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 大話西遊攜手非遺傳承人打造「鎏金如夢」_遊俠網...

2020-12-13 遊俠網

  雲錦蘇繡流轉千年,非遺傳承初心不變。在18周年嘉年華盛典之上,《大話西遊2》為大家展示了大話攜手三大非遺傳承人打造的首款高定漢服——「鎏金如夢」。在此之前,大家對它的故事背景已經有所了解。(漢服故事回顧:http://xy2.163.com/news/news/20200808/15205_897725.html)而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份流傳千年的美到底有多震撼!

大話西遊2首套漢服「鎏金如夢」驚豔登場

  攜手三大非遺傳承人 匠心打造首款高定漢服【鎏金如夢】

  為了定製這套特殊的漢服,大話邀請了三大非遺傳承人——周雙喜、楊雪、李正雲,組成漢服專家團負責這款「鎏金如夢」的還原、設計和製作。雲錦為骨,蘇繡為血,殘夢為魂,織就一件舉世無雙的「鎏金如夢」,將中國最寶貴的非遺文化凝聚在一件衣服上,呈現給大家。

  南京雲錦「寸錦寸金」,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雲錦專為帝王、王妃公主們織造服飾,有著鮮明的宮廷文化的烙印。大話邀請國家級南京雲錦傳承人周雙喜,用蠶絲金線勾勒出絢爛如霞的「鎏金如夢」雲錦抹胸。

  蘇繡傳承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起源於蘇州,乃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提筆勾勒成畫,下針清雅秀美,非遺項目蘇繡傳承人楊雪手中的蘇繡可謂巧奪天工,將蘇州一方水土的柔美都融進了這一件「鎏金如夢」之中,如夢似幻。

  華服美衣自配金簪雲鬢,這一款「鎏金蝶夢」步搖出自非遺苗族銀飾傳承人李正雲先生之手。李正雲先生是我國唯一一個走出國門的銀匠師,苗銀工藝配以珍珠雕飾,蝴蝶振翅欲飛,追夢紅塵。

  七夕有禮圓夢江湖 漢服售賣款即將上線

  為了這件凝聚了非遺精髓的漢服真正來到每一位玩家身邊,大話以「鎏金如夢」高定漢服為藍本,攜手徐嬌原創漢服品牌織羽集推出成人售賣款、攜手盤子女人坊推出兒童售賣款,並將在七夕開啟預約。

  時近七夕,《大話西遊2》想給天下有情人送上一份禮物,思來想去,決意以這份堪稱大話最浪漫的周邊——「鎏金如夢」為禮,換你訴說心底的那份情感。

  江湖路長,相信總有一個人在你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那一份情感或許已經延續到現實之後,又也許隨著時間推移消失,但是終歸是一份珍藏在心的記憶。

  《大話西遊2經典版》,國風經典,億萬口碑扛鼎之作!官網:http://xy2.163.com/

  《大話西遊2免費版》,綠色免費,輕鬆賺錢,經典再臨!官網:http://dh2.163.com/

  《大話西遊2口袋版》,滿分經典,指尖還原!官網:http://xy2.163.com/koudai/

更多內容:新大話西遊2論壇

相關焦點

  • 將非遺帶入時尚圈,《夢幻西遊》電腦版用國潮賦能文化傳承
    從熱門綜藝《國家寶藏》《朗讀者》,到麥當勞的故宮桶、李寧國風復古運動服裝登上紐約時裝周,還有瀘州老窖香水、青島啤酒外套等……越來越多的的大眾傳媒與品牌開始通過推出國潮產品,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推向當代人的生活。當然,遊戲行業亦未缺席。 國潮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交融後的一種內容形態,在傳承文化精粹的同時,對傳統文化加以創新,打造潮流內容。
  • 兩代「非遺」傳承人聚蓉城,共同演繹「非遺」文化傳承故事
    來自北京、天津、新疆、上海、海南及四川的各界朋友在這裡歡聚一堂,齊聲唱著《我和我的祖國》,共同見證天津市非物資文化遺產「厚德門」落戶成都曁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滿針技藝」傳承的歷史性時刻。   拜師儀式徐秀芳是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厚德門祛腐生肌膏傳統熬製法手工技藝」第五代傳承人。
  • 大話「鎏金如夢」漢服今日開售 一張圖告訴你怎麼購買_遊俠網 Ali...
    玩家們期待已久的《大話西遊2》「鎏金如夢」售賣款漢服,今日正式開啟售賣!已經預約的老鐵可千萬不要錯過!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漢服的細節介紹還有相應的購買須知,趕緊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廖惠林:非遺文化豐富精神世界
    近日,由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2020年嶺南非遺藝術聯展來自全省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教育局美術教研員、教育機構代表、研學旅行機構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了開幕儀式。 國家級非遺項目新會葵藝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廖惠林從事葵藝已有40多年。他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下,堅持恢復和發展已失傳的葵藝品,不斷傳承和創新技藝,培養葵藝人才,提升葵藝品的藝術收藏價值。他還多次受邀參加巴黎工藝博覽會、北京全國「非遺」傳承技藝大展、上海世博會等。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攜手盤子女人坊探索非遺保護傳承新模式
    付敬懿 攝中新網長沙12月11日電 (付敬懿)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與專注於中國風文化藝術攝影的盤子女人坊11日在長沙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以非遺為新國潮賦能的形式,探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湘繡的傳承新模式,促進和帶動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
  • 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市民遊人在這裡可"一站式"感受順德非遺文化魅力,也可在動手體驗非遺製作,還可以試吃非遺美食,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為了提高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水平,今年,順德區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全年共拍攝包括香雲紗染整技藝、廣繡、洪拳、順德紅米酒釀造技藝、粵劇、八音鑼鼓、永春拳、龍舟雕刻技藝8個非遺傳承人搶救性紀錄片,並在活動上進行展播。
  • 起承文化攜手Whoo後 x 銀泰集團賦予非遺文化新生
    起承文化攜手韓國宮廷護膚奢侈品牌Whoo後和銀泰集團,獨家定製奢冠絲絨唇膏絨花禮盒,將於10月1日限量發售。將古代宮廷非遺絨花與現代美學奢冠絲絨唇膏結合,弘揚東方古典美學,賦予非遺文化新生。為了傳達定製禮盒的匠心工藝、凸顯奢冠絲絨絨花禮盒的尊貴价值,起承文化邀請絨花製作技藝南京市唯一非遺傳承人趙樹憲老師參與非遺紀錄片拍攝,傳承匠心工藝。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搭建平臺  做好非遺傳承發展在非遺保護工作中,我市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日前,在市人民公園東門韻悟齋門前,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體驗活動開展起來。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許會英、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志剛為現場群眾、學生進行唐卡裝裱技藝的展示與講解。
  • 日照全力打造「非遺工坊」
    在日照浩如煙海的非遺文化中,越來越多的傳統民俗文化和珍貴技藝得以藉由這一創造性的平臺煥發新的生機;在眾多非遺傳承人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參與到非遺產品生產中脫貧增收;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非遺瑰寶開始融於日常生活語境,在交流中傳播,在實踐中傳承。
  • 「中國夢·非遺行」 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走進平陰縣東三裡社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7日訊(通訊員 蔡曉陽) 騰雲密雨向前行,非遺傳承啟新聲。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以社區為中心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築牢新時期基層思想文化陣地,8月6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濟南市文化館、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平陰縣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中國夢非遺行」文化傳承系列公益活動先後走進平陰縣榆山街道東三裡社區、錦水街道前阮二社區。我市近10位非遺傳承人通過展演展示、互動交流等方式,分別為兩個社區居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特色鮮明的非遺盛宴。
  • 讓非遺「活」起來
    工坊的負責人張瑜介紹,自治區政府積極扶持民族非遺文化的交流傳承,並通過這些項目的發展促進脫貧攻堅工作。非遺活態工坊於2019年12月建立,今年疫情穩定以來相繼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活動。5月1日,工坊迎來了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親密接觸」的第一批客人。
  • 攜手Whoo後和銀泰 起承文化帶非遺回歸生活
    2020年10月1日起,起承文化攜手韓國護膚品牌Whoo後和銀泰集團獨家定製的奢冠絲絨唇膏絨花禮盒將限量發售。將古代宮廷非遺絨花與現代美學奢冠絲絨唇膏結合,弘揚東方古典美學,賦予非遺文化新生。2016年起,始終堅持中國非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社會企業起承文化開始了絨花工藝保護項目。
  • 銀飾「非遺」傳承人高聰文:「定製+直播」讓技藝傳承走得更遠
    高聰文製作銀飾將月銷售額由1萬元增加到300萬元,郴州市銀飾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高聰文花了11年。回顧一路的艱辛與酸楚、奮進與喜悅,高聰文坦然辛苦並快樂著:堅守本心,努力就能迎來陽光燦爛。高聰文理解的「本心」有兩層含義。
  • 福建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近日,剪紙、木偶、漳繡、漳州木版年畫、棉花畫等漳州「非遺」項目的傳承人走進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現場為學生展示「非遺」項目的製作,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圍觀,親手體驗起來。  零距離體驗感受 提升文化遺產認知保護意識   今年,為了讓更多的在校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傳承漳州「非遺」項目, 除舉行漳州「非遺」進校園活動,向師生宣講有關我市「非遺」的項目和歷史傳承保護等常識,手把手教授學生有關「非遺」的技藝手法外,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 紮實堅守老酒品質 保護傳承非遺文化
    該酒企文化積澱深厚,在地產、文化產業打拼多年的伍倩雯卻清晰地看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扎紮實實走路、堅守老酒品質的基礎上,同步實施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結合文化元素活化及傳播策略,才能讓非遺白酒走得更久更遠。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宜興以「紫砂」為代表的產業和文化資源,對學校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2、平臺優勢。依託獨特的區域優勢和人文歷史資源,學校創建了高水平、高規格的非遺傳承平臺,學校現為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紫砂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院校、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點。3、師資優勢。
  • 口口相傳的故事 非遺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發布
    4月12日,我省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叢書正式發布。這套叢書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持編纂,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文化學者、編輯等歷時3年多時間採寫,共10本,以人為單元,一人一卷,生動記錄了崑劇表演藝術家汪世瑜、甌劇表演藝術家李子敏、姚劇表演藝術家沈守良、海寧皮影戲表演藝術家張坤榮等1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多彩人生和藝術故事。
  • 三亞七旬非遺傳承人張遠來:多元素融合傳播非遺文化
    張遠來是三亞市崖州民歌協會會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崖州民歌)傳承人,視頻中的他唱著咿咿呀呀的音律,唱出了崖州千年傳承的曲調和他17年堅守傳承非遺文化的決心。「將崖州民歌唱下去,讓更多的人傳唱崖州民歌。」這是張遠來的心願,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業。崖州民歌也能說唱多元素融合傳播非遺文化崖州民歌遇到說唱歌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非遺進企業 文化共傳承
    為進一步營造非遺保護良好氛圍,提高廣大群眾對非遺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耒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耒陽市非遺保護中心特別策劃開展了「共享·傳承·傳播——非遺保護公益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