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然而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我國早教市場滲透率不足10%。這意味著除去個別精英家庭的孩子,多數孩子並沒有接受系統早教的機會。即便是在一二線城市,出現問題再到網上搜答案,甚至直接把孩子丟給老人帶的情況依然非常普遍。父母沒有系統地學習早教知識的條件;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機構;好的機構費用高;早教課頻率太低導致無法適應孩子的需求等問題的凸顯,讓「早教」成了一件「門檻極高」的事情。
11月28日,小步在家早教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委員,在北京舉行了 「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專家委員會兒童啟蒙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兒童啟蒙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著名學者、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北京吉利大學社會心理學院院長、教授、中國科學院工程學碩士鄔明朗教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心理研究分會副理事長王書荃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老教授協會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傳德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吳瑞華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經濟心理學博士後樊春雷教授;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兼CEO彭琳琳出席了儀式,並對早教市場「系統化」、「標準化」及早教普及的問題進行的進行了交流。
中國關工委兒研中心專家委員會兒童啟蒙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小步在家早教創始人 CEO彭琳琳(左四)、小步在家早教聯合創始人、小步內容研發總負責人張楠(右一)
家庭是早期教育的關鍵,早教需要系統化、標準化
以80後、90後為主的新手父母已經充分意識到了早教的重要性,但是卻普遍缺乏早教知識,很多父母仍然停留在讀兒歌和單純玩遊戲上。但實際我們上需要的是全面的,系統的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能力,而不是單一的某一項能力。
首先,孩子發展非常迅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是相互作用的結果,早教課程應該是綜合的,要通過多學科的融合來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其次,孩子在不同月齡都有不同的敏感期和特點,早教過程既要符合嬰幼兒的發展特點,又要考慮到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所以如果家長依賴網上碎片化的親子知識,而不是系統學習的話,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早期一系列的成長問題。
對此,鄔明朗教授認為,早教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而不是灌輸性的。我們要為家庭提供一些成系統的早期教育內容,讓家長可以根據我們提供的課程和內容給孩子進行一種啟發的教育。我們要啟發孩子去探索,目的是讓孩子主動去探索。
王書荃教授分析說,「有一些正規的出版物,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用問答的方式做問答。比如: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不會爬怎麼辦?內容中雖然介紹了方法,但這些方法一般都是共性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和家長就事論事。當家長想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不一定符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它導致的結果就是——方法學了不少,但還是無法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也不知道如何促進孩子的長遠發展。究其原因這是因為沒有系統的早教知識做支撐,也就很難系統了解孩子整個生長發育的過程和特點。因為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所以就無法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的生長環境,這就是問題。」
遺傳、環境、教育是影響孩子成長與發展最主要的三大因素。劉傳德教授說:「遺傳佔了很小的一部分,環境是可以改變的,而教育從小一直到大,孩子的教育在6歲以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關鍵時期。」在討論中,吳瑞華教授認為,早教要多指導,這對啟蒙階段的孩子更重要。我們對家長也是要起指導的作用,讓他來做。
90後的家長都是網際網路用戶,他們的特質是願意為知識付費。樊春雷教授表示,小步所在的早教行業是朝陽行業,要再繼續全面的理解用戶,並且為用戶提供價值。早教行業需要科學並且專業權威的聲音,所以成立兒童啟蒙教育專業委員會很關鍵。今天小步在家早教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在做的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樊春雷教授還說,小步在家早教發展很快,非常希望小步能夠在行業裡起到示範作用。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家庭教育是實現教育平權的新路徑
好的教育資源在全世界都是稀缺的。以谷歌幼兒園為例,即便父母是矽谷的員工,仍然需要以10:1的比例進行抽籤,才能入園。而對於國內的多數孩子來說,能順利的到一所公立幼兒園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情況。0-3歲更是如此。通過數據顯示,如果再向下沉,由於師資力量薄弱,家長的專業能力不足等原因,國內大約90%的孩子還不具備早教條件。
「教育平權一直是我的一個理想」,彭琳琳說。教育平權就是一定程度上,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能夠讓這90%的孩子以最便捷的手段,獲得最科學的早期教育的方法和資源。而不是因為家庭是處於偏遠的地方,或者家庭經濟收入相對比較低,就讓這些孩子失去了獲得早期教育的機會。
早在今年9月,小步就曾攜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了《0-6歲兒童能力發展線上測評體系》,將科學早教工具化、標準化,為早教課程的設計,以及千人千面的定製化提供了依據和標準。彭琳琳說,小步收集了上萬份樣本,去分析家庭收入、撫養人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對孩子的影響。小步要做的事情是希望給這些家庭提供一些幫助。小步提供了大量的免費資源,包括了理論也包括了實踐,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庭。
每一個家長,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家長,都非常願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花精力,當他們得到了真正科學方法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做得非常的好。小步正在做的就是通過「在線」的形式,把早教的門檻降低,讓更多的兒童在早期的關鍵階段獲得教育平權,獲得更好的資源,來支撐他們未來的發展。
小步斬獲「中國母嬰內容創新傑出貢獻獎」
高質量的早教是陪伴式教學,過程是是快樂的,是家庭和孩子都能有幸福感知的。在家早教需要通過「理論+實踐」來完成。
27日,在同樣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指導,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9第六屆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上,小步在家早教獲得「中國母嬰內容創新傑出貢獻獎」。小步的對家長教學的模式和科學系統化的早教內容都受到關工委兒研中心、中科院專家的一致好評。
兒童的發展成長始終貫徹在成長的過程中,它是一個連續的體系,不是中間有斷點的曲線,把握住孩子在家的時間是關鍵。可喜的是,已經有70%的家長都認為早教應該先從家庭做起,這個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在成立近3年的時間裡,小步在家早教把線下很多的早教方法搬到線上,搬到家裡面,已經為近千萬家庭提供了最科學的早期教育的方法和資源。未來,小步希望可以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讓每個的家庭和他們的孩子都能快樂且高質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