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悄無聲息的走來,趁我們虛弱的時候給了致命一擊。
最近《幸福三重奏》一直在熱播中,尤其是節目中何猷君和奚夢瑤的相處感覺時時刻刻都在熱戀中,甜蜜的讓人羨慕。
在節目進程過半的時候,奚夢瑤發了一篇關於產後抑鬱的微博長文:
她說特別感謝能和包文婧見面,從而讓孕後深陷負面情緒「沼澤」的她找到了情感的宣洩口。
與此同時,奚夢瑤也給了很多生產完的媽媽們一些建議:
學會認可自己,告訴自己「我,沒有錯」;當自己在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向家人和愛人尋求幫助。
01
不受控制的產後抑鬱
奚夢瑤的這一舉動讓大家看到了她的勇敢和真實,通過自己的經歷讓大家了解到:
即使是如此光鮮亮麗的豪門兒媳,擁有多麼全面的護理團隊,都沒逃過產後抑鬱的魔爪。
產後抑鬱並不是個人現象,而是產後每個女性都可能遭遇的「心理疾病」,一場幾乎沒有人能理解的病。
看評論很多人說:這麼有錢還會產後抑鬱。看吧,這就是在旁人眼睛裡的產後抑鬱。
是「無知」「無心」才會這樣大放厥詞吧!產後抑鬱都是激素驟變的影響,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換言之,物質條件如此富足的明星尚且如此,更何況常人呢?
經歷過生產的女性都知道,在生完孩子後會出現莫名的心情煩悶,委屈,甚至不受控制的現象。
情緒特別偏激,一點小事就可能導致胡思亂想,不知道怎麼就會哭起來。
身邊不理解的人就會說:「你怎麼這麼矯情,別人生孩子可沒你那麼幸福,別沒事找事。」
其實,有這樣的表現,很可能是產後抑鬱了!
有調查數據顯示,10%~15%的女性會發生產後抑鬱症,50%~80%女性會出現產後抑鬱情緒。
也就是說:其實差不多每3位新媽媽裡就有1個可能患產後抑鬱症,嚴重的會有自殺衝動...
特別是女性生產之後的那段時間裡,就算是平時多麼沒心沒肺,樂觀向上,在激素的影響下都會變得不像自己了,絕對有種「林妹妹」的感覺。
這次產後抑鬱的話題一經發出,引起無數寶媽們的共鳴。沒經歷過生產的可能理解不了。
但大家都知道每個月女生都會來一次「大姨媽」吧。
月經期間體內激素的變化導致大幅度的情緒波動,變得暴躁和易怒,其實這都是正常的。
很多男孩子都有一個保命清單,惹誰都可以,但千萬別惹「在經期的女人」。
但大家知道嗎?產後體內激素的下降可比經期變化多得多。經歷生產的女性,可比經期女性更需要重視。
如今各種產後抑鬱造成的不幸事件,終於引起社會上的關注,我們也不再是單打獨鬥。
02
「我,沒有錯」
今天不想做任何關於如何自查和改善產後抑鬱的科普。
在這裡只想跟新手媽媽們說:
產後抑鬱不是你們的錯,她就是產後體內激素下降引起的變化僅此而已;第一次照顧寶寶難免手忙腳亂,寶寶哭鬧也絕不是你們沒有做好;勇敢生下孩子,你們都是最棒的媽媽!
回想我剛當媽那一年,整個人真的變得很多。
寶寶成了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把自己壓縮到了看不見的位置:餵奶,換尿不溼,洗衣服、哄睡,餵奶,換尿不溼,哄睡、洗衣服...
自己的睡眠時間極度碎片化,有時候真的太累了,餵奶餵得餵著睡著了。在睡夢中突然驚醒,趕緊摸摸寶寶,試試他的呼吸,心裡只想著:可千萬不要壓到寶寶~
當了媽媽以後,寶寶的一點一滴都被無限放大,一點不舒服都成了一家人的事。
一旦照顧的有點差錯,磕碰到了,生病了,更會陷入自我懷疑中:我是不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媽媽?我是不是個壞媽媽?
看到各種關於寶寶的不幸新聞,再加上新手媽媽缺乏經驗,也曾有一兩次精神狀態不穩定,一個人看著寶寶哭不知道怎麼安撫,自己也跟著流淚...
莫名惱火,感覺所有人都對自己有意見,心情跌到低谷...
雖然沒有到產後抑鬱症的程度,但也算是抑鬱症邊緣不停試探了。
這就是我的 真實體驗 。
03
沒有什麼「為母則剛」
每個新手媽媽,都充滿惶恐又期待的走在未知的產後養兒之路上,這是一個新身份的解鎖,更是對一個新生命的承諾。
即便是在這過程中有難過慌亂的感覺,那都是是正常的。不用懷疑自己,更不需要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
如果真的產後抑鬱了那也不要擔心,不要把產後抑鬱想得太嚴肅,太沉重。
你可能就是生病了,就像人會感冒發燒。
很多人都跟你一樣。
我曾看聽過一句話:
人如果自信積極向上,會慢慢的活成一束「光」,自然會有很多人願意被照亮,會去追隨這道光;但是總有你照不到的地方,你也沒必要去理會那些陰暗的角落。
產後抑鬱呢,在我們生命中出現,就像太陽短暫地被烏雲掩蓋。
這時候做不了別人的太陽,就讓別人的光芒把你照亮。
不要把自己封閉在家裡,把自己鎖在那個小世界裡。
解決產後抑鬱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愛心媽媽們的幫助,多交流。特別是當自己的情緒很低落的時候,找有過生育經驗的人「傾訴」,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人生是自己的,我們「自救」比向別人「求救」有更多的主動權。
要記住,產後因為激素引起的抑鬱,這種痛苦只是暫時的。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讓自己涅槃重生的旅程。
希望身邊的寶媽們都能放下心房,走入媽媽們的群體中來,你會發現,大家都一樣,而溫暖就在你身邊!
圖片來源:@奚夢瑤、《幸福三重奏》、《新生日記》、《我們離婚了》、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