見,吃一粒,一天瘦一斤!」誇張的文字配著各種顏色的膠囊和藥片的圖片,這就是在網絡上流傳的減肥藥廣告。
  • 上千元美容霜,竟在廢棄公廁生產!成本10元卻要賣1000元,夫妻倆因此成千萬富翁
    近日,臨海市公安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輾轉浙江、重慶、廣州、黑龍江等地,行程10餘萬公裡,搗毀了以伍家兩姐妹為首的重大生產、銷售偽劣化妝品團夥,徹底斬斷了一條集生產、包裝、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現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0人,刑拘在逃
  • 網紅面霜公廁內生產,汞超標7000倍,已銷70萬瓶,生產主開豪車住別墅
    匪夷所思的是,這些面霜生產基地在一間公共廁所。執法人員在現場看到灌裝工具鏽跡斑斑,蠅蟲到處亂飛。製造、銷售劣質化妝品發家致富後,嫌疑人伍某潔夫婦開始開豪車、住別墅,夫妻感情也因第三者介入而破裂。紅星資本局記者查詢發現,儘管該類產品位於重慶的窩點已被警方查處,但網上仍有銷售,價格近50元每瓶,並標註「孕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