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款造型參考了山西晉祠聖母殿彩塑之一。這種三股頭髮架構而成的髮髻猶如編花籃一般,中間呈懸空狀。此造型著重體現宋朝貴族女子的高貴身份和氣質,一般講到的貴族多半為士族階層和達官顯貴家的女眷。這種女子都為大家閨秀,往往知書達理,通以詩文,洞悉音律等,因此在造型打造時需要表現出貴族女子高貴氣質與溫柔大方的氣息。
造型說明
風格特徵
此造型髮型上選用了對稱式髮髻,而左右兩邊的髮髻又分別由3股頭髮相互纏繞而成。這種髮髻製作難度係數較高,因為沒有硬物作為支撐,同時又需讓頭髮立起來。其就如同建築構架一般,需為懸空交織而成的鬥拱狀。
妝面上主要以清淡為主,因為宋代整體造型追求雅致,所以在造型中臉上略施以淡淡的腮紅,加朱紅色的唇,以及彎彎的八字眉。在宋代保存下來的泥塑、畫作或者出土的俑和壁畫中,多數女子喜歡將眉毛畫成眉頭在上眉尾在下的「八字眉」。
服飾上選用宋款長褙子,因造型身份為貴族階層,所以略顯華貴一些,領口邊緣為燙金花紋,也就為整個造型平添了幾分貴氣。
梳妝手法:架空式。
梳妝重點:宋代人追求事物的精緻度令人嘆為觀止,不過作者因模特頭髮原因還是對其做了一些原創與修改,修改也是因人而異,但主要由每個模特的發質、發量以及頭髮長度等來決定。此造型中模特本身頭髮較短,且前額頭髮略顯稀疏,因此在架空式髮髻的打造時就需要運用到假髮,並且需要將其與真發自然銜接。
梳妝工具:尖尾梳1把、墊發包兩個、皮筋1根、假髮片1條、發網1個、髮夾若干。
造型步驟
1:將頭髮用尖尾梳梳順後分為前發區和後發區兩個區,然後將前發區頭髮進行中分。
2:將兩個墊發包固定在前發區左右兩側,固定時需從正前方檢查左右兩側發墊需對稱一致。
3:將前發區頭髮順著左右兩側方向挑出額前少部分頭髮置於兩側,其餘的頭髮全部梳順往後覆蓋住左右兩側的發墊並固定在墊發包後部,形成完整的發包。覆蓋後需確保發包表面光滑平順,髮絲紋理乾淨清晰,且走向一致。
4:將之前挑出來的左右兩側額前頭髮往左右兩邊梳理並同時覆蓋發包並固定,覆蓋後需同樣確保發包表面光滑平順,髮絲紋理乾淨清晰,且走向一致。
5:將包發後剩餘的發尾統一編成一股辮子並壓扁盤起固定在腦後,作為後發區髮型基點。
6:將後發區的頭髮梳順往上覆蓋後發區髮型基點並固定,覆蓋後確保頭髮表面需光滑平順,髮絲紋理乾淨清晰,然後用發網將其兜住並固定。
7:將1條假髮片固定在前後發區交界線中點位置。
8:將假髮片均勻分成兩股,並置於左右兩邊。
9:將一側的頭髮再從上至下均勻分成3股。
10:將第1股(最上面的一股)挽成鬟狀,用髮夾豎著固定在頭頂,固定時需將髮夾橫著別進頭髮才能讓鬟立起來。
11:將第2股(中間的一股頭髮)在第1個鬟上呈十字形狀交疊穿叉後,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固定。
12:將第3股(最底下的一股)由底部繞上去後進行固定,且將發尾自然留出。固定後需檢查和調整整個架空式髮髻的形狀和弧度。
13:另一側做同樣操作處理,操作完成後需檢查左右兩邊髮髻需對稱一致。
14:兩側都操作完成後,將餘下的發尾擰成螺旋狀固定在兩個髮髻之間。
15:檢查髮型正面形狀及弧度,如有碎發需整理乾淨,並戴上飾品。
16:檢查背面髮型形狀及弧度,最後戴上飾品,完成。
造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