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家包餃子,這幾種餃子餡徵服全家人的胃!

2021-02-23 天天美食

素餡餃子健康營養

相比之下,蛋類和蔬菜為主要原料的素餡較為健康,其中油脂來自於植物油,蔬菜的比例也比較大。

由於蛋類含磷較多,這類餡料應當配合富含鈣、鉀和鎂的綠葉蔬菜,以及蝦皮、海藻等原料,以促進酸鹼平衡。而粉絲之類純澱粉材料營養價值低,不應作為餡料的主要原料。  

菌類、藻類做餡較好

肉類餡料儘量多搭配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蔬菜,同時再加一些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如香菇、木耳、銀耳及各種蘑菇、海帶、裙帶菜等藻類。

它們可改善口感,幫助減少膽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量,控制食用肉餡後血脂的上升。竹筍、乾菜等也有吸附脂肪的作用。

各種豆製品和魚類也可以入餡,代替一部分肉類,有利於降低脂肪含量。吃餃子時還可搭配各種清爽的涼拌蔬菜。

少放肥肉多放蔬菜

「酸性」的肉蛋類和精白麵粉,應當與「鹼性」的蔬菜原料相平衡,最好一份肉類搭配三份未擠汁的蔬菜原料。

而且餡料所用肉類為九分瘦肉,不要再添加動物油和植物油,提高蔬菜用量,才能降低飽和脂肪和熱量的攝入,達到真正的營養平衡。

蝦仁餃子餡 

食材:蝦仁500克,草魚肉150克,少許鹽,薑末。

做法:

1.先將草魚肉血擠出、去皮,放入薑末,做成魚膠。如果家中有攪拌機,可直接放入攪拌機攪拌,同時有冰塊加入更好,可以讓魚肉鮮嫩中有嚼頭。

2.蝦仁去線,直接用刀面壓住,一碾,蝦泥就出來了,加入適量薑末。蝦仁和魚膠按3∶1的比例放入盆中,加一小匙鹽,攪拌均勻。

3.蝦仁餃子包好後,水開鍋後過一分鐘後就可以撈起,放入碗中後撒上一點切好的香菜或時蔬。

提醒:

建議蝦仁餃子不要放其他材料,也儘量少用輔料,因為但是蝦仁非常易熟,而其他材料較蝦仁難熟,如果等到其他材料煮熟,蝦仁就不夠嫩滑了。餃子皮一定要擀薄些。

 蓮菜大肉餡 


食材:肥肉100克,精肉200克,蓮菜500克,大蔥,姜,鹽,醬油,花椒油,香油。

做法:

1.把肥瘦肉分開處理,瘦肉剁蓉,肥肉切小粒,然後將兩者倒入容器中,順一個方向攪均勻。

2.將蓮菜切片,過開水焯熟後,切碎加入肉餡中。加入100多克蔥姜水,放入切碎的蔥、姜、蓮菜,加適量鹽、雞精攪拌均勻。

3.加入炸好的花椒油,再攪拌均勻就可以用了。

青瓜餡 


食材:黃瓜1000克,雞蛋5個,香菜、小蔥適量,精鹽,味精,雞精,蠔油,香油,蔥油,十三香(少許)。

做法:

1.將黃瓜剁碎成綠豆大小的顆粒,然後用紗布脫水,脫出的黃瓜汁可兌水和面。

2.將雞蛋炒熟剁碎,將香菜、小蔥剁碎,然後將以上三種東西放進容器內攪拌,並依次放入各種調料,攪拌均勻即可。

提醒:

1.由於黃瓜水分較大,餃子餡拌好後應放在密罩濾內繼續控水,否則餃子餡水分較大,包餃子會很困難。

2.煮餃子時,大火燒開,小火烹煮,加兩次涼水即可,否則餃子容易煮破。

 木耳餃子餡 

食材:黑木耳500克,豬肉200克,蔥末,薑末,花椒粉,醬油,鹽,油。

做法:

1.將豬肉剁成餡,加2匙花椒粉、少許醬油、鹽,加入蔥末、薑末,最後倒入適當的熟油拌勻。

2.將發開的木耳剁成末,加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即可。

提醒:

木耳正確的泡發方法是,用涼水或溫水發。泡發時,可以在涼水中加點鹽。

 大肉水餃餡 

食材:精製五花肉餡750克,雞蛋1個,大蔥,姜適量,薑末,精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胡椒粉(少許),香油,蔥油,老抽,生抽。

做法:

1.在五花肉餡中依次加入薑末、雞蛋、生抽、老抽,進行攪拌。然後依次加入精鹽、味精、雞精、十三香、胡椒粉再次攪拌。

2.此時加入一小碗左右的蔥姜水(用蔥、姜泡製而成),邊加水邊攪拌,使餡料鬆軟。最後加入蔥油、香油、大蔥,攪拌均勻即可。

提醒:

1.攪拌時應始終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有利於蔥姜水浸入餡料,使餡料鬆軟。

2.肉餡調好後有些鬆軟,可放入冰箱稍凍一下,包餃子時會較為容易。

酸菜水餃餡 

食材:酸白菜500克,五花肉200克,大蔥適量,醬油,蔥末,薑末,雞精,鹽,香油,食用油。

做法:

1.五花豬肉剁碎,加入醬油、蔥薑末、雞精、鹽、香油、食用油,攪拌均勻(喜歡的話還可以放一點點五香粉或十三香)。

2.酸菜洗淨,剁碎,擠水。鍋裡放油,油熱加幾顆花椒炸出香味,花椒撈出不要,將酸菜放鍋裡炒一下。酸菜放涼後,放進肉餡裡攪勻即可。

提醒:

酸菜剁前要反覆清洗,因為白菜醃製前難免有石沙。

豆腐素餃餡 

食材:白菜半棵,豆腐乾200克,粉條100克,香菜若干,老抽,白糖,豆腐乳,香油。

做法:

1.將白菜剁碎用紗布包裹後擠水,儘量將水擠幹。

2.在油鍋內倒入花生油2匙,放七八顆花椒爆香後撈出不用,再將剁好的豆腐乾、粉條放入鍋中翻炒,加入幾滴老抽和少許白糖,翻炒幾下聞到香味就可以出鍋。

3.將白菜、豆腐乾和粉條放入容器,加入豆腐乳和香油一起攪拌即可。

提醒:

這裡最重要的是豆腐乳和香油,白菜、豆腐乾和粉條味兒都非常淡,放入豆腐乳和香油,味道就出來了。

 三鮮餃子餡 


食材:鮮肉餡300克,蝦仁200克,蔥花15克,冬筍500克,鹽,味精,蛋清,生粉適量(蝦仁上漿時用)。

做法:

1.冬筍燙熟切粒,上過漿的蝦仁用生粉上漿;

2.上述材料與肉餡混合,加入調料拌勻即可。

香菜豬肉餃子餡 


食材:豬肉餡,,香油,蔥末,薑末,老抽,鹽,香菜,植物油。

做法:

1.香菜去根洗淨切碎,蔥切末,姜切末。

2.將豬肉泥,加入香油、蒜薑末、老抽、鹽沿一個方向充分攪打上勁兒。

3.將蔥末、香菜末也放入肉餡中沿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4.鍋內放油,油五成熱時放入蔥末爆香,然後倒入拌好的餡中再次攪拌均勻。

白菜豬肉餃子餡 


食材:豬肉500克,大白菜450克,生薑15克,鹽5克,生抽35~40毫升,生粉15克,麻油10毫升。

做法:

1.豬肉切丁後剁成肉末,加入磨碎的薑蓉。肉末中加入5克鹽。

2.加入生抽、生粉拌勻。

3.分次加入250毫升的清水,邊加水邊用筷子向著同一個方向攪拌。

5.直至肉末起膠,放入冰箱冷藏。

6.大白菜切碎,加入鹽拌勻,靜置15分鐘,擠去多餘水分。加入麻油拌勻。

7.加入肉餡拌勻,如果感覺水分太大,繼續放入冰箱冷藏一會再用。


食材:陳醋、辣椒粉、大蔥、蒜、生抽、香油、芝麻。

做法:

1.大蒜洗淨搗成蒜泥;大蔥洗淨切碎備用。

2.將蒜泥和蔥碎放入碗中,加入適量辣椒粉和少許鹽。

3.鍋中放入適量油,小火炸香花椒撈出不要,將熱油潑在辣椒粉上。

4.將陳醋倒入鍋中加熱至沸騰,倒入碗中。

5.依次添加適量生抽、雞精、香油、熟芝麻、溫開水即可。

相關焦點

  • 【美食】周末在家包餃子,這幾種餃子餡徵服全家人的胃!
    素餡餃子健康營養相比之下,蛋類和蔬菜為主要原料的素餡較為健康,其中油脂來自於植物油,蔬菜的比例也比較大。由於蛋類含磷較多,這類餡料應當配合富含鈣、鉀和鎂的綠葉蔬菜,以及蝦皮、海藻等原料,以促進酸鹼平衡。而粉絲之類純澱粉材料營養價值低,不應作為餡料的主要原料。
  • 【麵食工坊】包餃子秘訣大全,用餃子徵服全家人的胃!
    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今天廚娘教給你們幾種花式的餃子包法,讓你在家也能做出五星級餃子的顏值標準!一般的蒸餃大部分都是麥穗形的,其實做法很簡單,不妨在家自己試一試。將餃子折成半圓,一手託住餃子,另一隻手從左到右將餃子兩側依次以小波浪的方式往中間捏緊。
  • 包餃子秘訣大全,用餃子徵服全家人的胃!
    由於蛋類含磷較多,這類餡料應當配合富含鈣、鉀和鎂的綠葉蔬菜,以及蝦皮、海藻等原料,以促進酸鹼平衡。而粉絲之類純澱粉材料營養價值低,不應作為餡料的主要原料。  / 菌類、藻類做餡較好 /3.蝦仁餃子包好後,水開鍋後過一分鐘後就可以撈起,放入碗中後撒上一點切好的香菜或時蔬。菜菜小貼士:建議蝦仁餃子不要放其他材料,也儘量少用輔料,因為但是蝦仁非常易熟,而其他材料較蝦仁難熟,如果等到其他材料煮熟,蝦仁就不夠嫩滑了。餃子皮一定要擀薄些。
  • 年三十兒就這麼包餃子!徵服全家人的胃!
    幾款美味家常餃子餡/ 蝦仁餃子餡 /3.蝦仁餃子包好後,水開鍋後過一分鐘後就可以撈起,放入碗中後撒上一點切好的香菜或時蔬。小貼士:建議蝦仁餃子不要放其他材料,也儘量少用輔料,因為但是蝦仁非常易熟,而其他材料較蝦仁難熟,如果等到其他材料煮熟,蝦仁就不夠嫩滑了。餃子皮一定要擀薄些。 / 木耳餃子餡 /
  • 餃子餡裡出湯水,包餃子捏不攏怎麼辦?店主教你6種妙招解決問題
    餃子好吃,自己在家裡煮起來也很簡單,如果買現成的速凍水餃是很方便的,不管什麼時候想吃,隨時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可以煮著吃,但是速凍餃子的味道卻不敢恭維,而且帶餡的食品,許多人總覺得裡邊包的東西看不見,持懷疑態度,不能放心地吃。
  • 滿口留香的餃子,這幾種餃子餡這類人群千萬不要吃哦!
    一個外國人到中國,如果沒有吃中國的餃子,那回去之後恐怕會被人笑話白去了一趟中國。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作為傳承千年的美食,圓潤飽滿象徵著美滿富貴。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中國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餃子雖然好吃,但是孕婦這類人群食用的話,那可就得講究點了,準媽媽們吃餃子時不宜過量食用,這幾種餃子餡一定要儘量避開!
  • 廚娘透露:餃子餡要想好吃,3味料不能少,做出來的餃子鮮嫩多汁
    餃子館裡的餃子,味道確實不差,甚至可以說非常美味。但是如果非要討論出哪裡的餃子最好吃的話,我覺得還是自己在家包的,尤其是過年時全家團聚時包的餃子,那才最好吃、最有寓意。
  • 包餃子什麼餡好吃?10年開店經驗分享5種餃子餡,實惠又好吃!
    包餃子什麼餡好吃?10年開店經驗分享5種餃子餡,實惠又好吃!餃子餡有許多種,究竟包餃子什麼餡好吃?對於會包餃子的人來說,幾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做餡包餃子,百人百味,眾口難調,每個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食材包餃子,自己喜歡的餃子就是好吃的餃子。
  • 包餃子調餃子餡,正確使用這5種調料,餃子才能味道鮮美
    包餃子調餃子餡,正確使用這5種調料,餃子才能味道鮮美!包餃子調好餃子餡是關鍵,調餃子餡就離不了調料,調料有多種多樣,從油鹽醬醋到雞精味精,到各種植物的、合成的調料粉,只有正確使用這些調料,調出來的餃子餡才能味道鮮美。
  • 冬天,這菜的葉營養比莖高,扔了太可惜,做成餃子餡,包餃子最香
    餃子餡這種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做法,但想要做得好吃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很多人隨意調出來的餃子餡就會發現包出來的餃子不夠香,餡料又幹又柴特別不好吃,可是到飯店和餐館裡吃的餃子,一口咬下去就鮮香多汁,滿口爆香,吃起來太過癮了。
  • 調餃子餡必放這4種調味料!咬一口,鮮嫩多汁,不幹不柴~
    周末暖暖去朋友家做客,吃到了特別味美的豬肉餃子,纏著打聽了半天,總算是把秘訣都學過來了。昨晚在家試了一下,果然比我平時做的還要好吃,今天就要分享給愛吃餃子的暖粉們~平時在做肉餃子餡時容易乾柴,一般是因為油沒有搭配好。想讓餃子餡做出來香味足,口感好,就必須要針對性地用油。這話怎麼理解呢?暖暖仔細和大家說說。
  • 每年10月吃餃子,我家只包這餃子餡,健胃清腸,特適合易積食孩子
    每年10月吃餃子,我家只包這餃子餡,健胃清腸,特適合易積食孩子
  • 第一次用它來包餃子,超乎想像的好吃,皮薄大餡,個頂個的鮮
    在北方,餃子是一道特別受歡迎的美食,家裡來客人要吃餃子,辦喜事要吃餃子,過年過節更要吃,所以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女人,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包餃子的手藝,只要是家裡有的食材,不管是西紅柿雞蛋、鮁魚豆腐,還是香菇雞肉,最後都會變成各種口味的餃子餡,然後包成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端上餐桌,成為皮薄大餡、口感鮮美的餃子。
  • 8種水餃做法,中秋團圓,全家人一起包餃子~
    好吃不如餃子,在北方,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餃子就是餐桌上的第一主食。中秋佳節,全家人聚在一起,和面、擀皮兒、包餃子,團團圓圓,熱熱鬧鬧,著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和大家分享8種不同餡的水餃做法,喜歡哪種咱就包哪種~ 第一道:白菜水餃這道餃子外型與白菜相似,吃起來既有白菜的清香又有肉的肥美,非常討人喜歡。白菜與「百財」相通,寓意美好~
  • 不管啥餃子餡,注意這3點讓餃子越吃越香!
    「好吃不過餃子」,這次放假,小編在家吃上了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自己包的喲。很多小夥伴,平日上班太忙,沒時間吃上自己包的或者家人包的餃子。不妨趁周末,在家包上點餃子屯著,因為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別有一種幸福之感。其實,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
  • 十種餃子餡大全,教你在家包餃子,比飯店還好吃!
    餃子好不好吃,調餡是關鍵,那麼,餃子應該怎樣調餡呢?今天給大家分享10個調餡配方。 4、將冬筍末、香菇末、碎雞蛋一起加入鹽(最好放多些,口感比較鹹為止),雞精、香油一起拌勻,拌好後放置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包餃子了。
  • 好吃不過餃子,這8種經典餃子餡一定要學會
    下面有8種經典餃子餡做法,還有7個讓餃子更好吃的小技巧,學起來明天包餃子就不用愁了,過了冬至也可以各種餡換著吃啦~ 3、記得分三次打六勺水,靜置半小時即可包餃子。 餃子好不好,全在餡一口。日常做餃子餡時,若是肉餡太瘦,吃起來發柴口感不好,若是太肥又過於油膩,一般肥瘦3:7或4:6,做出的肉餡最好吃。
  • 包餃子小技巧有哪些? 餃子餡怎麼拌才好吃?
    包餃子小技巧有哪些? 餃子餡怎麼拌才好吃?那麼包餃子小技巧有哪些?餃子餡怎麼拌才好吃呢?●餃子怎麼包?【擀】:把餳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釐米的圓柱形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長約1.5釐米左右的小段。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適度(4-7釐米)的、厚約0.5-1毫米的、中心部分稍厚些的餃子皮。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乾麵(浮面),以防粘到板上。
  • 餃子包法和餃子餡調配
    餃子包法第一種  9、西瓜皮餃子餡  1)餃子餡料  西瓜皮,蔥,姜,鹽,味精,麻油。放入開水鍋中煮約10分鐘左右,水中最好放少量鹽一起煮,煮好後撈出晾涼,剁成碎末備用;  2.香菇洗淨,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同樣剁成碎末,和冬筍末放一起備用;  3.將三個雞蛋放入少許鹽打勻,入油鍋翻炒,最好炒碎一點,這樣容易拌餡;  4.將冬筍末、香菇末、碎雞蛋一起加入鹽(最好放多些,口感比較鹹為止)、雞精、香油一起拌勻,拌好後放置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包餃子了
  • 周末在家大眼瞪小眼,娃的三餐你管不管? | 舌尖上的理「象」餃子
    言歸正傳 二寶爸和你們聊一個戳中痛點的話題,相信大部分麻麻都會很有共鳴:現在如我們這樣80、90後爹媽,周末帶娃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到外面餐廳大快朵頤。但一個周末有6頓正餐需要解決,不可能頓頓都靠飯店。所以固然外面大餐好吃,我們也要面臨自己在家給娃做吃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