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派博警告基督徒:勿以批判種族理論為自己的神

2020-12-26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assion Conference

近日,神學家約翰·派博權衡了批判種族理論,稱之為自我造神。但他同時也告誡信徒們不要在那些表達自己擔憂的人身上錯誤地貼標籤。

在其網站「渴慕神」播客欄目分為兩部分的節目中,這位改革宗神學家解釋說對種族不公正現象進行坦誠的交談是最重要的,並且還不能迷失在理論受到文化觀察和爭議時的不同分配標籤中。

派博稱最近一位來自費城的非裔美國人牧師提到,他說過某些事情在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逮捕時去世後需要改變,有人告知他也是種族主義的受害者,但就算如此他也要對批判種族理論進行研究。

派博引用這位牧師的話說:「給我的標籤是我真的不想談論的那種。我想說說這場街頭殺戮,以及像新冠狀病毒在有色人種中影響的差異。我們看到在教育上、醫療保健、經濟上存在著這些差異。我更寧願談論這些事情。但是,任何時候在基督徒圈子裡談論這點,你都會得到(批判種族理論)的稱號。」

牧師說道:「相比於投身於種族主義問題本身,人們正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們所說的批判種族理論束縛上面。可問題在於,教會受到道德關注,卻作出了一個認知上的回應,這就像問一位告訴你你正在流血的人,『你是如何知道我在流血的?』」

派博建議說,「基督徒應該小心謹慎地不要在兄弟身上使用帶有貶義的標籤,以免我們為了確保自己知道對方的一言一行是否真的受到了批判種族理論致命影響與否的額外工作」。

牧師補充說,這種理論值得批判,因為它從根本上而言是自我為中心的。

派博繼續道,這種理論在基督徒中間引發了分裂,因為「在其主流表達中,這是一種墮落人心對自我奴役的另一種體現(我就是我自己的神)、自我定義(我定義我自己的基本認知)和自我決定(我決定自我的真理和道德,而不尊重我之外的任何權威)。」

神學家繼續解釋批判理論家們如何試圖通過互相聯繫的群體和權力走向的視角來解釋社會,特別是如何假定壓迫者和被壓迫者。

他解釋說,儘管對權力關係的合理關注可能在批判理論開始時,但它已經演變成各種各樣的不滿情緒,而所有的不滿都圍繞著一個壓迫者團體的身份和他們對被壓迫者團體的特權。因此,批判種族理論瞄準的是種族群體歷史上一直都存在的權力問題。

派博對這個理論最深度的駁斥是,其根源在於「一個人的基本身份是自我選擇、自我構建的,而不是上帝設計或上帝賦予的」。

他稱:「換另一種方式來說,當涉及我們自己的身份時,我們就是我們自己的神。我們不承認或屈服於我們之上的任何神聖真理或道德,從而束縛或限制了我們自己的自我定義、自我構建。」

「當上帝不在這副畫面中時,剩下的決定對錯和我們真正身份的就是個人自主權(自我定義,自我決定)。如果您拒絕這種個人自主權為權利的最終裁決者,那就是錯誤,之後在呼喚上帝的批判種族理論框架內,唯一對您行為的解釋就是您的自由意志。」

神學家還說到,批判種族理論也是種失敗,因為它是在缺少基督的工作的情況下,以最終是徒勞的方式直面挑戰。

「在批判種族理論中,上帝渺小且不足道,聖經渺小且不足道,真理渺小且不足道,而邪惡是大問題,無人能夠解決。它是條無望之路。」

「但在那喚作聖經的絕對可靠話語中,有著絕對的令人激動的救贖、用血換來的和解和崇拜基督的和諧。從歷史和今天的眼光看來,教會的失敗無法消除它。」

批判種族理論的影響力日益上升已經成為很多福音派教會的一個問題,還在美國最大的新教派別美南浸信會中引發轟動。

2020年2月,保守派浸信會網絡(Conservative Baptist Network)成立。它之所以成立,是因為美南浸信會在2019年年度會議上的第九號決議,當時的信使們接納了一項指出批判種族理論和穿插性是有用分析視角的舉措。

儘管該決議的措辭為,這些理論「僅能用作服從聖經的分析工具,而不能用作於超越意識形態的框架」,但該網絡的創始人堅持認為,這些觀點為入侵美南浸信會生活鋪平道路,會導致更大的教義妥協和屬靈欺騙。


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美南浸信會關於批判種族理論的聲明惹眾怒,被指「反智」
    近些年來,批判種族理論一直都是福音派圈內分歧和爭論的引雷針。它被定義為一種意識形態框架,部分法律學者還認為這個框架質疑著種族、法律和權力之間的關係。9月,唐納·川普總統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批判種族理論和「白人特權」等相關概念歸類為「具有攻擊性,反美種族及性別刻板印象,替罪羊」。
  • 約翰·派博: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必須處以絕罰
    ·派博的說辭,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表現出「公然藐視使徒及上帝的教導」,「妥協了」他們對基督的愛,因此必須從教會成員名單上出去掉。派博在其廣受歡迎的網站「渴慕神」(DesiringGod)近期的博客文章中回復了一位讀者,後者問到教會該如何應對基督徒明知道結婚對象為非信徒。牧師首先強調了此種情況的嚴重性,解釋說自稱信徒的人「拒絕教會長老們的忠告,與非信徒結婚」存在有多重「罪惡層面」。
  • 著名黑人牧師因批判種族理論脫離美南浸信會,多位教會領袖發聲
    聲明認為,「美南浸信會中某些人的行為似乎更關注政治活動,而非努力工作於展示出一個充滿活力、熱愛福音、種族和文化多樣性的願景」。這份發布於12月18日的聲明表示:「我們與美南浸信會全國非裔美國人團契的兄弟姐妹團結在一起,支持他們於2020年12月11日發表的承認對系統性種族主義的認知,以及他們為了『透過我們對於耶穌基督和彼此的互愛而更好地了解』而進行禱告的警告。」
  • 約翰·派博每日靈修│與小信爭戰
    主播:晨熙然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當我為自己日漸衰老而掛慮時,我靠著神的應許來與我的小信爭戰。《以賽亞書》46章4節說:「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發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當我為自己日益接近死亡而掛慮時,我靠著神的應許來與小信爭戰。
  • 派博牧師答疑│我怎麼知道神對我的呼召?
    作者/約翰·派博  翻譯/張雲軒  校對/Gracie  主播/晨熙然   我們收到很多聽眾的問題:想知道神對自己的呼召是什麼?例如:我應該跟誰結婚?讓我們從《羅馬書》12章2節開始:"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察驗神的旨意,是以心意更新為前提。我認為此處「神的旨意」不是指聖經中的誡命,因為你不需要心意更新就能讀懂這些誡命。例如,你無需心意更新,便知「不可殺人」(出埃及記20:13)這條誡命,你也無需心意更新便能知道殺人是違背神的心意。
  • 有基督徒推薦: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
    1999年繪製的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圖:資料圖片) 近日,有基督徒在自己的微博上刊登了一幅圖,此圖為「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繪製於2009年,詳細說明了北美部分宗派與神學院
  • 為良心犯說話的基督徒鳳毛麟角
    不僅嚴謹的聖經解釋,而且1914-1946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後來的冷戰、核擴散、爾虞我詐的全球化,地球暖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島國消失,全球性立體性的環境汙染……都與這種樂觀的自由派信仰背道而馳了。
  • 派博:上帝為什麼不讓我結婚?
    今天一位聽眾向約翰·派博牧師提出這個問題。相比「為什麼上帝不讓」,派博牧師將重點放在「怎樣保持對婚姻的適當渴望」上。所有的單身弟兄姊妹都可以按照本文中的標準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對於婚姻的渴望程度是否是合適的。文/Desiring God譯/ Demi    校/Robert神為什麼留下一些好東西不賜給祂的兒女呢?這個問題比《詩篇》73篇還要久遠。
  • 股市博傻理論是什麼?簡述博傻理論的特點
    「博傻理論」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機行為背後的動機,投機行為的關鍵是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麼自己就一定是贏家,只是應多贏少的問題。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投機者信奉的無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論。  從大眾心理角度分析股市的理論中,「博傻理論」已經廣為人知。該理論認為,股票市場上的一些投資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論價格和內在價值,他們購入股票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相信將來會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接過「燙山芋」。支持博傻的基礎是投資大眾對未來判斷的不一致和判斷的不同步。
  • 有人說種族歧視有聖經依據?荒謬至極!
    又說、耶和華閃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願迦南作閃的奴僕。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裡,又願迦南作他的奴僕。」(創9:25-27)後代有些神學家指出,含的子孫就是黑人,這裡預言了他們必然做其他人種的奴隸,這就為19世紀的黑奴制度提供了「神聖依據」。可是這只是部分白人至上主義者,出於個人的私慾而對《聖經》做了隨意解讀。
  • 「聖經」基督徒在神眼中的地位
    【以弗所書1:1/2】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使徒保羅告訴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基督徒說,神在基督耶穌為我們(基督徒)預備了豐富的恩典。
  • 一個儒家基督徒的答問錄
    為了便於理解,某些觀點的更加具體的理論展開和解釋請參見拙著《神學的覺悟》、《儒家神學新議》以及《儒家基督徒神學》,尤其是關於「原罪論預定論批判」的論述。「原罪論預定論批判」是儒家基督徒神學區別於西方傳統主流神學的關鍵所在。除了耶穌基督本人以外,無人可以代表全體基督徒,無人有權力壟斷基督徒的神學言說權柄。
  • 「聖經」基督徒當分別為聖,過神所喜悅的生活
    轉變你們(基督徒)的心態——棄絕汙穢使徒保羅勸勉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⒈基督徒要遠離汙穢與不潔,不要如同以前沒有相信耶穌基督的時候一樣選擇放縱自己的私慾隨意而行。⒉基督徒應當遵守神的話語和誡命,行神所喜悅的事。是的!我們(基督徒)應當努力追求聖潔。我們(基督徒)在未相信耶穌基督以前是順著自己心中的私慾行事,為了讓自己的內心舒暢而行,求的是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
  • 「聖經」神在基督耶穌裡面為基督徒預備的應許與福分
    在以弗所書第2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神借著基督耶穌的救贖,讓我們(基督徒)得以在基督耶穌裡面擁有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開始。這一章主要講述的是神在基督耶穌的預備。當我看完以弗所書第3章以後,我才完全明白使徒保羅所說的「基督的奧秘」是指著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與猶太人一樣同為後嗣,同蒙應許這件事。這個道理在福音廣傳的今天,許多基督徒都明白,因為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基礎問題。但是,在福音初傳的使徒時代,卻不是如此。
  • CBN News盤點2020年美國基督徒應感恩的七件事情:「每件自有神的...
    在許多時刻,至高無上的神已經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改變生命,並給這個傷痕累累世界帶來希望。另外2020年是促使基督徒離開教堂直接參與社會活動的一年。以下就是今年基督徒親力親為的實踐活動:1.可如今這個國家已經墮落到不道德立法:以惡為善,稱善為惡,把上帝和祂的誡命趕出學校,準許殺死自己未出世的嬰兒。卡恩說:「我們曾把神從我們的心中,從我們的政府,從我們的意念,從我們的法則,從我們孩子的教育,從公共場所中無情趕出。同時也從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媒體,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生活中趕走神。而當我們把祂趕走之時,也就打開了一個真空,其他神乘虛湧入。」
  • ​基督徒與鬼附
    而那個過程往往是不愉快、憤怒與懼怕的,經過這樣的所謂的醫治釋放的服事,回到家卻是愈想到自己裡面有邪靈附身就愈來愈害怕的睡不著覺,有人甚至連續幾天睡不著,整天鬼影幢幢心驚膽跳;有人甚或愈來愈感到憤怒,認為自己熱心服事神、愛神,卻落得身上有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九十的邪靈附身;到底自己的信仰出了甚麼問題,到底自己所信的神,是否是創造天地的主,宇宙獨一的真神?若是。
  • 對自然神學的批判
    自然神學家認為:人可以用墮落後的理性,去尋找到神的存在,也可以用墮落後的理性邏輯證明出神的存在。這在西方,曾經產生了幾次非常大的反抗,其中一次很重要的反抗,就是從十八世紀的康德而來。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著作當中,推翻了自然神學所有的論證。而這些自然神學裡面所有的論證,其中最重要的論點,包括了用宇宙論證、本體論證、目的論證的方法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 伊利亞再現》約翰·桑得福 著
    約翰·桑得福是先知運動的先驅者,從他精闢的洞見,我們能學習以成熟的態度看待先知的職事、並正確地回應先知的警告和祝福。劉群茂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在這末後世代,神正興起大能的作為,要向祂的百姓說話。我們是否以敞開的心,聆聽神的聲音?施洗約翰成全了以利亞的職事,向百姓宣告主的第一次再來。我們如今也應充分預備自己,回應神在這世代所興起的先知,為主的再來預備道路。盼望我們能從本書得著益處,使教會在五重職事的共同運作下,得以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 德媒:大陸官媒對臺灣發出勿謂言之不預也警告 通常解讀為動武前信號
    德國媒體報導,在社交媒體知乎上,中國官媒這篇態度鮮明的文章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句話就是「勿謂言之不預也?」——意為:別說我沒有警告過你。這是中國在外交層面上多次使用過的外交術語,一定程度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嚴重的外交警告,被廣泛認為是其動用武力,或者準備開戰的一種信號。
  • 派博牧師答疑│基督如何改變我的工作方式?
    在第二次相遇中,耶穌便藉機教導他們如何區分必壞的食物(就像他們前一天吃的那樣)和存到永生的食物(也就是基督自己)。祂又極力地勸他們,甚至在《約翰福音》6章27節中吩咐他們說:「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所以問題是,我們應該通過勞動和工作來獲取食物嗎?我們應該工作嗎?還是我們應該相信神會超自然地供應我們所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