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居家也要健身,瑜伽愈加風靡,誰是lululemon真正的挑戰者?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 吳夢玥編輯 | 石一瑛1

宅,但運動不停。

疫情影響的整個2020年,室外運動紛紛叫停、公共健身場所大量關閉,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了居家健身,室內健身服務平臺與健身設備市場也隨之火爆了起來。

不需要較大空間、不需要呼朋喚友、不用動輒花費上萬元購買裝備,只需要一張瑜伽墊和一套舒適的運動服,瑜伽對於居家健身尤為合適,尤其獲得女性喜愛。

隨著瑜伽越來越風靡,運動休閒(Athleisure)成為一種風潮,各類品牌也開始爭相探索瑜伽服市場。

其中,lululemon以高端市場為目標,以社群活動為主要營銷方式,逐漸成長為行業巨頭。2020年運動品頭牌巨頭耐克也更新了自己的瑜伽系列,以運動鞋品類出名的傳統運動品牌斯凱奇也將於2021年開拓瑜伽系列。

與此同時,國內專攻女性運動服的MAIA ACTIVE、Sumday Athletics等草創品牌也瞄準著這一細分市場。

社群營銷鞏固市場,lululemon優勢依舊

說到瑜伽服,不得不提的就是以「千元瑜伽褲」聞名的lululemon。

沒有裁員、沒有取消工廠訂單、也沒有大幅降價處理滯銷產品,在其他運動巨頭紛紛受挫的2020年,lululemon迎來了強勢增長。

今年以來,該公司的股價上漲幅度近59%,市值逼近500億美元。

與「泛健身」或者叫「大體育」的耐克和阿迪達斯不同,lululemon專注於女性瑜伽服市場,並通過成功的社群營銷快速滲透市場,吸引並穩固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

lululemon門店一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總體來看,lululemon以高端和專業作為品牌定位,受眾聚焦,利於開展社群營銷——沒有大規模開店,沒有密集地促銷宣傳,其真正打開市場的手段,是社群營銷,開拓市場、鞏固市場,鎖定目標客群。

官網數據顯示:目前lululemon在中國大陸僅開設了45家門店,儘管過去兩年,其在中國大陸經營的門店數量已增加了兩倍。這些門店全部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北京和上海數量最多,各有9家門店。

憑藉受眾聚焦,社群集中的特點,lululemon能夠有效地通過社群活動和消費者之間的影響力來推進營銷。

目前,lululemon最重要的營銷方式就是設置「熱汗社區」,它是最早一批主動邀請自己的消費者一同參與運動活動的瑜伽品牌。

據界面新聞從該品牌的門店店長、店員處了解到,在全國22個一二線城市,lululemon以每個店鋪為核心,定期舉行社區瑜伽課、運動大使見面會和晨跑等活動,吸引並鞏固社區成員。

久而久之,參加活動的用戶都開始嘗試使用lululemon的產品,並逐漸成為忠實的粉絲,「自來水」進行社交傳播,形成運動社區文化。

最終,這種方式積累的消費者群體具有穩固性和忠實性,對於lululemon實現逆勢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個完整財年:2019財年,lululemon全年營收達4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9%,全年淨利潤達到6.46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中國市場同比銷售增幅高達70%。

2020財年的前三個季度,lululemon的總銷售額為27億美元,略高於上年同期,淨利潤為2.591億美元。其中第三季度,中國市場的總銷售額增長超過了100%。

耐克在2020年推出了全新的瑜伽系列。(圖片來源:耐克媒體中心)大運動品牌殺入細分,耐克們想要什麼

2020年4月1日,正經歷著全球門店先後「停擺」的耐克,在中國市場著力推出了全新的瑜伽系列,營銷主題定為「你我都是瑜伽的料」。

升級過後的Nike Yoga系列,採用了Nike Infinaion面料,目標是兼顧舒適性和多功能性,高彈、輕質、柔軟和修身等特性。

從價位段上看,耐克的瑜伽系列,女性瑜伽褲的價位段在599-649元,稍低於lululemon的瑜伽褲。

耐克這一全新的瑜伽系列,產品種類和款式,較之過往有了大規模拓展,也包括為他們更擅長的男性消費者,帶來了一些瑜伽裝備。

全新瑜伽系列的推出,耐克也在北京和上海舉辦了一些體驗活動,邀請KOL分享故事,聽取消費者反饋。

參與了體驗活動的消費者大都表示「體驗不錯」,「這次的升級產品比過往耐克的瑜伽產品要好不少」……

以耐克的體量,全新升級的瑜伽系列很難真正成就其跨越式的增長,但相比於沒有特定瑜伽系列的阿迪達斯、安德瑪等等「大體育」品牌,耐克需要有這個系列,並且這個系列能夠去跟lululemon形成一個差異化競爭,以及幫助耐克去爭取一直想要拓展的女性消費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和耐克不同,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的斯凱奇,本身更偏「運動休閒」的定位。近幾年,該品牌靠著兒童鞋和老年健步鞋,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差異化優勢。

2021年,以運動鞋品類打開市場的斯凱奇也要進駐瑜伽服飾了。

斯凱奇中國品牌及產品高級副總裁張睿妍告訴界面新聞:「新的品類我們現在在做功能運動方面,像瑜伽。斯凱奇的消費族群大部分還是女性消費者,而很多傳統的運動品牌則是男性消費者為主,也一直在進攻女性消費者。所以我們本身有非常強的女性消費者,是很好的基礎。」

斯凱奇中國CEO陳偉利在11月初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曾透露斯凱奇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鞋類銷售成為國內運動休閒市場第一,整體銷量躋身國內運動品市場前三。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斯凱奇必須在專業運動領域有所突破。目前,斯凱奇進軍瑜伽細分的策略,主要是針對客戶需求,專注於提升產品的使用感。

大大小小體育運動、戶外品牌的中國區掌門人有一個統一口徑:「中國市場的產品,尤其是面向女性消費者的產品,一定要美!」

另一策略則是要抓住下沉市場。張睿妍表示,中國目前仍有廣闊的下沉市場,與lululemon的千元定價所面對的高端市場相比,斯凱奇想要通過不俗的技術和友好的價格開發國內的下沉市場。

性價比和渠道,確實是像耐克、斯凱奇這些品牌進軍瑜伽市場,lululemon沒有、也做不到的差異優勢。

與此同時,據界面新聞了解,李寧等國產運動品牌,也正在規劃瑜伽細分品類和相關營銷計劃。

MAIA ACTIVE北京三裡屯旗艦店,圖片來源:MAIA ACTIVE官方微博本土設計、平價優勢,國產草創瑜伽服品牌眾多

家庭科技健身品牌FITURE的調查顯示,與其他國家的健身消費者相比,中國國民更傾向於家庭健身,享受居家時光,中國的居家健身市場仍具備強大的發展潛力。

國際品牌紛紛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而國內的小眾品牌如MAIA ACTIVE和Sumday Athletics等,也在瞄向瑜伽這一細分。

今年11月,國產小眾運動服品牌MAIA ACTIVE完成了華創資本投資的B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融資完成後,MAIA ACTIVE將啟動MAIA-Lab運動服研發實驗室,推出更多適合亞洲女性身體版型的運動服。

自2016年成立以來,MAIA ACTIVE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截止目前,MAIA ACTIVE的天貓旗艦店積累了近65萬粉絲。在天貓的優選健身褲排行榜上,其定價為419元的招牌產品「雲感」運動褲,排名第四,每周銷售量近900件。今年的疫情期間,MAIA ACTIVE的年銷售額仍然保持同比60%的穩定增長。

而在線下,MAIA ACTIVE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核心商圈開出5家門店。據悉,MAIA ACTIVE計劃在2021年開設超20家新門店。

不過,MAIA ACTIVE仍面臨著發展道路局限、市場難以拓展等問題。

從研發上看,僅有四年歷史的MAIA ACTIVE很難對標已有二十多年專業研究的lululemon。而在定價上,MAIA ACTIVE難比耐克、斯凱奇等已具備完善科研生產線、渠道等優勢的傳統運動品牌,難以形成高性價比的競爭優勢。

因此,在營銷上MAIA ACTIVE除了將重點放在了提供更有識別度和區分度的貨品之外,還在努力加深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

今年9月,MAIA ACTIVE邀請自己的消費者拍攝2020秋冬新品宣傳片,講述她們各自卸下「漂亮」標籤後的真實故事——也許是「同理心」打動,沒有明星、KOL加持,該片的反響不錯,僅騰訊視頻平臺就累計了170萬次播放量。

圖片來源:Space官方微博

在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方面,另一個國產運動服品牌Sumday Athletics也很有想法。

該品牌採取了與lululemon類似的體驗式營銷。不同的是,Sumday Athletics將lululemon的戶外和簡易練習變成了極具活力和熱情的健身房。

兩年前,Sumday Athletics品牌創立時,就將「功能性運動時裝」作為產品定位,融入芭蕾、網紗和拼接等多種元素,同樣是目標功能性、美觀度和休閒舒適。

今年8月開始,Sumday Athletics和國內音樂時尚健身社群Space開啟合作,將產品營銷融入健身課程。

以音樂動感單車起家,SpaceCycle在2017年中在上海興業太古匯開設大陸首店,目前在上海、北京和杭州共有8家門店。SpaceCycle根據會員興趣,對課程做了不少調整,背景音樂仍然是新意,但芭蕾和瑜伽課程的排期更多。

Sumday Athletics和Space的合作,把店鋪搬進了健身房,旨在將消費和運動合二為一。

誰能真正挑戰lululemon?

都說疫情放大了商業世界所有的優點和缺點。之於運動消費領域,耐克、lululemon皆是走過疫情的佼佼者,而這一年他們在瑜伽細分,迎來正面交鋒。

lululemon能在進入中國市場這短短的三年多時間積累如此優勢,仰仗的還是其「健身褲」技術壁壘,當然清晰的一二線城市高端客群定位也再次得到了證明。

但火熱的瑜伽市場、女性運動消費,人人都想分得一塊蛋糕,不會讓lululemon獨美。

短期來看,傳統運動品牌如耐克,依靠自己相對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成熟的設計團隊、以及長時間所聚積的人氣,能夠快速搶佔一部分市場,對lululemon形成一定挑戰。

而國內自創品牌,暫時都處於初期發展階段,需要尋找到自己相對固定的定位和目標客群。不過,這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大的發展空間——若能從其他成熟品牌身上汲取經驗,並在產品和營銷上積極創新,亦或者搭上國潮的熱度,未來國產自創、小眾品牌在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可能性。

在大體育消費領域,相對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品巨頭,lululemon也是小眾品牌,但切對了細分市場,幫助lululemon在瑜伽這一細分建立了耐克等難以撼動的優勢。

最終形成了現在瑜伽細分的格局:lululemon依靠社群鞏固著高端市場,而傳統運動品牌,正利用自己更大的消費群體基數和更成熟的渠道優勢,努力突破對他們而言是新的細分市場。

最有意思的是,以瑜伽服飾為代表的女性運動消費,在中國市場激戰連連,並且,中國市場顯然已成為了全球運動消費持續打響女性消費者爭奪戰的前沿陣地。

相關焦點

  • 男裝、球鞋、護膚、健身房、高奢品牌:lululemon「很忙」
    文/ 黃 夢婷 編輯/ 宋 鑫宇「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很多企業則在努力擴充自己的業務邊界,打破這種品牌形象的成見。如今,當有人提起lululemon,你是否還認為這是一家女性化特徵明顯的瑜伽服飾公司呢?
  • lululemon為什麼要5億美元收購家庭健身公司?|GymSquare
    lululemon為什麼要5億美金收購家庭健身公司?
  • lululemon擬以5億美元收購居家健身科技公司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7月1日,加拿大瑜伽運動服裝品牌lululemon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5億美元收購居家健身科技公司
  • 運動+時尚兩不誤,「First-Feeling」要打造瑜伽垂直國貨品牌
    2016年底進入內地市場的lululemon在2018年中國電商業務上同比增長超150%,同時加快了線下體驗店的擴張步伐。NIKE、adidas、puma等在2019年初相繼推出瑜伽服飾系列,國牌李寧、安踏等也引入了瑜伽產品線。然而目前國內瑜伽服飾行業尚未出現市場佔有率數一數二的垂直品牌。
  • 瑜伽名媛只認Lululemon?同廠同料不到1/10價,這才是真的良心價
    他們營銷定位中「女性、高端、價格高冷」的特質,迅速擄獲了不少「名媛」的喜愛。一條運動緊身褲在中國的零售價在450—1000元之間,是真貴,但人從不打折。反觀國內雖然有不少在女性運動領域深耕多年,掌握核心技術的運動品牌,但很少有人認可。
  • 精練日報|中國首家UFC FIT健身房將在上海開啟,lululemon股價再創...
    分析師認為,得益於疫情期間居家活動佔比上升,運動休閒服飾需求將進一步放大。而lululemon在近期收購的家用健身Mirror,更有助於補充運動健身市場需求。採用類似「無聲迪斯科」的授課方式,學員通過耳機來聽動感單車音樂和教練指導。全美疫情風波持續,SoulCycle在積極拓展營收方式。同樣在上月,其開始以950美元的價格銷售工作室內的輕型健身單車。
  • 風靡世界的Lululemon終於來中國了!
    (點擊收聽音頻)說到時尚,一瞬間人們腦子裡湧現出來的國家都是法國、義大利、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然而,加拿大確實出了幾個風靡全球的服裝品牌,比如Canada Goose(俗稱「大鵝」)贏得了全球各地在冬天凍得瑟瑟發抖的人們的心。
  • 居家休閒運動:疫情中的體育大贏家
    疫情期間,「宅家健身概念股」大流行,得益於居家辦公、宅家健身,相關體育公司也贏得時機,股價因此創下歷史新高,也有些公司趁著時機,拿下了一筆新融資,創造了新的業績高峰。不少投資機構的分析師,對該股持有長期看好趨勢,「疫情之後,帶來新的社交距離規範,也可能使得消費者繼續選擇在家健身」。一邊是Peloton的大火,另一邊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健身俱樂部」24 hours fitness申請破產保護,隨著人們擁有新環境下的健身習慣,線下健身行業也都會加速線上化。
  • lululemon要在門店都安裝mirror,一個家庭智能健身鏡|GymSquare
    lululemon收購mirror健身鏡之後,要在門店裡都安裝上。健身房分為瑜伽、HIIT和冥想三個教室,另外還配備健康餐空間Fuel,一個休閒辦公空間,除此之外,淋浴和更衣間一應俱全。這樣的門店模式正在美國的其他城市試點。甚至在在中國,lululemon上海新天地門店,預計也將在門店二樓開設健身房,和芝加哥門店類似,為社群的用戶提供瑜伽和健身的現場體驗。目前正在施工的新天地店,預計將在不久和中國的用戶見面。
  • 居家運動熱潮興起,lululemon花35億收購室內健身「魔鏡」Mirror
    成立於2018年的初創企業Mirror,主要業務是提供家庭健身解決方案。疫情讓線上健身成為熱點,居家健身公司隨即獲得資本的青睞。6月29日,北美運動品牌lululemon宣布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來自美國的室內健身公司Mirror,約合人民幣35億元。該品牌透露,這筆交易將在截至8月初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末完成。
  • lululemon最新財報,在線健身消費新增長;央視曝光筋膜槍銷售風險...
    「GymSquare Weekly 」是我們的周更欄目,整合一周國內外有趣的健身新聞和健身方式,每周末更新。 ■ lululemon官網的居家健身教學 線上業務的支出增長,解釋了lululemon淨利潤呈現較大幅度下滑。
  • 瑜伽褲裡的生意經:lululemon快速崛起啟示錄
    不得不承認,雖然 lululemon 很貴,但背後總是有一大票忠誠度極高的消費者願意為其買單,甚至調侃道「貴不是它的錯,是我的錯」。在這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新中產」,於是就有了博主 G 僧東對他們吹頭用 Dyson,出門背 Goyard,健身穿 lululemon 的描述。
  • Nike、Adidas都怕的lululemon 股價大漲80%, 爬升最快運動品牌
    ,以瑜伽為靈感,致力為男性和女性打造技術領先的運動服飾。品牌立於 1998,以「引領你的世界從平凡走向偉大」的品牌標語進軍世界,從小區出發並建立健康生活概念,把運動服飾與生活風格相互結合,並運用科技布料,將絕對的舒適性帶給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人。
  • lululemon運動褲的成癮者們
    穿著這個牌子的瑜伽服等於是在昭告天下:「我有時間運動,且看看我的身材。」
  • 生活方式引領品牌lululemon的野心
    Lululemon 不僅想要賣給你瑜伽褲,還希望在你健身時在場。該公司周一晚間表示,已同意收購居家健身公司Mirror,投資者似乎被這一決定打動了:周二前市,估值本就頗高的Lululemon股票大漲約6%。
  • 萬字長文看lululemon崛起之路
    居家辦公浪潮會使得人們購買更多運動休閒服飾,分析師認為「 lululemon是疫情中居家潮流的贏家」。他認為日語中因為沒有「 l 」這個音節,所以日本大眾對於包含「 l 」發音的品牌會潛意識認為是正宗洋品牌。Wilson便想了很多包含「 l 」發音的品牌名,例如lululemon,同時Lemon也讓人聯想到新鮮。選擇小寫而不是大寫,是不想太過男性化。
  • lululemon大增長和Gymshark健身房,Equinox健身酒店開業,以及一些...
    lululemon大增長和Gymshark開健身房 從數據上來看,2018年成了瑜伽服品牌 lululemon20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對於健身用戶和從業者來說,lululemon除了設計和材質方面的特點,就是非常活躍的線下用戶社區。 比如lululemon全球門店的用戶瑜伽活動,以及和很多健身門店的跨界合作。
  • 國內瑜伽服飾品牌群雄逐鹿 誰能成為下一個lululemon
    資本力挺國內瑜伽服飾品牌。11月9日,瑜伽服飾品牌瑪伊婭(MAIA ACTIVE)獲華創資本近億元B輪融資。此前,瑜伽品牌明霓菲、粒子狂熱也獲融資。群雄逐鹿,誰會成為下一個露露樂蒙(lululemon)?
  • 下一個lululemon,英國健身服裝品牌Gymshark完成3億美元融資|GymSquare
    雖然體量仍相差甚遠,但從逆勢增長來看,Gymshark代表的全球年輕健身愛好者人群,正在以瘋狂的購買和社交分享,來為他們心中的運動健身品牌投票。收購家庭健身品牌之後的lululemon,正在朝著對標偉大運動品牌Nike的道路上前進。而新一代的運動品牌Gymshark,有可能沿著細分領域的同樣打法,朝著「下一個lululemon」的目標邁進。
  • 找來易建聯練瑜伽,耐克補缺瑜伽線槓上lululemon
    實際上,這是耐克為其瑜伽系列投放的新廣告,集中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渠道。此舉被認為是耐克發力瑜伽服飾領域的信號。自從去年1月推出瑜伽系列產品以來,耐克品牌對Nike Yoga系列的宣傳不算高調。直到現在,疫情之下,瑜伽一類居家健身運動受捧,這家美國品牌似乎找到了絕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