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長期以來美國都用盡各種方法打擊中國企業,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上,為了穩住其領導地位,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制裁更是毫不手軟,但即使如此,美國也難以阻止中國科技企業創造出亮眼的成績。
美國捏造事實,中國強勢回應
據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 Group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中國科技企業華為與中興拿下了全球通訊設備市場合計43%的份額。其中,華為以30%的市佔比榮獲全球通訊設備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頭銜。眼見被自己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上「佔盡風頭」,美國又開始眼紅到捏造事實。據央視網12月9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已經有包括歐盟27國在內的超過60個國家及近130家電信運營企業表示將放棄使用中國5G技術。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2月10日回應表示,「中國公司保持著良好的網絡安全記錄。以華為公司為例,過去30年裡,華為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500多個網絡,為228家全球500強企業提供了服務,服務人口超過30多億,沒有發生過一起類似「斯諾登事件」、「維基解密」的網絡安全事件,沒有發生過一起類似「稜鏡門」、「方程式組織」、「梯隊系統」的網絡監聽監視行為,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拿出華為產品存在「後門」的證據。華為早就公開表示願意籤署「無後門」協議,也願意在任何國家建立網絡安全評估中心。試問又有哪一家美國企業能做出同樣的承諾?他們敢嗎?」
美國理想計劃難以施展
事實上,現階段大多數拒絕使用中國5G技術的國家都是受到了美國的脅迫。英國正是一個明確的例子。在英國宣布禁用華為後,英國政府人士就透露,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不是因為華為存在所謂的「安全問題」,而是因為承受了來自美國的壓力。如若不然,想必許多國家都不會放棄高性價且先進的華為設備。這也是因為一旦選擇了禁用華為設備,那麼就意味著該國將要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就好比英國,據市場研究公司Assembly曾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英國停用華為設備後將損失18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585億元)。
同樣,美國執意禁止華為、中興等企業參與當地網絡建設,也讓其寬帶網絡建設之路走得艱難。據美國媒體12月8日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表示,將會投入總價值92億美元(折合約600億元人民幣)的專項資金,用來推動當地農村地區的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不過,想要讓這筆資金全部分發到帳,預計需要花費10年時間。尤其是現階段美國經濟因疫情衝擊而陷入嚴重萎縮。現實因素讓美國理想計劃難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