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作品被選為贈送國外友人國禮

2020-12-13 華夏小康網

張斌,字樂山、號一筆,一九八一年出生於遼寧書畫世家,自幼喜愛字畫,十七年到北京進入職業生涯。目前為一筆雙鉤歐楷書法的創始人、康熙一筆福書法非遺傳承人。擅畫駿馬和花鳥人物,並大量學習徐悲鴻先生、黃胄先生等近代畫馬大家的作品,並得到徐悲鴻兒子徐慶平、夫人廖靜文親手指教,是書畫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康熙一筆圖》《康熙一筆百福圖》《奔馬圖》《神駿追風》《八駿呈祥》等。

 

近日,經中華民族友好促進會專家評定,張斌先生的書畫作品被選定為國禮。

 

作為少有的通曉英語、俄語的中國書畫家,張斌經常參加書畫國際交流,2014年曾作為(中國畫)藝術宣傳大使,遠赴吉爾吉斯斯坦進行創作與交流。在日常的創作與教學中,也經常參與到中國書畫的涉外交流傳播當中,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給國際友人。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教授外國學生書寫康熙一筆福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為外國友人英文講習中國福字書法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的書法講習得到了外國學生的高度認可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指導巴基斯坦女學生寫作福字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指導英國小夥津津有味地書寫福字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指導馬來西亞華人毛筆書寫福字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組織「我教留學生寫書法」活動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指導外國年輕人學習寫自己中文名字

外國學生們向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老師展示自己的福字書法

國禮知識早知道

 

1、我國國禮是由領導人決定的嗎?

 

外交部的禮賓司酌情擬定禮品清單後,上報給外交部上級領導過目審定。等批覆下來再去買,一次任務採買一次。

 

我國領導人基本上不太多過問國禮清單,禮賓司有時只是跟領導口頭匯報一下。但比如說彭麗媛送百雀羚化妝品和阮仕珍珠,可能跟禮賓司下面商量過。

 

2、我國國禮只送各國領導人嗎?

 

不是。國禮不僅限於送給對方的現任領導人,「送禮對象」還包括第一夫人和對方工作人員,包括翻譯和接待人員人人有份。送第一夫人的一般是茶具、衣物料。

 

給對方國家的元首級領導人送的禮品,定價大概為1000-2000元人民幣;給對方國家部長、司長級官員送的禮品,一般是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以景泰藍、雕漆工藝品居多;給對方國家的一般工作人員,主要是簡單實用的物品,如頭巾、襯衣、領帶、香菸等。

 

3、我國送出的國禮一定很貴嗎?

 

按照規定,我國國家領導人出訪外國,贈禮不得超過5000元人民幣,副總理、國務委員及其他相同級別的人員出國訪問,贈禮不超過3000元。

 

在日常外交活動中,一般各國都避免送太貴重的禮物,更注重紀念價值。一方面,國禮過多過大不利於攜帶;另一方面,很多國家規定了收禮最高標準,過於貴重的禮物,收禮人是不能自己保留的,所以贈送價格便宜的國禮也是對收禮人的貼心照顧。

 

4、我國收到他國國禮怎麼處理?

 

根據《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值按照我國市價折合人民幣不滿200元的,留歸受禮人使用;200元以上的須上交。

 

國家博物館開闢了一個國際友誼館,國際友誼博物館目前保存了幾十年來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贈送我國領導人的近2萬件國禮,三十多個大類,一百多個品種。

 

隨團出訪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禮品,對於指名相贈的,收禮人有「優先選擇特權」,「就是優先在自己名下的清單裡挑一樣東西。不是白拿,是優先購買。價格大概是市場價格的幾分之一。 」禮物變賣收入一律上繳國庫。

 

5、每次送出的國禮都是為收禮人量身定製嗎?

 

不是。我國的國禮「常客」:雕漆、陶瓷、景泰藍、木雕、牙雕、絲織、刺繡、湘繡、描漆 、陶瓷領袖像等。因為像刺繡這樣的工藝很費時,往往需要提前半年就要做好準備下好訂單。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簡介

 

張斌,字樂山、號一筆,一九八一年出生於遼寧書畫世家,自幼喜愛字畫,十七年到北京進入職業生涯。目前為一筆雙鉤歐楷書法的創始人、康熙一筆福書法非遺傳承人。進修中國人民大學,康熙一筆福藝術館館長,擅畫駿馬和花鳥人物,並大量學習徐悲鴻先生、黃胄先生等近代畫馬大家的作品,並得到徐悲鴻大師夫人廖靜文、兒子徐慶平親手指教,是書畫界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代表作品:《康熙一筆福書法》《康熙一筆百福圖》《一筆百壽圖》《一筆雙鉤捨得圖》《奔馬圖》《神駿追風》《八駿呈祥》《萬駿呈祥》等。

相關焦點

  • 國家級非遺鄂州雕花剪紙省級傳承人,夏祖康出生鄂州華容書香世家
    夏祖康,世界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非遺研修生,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分會理事,華容工匠,兼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華容分會會長。
  • 央視巨製:紀錄片《中國瓷器-鈞瓷》,揭密國禮鈞瓷《三羊開泰尊》
    在戰亂時期,因戰亂而窯毀人藝絕,建國後,鈞瓷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苗錫錦等老一輩鈞瓷專家(新中國鈞瓷恢復五老)的努力下恢復重造,此後鈞瓷一直作為外交國禮贈送各國元首和友人或被國內外各大博物館館藏。  一門兩泰鬥,薪火永相傳  《中國瓷器-鈞瓷》紀錄片嘉賓苗錫錦是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是新中國鈞窯恢復「五老」之一,在鈞瓷製作上可謂泰鬥人物。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傳承非遺文化 大話西遊攜手非遺傳承人打造「鎏金如夢」_遊俠網...
    雲錦蘇繡流轉千年,非遺傳承初心不變。在18周年嘉年華盛典之上,《大話西遊2》為大家展示了大話攜手三大非遺傳承人打造的首款高定漢服——「鎏金如夢」。在此之前,大家對它的故事背景已經有所了解。
  • 泰客廳︱雲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郭俊
    為了發掘中華古老技藝的深邃魅力,泰禾金尊府開啟非遺藝術月,邀請雲錦、金箔等各個藝術領域的手藝人,傾聽他們背後的匠心歷程。本期我們對話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雲錦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郭俊老師,帶你一同走進雲錦藝術的世界。
  • 非遺傳承人饒寶蓮:把手藝當做一輩子的事業
    在近日舉行的「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體驗活動上,記者見到了首屆「佛山·大城工匠」饒寶蓮,她現場表演佛山剪紙技藝,令各國領事館官員及家屬讚嘆不已。形神兼備的作品背後,是20多年從未間斷的辛勤付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剪紙)省級代表傳承人,剪紙早已成為饒寶蓮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她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把手藝當做一輩子的事業,精益求精,從一而終」。
  • 「西關五寶」非遺傳承人齊聚沙面,這樣的廣繡作品你見過嗎?
    當晚的茶話會有幸邀請到了「西關五寶」(三雕一彩一繡:牙雕、玉雕、木雕、廣彩、廣繡)的非遺傳承人來到現場。弘揚先進文化,深入挖掘荔灣區深厚的文化遺產是荔灣的重要動力來源。以荔灣區永慶坊旅遊文化景區為原點已經形成了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廳、李小龍祖居、詠春茶室、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非遺街區大師工作室等景點。
  • 復活糊紙作品遠銷國外 非遺傳承人巧手扎板凳龍
    復活糊紙技藝,作品遠銷日本、新加坡 陳進平:巧手扎出板凳龍這幾天,陳進平和他的糊紙班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刻——為福清市龍高半島的村莊製作板凳龍。陳進平是福州市糊紙技藝的非遺傳承人。他製作的板凳龍栩栩如生,深受龍高半島群眾喜愛,作品還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近日,記者來到福清市沙浦鎮官廳村。見到陳進平時,他正戴著眼鏡,坐在工作檯上,拿出紙張,經剪、貼、拼、扎等動作後,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紙人就出現在記者眼前。
  • 在渝外國友人學習烹飪非遺文化美食
    來自英國、西班牙等國的外國朋友,跟隨中國烹飪大師、重慶市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龍大江,學習烹飪來鳳魚,品鑑非遺美味。    「2020年老外@Chongqing•老外愛尚渝派菜之來鳳魚」邀請在渝工作生活的外國朋友,深入璧山美麗的田園都市,以沉浸式體驗學習烹製重慶美食,品鑑重慶美味,張揚悠久燦爛的民俗文化,刷新和再造璧山乃至重慶的美食名片。
  • 文化惠民好熱鬧,非遺傳承人來長沙市婦幼送年畫啦!
    產後媽媽收到贈送的年畫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張蓓)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更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增強廣大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承,長沙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在醫院開展「非遺傳承人送年畫」活動,讓就醫的患者和廣大市民在接觸非遺文化的同時,感受其魅力,宣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特色、推廣民族文脈。
  • 非遺傳承人孔慶泗雕刻樹葉 為抗擊疫情助力
    非遺傳承人孔慶泗雕刻樹葉 為抗擊疫情助力 2020年03月05日14:3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師召鵬 倪夢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師召鵬 倪夢)一片樹葉,一把刻刀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作為雙方合作的「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的黃河「數字國禮」,「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小程序將河南的非遺資源數位化,設置了「探索」(非遺手繪地圖)、「全景博物館」、「傳習」、「資訊」、「禮物」等線上實用趣味互動體驗板塊
  • 鐵板浮雕非遺傳承人的「洋學徒」
    去年,喜歡中國文化的他們,陸續拜在河北省非遺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門下,成了「洋學徒」。  【同期】  孟加拉國留學生 臺敏:我們國家沒有這樣的藝術,所以我一看到就很喜歡,我被吸引住了,我想學習(這門藝術)。
  • 郭鳴首款雙國禮《秋桃綬帶》掐絲琺瑯畫解密發行!
    日前,「當代國禮御製機構」北京工美集團再推重磅巨製,由北京工美集團技術中心權威出品,原總工藝師郭鳴創作並銘款,中國首款「工美造辦」的雙國禮掐絲琺瑯畫《秋桃綬帶》解密發行,引發全球藝術品及收藏界的熱烈關注!
  • 國禮藝術家-張澳中(ICA 6803)
    國禮藝術家 張澳中(ICA 6803) 張澳中,筆名萬重,男,南華大學法學本科,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師從全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尹登。後跟隨全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尹登學習書法、線條、國畫,快速提高了書畫藝術水平,在全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國禮書畫家尹登教授指導下,書法創造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書法涉及篆、隸、草、行、楷,是強調「德」為先,「善」為本的青年書法研究者,在繼承名家遺風中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是新時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創造者。
  • 口口相傳的故事 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發布
    4月12日,我省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叢書正式發布。這套叢書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持編纂,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文化學者、編輯等歷時3年多時間採寫,共10本,以人為單元,一人一卷,生動記錄了崑劇表演藝術家汪世瑜、甌劇表演藝術家李子敏、姚劇表演藝術家沈守良、海寧皮影戲表演藝術家張坤榮等1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多彩人生和藝術故事。
  • 蘇繡傳承人!一幅作品耗費1.2億針,被眾多偉人收藏、價值千萬
    蘇繡是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素來深受中外友人的喜愛。精美的刺繡不局限於絹子手帕之類的小物件,亦或是國風衣服上的花紋圖案,一副好的蘇繡,可以是一副風景畫,甚至可以是人物肖像。蘇繡作品雖然非常精美,但是它也和許多的非遺一樣,面臨著無人學習即將失傳的境況。
  • 溯遼海文脈,為女性非遺傳承人賦能
    二界溝木質漁船 薛松 攝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古漁雁民間故事,是以漁業文化為基礎的地方民間傳說。而「漁雁」也不是一種鳥類,而是一群特殊的打魚人群體,他們從華北的冀中、冀東地區出發,像候鳥一樣順著沿海的水陸邊緣遷徙至此地,世世代代春來秋去,在江河入海口的灘涂及淺海捕魚撈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