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是人性博弈的過程,在巨大的盈利與虧損瞬息轉變過程中對人性的考驗會很嚴峻很殘酷。知道容易做到難,這也是絕大多數交易者難以做到知行合一穩定盈利的核心原因。程序化交易系統可以有效杜絕人性貪婪和恐懼的弱點,真正實現知行合一,國內這幾年程序化研發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一些大型機構及團隊都在大力研發程序化系統。其中比較成熟的有交易開拓者,文華8,益發軟體,金字塔等等,這些軟程序化平臺盈利模式和底層結構各不相同,我這裡稍微介紹一下,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搜索了解。未來更多優秀的程序化平臺將不斷湧現,讓我們一起共同見證程序化交易系統發展的道路,共同探討程序化系統在期貨,外匯,證券行業的市場應用。
對於個人想要自己編寫策略做程序化交易的朋友們,有以下幾個平臺可以去做測試驗證。TB交易開拓者,文華,金字塔。個人對金字塔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就不做分析。交易開拓者和文華我都有過深入的研究,文華的年費帳號也特意購買進行了麥語言的編程測試。下面我從三個角度來做對比:
1. 首先從收費的角度來做對比,文華是收取年費,不同版本級別收費不一致,費用相對來說比較低。交易開拓者是收取手續費,在期貨公司手續費的基礎上加收20-25%的手續費,資金量大的話還能私下探討,這個收費模式相對資金體量較大的用戶費用就非常非常高了。特別是交易頻率相對較高的策略,是不可承受的。
2. 其次從程序平臺本身來說,個人認為交易開拓者比文華要完善得多,畢竟交易開拓者是從2007年就開始研發應用,相對近幾年才介入程序化的文華對用戶需求應用的理解會更深。
3. 最後是策略回測優化的功能,交易開拓者相對比文華要優秀很多,文華在程序化的道路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文華的優勢是付費用戶可以享受編程工程師的免費策略編程服務,至於策略邏輯在編譯方面的理解,那就需要你多理解了,畢竟大多數都是只懂麥語言不會交易的IT工程師而已。
最後,對想做交易策略邏輯驗證和優化的交易朋友們說一些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能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1. 驗證優化策略的時候,條件設置必須是交易所加倍手續費加買賣各自至少一個跳動點滑點。這樣可以更加貼近於實盤效果。
2. 選擇技術參數的時候,要綜合考量最大回撤,勝率,盈利能力三個技術指標。如果是多品種組合交易的朋友,回撤這個數據相對就不是那麼重要。
3. 是按照實時價格開平倉的策略邏輯,驗證優化時務必要寫上對未來函數限制使用。否則這個測試就是個故事,最後實盤交易會變成事故。其結果就是驗證結果超級優秀,到了實盤一塌糊塗。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切記切記。
後期將推出之前介紹的雙均線策略程序化優化驗證的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留言溝通探討。這是我28年交易經歷的存貨,希望大家喜歡,喜歡的朋友們幫忙點讚,分享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