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夢瑤:我嫁的不是豪門是愛情
奚夢瑤,近日又上熱搜了。
自從和老公何猷君一起參與錄製綜藝《幸福三重奏》後,這對國際名模VS賭王之子的CP就在鏡頭下大大方方地秀起了恩愛。
當然,可能他們也習慣了。
因為,兩人從認識、公開、求婚、生孩子到參加夫妻真人秀,這一系列操作一直都在網上展示,可說是貫穿了整個熱搜。
瓜友們暗暗八卦:
奚夢瑤嫁給何猷君,是因為豪門還是愛情?
這一回,奚夢瑤可算是在採訪中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
她說:
嫁的不是豪門是愛情,如果沒有愛情什麼樣的豪門我都不會嫁進去。婆婆梁安琪的教育方式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只是一視同仁會給到所有兄弟姐妹正常的照顧,但絕不會放縱。
「怕不是嫁給了熱搜?」
「我不喜歡錢,我對錢根本沒有概念」
「不嫁豪門奚夢瑤,不知錢多傑克馬」
還有網友調侃道:
「我也想嫁何猷君,豪不豪門不重要,關鍵是愛情」 「嫁給豪門的愛情,我們都信啊」。
……
一石激起千層浪,難免好奇,這麼多瓜友們的嘲諷和調侃,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嘲諷?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角度來解讀。
1 、基於不同的信息加工
有網友評論:
一個說自己不是富二代,一個說自己什麼樣的豪門都不想嫁,何猷君奚夢瑤夫婦還真是真·凡爾賽夫妻了吧 !
可能有些朋友還不了解最近流行的「凡爾賽」一詞。
簡單來說,是指生活本來就高貴奢華,但說話的時候要反過來表達,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比如,前有不知錢多傑克馬,不知妻美劉強東,現如今再加一個不嫁豪門奚夢瑤……
為什麼奚夢瑤的採訪會招來嘲諷呢?
這可能是不同信息加工的原因。
站在奚夢瑤的立場上,也許她通過「不是豪門是愛情」的句式,來強調她的婚姻觀裡愛情的重要性。
但是站在網友的立場,他們的大腦認知系統可能首先搜尋到的,是「嫁的不是豪門」這個
——與事實明顯不符的衝突信息。
何猷君是何等人物?
百度詞條裡,是這樣描述的:
澳門賭王何鴻燊和四太梁安琪三子,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澳門電子競技總會會長,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V5電子競技俱樂部創始人。
再進一步順藤摸瓜搜索:
澳門賭王何鴻燊。
至於他是福布斯雜誌公布的哪一位富豪,以及到底有多少千億的財產,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下。
難怪有些網友看了後,鼻孔朝天,噴出兩行白色的熱氣,「明明家裡有礦,偏偏說不是,如果這都不是豪門,可能我家那50平米的出租房是豪門吧」。
因為這份不同的信息加工,所以引來了嘲諷和調侃。
2 、基於不平等的婚姻傾度
除了奚夢瑤,還有其他人也曾被這樣嘲諷過。
比如,嫁給了地產大亨王石的田樸珺。
這個「王的女人」,在一次節目中接受主持人的提問:
王石身上的哪一個優點最吸引你,是他有錢嗎?
這個時候,田樸珺說:
我看上他真的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他身上的氣質,他的顏值,深深的吸引著我。
當時,那個節目出來後,也出來了很多的嘲諷。
「她愛的不是王石的錢,難道這個女人說謊就不臉紅嗎?」
為什麼網友覺得田樸珺在說謊呢?
因為根據價值衡量,網友判斷這兩個人在婚姻中傾度不同。
無論是收入、聲望、社會資源等,王石都比田樸珺高好幾個等級,男方優勢明顯很多。
田樸珺沒有嫁給王石之前,是一個三線演員。
雖然演過一些電視劇,但是都沒有成名,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嫁給王石之後,田樸珺開公司,演講,出書,還在《智族GQ》雜誌開設專欄,採訪褚時健,孫正義這些大佬。
「如果沒有地產大亨王石的資產和聲望,田樸珺會得到這些嗎?」網友腹黑地懷疑。
基於這種理論,婚姻傾度較大的CP:
比如田樸珺在節目中作的回應,就很容易成為有些網友眼裡「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行為,成了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否認。
相比較而言,郭晶晶與霍啟剛的婚姻傾度就顯得更為小。
畢竟郭晶晶都說,「豪門有很多,冠軍沒幾個」。
而兩人結婚時,用的通告也都是郭晶晶下嫁霍啟剛。
所以,網友們對郭晶晶還算友好。
3 、是基於金錢和婚姻的負面聯想
還有一個原因,是來源於金錢和婚姻之間的負面聯想。
比如,電視劇《愛我就別想太多》裡,億萬身家的成功男人李洪海對真愛的判斷標準是:
「只愛他的人,不愛他的錢」。
有一天,李洪海夢到和女友結婚,女方笑著說誓詞:
親愛的,請允許我改編這首詩。你是一沓一沓的鈔票,你是鑽石,是金疙瘩,是乾股,是支付寶,你就是我的銀行提款機。
之後,降下來一個鑽戒,然後鑽戒就幻化成一股勒緊新郎脖子的繩子。
李洪海從噩夢中驚醒,醒來就要和女友分手。
劇情雖然有點浮誇,但是這也折射出很多人內心的恐懼:
對方為了錢而和自己在一起,這不是愛情。
細分來體會,這些朋友的情緒大概有以下兩層:
第一層,婚姻怎可如此功利?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只能共富貴,不能共甘苦?我拒絕成為你滿足自身欲望的工具。
第二層,愛為什麼非要有條件?
從小到大,成績好,才有父母的獎勵。
有份好工作,女友才願意同意交往。
非要有房有車有錢,丈母娘才會把女兒嫁給自己……
這些基於過往有條件的愛累積的刺痛感,低自我價值感,以及對於未來婚姻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感,讓大家把所有的情緒出口都聚焦到錢上。
於是,愛錢成了虛榮、功利、現實……
等所有貶義詞的一瓶精華液。
在選擇未來伴侶中,要作為第一要素給排除掉。
對他們來說,寧可誤殺三千,不可錯過一個。
我喜歡的男人,一般都不會沒錢
其實,無論是奚夢瑤、田樸珺還是李洪海,他們有一個相似點:
就是在否認愛錢,來凸顯真愛的純粹性。
但這個邏輯,真的是這樣非此即彼的嗎?
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億萬富翁,他有一個深愛的未婚妻。
但是,他不知道未婚妻到底是愛他還是他的錢。
為此,他憂心忡忡,不得入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最後求助了一個心理學家。
於是,心理學家給他的未婚妻做了一份巧妙的測驗,並且得到了結果。
心理學家對富翁說:
我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
富翁答:
先聽好消息。
「她是真的愛你」。
富翁很高興,繼續問,「那壞消息呢?」
「她也愛你的錢」。
這個故事令人記憶猶新的點是:
在這裡愛情和金錢並不是作為一個對立面存在的。
它們不是一個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關係,而是一種更為整合的關係。
有個閨蜜說,「我喜歡的男人,一般都不會沒錢」。
乍一聽,網友們可能要抨擊她的拜金了。
但是,她接下來繼續說:
我並不是完全衝著錢去的。只是,我喜歡、欣賞的男人,他身上都有一些很可貴的品質。比如努力,踏實,有責任感,有擔當……而這樣的男人,一般都不會窮。
獨立的物質和情感體系
要我說,當然可以大大方方的愛。
但是,這份大大方方的背後,需要一個獨立的心智,以及獨立的物質體系和情感體系作為支撐,才不會顯得單薄。
1、首先,是獨立的物質體系。
姑娘們自己賺錢,豐衣足食,想買包買包,買房買房,這是一種自我滿足的能力。
是我們自身人格攻擊性充分向外釋放的好玩遊戲。
一般來說,這樣的姑娘如果遇到一個男人說,
「你別工作了,我養你吧」,有時候她們可能覺得有些無聊。
因為對她們來說,工作的意義,是一種自我實現,是在這個世界充分伸展自我的過程。
所以,有了這份獨立的物質體系後,她們對男人的選擇也會更加地坦誠和開放。
「我愛他,也愛他的錢。我自己買鑽石是能力,讓對方為我買鑽石是魅力。」
不用去否認,「我不是因為錢」,也不用去強調,「這一切是因為愛情」。
她們的內心沒有這份衝突和對立。
2、另一個,就是獨立的情感體系。
獨立的情感體系,很豐富。這裡,只選擇其中一項,即獨立的情感判斷體系。
簡而言之,就是你如何判斷對方是不是真的愛你?
很多姑娘喜歡撕著花瓣,一片,兩片,三四片……
如果最後是奇數,證明他愛我。
如果是偶數,則是不愛。
這當然是一種玄學。
生活中,很多朋友的確無法通過自身,來確認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
所以,有時他們藉助於外在因素,通過反證法:
她如果不愛我的錢,那就是真愛了。如果他又胖又矮又醜又窮,姑娘還願意嫁他,那就是真愛了……
有時,通過讓對方對自己百依百順,來正面求證。
「我想要什麼,他就給我買什麼。我想要做什麼,他就陪我去做。從來不說一個不字……」
但同時,我也很喜歡一個朋友小王的答案。
她說:
當他無論怎麼掩飾,都掩藏不住對我的關心時;當他第一次把心底的秘密,在我面前無所保留地傾訴時;當他想要親吻,最後卻只是摸了摸我的頭時……我知道,這就是愛了。
所以,最後的最後,我只想說一句:
當我們自己能夠獨立賺錢滿足自己,不用眼巴巴指望另一半的慷慨;
當我們能夠通過自身來確認愛情時,而不需要做「不愛錢」的反證法時;
我們才能大大方方地承認那個男人的所有美好特質,他的氣質、顏值……
包括他的有錢。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小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