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全家福」亮相 順德舉辦非遺文化主題活動

2020-12-23 瀟湘晨報

12月19日,"記憶·傳承"——2020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在順峰山公園舉行。這是順德區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全區59項非遺項目"全家福"首次集體亮相,市民在冬日暖陽中享受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盛會。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通過非遺活態展示、非遺文藝節目等方式展示順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讓市民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推動順德區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此次活動由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中共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順德區博物館、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

作為傳統嶺南水鄉,順德文化底蘊深厚。據了解,目前,順德共有59項區級及以上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非遺文化項目有4項,分別是龍舟說唱、人龍舞、香雲紗染整技藝以及八音鑼鼓。

順德非遺文化主題活動分為8大區域,分別是主舞臺區、展覽區、展播區、非遺美食區、靜態展示區、活態展演區、非遺互動體驗區、總服務區。市民遊人在這裡可"一站式"感受順德非遺文化魅力,也可在動手體驗非遺製作,還可以試吃非遺美食,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為了提高順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水平,今年,順德區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全年共拍攝包括香雲紗染整技藝、廣繡、洪拳、順德紅米酒釀造技藝、粵劇、八音鑼鼓、永春拳、龍舟雕刻技藝8個非遺傳承人搶救性紀錄片,並在活動上進行展播。值得關注的是,順德區高度重視非遺文化工作,持續推動非遺的保護傳承發展。今年開展了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以及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的申報工作。經過省市區專家組嚴格評審和社會公示認可,評選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個、代表性傳承人21名、傳承基地15處。

"這是順德首次舉行全區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59項非遺集中亮相,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大家對非遺的認識,更加熱愛、了解、傳承非遺文化。"在活動現場,順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表示,順德多措並舉推動非遺文化"活起來""傳起來""飛起來"。

唐磊晶表示,"活起來",是要推動非遺文化與新時代發展趨勢相結合,打破單一的傳承途徑,發揮新媒體在非遺文化傳播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視教育的作用。"飛起來",是要讓順德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飛出順德,飛向全國乃至飛向全球。"傳起來",則是要與文化旅遊產業相結合,進一步傳承非遺文化。

這是一次市民遊人集中感受順德非遺魅力的機會,同時也是非遺傳承人展示技藝、非遺文化集中展演的平臺。

順德是"全國龍舟之鄉",龍舟競渡文化氛圍活躍。今年,龍舟仔製作技藝新晉為順德區級非遺,"富裕幸福"非遺龍舟傳承人蘇權興說,"龍舟仔製作技藝入選區級非遺,我感到很高興,同時順德通過成立龍舟俱樂部、龍舟文化傳承基地,讓更多年輕人投身到龍舟文化的接力傳承當中。"現場可見,順德龍舟還延伸多種樣式的文創產品,令年輕人愛不釋手。

專注於龍舟雕刻技藝的傳承人梁海英帶來的動感龍舟產品,同樣吸引了不少市民遊人的關注,"動態龍舟對製作技藝要求高,不僅需要掌握木工、美術能力,還融合現代機械等原理,非常講究。"他說,目前龍舟雕刻技藝有了越來越多的傳承人,龍舟雕刻技藝大放光彩。

據統計,截至目前,順德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9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9項、市級13項、區級33項。非遺傳承人62人,其中國家級4人、省級8人、市級13人、區級37人。非遺傳承基地34處,其中省級1處、市級8處、區級25處。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順德的瑰寶,充分顯示了深厚的人文底蘊。

在活動上,順德區為新晉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傳承基地頒牌。據了解,今年順德新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個、代表性傳承人21名、傳承基地15處。

【來源: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交流展覽音樂會」成功舉辦
    穆皇天文化董事長楊雪靜透露,希望明年與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夫人龔迎春一起策劃,在佛山共同舉辦「中德時裝周」,屆時採用佛山順德的香雲紗來進行創作,讓佛山的非遺文化,佛山的香雲紗材料走出時尚,走向世界。本次活動由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佛山市外事局聯合主辦,穆皇天文化、天薏莨園和大唐陶業(大豐唐)承辦。
  • 河北衡水文化產品和非遺技藝亮相廈門
    活動現場 衡水市委宣傳部供圖11月27日,第46屆全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暨第六屆海峽書畫藝術產業博覽會在廈門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衡水市委宣傳部作為本次展會的特邀主辦方應邀參加。習三內畫、武強年畫、侯店毛筆等來自衡水12家文化企業的文化產品和非遺技藝在此次博覽會上大放異彩。
  • 領略冬至文化 傳揚百年非遺 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
    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五華區圖書館舉辦冬至雅集活動又到一年冬至時,冬雪雪冬,歲暮天寒,黃鐘應律,冬至陽升。12月18日,由五華區圖書館主辦,雲南樂達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迎冬至,雅韻雅集」活動在五華區圖書館二樓大廳舉辦。本次活動以「觸摸雲南非遺文化」為主題,邀請了雲南非遺嗚嘟傳承人楊德雲、麵塑傳承人劉麗春、剪紙傳承人汪元、拼布繡傳承人王雲華四位大師到場,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非遺文化展示活動。
  • 感受非遺之美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團區委舉辦青少年非遺實踐體驗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在樹葉上雕刻作品 記者 楊青 攝渝北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楊青)12月4日,團區委在環湖雅居社區舉辦青少年非遺實踐體驗活動,來自兩江小學的50餘名青少年體驗葉雕傳統工藝,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將發布非遺旅遊線路和非遺美食...
    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瓊介紹,國家文物局自2006年起每年組織遺產日文博宣傳活動,今年第11屆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將在革命聖地延安舉辦,通過舉辦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論壇、文化遺產公開課、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歲月回音壁——延安紅故事講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傳播文物工作成果,傳承文物時代價值,以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河北文化名片」易水硯舉辦非遺技藝培訓
    12月6日,原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著名書畫家寒石先生以《硯雕大師的修養》為題為百餘名易縣易水硯雕刻藝人授課,拉開了易水硯非遺技藝提升培訓活動序幕。這項活動對於弘揚非遺文化,傳承非遺技藝,推動非遺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易水硯傳承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河北文化形象名片。易水硯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徽章、國之寶——中國十大名硯、中華誠信老字號等上百種獎項。
  • 績溪非遺展示展演精彩亮相第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
    日前,績溪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期舉辦第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而作為具有績溪特色的非遺展示展演項目也精彩亮相其中,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上的饕餮盛宴。作為第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的群眾文化活動文藝演出更是格外引人注意。績溪縣非遺保護中心、績溪縣文化館以非遺為創作源泉,創作並演出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徽味宣傳單曲《徽州味》,其融合了非遺傳承人和傳承項目的徽劇表演唱《薪火相傳》,一亮相就引起轟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意足 津城開啟「非遺時刻」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將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的年度活動主題,結合天津地方特色,策劃舉辦多場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讓這些傳統工藝以更加多樣的形式現於世人面前,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津沽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 「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亮相廣州塔
    2020年11月7日-12月31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中共潮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主辦的「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在廣州塔一樓環形展廊亮相。本次展覽是廣州與潮州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次攜手舉辦非遺主題展覽,作為嶺南之窗首個跨市展,通過兩地非遺項目的對比式呈現和場景化展示,讓遊客切身感悟嶺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廣州攜手潮州,聯袂奉獻華章「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於11月7日-12月31日在廣州塔首層環形展廊舉辦。
  • 「非遺新造」亮相T臺,2020廣東時裝周秋季好戲連場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施沛霖9月8日晚, 2020廣東時裝周-秋季暨廣州(白雲)時尚·設計產業交流推介系列活動,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由15位知名服裝設計師攜五大非遺項目擔綱的「非遺新造」主題大秀,率先開啟為期8天的時尚盛事。
  • 2019浙江文化和旅遊總評榜之2019浙江十佳非遺文化主題民宿
    9、湖州市簾青安吉白茶非遺主題民宿簾青的主人兼設計師陳谷,是一位回鄉設計師,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亞太最佳地域文化大獎。10、湖州市長興雲棲舍民宿長興雲棲舍民宿座落在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古銀杏長廊景區核心位置,作為烏非遺傳承傳習基地,積極開展非遺傳承傳習活動。參加縣文化館組織的各類非遺展示保護活動。並受邀參加杭州錢塘江流域文化廟會暨非遺傳統體育項目展演,向廣大市民展示展演,受邀走進縣各所學校,對學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講座,原真化教學。
  • 讓非遺「活」起來
    □陳澤元當「非遺」和「活態」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近日,敕勒川草原非遺活態工坊舉辦了一期非遺體驗活動,邀請了12對母子參加。在內蒙古博物院蘇婷玲教授和蒙古族家具圖案非遺傳承人王利利老師的帶領下,媽媽們帶著孩子親手製作蒙古族盤扣吊墜及胸花,一針一線間呈現的是一種草原兒女的情懷。這個非遺體驗活動與母親節感恩主題結合起來,讓參與者在「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情境中,親身體驗到蒙古族傳統飾品的製作特點。讓非遺走進人群,沾人氣,接地氣,才能讓非遺活起來,活下去。
  • 擦亮「非遺文化 紅色旅遊進校園」金招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財富和精神家園,為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喚起未成年人對民族文化遺產的熱愛之情,井陘礦區文廣體旅局依託區內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擦亮「非遺文化 紅色旅遊進校園」工作品牌,積極開展「非遺文化少年行」等系列活動,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
  • 香港非遺辦事處館長伍志和:非遺文化源於生活 饋於生活
    「你吃的食物,你穿的衣服,你說的語言,你參加的活動,你觀看的表演,其實都有香港非遺的元素。」伍志和在宣傳和推廣非遺的過程中,希望拉近市民與非遺的距離,「非遺屬於生活」。三棟屋博物館內的非遺項目展示。「非遺進校園是我們其中一個重點項目,通過系列活動,將非遺與教育結合。」伍志和介紹。非遺進校園系列由「非遺·欣賞—無伴奏合唱」「非遺廚房」和「齊繪非遺牆」三部分組成,滲透到視覺藝術、家政及音樂等不同學科中,從「五感」調動學生對非遺的熱情。
  • 走進傳統文化 體驗家鄉非遺
    日前,桐廬城市展示中心開展以「走進傳統文化,體驗家鄉非遺」為主題的非遺體驗進展館活動,100餘名家長孩子齊聚展館臨展廳,在家門口參與體驗非遺項目。「你們看,左手第一根從這塊拉起來,它就拼成一個米字形……」現場,我縣非遺傳承人周銀香和郎巧雲分別為小朋友開設了「奶奶的蒲扇」和「兒時草螞蚱」課堂,通過現場教學體驗的方式,手把手教授小朋友們編織技藝,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課堂上,只見周銀香手指靈活,一根根麥秸稈在她的手中上下交疊,手法遊刃有餘,不一會兒,麥稈扇就已初具雛形。
  • 廣東推出首批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首批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有哪些? 首批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涵蓋廣州、潮州、汕頭、揭陽、汕尾、陽江、茂名、湛江8個地級市,包括「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遊、沿海經濟帶粵東文化遺產體驗遊、沿海經濟帶粵西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遊」3條非遺旅遊主題線路。
  • 一把剪刀剪出紅色鳳袍 霸氣剪紙亮相2020西安城牆非遺傳承活動
    今天(12月5日)下午,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參加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的觀眾圍著西安剪紙非遺傳承人楊彩霞剪出來的紅色鳳袍拍照留念。  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舉行。
  • 文化惠民 非遺傳承 泰山區第十四屆金秋藝術節開幕
    據了解,「金秋藝術節」是泰山區重要的品牌群眾文化活動之一,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四屆,通過舉辦各具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規範了群眾文化演出隊伍,湧現出一批優秀的群眾文化隊伍及優秀作品。本屆藝術節以「全面提升文化生活滿意度」為主題,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宗旨,通過抓隊伍、抓活動、抓陣地、抓宣傳、抓管理,組織開展街道鎮金秋藝術節品牌演出、惠民書畫下基層、群眾舞蹈大賽、藝術節閉幕式展演等系列活動。此次活動以舞蹈「新時代福運來」揭開本屆金秋藝術節的序幕。《陽光路上》、《龍騰虎躍》、《賽馬》、《扶貧日記》、《天降吉祥》等精彩的節目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 專家齊聚,共話浙江非遺,第五屆「大匠至心」非遺傳承發展杭州沙龍...
    第五屆「大匠至心」非遺傳承發展杭州沙龍以共築、共促、共享為研討議題,將從9月11日持續至14日,期間,將開展開幕儀式、主旨發言、分組研討、總結髮言和閉幕式等各項活動。「大匠至心」杭州沙龍活動創辦於2016年,作為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杭州工藝周)的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成功舉辦,已經逐漸成為非遺保護領域的重要的學術交流活動。歷屆「大匠至心」杭州沙龍議題均聚焦非遺保護熱點,為非遺保護提供科學方略。
  • 雲南「非遺」白族扎染和傣族剪紙亮相上海吳涇鎮
    2020年11月18日,以「技藝彩雲南 相約黃浦江」為主題的雲南非遺系列推介活動在上海浦江第一灣——吳涇鎮拉開了帷幕,西山轄區內的雲南民族博物館攜白族扎染和傣族剪紙驚豔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