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幾個國家,在對華態度上,就一個字:賤。
比如波蘭,比如捷克,再比如挪威!
波蘭與中國千山萬水,本扯不上太大關係,但就因為是美國的二狗子,為了討好主人,拼命對中國嚎叫,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捷克,不過相比波蘭露骨的奴性,捷克表現得很分裂,他們的總統拼命對華示好,一會把內德維德帶來訪問,一會說中國是唯一一個支援捷克的國家,就差發個好人卡表示感謝了,但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卻是個死硬反華分子,稱中國是個「不可靠的夥伴」,還說什麼:人權比熊貓重要。一心一意與中國為敵。
波蘭和捷克的做法,是二狗子寄人籬下的正常反應,原本屬於華約陣營的他們,經濟政治乏善可陳,投入西方陣營後,想要獲取地位,就必須在政治外交方面想辦法,比如說波蘭,二戰已經結束75年,又想起當年蘇聯曾經侵略過他,真假與否另當別論,早些年怎麼不吱聲,看到俄國被西方制裁然後跳出來落井下石,小人之心昭然若揭。
以捷克的體量,放在亞非拉就是個三流小國家,叫再大聲也沒有人理他,但就因為身在歐洲,沾了鄰居的光,動輒以自由世界一分子自居,為了得到美國的注意,拼命刷存在感,越是底子臭,越要表現的激進,以消除其他國家對他們出身華約的鄙視與懷疑,和抗戰時期那些兇殘的二鬼子一模一樣。
但挪威是個例外,坐落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國家,無論人種血脈,還是文化發展,從沒有離開西方世界的懷抱,不存在二鬼子情結,除此以外,挪威還獲得了頒發諾貝爾和平獎這種大榮譽,從任何角度看都比波蘭捷克來的敞亮。
但也正因為諾貝爾獎帶來的超然身份,讓挪威人以上帝自居,動輒對其他國家發表看法,不是批判就是譴責,仿佛他們代表了和平和公義。換位思考一下也可以理解,一個相當於中國三線城市人口的國家,壟斷了全世界最高獎項,說給誰就給誰,想不飄都難。據統計,1990年-2012年,挪威共譴責我國149次,每逢有事發生,就要譴責幾句,自己家親爹都沒有問候的這麼勤快。
當然,日慕鄉關不贊成把挪威與捷克波蘭劃等號,挪威譴責中國,是真心認為自己對中國錯,聖母心發作,而波蘭捷克說的那些鬼話,恐怕自己都不信。
挪威地處北歐,與中國距離遙遠,加之關係不睦,經濟往來有限,原本與新冠沾不到太多關係,但歐洲大陸的淪陷讓挪威難以獨善其身,據挪威《晚郵報》報導,截至3月19日20時,挪威當日新增196例,全國累計確診病例1758例,累計死亡7例,有104位患者住院治療。對一個只有529萬人的袖珍國家,這無疑是個危險的信號,如今歐洲和北美自顧不暇,挪威自身生產製造能力又十分有限,有餘力有能力幫助他們的,只剩下中國。
所以即便之前與中國關係不佳,即便之前國內媒體對中國百般嘲諷,面對生死抉擇,挪威總理也不得不拉下臉向中國求援。
應不應該幫助挪威,我認為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出售急需的器材給他們,西方國家的政客發表奇談怪論並不奇怪,只要對選票有利,他們可以咒罵自己的母親,媒體同樣如此,嘴上講人權,心裡想流量,對中國的看法更多來自臆想,如果不是武漢爆發疫情,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座城市。那些歧視中國的言論能夠大行其道,說到底是有人愛聽,有人相信,如果我們採取賭氣的方式,封閉與他們的聯繫,只能讓有害言論繼續傳播,長期來說不利於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
但在如何援助的問題上還是要區分對待,例如關係較好的巴鐵、伊朗、塞爾維亞,當然要優先滿足,如果一視同仁,將來有事需要相幫的時候又怎麼去和別人解釋,國際政治當然要講究道義,但道義只是個下限基準,上方的操作如何權衡完全取決於利益,這點挪威也清楚,前幾天捷克軍用飛機連夜從中國拉走救援物資,卻隻字不提布拉格市長的言論,就已經說了一切,有骨氣別用中國的東西,有骨氣別來求助中國,恐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最後要說:即便援助,也是要花錢買的,和你們沒那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