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人類對於冠心病的發病機制還不是太明確,但是考慮和不良飲食、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吸菸等因素有關。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道出了飲食對民眾的重要性,一個人每天都要通過吃飯來補充能量,如果吃飯能吃好的話,肯定比較有利於控制好冠心病的進展。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防治冠心病,今天我來聊一聊它的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1.冠心病是如何形成的?
冠心病的形成機制是比較複雜的,而且目前也存在著幾種不同的學說。不過主流的觀點認為,冠心病形成的過程中有兩大基礎條件,即冠狀動脈的的損傷和脂質沉積,具體的我來分點介紹。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自己並沒有做什麼損傷冠狀動脈的行為,為什麼還會存在冠脈的損傷呢?其實從生理角度來看,血液對血管內皮就有一定的損傷。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時候,會產生剪切力,而且當血流速度加快的時候,這種剪切力還會增加。可能大家不理解什麼是剪切力,舉個例子吧,大家都澆水過吧,在水流經某些泥土的時候,會有一些泥土被衝刷走,剪切力在一定程度上和這個類似。
另外,我們還有很多不良的習慣也會損傷冠狀動脈,常見的損傷冠脈的因素包括吸菸、喝酒、高血壓、糖尿病、運動量不足、精神壓力大、年齡、肥胖、不健康飲食等。損傷冠狀動脈的因素有如此之多,估計很多人都中招了吧?看了這些,估計不會再有人覺得自己沒有做什麼損傷冠狀動脈的行為了吧?
在我們的血管中,不僅僅有血液,還有一些脂質,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其中在脂質沉積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這種脂蛋白是比較討厭的,它分子量相對較小,所以很容易進入到受損的血管內皮,隨後會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這樣會把免疫細胞吸引過來。其中最主要的免疫細胞就是巨噬細胞,它們會吞噬低密度脂蛋白,當吞噬的量足夠多超過了巨噬細胞的吞噬限度的時候,巨噬細胞就會裂解死亡,誘發一系列複雜的免疫反應,最終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斑塊形成以後,它就會變得狹窄一些,但是由於狹窄的程度不重,所以冠心病早期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不舒服。就是因為早期沒有什麼不舒服,所以大多數冠心病早期的患者並不會主動改善生活方式,這樣的話冠狀動脈的斑塊就越來越大,這根血管也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直到有一天冠狀動脈無法給心臟提供足夠的血液量,就會造成心臟的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胸悶、胸痛等症狀,這點就類似於中醫上說的不通則痛。
2.冠心病的老人一定不能吃什麼東西?
其實嚴格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冠心病患者一定不能吃的,除非一下致死性比較高的毒物。我國的文化一種比較推崇中庸之道,也就是說做什麼事都需要把握好一個度,即便是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一樣對人體不好,即便是對人有害的物質,如果攝入的很少很少,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多大影響。
雖然沒有什麼食物是冠心病患者禁忌的,但是還是需要注意控制飲食。平時應該注意清淡飲食,做到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平時注意儘量不吃或者少吃油炸或者油煎類食物,儘量不吃或者少吃糖果或者甜食,因為這些都會增加血脂異常的風險。與此同時,也需要注意每天食鹽的攝入量,儘量控制在8g以內,這裡說的8g包括一天吃的所有食物含鹽的總量。
可以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蔬菜和水果可是個好東西,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裡面含有的膳食纖維還能抑制胃腸道對脂質和糖類的吸收,這對於延緩冠心病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平時吃油的時候,儘量選擇不飽和脂肪酸的,像一些動物油儘量少吃或者不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調控血脂,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的主要是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不過需要注意,雖然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利,但是吃多了同樣也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根據我國最新的膳食指南,一個人每天攝入的油應該控制在30g以內。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單純控制飲食還是不夠的。冠狀動脈上形成斑塊以後,這些斑塊並不牢固,當人情緒激動、重體力活動、進食辛辣刺激性、過冷、血壓忽高忽低等情況下,斑塊就容易脫落,從而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之前在我還沒有接觸醫學的時候,醫生就告訴我的一個有冠心病親戚注意不要生氣,心態要平和,這個其實就是為了防止斑塊脫落的。
冠心病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症的話,是需要終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服用這兩種藥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穩定斑塊,降低心肌梗死的風險。在使用這兩種藥物的時候,需要定期複查肝腎功能,如果有明顯的損傷,需要暫停使用。與此同時,也需要注意身上是否有出血點、淤點和淤癍,如果有的話,需要停用暫停藥物。他汀類藥物有一個嚴重的併發症是橫紋肌溶解症,當出現肌肉酸痛,就需要高度警惕,積極去醫院診治。
冠心病還需要控制好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呼吸暫停症候群(打呼嚕)等。就拿高血壓來說吧,很多人覺得這個病不就是血壓高嗎?所以平時血壓高一點就吃藥,血壓高就不吃,殊不知這樣容易造成血壓忽高忽低,會使斑塊不穩定,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應該控制血壓<130/80mmHg,如果能耐受可以控制在120/80mmHg以內;控制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
運動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但是需要注意運動的方式。適當的運動有利於患者保持合理的體重、控制好血糖和血脂以及血壓,而且還能放鬆情緒,這些都有利於延緩冠心病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優先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散步、快走、體操、太極等。運動需要長期堅持,每天運動的時間應該控制在30~45分鐘,每周運動的次數不應該低於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