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長大後就只能去當保安!」
這是如今許多孩子在訓斥孩子時經常說的一句話,似乎潛臺詞還帶著一些對保安的輕視。
然而,最近一位小哥卻替保安這職業正了名,他就和金庸小說中的「掃地僧」一樣深藏不露。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一屆「爭做數一數二的保安員」評選會上,一位名叫許文龍的年輕保安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果。
許文龍身穿保安服、頭戴保安帽、手拿文件夾,向觀眾講述了自己的求學經歷。他曾參加成人高考,並成功考上本科,上專業課之餘每天堅持背英語單詞,三年來積累詞彙量逾15000個。
要知道,我們普通人連認識15000個漢字都非常困難,人家卻可以輕鬆地用英語和留學生交流,簡直令人自愧不如。
按照許文龍的說法,是因為北大學習氛圍好,周圍的人都在學習,自己若不學習都不好意思出門與人打招呼,於是他在做保安之餘自考本科,堅持學習和背英語單詞,一點一滴就練就了一身本領。
其實,學習這件事永無止境,不管做任何職業,是什麼身份,我們都可以自我提升,做到令人刮目相看。
汽車大王福特年少的時候,曾在一家機械商店當店員,周薪只有2.05美元,但是他卻每周都要花2.03美元來買機械方面的書。
當他結婚時,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機械雜質和書籍,其他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就是這些書籍,使福特向他嚮往已久的機械世界邁進,開創出了一番大事業。
待後來功成名就以後,福特曾這麼說:「對年輕人而言,學得將來賺錢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遠比蓄財來得重要。」
我們往往以為離開校園就是學習的結束,其實真正的學習是從踏入社會的那一刻才開始的。
北大那位做保安的小哥,也許過去讀書並沒有那麼好,因為缺乏學歷和條件,他能進入北大做保安已屬不易。
但是他卻沒有放棄學習這件事,堅持學習,是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魯迅曾說: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學習必須如蜜蜂一般,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
想要掌握15000個英語單詞量,那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出結果的事,只有通過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
還記得2018年,一場普通的畢業典禮格外受到關注。81歲的「奶奶同學」薛敏修完了所有專升本課程的學習,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學現代遠程教育的本科畢業證書,為了這一刻她整整奮鬥了四年。
最令人驚訝的是,薛奶奶還懂得四門外語,以及軟體操作。
這樣會讓你吃驚的人和事還有很多,可見學習和年齡無關,也和職業無關,只關乎自身成長,這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做的事情。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不能保證了解所有的知識,掌握所有的技能,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積累和學習。
我敢說,那個在不斷學習,英語單詞量1萬五的小夥將來是最不容易失業的,因為他除了做保安,還學到了許多其他技能。
寫在最後
當然,也有網友會認為是北大這樣的環境給保安小哥創造了學習的氛圍。
這點自然是沒錯的,大部分人都在更加積極的環境中容易開啟具體的行動。可如何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呢?我覺得除了運氣以外,更多也需要依靠你的學習與成長。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通過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的環境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