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織錦民間俗稱「打花」,主要有土花鋪蓋(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和花帶兩大品種。其中西蘭卡普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使用谷老古老的腰式斜織機,採用底經底緯挖花手法進行織造,有「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系列和「上下斜」斜紋色彩系列兩大流派。土家花帶是土家織錦中普及面更廣的一個小品種,它採用「通經通緯」起「經花」的手法織成,幾乎不需要專用工具,完全在織造者的雙期間完成,是織造工藝中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01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在土家織錦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人們亦用西蘭卡普代稱土家織錦。
「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織錦是在普通平紋布上面,以餵(緯)線挖花而成。色彩不多,圖紋受土家民間「十字挑花」的數經緯工藝影響,質地較斜紋彩色織錦薄,成品明暗對比強烈,起花部分凸出淺浮雕感。原生地主要以永順為主。
「上下斜」斜紋彩色織錦是西蘭卡普中的主導品種。是在「對斜」平紋素色織錦上發展起來的,質地較厚,非常結實。它的圖紋構成和色彩構成都更趨成熟,單個紋樣複雜,且完整豐滿。為適合點狀紋樣或帶狀紋樣的展開,也有以棋格狀或散點狀四方連續。其色彩以黑及重色為主,十分濃豔富麗。「上下斜」彩色斜紋組織結構工藝相對複雜,原生地主要在龍山、保靖、古丈三縣,永順縣的西部亦有分布。
02土家花帶
花帶是土家織錦中的一個小品種。主要用於背帶、腰帶、裙帶等等。寬約二寸,窄約二指,有素色和彩色兩種,但多以素色為主,採用「通經通緯」起「經(站)花」手段,是中國最古老的織造方式之一。土家花帶與西南卡普反織法不同,它是正面編制,且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因此往往成為西蘭卡普製造的基礎和前奏,也是土家婦女中普及面最廣的民間傳統工藝之一。土家花帶原生態最典型的地域是永順縣西部的對山及雙鳳村等3個村寨。
土家花帶的織造大多用線,工藝流程中的紡捻線、染色與西南卡普相同,倒線緊數量上的不同。織造僅分六步:牽站線、織邊、提綜、撿花、送餵(緯)線、挑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