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將「報復性消費」當作救命稻草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報復性」消費真的能激活消費市場嗎?

這篇文章從人們的「消費觀」、用戶畫像以及品牌策略出發進行分析。歡迎感興趣的童鞋閱讀。

三月以來,政府頻繁發布各種財政、貨幣手段促進經濟回溫,股市隨之大漲,消費市場也逐漸樂觀起來;諸如「2020消費品牌如何逆襲」、「報復性消費如何引爆」等等自媒體文章,隨處可見。

那麼,「報復性消費」是否有事實的支撐呢?

商務部重點監測的1000家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2月中旬增長5.6%,其中,汽車反彈最明顯了,環比增幅達14.8%;手機、家電環比分別增長11.7%和11.1%。

不過,這是樂觀的理由嗎?

2月上旬中旬,汽車、手機、家電的市場銷售都是腰斬的。目前數據,只是溫和回暖。

我一直認為,將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當作救命稻草,是很多消費品牌的不明智、不理智。

可能「報復性消費」還沒有開始,就提前結束了。

這裡,我想具體談談三個問題:

  1. 這段時期的特殊經歷,究竟會怎樣改變消費者的想法?
  2. 80後、90後人群作為主流消費群體,你是否做過深入研究?
  3. 線下轉線上的品牌營銷,你該如何打開主流消費者的心智開關?

逆風之下,我們更要樂觀,但要理性樂觀。

一、「低欲望消費觀」可能正在養成

我相信,這段時間大家都在適應「低欲望消費觀」,原來我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

當前普遍的「低欲望消費觀」可能會長期化。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最近這個時期,中國消費者已經發生兩點微妙的變化:

1. 消費節奏的調整已難以避免

很多人誤以為會有什麼「報復性消費」,可是,80後、90後只是覺得關在家裡太久,就想多喝幾杯奶茶、多吃幾次火鍋,集中宣洩一下情緒,很快,這個消費熱度就過去了。

畢竟,這個時期大家沒有品味的比較、沒有時尚的談資了,所有人都一樣,對消費難有太高要求。

注意:當大家很少談論品味、時尚的時候,消費的節奏和動力會放慢很多。主流消費者真正花錢的地方,其實是自己眼光、品味的一種表達。

2. 理性逐漸回歸

曾經,小紅書上「人人都開法拉利」的盛世景象可能短期內難以再現。

歷經這段時期的考驗,「超前消費」怕是難有增長。

很多公司人員零落、業務停滯,帶來的收入減少、前景不明,造成了房貸車貸、花唄分期的明顯壓力。

不要說消費者沒信心了,金融機構也普遍表示:2020壞帳率可能會很高,消費者賺錢少,就沒有錢還。

所以,金融機構一定會收緊消費貸款,今年要比去年更難借到錢了——最近一兩個月,消費者心理上的最大變化,是明白過去的慣性生活方式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喝不到珍珠奶茶了,可以用精品水果的「純甜」替代奶茶的「過癮甜」;朋友圈裡大家「炫耀」的,是可以DIY自己動手做一大桌菜,精品水果對奶茶、咖啡、甜品進行完美替代。

除了吃吃喝喝,唯一有「報復性消費」跡象的,是一些小眾的網紅化妝品,很多女生可能心想,我的容顏悶了這麼多天,是時候化一個精緻的全妝了,也好出門「重新做人」。

OK,這是特殊時期的口紅效應。

總而言之,這個時期帶給中國消費市場的最大震撼,可能不是消費者的動力和節奏怎樣發生變化,而是中國消費者開始認真思考消費的實際意義。

二、80後、90後人群的三大消費矩陣

之前的文章中,我強調「網紅經濟」和「家宅經濟」將會得到加速增長,主要是基於這一代年輕消費者的群體畫像。

比如:新世代消費者更加追求個性,注重個人感受;晚婚或者不婚,崇尚自由;社交至上,品牌信任只會在小圈層當中產生;特別願意花錢在自己關注的事物上,比如養花、寵物,對喜歡的東西容易形成剛性需求,比如3000多元的遊戲耳機和Airpods。

最近的特殊時期,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可以不關心市場的菜價,但非常焦慮還能不能買到狗糧,遊戲耳機是否及時送貨……

這裡,我想再次深度細分這一代消費者的需求矩陣。我認為,國內需求市場有三大消費矩陣:

1. 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

近期禁足在家,你的購買衝動被壓抑住了,反而促使你認真思考,什麼是真正值得你花錢的。

比如讀書、上插花課,是否比天天琢磨著怎麼美白更有意義。

消費市場重啟以後,需要時間緩慢恢復的,仍是那種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需求始終存在、目的不太清楚,因為遊移不定。

比如,你要女生去買裙子,她們有大概的需求,但不是那麼明確。

她們要多看、多逛、反覆比較、精挑細選,逛了20家店、看了100條裙子,結果只買了一把太陽傘。

阿里巴巴的最新數據顯示:正常消費時期,每天晚上至少有2000萬的女生在淘寶上逛,什麼也不買,就是閒逛——她們是要找「買東西的靈感」。

那種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者,京東商城、Amazon是伺候不了的,也只適合像西五街、小紅書那樣的平臺,沒有Amazon、京東商城那樣很強的產品目錄檢索,而是搜索任何一個結果,都會出現一大堆產品和品牌,幾乎不會過濾無關信息。

因為年輕消費者買東西,基本上不是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這裡看看、那裡看看,看看有什麼以前不知道的,有什麼以前沒見過的,看著看著,就隨機買了一堆。

2. 目標明確的品味消費

近期「家宅經濟」盛行的大背景下,網紅IP的特殊價值進一步顯現出來。

什麼叫IP(Intellectual Property)?

計算機課當中,IP是網絡地址(Internet Protocol)。

不錯,網紅IP也可以說是一個認知定位,好的IP相當於一個流量入口。

比如,哪怕沒有抖音、快手,李佳琦只要有地方直播,就能大量帶貨。

網紅直播帶貨,主要是瞄準目標明確的品味消費。

比如,在李佳琦的帶貨統計中,雅詩蘭黛這類國際品牌貢獻的收入佔比遠遠超過國內品牌。

李佳琦之所以帶貨驚人,不僅僅是因為人紅、價低,更重要是,他是目標粉絲的品味代言人。

但是,隨著流量越來越貴,國際品牌不得不承受更高營銷開支的同時,還要配合網紅大V搞「全網最低價直播直銷」。這樣,促使國際大牌實現了「平價的奢侈」。

因為網紅IP的形象,真正做到了進入場景、成為角色,在用戶心智中獲得了高於消費品牌的地位,即「(紅人)個人品牌大於消費品牌」。

所以,諸如李佳琦、薇婭、辛巴這些意見領袖,可以憑藉自身的吸引力掙脫單一平臺(快手、抖音、微博)的束縛,在多個平臺上贏得流量。

3. 隨心隨性的生活方式消費

最近一兩個月,消費者都不出來了。

你知道大創生活館在做什麼?

透過網站直播,大創生活館的料理師在教顧客製作簡便的輕食料理。

你平時是怎麼料理蔬果的?是否曾經一下子囤積太多蔬果在冰箱裡吃不完?

近期關在家裡,正好可以學會怎麼改進生活方式。大創生活館的強項,就是帶你尋找居家生活中的那些小確幸。

哪怕你家裡的裝修十分普通,大創生活館也總能通過一些美好的小事物,可能是一個裝飾擺件、或是一套心儀已久的餐具,給你帶來新的生活情趣。

所以,真正高品質的消費升級,是隨心隨性的生活方式消費。

過去,你以為你是選擇品牌、享受生活,其實,滿大街的Box Logo Tee(物品徽標)讓很多人成了行走的廣告牌。你手腕一抬,你就給手錶打了廣告,你掏出手機,可能就給蘋果、華為打了廣告……

什麼是好的生活方式?

就是做你自己。當年,優衣庫、大創生活館、無印良品的崛起,就是「沒有品牌烙印的品牌」。

有人認為,未來的一切品牌,都將是生活方式品牌。

無數App或者公眾號,都是先聚集一群人,然後圍繞著這群有共同特點的人,跨越品類,賣給他們任何東西。

比如一個人買的堅果品牌,可能是三隻松鼠,也可能是無印良品或者網易嚴選這些並不是專門做堅果的品牌。

聰明的消費品公司,已經開始借勢大環境的變化,努力銷售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三、2020核心品牌策略:買家要安全感,賣家要確定性

基於你對主流消費人群(80後、90後)的深度理解,以及對「報復性消費」的審慎預期,你會怎樣看待消費品牌當下的線上營銷策略?

當前時期,消費品牌正在大規模線上化,高管線上直播、雲發布會、導購開麥賣貨,網紅化已經是品牌營銷的主流策略。

你可以看到很多公司高管的直播視頻,大多是全程戴著口罩,正襟危坐,顯得有些緊張、侷促。他們幾乎不可能像李佳琦那樣大呼小叫著:「買它」和「Oh my god」。

那麼,線上營銷、網紅帶貨是否真的那麼有效?

這裡,我想強調我個人的三個看法:

1. 引爆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

你以前出手買東西,要麼開車去超市商場,要麼在專門的電商App上逛。刷著抖音一下子就被帶貨買了一支口紅;你在快手上給老鐵雙擊了666,轉身就下單了老鐵自家產的風乾牛肉。

好玩嘛,不知不覺就「被帶貨」了。

你看2019年直播帶貨的數據:2018年快手上線了自己的電商,僅僅一年時間,2019年快手的交易量已經有千億規模了,幾乎可以排進中國電商前五。

抖音以自己的電商為主要發力點,2019一年的廣告收入超過600億,相當於整個騰訊集團的廣告收入。(僅僅阿里巴巴一家每年就要給抖音掏70億的營銷費用。)

可是,網紅引爆銷量,引爆的主要是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對整個市場的消費心理、互動氣氛依賴很大。

整個消費市場冷凍了,抖音、快手的帶貨效果也隨之大不如前。

因為氣氛(抗疫)轉換過來、基礎設施(物流)完全恢復都需要時間,那種有錢有閒的隨機消費,可能只會緩慢爬升。

2. 品牌公司普遍對線上營銷效果存在誤區

看到-點擊-下單?線上營銷沒有這麼簡單。

過去一個月裡,你還記得幾個流量廣告?你見過幾個人討論流量廣告?

過去,衡量線上廣告效果的主要指標是ROI(投資回報率)。

大部分廣告ROI的統計方式,是以消費前的最後一次點擊來計算費效比,但是在「最後一次點擊」前,消費者可能以朋友口碑、電視、電梯媒體等形式和品牌間產生了非常多次的交互。

當前時期的線上營銷效果,可能只是原有品牌勢能、口碑沉澱的一次集中爆發,與你現今的線上操作策略關係不大。

3. 核心是打開消費者的心智開關

叔本華說:「人們的個人決定(買東西、做投資甚至選老公),幾乎不是源於個人的獨立意志,更多是環境觸發的精神過程。」

簡而言之,買家的購物心理特別依賴宏觀的市場氛圍。

目前消費市場的氛圍是怎樣的?顯而易見,是買家要安全感、賣家要確定性。

OK,安全感和確定性就是當前市場的心智開關。

這段時期,很多退休老人用了多年智慧型手機,但還是不會用淘寶。可是,他們當中很多人開始在今日頭條上買東西了。

你沒看錯,今日頭條也賣東西,而且不用在線支付,而是貨到付款、無接觸供貨。這就是安全感,打開了最冷淡的老年用戶的心智開關。

你知道喜茶、完美日記是怎麼做品牌的?以內容為中心。

在完美日記、喜茶的線上營銷策略裡,內容是由CEO要抓的重點,每天都要對外輸出內容,和消費者高強度互動。

比如喜茶的幾款爆品,石榴養樂多波波冰、流心奶黃波波冰、酸菜魚包,創意不是源於研發部門,而是內容部門。內容部門,能靠著對用戶的直接了解來提出產品需求。

內容即研發,這就是確定性。

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擁有品牌的,任何時候,你要會瞄準消費者的心智開關。

過去正常時期,娛樂、好玩就是心智開關,淘寶就曾將自己當作「娛樂公司」。當前逆風時期,誰能更好提供安全感、確定性,就是打開了消費市場的心智開關。

任何一次蕭條,都是你逆襲、起飛的機會。

可是,你要是沒有把握好營銷的心智開關,很大概率會「白白浪費一次危機」。

#專欄作家#

IMS李檬,微信公眾號:李檬(ID:imslime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IMS新媒體商業集團創始人及CEO。

本文由@IMS李檬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結婚後才明白:女人的救命稻草,從來都不是婚姻!
    很多女人結婚後才明白一點:女人的救命稻草從來都不是婚姻。結婚後才明白:女人的救命稻草,從來都不是婚姻!1.徐樂樂的原生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待她一點也不重視。這讓徐樂樂畢業以後談的幾個男朋友都比自己年齡要大很多,因為她太渴求這種愛了。
  • 彪馬八成門店關閉 中國市場或將成為「救命稻草」
    據悉,彪馬今年一季度八成門店關閉,淨利潤大跌62%,而第二季度業績預期將比第1季度更糟糕。 作為「體育大年」,今年被諸多運動品牌寄予厚望。按照原定的時間表,除了東京奧運會,歐洲杯、世界排球聯賽、桌球世乒賽等賽事均在這一年舉行。然而在黑天鵝事件衝擊下,整體運動行業都在面臨衝擊。
  • 維密「破產」的背後:她的出現,可能是把中國當作救命稻草
    前幾年,維密秀上有了中國人的身影,劉雯、何穗、秦舒培、奚夢瑤,得到的反響還不錯,要知道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越來越大,而維密的轉型實在不行,周冬雨的出現,就是很好的例子,至於能不能把維密從『破產』中拯救出來,就要看維密在中國的表現了,那麼維密此舉,是不是把中國當成最後的救命稻草呢
  •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不少國際品牌開始積極地將下一階段主陣地著眼於這片本就「有利可圖」的市場,大力押注在中國收復失地。對於中國潮流時尚消費復甦的期待,也使得「報復性消費」成了一個被反覆談及的話題。不少時尚行業內的專家認為在疫情穩定後,大眾對於時尚商品的需求將會反彈,人們當下不進行消費的產品將在以後購買更多。當快遞逐步恢復後電商訂單也會驟增,當很多城市的超市和餐廳又排起長龍,這似乎意味著報復性消費的煞有其事。 但僅就潮流時尚領域而言,「報復性消費」真的存在嗎?大家是真的被憋出購物慾了,還是說這只是人們的一個設想而已?
  • 連咖啡關門 Costa"瘦身" 轉型即飲咖啡會是救命稻草?
    (原標題:連咖啡關門 Costa 「瘦身」 ,轉型即飲咖啡會是救命稻草?)
  • 韓國媒體:中國人對奢侈品發起報復性消費
    韓國媒體以羨慕加嫉妒的複雜感情報導了中國正在迅速恢復的消費活動。中國出現了報復性消費,愛馬仕(Hermes)的廣州商店創下了日銷售額的最高紀錄。4月份,當疫情在中國被控制住後,消費額突然激增。但是,也有人指出,中國的報復性消費現象只是表象,仍有很多工薪階層的人士更願意選擇儲蓄而不是消費。《中國商報》報導,廣州愛馬仕店在11日重新開業的第一天就創下了中國愛馬仕店銷量最高的記錄。日銷售額達1900萬元人民幣(約合33億韓元)。當天訪問該商店的VIP客戶花費了500萬元人民幣(約8億韓元)。北京購物中心GUCCI店排隊等候的人數也在增加。
  • 別等「報復性消費」了,茶商們要應對的是「消費分級」|興茶觀茶
    【興茶網 資訊】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過後,市場出現過一次消費強力反彈。於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後,商戶們就開始有著同樣的期待:越是被壓制,後面越是會爆發。網上也有不少關於疫情過後對於市場的猜測:會有一次「報復性消費」。
  • 孩子遭受意外傷害,有兩根救命稻草,父母需牢記
    第一根救命稻草:爸爸媽媽加強孩子的安全防護。提前和孩子討論相關場景安全行為和防護,以遊泳為例。如果孩子自己遊或跟隨爸媽遊的時候。1.正確使用遊泳裝備:吹氣的遊泳圈不是救生圈,套著遊泳圈遊泳,不要遠離大人。在玩水上娛樂器具時,一定要遵守安全規則,同時正確穿有資質的,高質量的救生衣。
  • 「報復性消費」不容易發生,但我們可以期待「補償性消費」
    此時,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在翹首期盼一波「報復性消費」的降臨——經營者好好挽回一下疫情期間的慘重損失,消費者盡情釋放一下壓抑許久的需求,而國民經濟重回正軌似乎也要借力於此。不經意間,「報復性消費」已然成為一個時髦詞,被市場寄予厚望。然而,在期待之餘,另有不少人對「報復性消費」何時兌現、如何兌現心存疑慮,甚至認為這一說法是個偽命題。
  •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在今年以前,生鮮電商市場一直被認為是電商行業的一片「藍海」。生鮮這一塊帶來誘人的盈利,使得大量的電商賣家爭相湧入,想要分取這塊蛋糕。電商倉儲能否成為生鮮電商的救命稻草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生鮮類電商企業的發展趨勢如此停滯不前?
  • 沒有報復性消費 只有新消費結構調整
    給我們的啟示是,後疫情時代,剛需屬性強的食品消費,隨著居家消費的興起,則有較大可能出現佔比提升,傳統食品的提質升級,針對細分人群的產品創新,有可能催生一批「新食企」的誕生。「文教娛」短期受挫,中長期依然看好,大概率會進入一個「線下渠道洗牌,線上供給升級」的行業洗牌期,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或一線陣營將產生。
  • 復工後迎來報復性消費?山姆會員:已經開始報復性吃喝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3%,其中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4.9%。有人據此預測,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然而也有另外一些人持反對態度。即使觀點各異,但誰都無法斷定「報復性消費」就完全不存在。
  • 「報復性消費」一直都在,上半年新型消費為主,下半年線下發力
    這一次,是鐵了心要兌現居家隔離的誓言「我要報復性消費!」 上一次談「報復性消費」這一話題,已經感覺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疫情困住了大家的自由和選擇權利,無數好友告訴我,居家隔離的那段時間,除了一日三餐的基本食材消費,其他一切花錢行為都終止了,確實攢下了不少錢。
  • 這6個臨界點或是救命稻草!
    這6個臨界點或是救命稻草!在人類看來,地球似乎有無窮無盡的能量,怎麼用都用不完。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地球也有崩潰的時候,其實每個人在2020年都深有感觸,地球環境不像以前那麼好了,生命轉瞬即逝,氣候崩潰的猝不及防,多個地區迎來有史以來的最高溫。人類被迫呆在空調房中,一些貧苦地區的人要面臨熱死的危險。
  • 美洲關店四百家,中國真能成救命稻草嗎?
    來源:江瀚視野遙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星巴克在中國內地關閉店鋪曾經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如今風水輪流轉,同樣還是星巴克,不過要過苦日子的可不是中國了而是美洲了,在星巴克計劃大規模關店的日子裡,不知道中國能不能成為星巴克的救命稻草?
  • 吃貨的「報復性消費」開始了
    還有人曬出自製奶茶圖片,報復性消費心態可見一斑。所謂的報復性消費,說的就是人的消費需求壓抑過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大的釋放和反彈。這是消費者發洩情緒的方式。現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對於消費的呼聲高漲,報復性消費的蛛絲馬跡已經顯露端倪。
  • 彪馬全球八成門店關閉 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
    據悉,彪馬今年一季度八成門店關閉,淨利潤大跌62%,而第二季度業績預期將比第一季度更糟糕。在疫情中,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巨頭都遭遇危機,目前正在瘋狂打折自救,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市場將成為國外運動品牌的「救命稻草」。
  • 馬來西亞各大購物中心準備應對報復性消費
    原標題:馬來西亞各大購物中心做好防疫準備 應對消費者可能出現的報復性消費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6日,馬來西亞購物中心協會發表聲明稱,在消費需求被長時間壓抑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出現「報復性消費」(Revenge Shopping)現象,
  • 中國市場成奢侈品牌們的「救命稻草」
    在全球「封鎖」、關店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成了奢侈品牌們的「救命稻草」:義大利奢侈品牌Prada業績在下半財年實現翻盤,2020年扭虧為盈;美國奢侈珠寶品牌蒂芙尼則嘗到了節假日線上消費的甜頭,銷售額激增。這印證了投行傑富瑞的最新報告:中國作為最先從疫情中恢復的市場,已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消費的中堅力量。
  • 蒂芙尼虧光4.6億,關閉七成門店,易烊千璽成最後「救命稻草」
    絕境中的蒂芙尼試圖將重心轉向中國市場「自救」,6月3日,蒂芙尼宣布,由00後男星易烊千璽擔任「蒂芙尼T代言人」,意圖吸引年輕的奢侈品消費人群,易烊千璽的帶貨能力有目共睹,200條18750元的「520」特別款項鍊不到六天全部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