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命題|「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2020-12-12 考德上

最近許多學員都在詢問

是否有遴選的指導資料?

注意!

近期會持續為大家輸出遴選備考資料

由考德上教育遴選院老師們

原創命題 高分指導

考德上遴選老師 田亞東

武漢疫情原創題目

【編者按】2020,一個特殊的年份。武漢疫情牽動全國,震動全球。武漢疫情暴露了什麼短板?武漢疫情折射了多少現象?武漢疫情帶來了多大災難?武漢疫情留給了多少深思?武漢疫情展現了多少事跡?……武漢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題」很難,我們作為「答題人」又做得如何?

基於此,我想從武漢疫情這個背景入手,命制「武漢疫情系列原創面試題」,希望對於遴選考生有所幫助。也希望有志於參加遴選的考生們,能夠通過武漢疫情,明白自己的使命,凝聚自身的力量,扛起社會的重擔,邁開堅定的步伐!「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如此,國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原創題一

在武漢這次大疫情面前,網上流行這麼一句話,「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請聯繫社會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解題思維

【命題思維】

考察考生綜合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官思維】

考點一:「武漢疫情」,這是題目的出題背景,不能繞開這個獨特的社會背景。

考點二:「時代的一粒灰」,怎麼理解?「灰」代表什麼?

考點三:「個人」有什麼特指?

考點四:「一座山」,「山」指的是什麼?

考點五:「理解」,包涵哪幾層意思?

【專業思維】

在武漢這次大疫情面前,人人自危。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更加能夠感受到這句話所傳遞的沉重與無奈。我的理解是,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即使是小小的災難,如果是個人或組織獨自承擔,那也是無法扛得起的壓力或災難。尤其像這種多災多難,個人或組織無法獨自面對,也無法置身事外,安然無恙。

在這次大災難面前,絕大多數人是幸運者,無法感同身受這句話背後的沉重與壓抑。但是對於那些身處災難的同胞,對於那些痛失親人的家庭,對於飽受封城之痛的武漢市民,「這粒灰」就是「一座大山」,一輩子的夢魘。也許,從災難到來的那一刻開始,命運的航線已經開始改道,陽光不再。

抱怨無濟於事,悲觀無能為力。那我們如何才能避開災難,面對災難,挑戰災難呢?

對個人而言,要善於避開那座「山」。我們要善於吸取教訓,樹立憂患意識,敬畏自然,敬畏規則,敬畏法律,要提升規避災難的能力,才能儘量避免接觸「這粒灰」。2003的非典教訓深刻,可是我們還是不能敬畏大自然,因此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懲罰。

對社會而言,要勇於舉起那座「山」。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災難如果除以14億,它就顯得微不足道。這次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無數醫務工作者、軍人、警察、公務員、志願者等,成為了最美逆行者,築起了抗擊武漢疫情的鋼鐵長城。武漢是湖北的,湖北是中國的,中國是世界的。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一脈相承,我們血脈相通。只有同心同德,才能眾志成城,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我們也許不是英雄,但是我們一定要做那些迎難而上的凡人。

對國家而言,要敢於推開那座「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是每一個人的最後屏障,是最堅強的依靠。在這次大疫情面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最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得到了最大體現,政府「以人為本」的思想淋漓盡致得到了貫徹與執行。國家機器開動了馬力,國家制度發揮了優勢。無論是全國最強的醫務戰團集合湖北,還是出臺各項政策保障企業、個人利益,都充分體現了國家與政府的擔當。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個人、社會、國家積極行動,避開「時代的灰」,蕩滌「時代的灰」,推開「壓住的山」,山河無恙,春色常駐。

相關焦點

  •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自己過了把癮,卻讓一座城跟著受罪。據郭母稱,兒子回來時沒有症狀,之後就一直上班,沒想到要給社區報備。後來出現感冒症狀,郭母就給他熬藥,吃完藥就退燒了。正因為這一家人的騷操作,導致郭先生單位所在的整棟樓都被封,還有24個密切接觸人被隔離。
  • 時代的一粒灰,吹進一個人眼裡,就是兩行淚
    事前是這樣的:蘇州崑山澱山湖的一家製造型企業在復工復產時,按照相關工作要求,需要落實員工信息,進行疫情防控核查。核查過程中,發現竟然有20多名員工離奇消失了,人未到崗,手機停機,一不見人,二不見信兒。公司慌了,人沒了可是天大的事。只好求助當地警方,警方調查後發現,這20多名員工壓根就沒來過這家企業。
  • 方方: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這句出自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話語,毫不留情的揭露出人劣根性的一面: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不管是善於遺忘也好,是逃避痛苦也罷,或許對過去痛苦的遺忘可以讓人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生活。但如果不對過去進行反思,不從苦難中獲得一些經驗和教訓,那麼就極大可能會重蹈覆轍。
  • 時代的一粒塵埃,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中午起來,外面陰沉沉的,還落了薄薄的一層雨,像極了成都的冬天。講真,自從我把成都的房子賣了以後,就經常想回成都。你看,人的心理都是差不多的——「書非借不能讀」「」隔鍋的飯菜最香」 ,無一不是覬覦著不屬於自己,即便是父母孩子,也還是豔羨「別人家的父母」「別人家的孩子」。
  • 「湖北遴選備考經驗」湖北省遴選面試備考要點
    本文從湖北省近年來遴選面試試題分析可知,重點考察組織協調能力的組織活動類問題也是湖北省公務員遴選面試的必考題目。湖北遴選面試就此能力要素更側重於實際工作能力的考核,要求考生要有規劃自己、他人和所在部門某項活動的能力,並能合理高效地安排時間、調配資源。
  • 當時代的一粒灰,落在這個家庭|This is us我們這一天第五季回歸
    而公共衛生危機、社交出行受阻、經濟停滯等因素所種下的民眾情緒,被George Floyd(喬治·佛洛依德)遇害事件迅速引燃,種族議題從美國蔓延到全球,引發全民討論、遊行、甚至暴亂......這變化無常的世界形勢,《This is us》劇組敏銳捕捉,快速調整,並融入了第五季的創作之中。
  • 鄧玲玲 | 一座山就是一隻螞蟻
    黃昏黃昏拿它的蛋糕來換我手上的螞蚱那蛋糕是一個富貴的頭顱繽紛的奶油似要吞沒誰的樣子黃昏看上了我的失眠入夜之前要和我做一場買賣它另一隻手還握著花朵笑盈盈地說:花朵裡還有月亮星星黃昏還指給一座城池——它霓光裡地的盛大,奢華,喧歌櫻花一樣的洶湧與風流我的螞蚱只管在草坡上蹦跳一眼瞥見黃昏的雍容華貴,暗藏著一場自身的葬禮一株墳草父親的墳墓上生長著一株奇特峭拔的草它朝思暮想:到一朵白雲裡去到星星的牧場,月亮的花園裡去
  • 鷹不落山的傳說-中國民間故事
    醫巫閭山有座廟叫龍潭官,在這座廟和吳屯之間有座山,山頂是一塊大石頭,遠遠看去,特別象一隻展翅起飛的雄鷹,可惜這鷹沒有了嘴巴。它就是有名的「鷹不落」,這座山也因此得名叫「鷹不落山」。明明是只鷹落在山頂,偏叫「鷹不落」,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專訪方方: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寫武漢日記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1月25日,困在湖北省作協和文聯大院的方方開始寫「武漢日記」。凌晨等著看方方的「武漢日記」,已經成了許多人入睡前的一種默契。「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身處武漢現場的方方,用帶著個人體溫的筆觸,記錄下時代洪流中的一個個小人物,描述那些生與死、哀與樂。
  • 「方方事件」被反轉:她筆下的一滴墨水,落到我們頭上就是一片海
    原創桌子先生桌子的生活觀1我猜,你一定聽過那一句話:時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一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對,它就是湖北省原來的作協主席方方寫的。曾經一度,我也和你們一樣,很喜歡看方方的日記,覺得它就是那個時代下我們心中最真實的聲音,在她的日記裡面,我們可以聽見遙遠的哭聲。方方寫的大部分都是社會的負面新聞,更確切地說是悲痛,哀傷和指責,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問題,一個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這個社會要有喜鵲,也必須有啄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