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留香——中日書畫家及青少年書畫作品在疫情中真情相遇

2020-12-13 班墨藝術

11月24日至12月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虎門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由東京國際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掬水留香——中日書畫家&青少年作品交流展」。來自中日兩國18名書畫家及數十名中日青少年的近百幅作品匯聚於此共同展覽。

「雖然疫情尚未平息,但中日書畫家及青少年積極參展、相互交流的心願沒變。希望通過展覽向中日書畫朋友傳遞異域文化、開拓視野,也期待能通過展覽傳遞對待生活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天。無論疫情與否,對藝術的追求與執著不變。」本次畫展的主要策展人旅日畫家鄒麗萍說。

(日本小朋友在專注地看谷勝民作品——《漁民像》)

「媽媽,這漁民畫的太好了,我長大了也要畫這麼好。」交流展上,一個日本小朋友站在河北畫家谷勝民的作品——《漁民像》前仔細觀賞,久久不肯離去。

(河北畫家谷勝民作品《漁民像》)

谷勝民,河北畫家。畫面中的漁民風雪滿面、滄桑盡顯。當他得知日本小朋友要把自己當做學畫的榜樣時,他激動的說「我要把孩子看畫的這張照片永久保存。」

「這次參展的畫家除了有北京中國書畫協會理事阿拉坦高娃女士和日本畫家伊東正次先生的作品出展,之外還有中國的6位畫家和在日本的11位畫家參展。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少兒作品29幅也進行了參展交流。通過此次展覽,不僅希望促進中日書畫友人的交流,更希望能為孩子們樹立榜樣、開拓視野,實現『大手拉小手』的目的。實踐證明,孩子們真摯的肯定對畫家也是巨大的鼓勵。」鄒麗萍對記者說。

除了畫家作品吸引人外,中日青少年的作品也非常亮眼。「兩國孩子們的作品非常有朝氣和想像力,讓我看了深受觸動。」旅日攝影家馮學敏在觀展後不禁發出感慨。

「中國孩子的線描功底真好。」「日本孩子的畫感覺特別活躍、用色也非常大膽、豐富」……展廳裡時不時能聽到觀展者的感嘆聲。「我們期待與中國畫家、兒童多多進行交流。對於在日本生活的華人華僑的孩子來說,需要學習、借鑑更多的中國文化。同時我們也希望日本孩子的鮮活畫風給中國孩子一些靈感。」鄒麗萍說。

日本語言學校教師川船和久在觀展後表示,「認真欣賞了每一幅作品,疫情期間能欣賞到中日兩國的交流作品非常開心。中日畫家非常用心,孩子們的作品充滿童真、童趣,印象深刻。」

在談到畫展主題取名「掬水留香」的原因時,鄒麗萍表示「『掬水留香』選自《全唐詩》於良史的《春山夜月》,原文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日本的茶道常用『掬水留香』作為雅句來裝飾茶會。而我對此句的理解是『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通過此展,促進中日書畫的交流, 願日中友好代代相傳。(完)

(記者:郭丹)

以下為書畫展作品圖

相關焦點

  • 書畫家楊進祿書畫作品賞析!
    書畫實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幾千年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布衣百姓,湧現出諸多傳承千古的書畫大家,在文人墨客們的不斷代傳承下,書畫這一中華文化的精髓,得以不斷地傳承,展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時至今日,大江南北專工書法者有之、專工國畫者甚眾,同時注重內外兼修的書畫藝術家也不在少數,而年近八旬的書畫家楊進祿老師,以「書畫雙絕」的美譽,六十餘年來辛勤耕耘於書山墨海、沉醉於丹青畫卷。無論是其真草隸篆的筆走龍蛇抑或是人物、山水、花鳥的妙筆丹青,都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 書畫家蘇丁:水墨丹青繪鍾馗 書畫作品寫人生
    書畫家蘇丁,江蘇省連雲港人,原名孫文清。他年少愛追夢,迷戀於書畫篆刻藝術,筆耕不輟,形成了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獨特的審美視角,曾受諸多名師提攜指點,學而思進,刻苦專研,尤其對中國傳統山水、人物畫的研摹,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凡業績。
  • 彩鉛手繪漫畫作品:真情告白(李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牽動全國人民的心。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散盡,國泰民安,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2月4日,光明網書畫頻道聯合北京金正德書畫院發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號召全國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用畫筆謳歌抗「疫」英雄,禮讚抗「疫」事跡,用藝術的筆觸,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 雲展廳|「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古美2020女性書畫家作品展
    新冠病毒疫情牽動14億中華兒女的心,女書畫家們也積極行動起來,用細膩的情感、多彩的畫筆呈現抗疫戰鬥中感動人、感染人、激勵人的畫面。由閔行區文聯作為指導單位之一、古美藝術中心主辦、閔行區文聯團體會員上海西區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古美2020女性書畫家作品展近日推出線上展覽。  本次展覽邀請了滬上知名老中青二十餘位女書畫家聯袂展示藝術風採,她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有藝術家、教師、企業負責人和自由職業者等,特邀一代宗師吳昌碩先生第五代傳人,吳超老師之女、吳越老師之女參與畫展。
  • 「書畫名家」著名書畫家範雲峰藝術作品賞析
    先生8歲師從著名書畫藝術家唐玉潤先生學習書畫藝術,並得到著名山水畫家鄭玉昆先生的教導,經多年潛心研習,成為真、草、隸、行諸體及花鳥、山水皆能的書畫家,擅長花鳥畫,尤長行書。其書法渾厚剛健、氣勢磅礴,書風樸實大方、法度嚴謹、格調清新。作品多次參加全國重大展覽,多次獲獎。
  • 2020宣戰疫情——書畫家椽筆濃墨直抒大愛(組圖)
    武漢疫情爆發,牽動華夏兒女的心。以鍾南山為代表的專家和千萬個醫護人員走向武漢,走向了主戰場。一方有難,全國行動,阻擊疫情。2020庚子春節,舉國上下向疫情宣戰!網絡溝通世界!近日,由中國書畫導航網發起,聯合眾多書畫家用彩筆濃墨之力抗擊疫魔、筆歌英雄、力挺武漢!
  • 書畫作品中「閒章不閒」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看到在書畫作品中除了作者的姓名章外,很多作者在書畫作品的不同位置蓋了一些形狀、內容各異的印章,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閒章」,不過行家們認為書畫作品中「閒章不閒」,這是什麼意思呢?中國書畫藝術發展到近現代,閒章更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豐富了書畫作品的形式與內涵,在書畫藝術「詩、書、畫、印」四個要素裡有重要的位置!
  • 中國美協:以筆作槍 書畫抗疫——暨愛國書畫家許海梁
    1月30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發出《致全國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的倡議書》,倡議全國美術家與美術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謳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中國人。倡議發出之後,廣大藝術家積極響應,用藝術作品表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疫區人民和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共抗疫情、戰勝疫情的決心。
  • 在日本岡山,從百年前吳昌碩與兒島虎次郎的中日書畫交流讀起
    11月4日下午,「紀念吳昌碩誕辰175周年、吳昌碩·兒島虎次郎文化交流100周年——中日書畫篆刻藝術展」在日本岡山縣倉敷市加計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70幅作品,其中,吳昌碩的《水墨山水圖》、《春風牡丹圖》及兒島虎次郎的《萬裡長城》《西湖美景》等作品均為首次公開亮相。
  • 泉州市第二屆青少年書畫大賽獲獎作品展開幕
    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東南網12月15日訊(本網記者 薛逸群)15日上午,泉州市第二屆青少年書畫大賽獲獎作品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三樓展廳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評委作品10件、獲獎作品116件,展覽時間為12月15日至12月26日。
  • 當代實力派書畫名家程少華作品欣賞
    作者:墨笑導語:著名實力派書畫家程少華先生自幼酷愛翰墨,精書法,善繪畫,書、畫俱佳。數十年來,不忘初心,筆耕不息。學院精訓,承師精髓;師法自然,中得心源。博採眾長,自成一系。程少華先生以其非凡實力,其書畫作品入編入典,在各種文化交流與展賽中斬獲諸多重要獎項與榮譽,並被眾多機構與友人收藏(墨笑編輯)。
  • 墨韻軒主人楊先愛書畫作品
    書畫家楊先愛楊先愛墨韻軒主人(別名楊若辰)。1976年生人,祖籍廣西三江,侗族人。師承於當代知名書法家戴學映。現任廣州省書法協會理事廣州生美術協會理事河源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源市美家術協會會員河源市民間文藝協會會員北京唐人坊特聘雕塑師其在墨韻書畫中心從事美術教育二十年
  • 收藏中國書畫作品的有哪些人群呢?
    如明代天籟閣主人項元汴,近現代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上海著名畫家吳湖帆先先生等人他們都是真心喜愛中國書畫作品,特別是項元汴與張伯駒這兩位大收藏家,都以一己之力收藏了各佔故宮一半的經典書畫作品,為我國經典書畫作品的流傳做出了巨大貢獻,因而留名青史!
  • 寄情詩書畫,丹青意無涯——範茂強繪畫作品欣賞
    範茂強,一九七零年生人,祖籍福建松溪,自幼博覽群書愛好廣泛,師從多位書畫名家,潛心治學、筆耕不輟。遍臨真草隸篆習古人,遊歷名山大川師自然,後旅居齊魯書畫多年,深耕古今文學名著,研習中外書畫典藏,具有紮實的國學傳統功底,別具韻味的書法特點,精湛獨到的繪畫藝術風格,堪稱詩書畫三絕。
  • 做書畫10餘年,為了資金周轉,手頭有一大堆書畫作品怎麼儘快處理
    當然,遵循的標準是按照書畫家的作品在市場上的流通價格來定奪。書畫家十有八九喜歡抬高自己,他的一幅作品在市場上可能只能賣到1000元,他就會給別人吹噓自己的作品值6000元,溢價好幾倍,只有傻子才會按照6000元的標準給他置換。二是購買。
  • 京城書畫名家苗松波新作賞析
    2015年在北京市通州區宋莊國際畫家村設立「北京·宋莊雲水軒書畫藝術工作室」;在國家二級博物館、4A級風景區黑龍江省北安軍工遺址博物館設立「苗松波書畫藝術旅遊紀念品專櫃」。現為中國宋莊畫家村大巢藝術區職業書畫家,宋莊100美術館一級書畫家,中國國家書畫研究院黑龍江分院副院長,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 書畫世家李健墨——國畫作品選編
    ,職業書畫家。 1982年5月《書法作品》獲西安市青年書法大賽一等獎 1988年書法作品《公孫大娘舞劍行》獲全國金龍杯書畫大賽銅獎 1989年獲山東青島書畫邀請展一等獎 1990年深圳博物館書畫邀請展《山水川江峽谷》獲佳作獎 1996年全國教師節書畫大賽榮獲二等獎
  •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作品被選為贈送國外友人國禮
    張斌,字樂山、號一筆,一九八一年出生於遼寧書畫世家,自幼喜愛字畫,十七年到北京進入職業生涯。目前為一筆雙鉤歐楷書法的創始人、康熙一筆福書法非遺傳承人。擅畫駿馬和花鳥人物,並大量學習徐悲鴻先生、黃胄先生等近代畫馬大家的作品,並得到徐悲鴻兒子徐慶平、夫人廖靜文親手指教,是書畫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康熙一筆圖》《康熙一筆百福圖》《奔馬圖》《神駿追風》《八駿呈祥》等。
  • 程曉峰書畫作品欣賞「藝韻閣報導」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洛陽市伊濱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翰墨軒四點定位法創始人;翰墨軒書畫社院長;自幼喜歡書畫,受父輩影響,師承教育家畫家武力徵,書畫墨傳鄉鄰,常年桑梓於百姓,深得鄉鄰稱頌。在書畫藝術的道路上,不斷追求完美。刻苦鑽研二王筆法,遍覽名帖,承歷代書畫大家之長。形成自我風格。並走訪當代書畫名家,觀摩指導!是自己不足得以修正。其書法作品以沉穩、清秀、飄逸、耐看為上。其繪畫作品以氣韻銜接變化無暇、奔放、生動、灑脫流暢、色澤絢麗多姿而不俗為其美,富有感染力為其度。
  • 以筆作槍 書畫戰「疫」——我市書畫家聚力講內江戰「疫」故事
    以筆為槍,書畫傳情。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書畫家同心協力,積極開展作品創作、組織捐贈活動,助力抗擊疫情。一張張人物速寫,一幅幅水墨丹青,一枚枚文化卡片,充分顯示出大家抗擊疫情的鬥志和決心,講述書畫之鄉的戰「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