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夏奈爾」這個品牌是一個美麗而非凡的法國女子加布瑞拉.夏奈爾(Gabrielle Chanel)創立並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夏奈爾」品牌的標誌是她的愛稱「coco」的兩個字母「c」的組合。有人說:擁有「夏奈爾」,一直是這個世紀女人的美麗夢想。有人說:在世紀末的今天,還有哪個品牌能得到一家三代:祖母、母親、孫女的同時鐘愛,那首先是「夏奈爾」。「夏奈爾」對整個世紀來說是「經典」是「永遠的時尚和個性」,更是一個「浪漫傳奇」。
設計師:
1913年-1971年,GabrielleChanel(加布裡埃·夏奈爾)1983年起,KarlLar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 創始人GabrielleChanel夏奈爾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夏奈爾,夏奈爾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配件、化妝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特別是她的香水與時裝。
品牌品類:
1913年開設女帽及時裝店製作服裝;1921年起開發各式香水:如1921年的No.5香水和No.22香水,1924年的CuirdeRussie香水,1970年的No.19香水,1974年的Cristalle香水,1984年的COCO香水,1990年的Egoiste男用香水,1996年的Allure香水;另外還有各類飾品,化妝品,皮件,手錶,珠寶,太陽眼鏡和鞋各類配件。
品牌識別:
①雙c在chanel服裝的扣子或皮件的扣環上,可以很容易地就發現將cocochanel的雙c交疊而設計出來的標誌,這更是讓chanel迷們為之瘋狂的「精神象徵」。
②菱形格紋:從第一代chanel皮件越來越受到喜愛之後,其立體的菱形車格紋竟也逐漸成為chanel的標誌之一,不斷被運用在chanel新款的服裝和皮件上。後來甚至被運用到手錶的設計上,尤其是「matelassee」系列,k金與不鏽鋼的金屬錶帶,甚至都塑形成立體的「菱形格紋」。
③山茶花:chanel對「山茶花」的情有獨鍾現在對於全世界而言,「山茶花」已經等於是chanel王國的「國花」。不論是春夏或是秋冬,它除了被設計成各種質材的山茶花飾品之外,更經常被運用在服裝的布料圖案上。
④白與黑:及地長裙,白與黑的色彩運用,使得夏奈爾更契合時代,更能凸顯出女性之美。
風格:優雅簡潔崇尚自由(總述)
誰是時裝發展史中最具天賦的設計師?人們往往脫口就說出最重量級的人物 Gabrielle 可可 夏奈爾(1883-1971), 她超越生命極限的設計和崇尚自由隨意搭配的風格,把女性從笨拙的體形扭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她強調優雅簡潔而方便的服裝,成為現代女性衣著的革命先鋒。
香奈兒創始人故事
香奈兒品牌的創始人是誰,有何種撲朔迷離的故事?或許對這個國際奢侈品品牌有諸多了解的人,恐怕也知曉得並不多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品牌內涵來說,受其創始人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往往品牌創始人擁有何種性格以及態度,多數都會在自己的品牌上賦予一二。下面介紹一下香奈兒創始人的故事。
一個有90多年經歷的著名品牌,香奈兒時裝永遠有著高雅、簡潔、精美的風格,她善於突破傳統,早40年代就成功地將「五花大綁」的女裝推向簡單、舒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現代休閒服。香奈兒最了解女人,香奈爾的產品種類繁多,每個女人在香奈爾的世界裡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東西,在歐美上流女性社會中甚至流傳著一句話「當你找不到合適的服裝時,就穿香奈兒套裝」。
香奈兒生於1883年,是一對法國貧窮的未婚夫婦的第二個孩子。她的父親是來自塞文山的雜貨小販,母親是奧弗涅山區的牧家女。據說,香奈兒出生在法國索米爾;另一說法是生於法國南部山區奧弗涅。實際上,關於她身世的傳說,歷來眾說紛紜,加之香奈兒至死竭力迴避和掩飾,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層迷霧。香奈兒的童年是不幸的。五歲那年,母親死於肺結核。
香奈兒1883年出生於法國的索米爾。她十二歲時母親離世,父親更丟下她和4個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媽撫養成人,兒時入讀修女院學校 (Convent School),並在那兒學得一手針線技巧。在她二十二歲那年,即1905年,她當上「咖啡廳歌手」(Cafe singer),並起了藝名「Coco」,在不同的歌廳和咖啡廳賣唱維生。在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後結交了兩名老主顧,成為他們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國工業家,另一名是富有的軍官。結交達官貴人,令COCO有經濟能力開設自己的店子。
1910年,Coco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女裝帽店子 (millinery shop),憑著非凡的針線技巧,縫製出一頂又一頂款式簡潔耐看的帽子。她的兩名知己為她介紹了不少名流客人。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巧的飾邊,所以 Chanel簡潔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清涼。短短一年內,生意節節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 (fashionable)的Rue Cambon,至今這區仍是Chanel總部的根據地。做帽子絕不能滿足Coco對時裝事業的雄心,所以她進軍高級訂製服 (Haute Couture)的領域。
1914年,Coco開設了兩家時裝店,影響後世深遠的時裝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誕生。步入二十年代,Chanel設計了不少創新的款式,例如針織水手裙(tricot sailor dress) 、黑色迷你裙(little black dress)、樽領套衣等。而且,Coco從男裝上取得靈感,為女裝添上多一點男兒味道,一改當年女裝過份豔麗的綺靡風尚。例如,將西裝褸 (Blazer)加入女裝系列中,又推出女裝褲子。不要忘記,在二十年代女性只會穿裙子的。Coco這一連串的創作為現代時裝史帶來重大革命。Coco對時裝美學的獨特見解和難得一見的才華,使她結交了不少詩人、畫家和知識分子。她的朋友中就有抽象畫派大師畢卡索(Picasso)、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等等。一時風流儒雅,正是法國時裝和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
香奈兒(Coco Chanel)成名後,遇上俄國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Igorgor) ,伊戈爾帶著妻子與年幼的孩子們,到法國表演《春之祭》。《春之祭》在當時而言是前衛的舞臺藝術,法國人不接受,伊戈爾懷才不遇。伊戈爾的創作受到勇於創新的香奈兒賞識,她不但資助伊戈爾繼續創作,也讓伊戈爾與他的妻小搬到豪宅與她住在一起。伊戈爾的太太疾病纏身,美麗獨立性感的香奈兒近水樓臺,與伊戈爾這名有婦之夫發生不倫之戀……
伊戈爾妻子心如刀絞向丈夫說,她每天早上醒來,總是嗅到一股腐爛的味道,剛開始還以為是室內的花朵,最後發現原來是自己的身體一寸寸在腐爛。也因為她的這番話,伊戈爾後來在與香奈兒纏綿時,內心充滿掙扎。寄人籬下的伊蓮娜帶著孩子離開香奈兒的豪宅時,寫的信也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香奈兒說:我很尊重你的慷慨,不過無法尊重你的道德。 除了時裝,Chanel也在1921 年推出Chanel No 5香水,女星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作代言人的No.5香水瓶子是一個甚具裝飾藝術 (Art Deco) 味道的玻璃瓶。而「雙C」標誌也讓這瓶香水成為Chanel歷史上最賺錢的產品,且在恆遠的時光長廊上歷久不衰,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網站依然是重點推介產品。
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Coco Chanel把她的店子關掉,與相愛的納粹軍官避居瑞士。1954年,Coco重返法國,Chanel東山再起,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的女裝風格,迅速再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短厚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Coco Chanel戰後時期的作品。或者只需講戰後Chanel風格一直保持簡潔而貴麗,多用Tartan格子或北歐式幾何印花,而且經常用上花呢 (tweed)造衣,舒適自然。
Coco Chanel1971年逝世後 ,德國名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成為Chanel品牌的靈魂人物。自1983年起,他一直擔任Chanel的總設計師,將Chanel的時裝推向另一個高峰。還有一處有趣地方堪可提及,就是品牌創立了接近九十年,從未造過一件男裝,直至2005/2006 的秋冬系列才造了幾件男裝上市而已。
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她和英國貴族ETIENNE BALSAN來往,對方資助她開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則出資開時尚店;她與西敏公爵一同出遊,啟發設計出第一款斜紋軟呢料套裝;生命中每一個男性都激發創意的泉源,她不是單靠幸運,而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工作!甚至一直到70多歲的高齡她都還復出視事。香奈兒集團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時尚總監,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兒精神為設計理念。
品牌的延續
香奈兒逝世後,1983年起由設計天才卡爾 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接班。卡爾拉格菲爾有著自由、任意和輕鬆的設計心態,他總是不可思議地把兩種對立的藝術品感覺統一在設計中,既奔放又端莊,既有法國人的浪漫、詼諧,又有德國式的嚴謹、精緻。他沒有不變的造型線和偏愛的色彩,但從他的設計中自始至終都能領會到「香奈爾」的純正風範。
現任設計師介紹
Karl Lar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
性別:男
生日:1938年9月
國籍:德國
作品:Karl Largerfeld
Karl Largerfeld(卡爾·拉格菲爾德)是舉世公認最具領導潮流能力的設計師之一,他具有源源不斷的新創意,每一季都推出精彩絕倫的新作。你永遠無法猜到Karl Largerfeld下季將推出什麼風格,因此你也無法用任何一種風格將Karl Largerfeld作以概括。
Karl Largerfeld於1938年,出生於德國漢堡一富商家庭。14歲時全家移居巴黎。16歲初出茅廬獲得國際羊毛局設計競賽外衣組冠軍,並由此跨入時裝藝術生涯。
1955年,成為巴黎時裝大師Pierre Balmain(巴爾曼)的設計助手。
1958年,在Jean Patou(讓·帕圖)的時裝公司工作。同年7月,20歲的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 上演了他的第一個讓·巴杜 (Jean Patou) 秀,不過卡爾的處女秀遭到很負面的評價。
1959年2月,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第二次秀場則收到了一些歡呼聲。但之後的幾季秀場始終沒有聽到好評。
1962年,年辛苦卻沒有被認可的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離開了讓·巴杜 (Jean Patou) 。年僅24歲的Karl Largerfeld投奔FENDI旗下,從此,開始了其經典創作生涯,一發而不可收拾。在FENDI公司工作的十幾年裡,Karl Largerfel創作出大量高雅、新穎、大膽、極端女性化的精美時裝。他被譽為FENDI的改革者。而他與克洛耶的合作是名師與名牌珠聯璧合的典型。
1963~1969年,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在羅馬的新成立品牌Tiziani下做設計,伊莉莎白·泰勒是這個品牌的愛用者。
1972年10月,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設計的 Chloe 1973 春夏時裝系列大獲成功,並成為當時的報紙頭條新聞。
1972年,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開始了與 FENDI 品牌的長期合作,卡爾至今仍是 FENDI 的設計總監。
1973年,剛滿35歲的Karl Largerfeld已被公認為巴黎時裝界的中堅人物。
1983年,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開始了與 Chanel 品牌的長期合作,卡爾至今仍是 Chanel 的設計總監。
2004年11月,卡爾·拉格菲爾德 (Karl Lagerfeld) 開始與瑞典著名快速時尚品牌H&M合作,推出的「Karl Lagerfeld × H&M」限量版時裝,2天之後即告售空。
1983年,Karl Largerfeld的時裝生涯跨上新的臺階,他接受了盛情邀請,擔任巴黎著名的CHANEL公司首席設計師。Karl Largerfeld在新的挑戰面前頭腦清醒,在保持CHANEL簡樸優雅風格的前提下增添活潑趣味,使之變得更加年輕、現代和成熟。他將原來的黑色、米色等無彩色系轉變為豔麗色調,並縮短裙長以露出膝蓋。他在貌似原汁原味的同時帶入自己的風格,使人耳目一新,如1991年的CHANEL式品牌新作是傳統外套配迷你牛仔裙,綴以閃亮的夏奈爾式鈕扣與鏈飾,頗合年輕人的口味,使CHANEL套裝一下由20年代的風格跨入80到90年代。事實證明Karl Largerfeld不愧為CHANEL最合格的接班人。
1984年,Largerfeld建立了自己的品牌Karl Largerfeld。他藝高膽大,同時為三個品牌設計,稱得上是巴黎界的一個奇蹟。
1994年,Karl Largerfeld在巴黎推出了春夏女裝,他的克洛耶女裝抒情浪漫,洋溢著新古典氣息,柔軟面料。緊貼著肌膚的裁剪,色彩為金褐、菸灰、灰褐、鼠灰、褪舊玫瑰紅等朦朧色。模特的彎曲髮型復古加漂染,被觀察家譽為90年代成熟女性的著裝典範。他設計的女裝暴露的透明緊身衣、胸罩、腹帶,下擺剪口的鮮明上裝,加上模特的塔型假髮,厚底麵包鞋,風格大膽硬朗。CHANEL女裝由窄肩上裝、褶襉不對稱裁剪裙子構成,內配粗花呢,例如胭脂色、粉紅、大紅色,在巴黎新裝一片白色海洋中顯得豔麗醒目,博得陣陣好評。他的作品極具個性,並始終凌駕於時尚之上。他年青時設計的晚裝裙曾大受好評,其輕薄的雪紡貼合人體曲線,以絲質花卉為裝飾,極富女性氣息。他的克洛耶女裝,因深刻體現了巴黎文化的精華,受到輿論界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