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鄉間務農,聽見同鄉的一個養兔農民說,兔公子愛把腳拌得啪呀啪的響。過後,家裡買回兩隻小兔,兔窩就在床下。幾個月後,兔長大了。
其間,他一直觀察,卻從未聽到它們「腳撲朔」,也未見「眼迷離」,更未見生下小兔。懂行的人笑著說:兩隻都是公的!

「撲朔迷離」原文來自《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那麼撲朔迷離到底是什麼意思?有好事者這樣解釋:似乎雄兔都患有遺傳性關節炎,而雌兔都患有遺傳性白內障。
但實際是無論雄兔、雌兔,都是一雙白果眼,又大又明,非常漂亮。所以這些解釋不可真信!

撲朔迷離究竟是怎麼來的,民國時期有人專門做了研究,似乎和雄途和雌兔那些事有關係。
「撲朔」是一個象聲詞。朔,古讀若「託」,「撲朔」就是「撲託」,象雄兔跌腳拌爪的聲音。但這是一個特殊聲息,乃是雄兔向雌兔求愛 舞蹈的腳步聲。
某心中仍有疑問,決心作一點調查。辦法是找養兔戶查證。一天,他專程去市場,找到一個賣兔農民,作了一番問答:
某:請問大哥,這兔是你自養的麼?
農:是呀。
某:聽說兔兒要把腳拌得啪呀啪的響,是嗎?
農:兔公子才拌。
某:它為什麼要拌呀?
農:它要打兔婆子。
某:你是說它要爬兔婆子的背么?
農:是呀是呀。
某:兔公子是怎樣拌腳的呢?
農:它用後腳拌。
某:兔婆子又怎樣呢?比如說,它的眼睛這個時候有沒有什麼異樣呢?
農:兔婆子不拌腳。眼睛麼······我沒注意。
這一次調查,得到了「撲朔」的印證,「迷離」卻不得要領。隔了一段時間,某又接連去兩天,每天都找兩個賣兔農民,他們都一致 證實兔公子在兔婆子面前拌腳,用後腳拌,要打兔婆子,「眼迷離」則仍然得不到答案。

求偶是雄雌雙方的事,必然雙方都有所表露;「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句詩,也許就是對於兔的求偶表演的概括:雄兔的表演主要在腳上一舞蹈、跌腳拌爪、撲朔作聲;雌兔的表演主要在眼上-迷離。
兔是高等動物,在雄兔的舞蹈挑逗之下,自然會引起雌兔求偶激情,這種激情理所當然地會透過它靈魂的窗戶--眼睛表露出來,這就是「迷離」。
也許吧!您說呢?(歡迎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