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猜燈謎。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紅包變花燈。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9日上午,威海報聯合家家悅宜家花園店舉辦的傳統民俗體驗活動精彩上演,活動現場人氣爆棚,熱鬧非常,讓大家在快樂中提前感受到了節日的濃鬱氛圍,體驗到了我國傳統佳節的風俗特色。
猜燈謎做燈籠,歡歡樂樂鬧元宵
9日8時許,活動剛開始,現場就擠滿了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和學生,猜燈謎區被圍得水洩不通。有的人在抬頭張望,冥思苦想;有的人已猜出答案,伸手拿下謎面;有的人一邊看燈謎,一邊打電話向家人求助;有的人甚至通過手機百度搜索,好不熱鬧。
「逐漸繁榮,打一三國人物。這個可能是徐盛;僧穿彩衣,打一三國人物。我覺得這個是花和尚魯智深。」猜燈謎現場,翠竹小學五年級的王銘尉和姜曉陽認真討論著謎底。
活動現場準備了充足的獎品,猜對3個燈謎就可以領取一包湯圓,這充分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積極性。「我猜對了6個,平時也經常猜燈謎玩,但沒想到能對這些,太有意思了。」北倉社區居民柳立蓮開心地說。
DIY花燈掛起來。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鯨園、古北、菊花頂、北山、碼頭社等8個社區共來了12位製作燈籠的手工達人,他們帶來了自己的燈籠在現場展示:有精緻的傳統大紅燈籠,但燈籠上貼有小雞造型,看起來更加喜慶;有用過年剩下的紅包粘在一起做成的紅燈籠,很是別致;還有的用柚子皮做成的水果燈籠,引來眾人點讚……
古北社區叢女士製作的紅包燈籠格外受歡迎,現場不少人詢問燈籠的做法。幾位製作燈籠的手工達人興致很高,現場手把手教孩子們做燈籠。
捏面屬包湯圓,熱熱鬧鬧慶佳節
歡歡笑笑捏面屬。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既然是鬧元宵,哪怎能少得了捏面屬、包湯圓?
活動現場,來自東窯、竹島路、海天、同心路、文昌、青島路、夢海、四方、興竹、海韻等社區的捏屬達人和包湯圓高手,現場教大家捏面屬、包湯圓。
孩子們正在學習製作手工湯圓。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大家首先要把這個糯米粉和好,不要著急,慢慢搓勻了,最好用溫水。」翠竹社區居民劉美顏一邊包湯圓,一邊給現場中小學生們講解著。
看到她包的湯圓又快又好,其中幾個小朋友著急了,他們拿著糯米皮塞紅豆餡,開心地包著。
12生肖面屬。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捏面屬的場面最壯觀。來自各社區的近百位居民圍聚在桌子前,只見一個個麵團在她們手裡很快就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小動物:有威風凜凜的老虎,有俏皮可愛的猴子,還有趾高氣昂的大公雞……
特等獎。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我們的作品獲獎啦!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面屬捏好後,評委進行評選,最後評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翠竹社區劉昌雲的捏的大龍獲得特等獎。獲獎選手分別獲得優厚獎品。
蒸好的面屬送給社區孤寡老人。圖片來源:威海晚報記者孫大偉 攝
活動進行到最後,威海市塔山中學的學生將蒸好的部分面屬和一盒湯圓送到獨居老人許曉宇家中,讓老人共享這份歡樂和幸福。(威海晚報記者 賈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