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有1500萬以上新手媽媽,其中,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接近20%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這意味著,每年有1000多萬「不開心」的媽媽。
另一項數據顯示每10個產婦裡就有1個會得產後抑鬱症,一半以上的人會出現產後抑鬱的情緒,這意味著如果一位女性準備生育,她有10%的概率患上產後抑鬱症,有一半以上的概率出現產後抑鬱的情緒!但是關於產後抑鬱症這件事,被重視的程度和其發生的概率遠遠不成正比!
不過好在有越來越多的公眾女性站出來指出這個問題,也因此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比如初為奚夢瑤曾聊到自己初為人母,害怕失去與孩子之間的聯繫,差點得產後抑鬱,更是髮長文鼓勵新手媽媽情緒波動應該尋求幫助。
袁詠儀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2》中自爆:自己曾經產後抑鬱。
秦海璐也曾在採訪中自曝產後抑鬱失去自信,對自己產生極大的質疑,每天光知道不停地哭泣。最終哭到眼球長水泡看不清東西,不得不在醫生的建議下割雙眼皮。
這些公眾人物的經歷引起了很多產後媽媽的共鳴,但相比之下普通媽媽們卻很難像明星一樣能夠得到這麼多的理解和關注。
我曾經一個人走過一段漫長孤單無助的黑夜,我不想再重新經歷一次那種不被重視不被關懷的痛。彷佛我生孩子給所有人都帶來了苦難,所有的錯誤和責任都在我身上……
生完娃1個多月,我說我覺得好害怕好想哭。老公說:「你發什麼神經?」我當場爆炸失聲痛哭,到現在都記得那種崩潰的感覺。
產後抑鬱症,正在摧毀你的家庭!
很多產後抑鬱症患者都表明:從未想過產後抑鬱症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也就意味著,即便你是一個積極樂觀、開心快樂的人,生育過後還是有抑鬱的可能!
生育,是生命出現以來亙古不變的話題,但產後抑鬱症,卻是近年來才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大家對產後抑鬱症知之甚少,有些家庭根本就不能理解產婦的這種行為。
#媽媽帶著三個孩子跳河身亡#中媽媽的遺書,正好印證了當下對產後抑鬱症的忽視和無知!
但產後抑鬱症,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食慾出現顯著變動,比平常吃得明顯多或明顯少;
不斷出現恐懼,全天大多數時間感覺到沒有原因的害怕;
想法很多,猶豫不決;
情緒不穩,有時會感到非常糟糕或惱怒;
感到哀傷,會哭泣很長時間;
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
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健忘,並且猶豫不決。
當大家對實際存在的問題不再避而不談時,就會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產後抑鬱症。發現產後抑鬱症最終的受害者不僅僅是產婦,更會影響到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進一步影響到整個家庭。
但是如果能及早發現,採取積極的幹預,那就是全家一起渡劫成功;如果只是互相埋怨,彼此之間皆不作為,那可能就會妻離子散。
為何幸福變成了不幸?
前一秒鐘十分幸福,下一秒鐘淚流滿面,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兩個極端?其實要從生理和心理多方面進行考量。
激素水平發生明顯變化
女性懷孕期間雌激素和性激素的水平增加的十倍,在分娩後會逐漸下降,但對身體的調節作用會持續一段3-6個月。
想要解決因激素水平導致的產後抑鬱症,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愛心媽媽的幫助,特別是當自己的情緒沒有準備好時,有過生育經驗的人才是最優解。
懷孕的年齡過高或過低
無論是從生理角度上講還是從心理角度出發,年齡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產婦的健康。
我們都知道有最佳生育年齡,最好的辦法是趕在最佳生育年齡將孩子生下來。
但當客觀條件不允許時,我們不妨採取凍卵將生育力保存,將來條件成熟的時候再選擇試管或者第三方輔助生殖,否則過大的經濟、情感壓力只能加大產後抑鬱症的可能。
產婦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本來生孩子本質上講就是一件心力交瘁的事情,當最後孩子生出來發現不如預想中聽話,產生落差後還沒有丈夫的關心,其後果是可怕的。
當產後抑鬱症已經產生,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參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