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影視劇中,未出閣的女子和已婚婦女最大的差別,除了服飾之外,當屬髮型的改變。
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婚前是門帘似的劉海掛在額頭,婚後則是露出光潔的額頭,這一改變除了褪去少女的青澀之外,更顯露出女主人的雍容大氣。其實除了明蘭之外,在很多宋代影視劇中,女子婚前婚後髮型有區別的比比皆是。
一、出閣前後明蘭的髮型對比
明蘭在盛家為女兒時,服飾和妝容髮型都以清新靚麗為主,衣服顏色不外乎粉色、青色、薄荷綠、淺藍色、白色等幾種顏色。髮型則是額前搭著空氣劉海,腦後梳著小小的髮髻,髮飾也是以蝴蝶、小花朵等少女感十足的飾品為主。
明蘭婚後的造型,從頭到腳都有了改變。服飾顏色變得更加深,款式也更端莊大氣,符合一家主母的地位。髮型方面也褪去了額前劉海,整個髮際線往後延伸,腦後的髮髻也比少女時期的小髻更加高聳。髮飾變成了以珠花、金色飾品為主,更顯雍容華貴。
從明蘭的髮型變化可以看出,宋代女子髮式承接了晚唐時期的風格,以高髻(「朝天髻」)為主。未出閣的女子髻較低,貼近腦勺,而已婚婦女的髮髻則高高聳起,搭配簡單的髮飾加以點綴。相比於唐朝滿頭珠翠,宋代女子的整體髮型,給人一種清麗脫俗的自然之感。
宋代女子高聳的「朝天髻」裡面,其實摻雜了假髮,外面則用自己的真發盤住。在宋代時期,「朝天髻」一般是富貴人家使用,平民婦女因為需要勞作的原因,只梳簡單的「同心髻」。「同心髻」梳法簡單,只需將頭髮向上梳到頭頂,挽成一個圓圓的髮髻即可。
二、《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黃蓉的髮型對比
金庸老先生的兩部名作《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從各種情形推斷,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南宋時期。黃蓉作為兩部作品中都出現的人物,她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由閨閣小姐到已為人婦,因此她的髮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是桃花島主黃藥師的獨生女兒,集天地所有靈氣於一身,她古靈精怪、冰雪聰明,所有美好的形容詞在她身上都不為過。由於影視劇取材於武俠小說,而小說是以虛構為主,沒有明確固定朝代背景,只是從各種線索推理出符合南宋時期。
因此少女時期的黃蓉,髮型主要以上半部分束辮,下半部分披散為主,外加額頭碎發劉海。從髮型特點來看,結合了宋代時期少女的「雙鬟」與「流蘇髻」的特點,改良之後最終成了觀眾眼前的造型。
《神鵰俠侶》中的黃蓉一出場便是身為人婦,膝下養育了郭芙、郭襄、郭破虜三個孩子,這個時期黃蓉的髮型則以婦女的「朝天髻」、「包髻」、「低髻」為主。
黃蓉雖然是武林人士,但是丈夫郭靖仍在朝廷為官,身為朝廷命婦的她,髮型飾品自然也不俗。頭頂是高高聳起的高髻,尾部盤成一個低髻,符合她上為君主效力,下為百姓請命的身份,頭頂配飾以精簡的金器珠寶為主,簡約大氣。
總結:
中國古代女子的髮型千姿百態,造型各異,但無不例外地結合了時代背景,烘託出女性各個時期的身心特點。從閨閣女兒到為人婦為人母,不僅心理身體有了改變,外在的造型和髮型也隨之改變。伴隨著一系列的改變,女孩也逐漸長大成人,散發出女性的成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