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水是生命之源,可是看似萌萌的長頸鹿,懶起來幾乎連水都不喝……
小檔案
誕生:2000萬年前
喜好:吃比人吃不到的樹葉
特長:熬夜、站著睡覺
長頸鹿生活在非洲稀樹草原上,這裡遍地生長著低矮的雜草,也長著稀疏的大樹。這些大樹為了防止動物吃掉自己的葉子,演化出了通常只在比較高的地方才長出樹葉的習性。
但是長頸鹿打破常規,它們長出了長長的脖子,能夠獨享這些被充足陽光照射、有著豐富營養的樹葉。
長頸鹿與牛的關係非常近,它們也有4個胃,會將吃掉的樹葉不斷地吐出來在嘴裡重新咀嚼(反芻)。實際上我們在動物園裡也常常能看到它們不斷吐出又咽下食物的樣子。
這種取食策略讓長頸鹿成了動物中的「巨人」,看似完勝,但卻因為長得太高,導致低頭喝水都成了非常困難的事。因此長頸鹿演化出了可以依靠樹葉中不多的水分來維持生命,幾乎不怎么喝水的習性。
不過,這也僅僅是一種忍耐罷了,其實它們還是很想大口痛快地喝水的。因為,在沒有獅子的安全區域,它們便放心地將兩隻前腳張開,低下頭大口痛飲。
是不是太開眼界!
還想解鎖更多動物的行為嗎?
推薦日本動物行為專家新宅廣二的這套《進化失敗的動物》,在這本書中,作者一共介紹了220多種不同的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的bug,比如有一張大嘴的日本雨蛙,竟然用腹部喝水!兔子不吃便便竟然會死!威風凜凜的老虎卻只能發出喵喵的聲音……這些動物身上讓人啼笑皆非的行為習慣,新宅廣二在書中都做出了科學的解釋。
新宅廣二,1968年出生,動物行為學和教育工學專業,生態科學研究機構理事長。大學畢業後先後就職於日本上野動物園和多摩動物公園。在多年野外工作中掌握了超過400種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及飼養方法。
他曾在大學授課超過20年,親自主編400多部自然紀錄片及科學節目,參與動物園、水族館及博物館的設計及動物園題材的電視劇、動畫的監製和腳本製作,制定國內外生態旅遊方案,並且主編了多部動物圖鑑。
這套《進化失敗的動物》,特別適合6歲以上的小朋友閱讀。當他們開始懵懂地認知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套書可以為他們打開認知動物世界的大門。
這套書的譯者張小峰,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原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科研助理。另外,這套書還受到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的審校推薦。
相信這套書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增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