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霧乾燥生產流程、技術與管理要點(乾燥塔的運用注意事項)

2021-02-18 環保人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環保人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歡迎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進入環保智庫,該智庫收藏了新司法解釋等,可以查閱環評分類

噴霧乾燥是通過將泥漿噴灑成霧狀細滴,並立即和熱氣接觸,使霧滴中的水分能在很短時間內(幾秒至十幾秒)蒸發,從而得到乾燥粉料的方法。

泥漿的噴霧乾燥過程主要由如下幾個工序組成:

1、泥漿的製備與輸送

2、熱源的發生與熱氣流的供給

3、霧化與乾燥

4、乾粉收集與廢氣分離。

它採用以噴霧乾燥塔為主體,並附有泵、排風機與收集細粉的旋風分離器等設備構成的機組來完成整個過程(如下圖所示)。


1、泥漿的製備與輸送  操作時,泥漿由泵壓人乾燥塔的雰化器中,霧化器將泥漿霧化成細滴,然後被通入乾燥塔內的熱空氣(400~500℃)乾燥脫水,獲得的仍然含有一定水分的固體顆粒進入乾燥塔的底部,從出口處卸出,而帶有微粉及水蒸氣的空氣經旋風分離器收集微粉後從排風機排出。

 

2、熱源的發生與熱氣流的供給  乾燥設備的熱源常為油、煤氣、煤炭燃燒後的熱空氣。因陶瓷泥漿不是熱敏性材料,為提高幹燥塔的熱效率,熱氣進入塔內的溫度應可達400~500℃。由於直接燃燒的煙氣溫度高達1000℃以上,所以需混合部分冷氣來降低熱空氣的進塔溫度。

 

3、霧化與乾燥方式及選擇依據

  噴霧乾燥法依造霧方法可以分為壓力法、氣流法和離心法三種;而每一種依熱空氣和物料流動形式又可分成逆流式與順流式兩大類。

目前陶瓷工業採用較多的是壓力混合流法(霧化器為噴嘴)和離心順流法(霧化器為離心迴轉盤)兩種,前者熱能利用率高,噴嘴霧化器的結構簡單,拆換容易,但噴嘴的直徑小,易磨損和堵塞。然而,離心式噴霧盤的結構較複雜,加工要求嚴格,維修困難,但在連續操作時的可靠性高,不易磨損和堵塞。

確定霧化方式時應從乾粉質量要求、操作的靈活性、設備維護和加工的要求、成本等方面全面考慮。當壓制尺寸較大、坯體較厚和採用高速壓機壓制時,希望粉料容易排出空氣和填滿裝腔,要求粉料的粒徑稍粗些,顆粒尺寸分布範圍寬些,堆積密度大些。選用壓力霧化易於滿足這些要求。若對粉料的顆粒大小及分布要求不嚴(如用噴霧粉料和泥漿調製成可塑泥料),則可優先考慮離心噴霧工藝,因為該工藝的適應性強,即使泥漿性能和進漿量發生

變化也仍能產生良好的霧化效果。

 

4、乾粉收集與廢氣分離。從廢氣中對細粉回收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噴霧乾燥的經濟指標。陶瓷泥漿噴霧乾燥後廢氣溫度高達45~90℃,一般採用旋風分離器作分離設備,而不用袋式過濾器。

影響乾粉性能(水分、細度)和乾燥效率的主要因素如下:

1、  泥漿性能、濃度和進漿量。

泥漿含水量過高時,燃料消耗量大,不經濟;泥漿含水量過低時,泥漿又不易霧化。對含50%黏土的漿料而言,其含水量一般為35%~50%。此外、噴霧乾燥工藝要求採用流動性好又無觸變性的濃泥漿。為此,可採用與原科特性相適應的泥漿稀釋劑來解決泥漿性能問題。常用的泥漿稀釋劑有碳酸鈉、單寧酸鈉、腐植酸鈉、木質素磺酸鹽、羧甲基纖維素等。

2、  工作氣體溫度和廢氣溫度。

熱氣進入乾燥塔的溫度首先取決於泥漿的組成和性質。要求泥漿中的成分不致因乾燥而發生變化,也不能因溫度過高,使乾燥速度太快。因為這樣,物料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層硬殼而內部卻仍然是溼的。硬殼將阻礙霧滴收縮,使內部水分蒸發後留下的空隙無法減少,因而粉料體積密度較低。因此,熱氣進塔時的溫度不能太高。

乾燥釉面磚、耐酸磚坯料泥漿的熱氣溫度以450~480℃為宜。不過,進塔熱氣的溫度也不宜偏低,否則達不到好的乾燥效果。

 

排出的廢氣溫度也是噴霧乾燥的重要參數,因為它直接關係到粉料的水分。在進氣溫度、塔內壓力、離心盤轉速等操作條件基本不變的條件下,排氣溫度升高會導致粉料水分降低。

但進漿量減少時,排氣溫度便提高。經驗證明,調節泥漿流量可以容易地改變排氣溫度。所以,若能將泥漿流量與排風溫度進行自動控制,則能保證粉料水分穩定、乾燥塔操作正常。

 

當粉料的水分維持一定時,排氣的溫度隨著乾粉產量的增加而提高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3、  離心盤轉速與噴霧壓力對粉料性能的影響

(1)離心順流法  在泥漿比重及其他操作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離心盤轉速加大時,粉料的粗顆粒含量減少而細粉量則大幅度的增加,使得粉料體積密度下降,成型時容易分層和粘模,壓縮比增大,功率消耗增加。這一情況如下表所示。

 
                      離心盤轉速與粉料性能的關係

(2)壓力混合流法(霧化器為噴嘴)  對於採用壓力霧化的乾燥器而言,工作壓力是影響噴射高度的主要因素,也關係到乾燥塔的高度,因為不同孔徑噴嘴的噴射高度和流量均隨壓力增加而增大。一般來說,噴霧壓力愈高則霧滴愈細(見下表)。

1)、抽漿。

抽漿工序管理要求如下:

(1)漿池編號檢查,確認與工藝卡產品是否相符,確認是否已陳腐24 h。

(2)過篩。從漿池抽泥漿到中轉漿池時一定要過篩。一般要過80目篩,有的廠家要求過100目篩。

(3)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篩網是否穿孔、破口,發現篩網有破口應及時更換。

(4)每隔2h衝洗篩網1次,或視實際情況按工藝操作書要求。

(5)除鐵。泥漿出球時通常經過自動除鐵機,但在噴粉前還要過一道除鐵槽,以減少泥漿中鐵雜質的汙染。



2)、噴霧乾燥塔的運行過程中,主要控制下列參數:

 

(1)熱風爐爐膛溫度、噴霧乾燥塔進風溫度和排風溫度。一般這3個溫度分別為1050~1250℃、450-550℃、70-120℃

(2)穩定柱塞泵的壓力。

(3)穩定噴霧乾燥塔內的壓力。

 

穩定以上3個參數點,基本上就穩定了噴霧乾燥塔的運行。


1)、保證粉料的含水率與粒度級配符合要求,且每小時測1次新噴制粉料的含水率與級配,不符合工藝要求時應馬上調整。

2)、經常檢査噴嘴的霧化情況,如噴片孔是否磨損變形,噴嘴是否堵塞等,若發現有異常,應立即取出噴槍進行清洗和更換磨損部分。

3)、每班淘洗粉料兩次,檢查油汙和雜質的含量。方法如下:取5 kg粉料置於塑膠桶中加水化成漿,過150目篩,篩餘烘千後,檢查雜質與油的含量,並用紙包好,註明洗料日期、時問及當班人員姓名、以便車間檢查。

1)、剛開始出噴霧塔的粉料要倒回泥漿倉,待粉料含水率控制至工藝要求時,才能開動輸送帶運送粉料到指定料倉。

2)、當無特殊要求時,必須執行噴滿一料倉,才能轉裝另一料倉,並要在料倉指定位置填上「坯料編號」。

來源:公眾號 陶最天下


相關焦點

  • 最全噴霧乾燥塔的知識
    噴霧乾燥塔是一種可以同時完成乾燥和造粒的裝置,是在生物農藥、醫藥、食品微生物等領域很常見的一種設備。今天為大家詳細介紹噴霧乾燥塔的工作原理、特點、操作規程、常見故障修複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項,讓七友短時間內對噴霧乾燥塔有一個深度了解!
  • 噴霧乾燥技術的應用綜述
    [1]噴霧乾燥是利用霧化器將料液霧化成直徑微小的霧滴,並在乾燥塔中與熱空氣或其它的熱介質直接接觸過程中迅速蒸發料液中的水分或其它溶劑,料液在極短的時間內乾燥成粉狀產品後從乾燥塔排出至旋風分離塔實現氣固分離從而獲得乾燥產品的乾燥技術。
  • 噴霧乾燥技術在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
    噴霧乾燥的原理噴霧乾燥是將原料液用霧化器分散成霧滴,並用熱空氣(或其它氣體)與霧滴直接接觸的方式而獲得粉粒狀產品的一種乾燥過程。原料液可以是溶液、乳濁液或懸浮液,也可以是熔融液或膏狀物。噴霧乾燥的組成和流程系統流程:
  • 噴霧乾燥優缺點
    對噴霧乾燥的過程階段及優缺點進行了分析, 綜述了噴霧乾燥技術的研究進展, 並對噴霧乾燥技術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 最後給出了噴霧乾燥技術在中藥製藥生產中的應用實例
  • 一文把噴霧乾燥技術說全乎,你一定要點開看看!
    噴霧乾燥技術非常適用於料液固含量在0~60%內物料的乾燥,通過改變工藝參數,可以以非常高效的方式生產出符合粉末粒度和形狀、密度、分散性、多態性和流動特性等精確粉末特性的複雜粉末。 影響噴霧乾燥的主要因素 一、進出口溫度 噴霧乾燥室的溫度通常指熱風進入塔內的溫度。乾燥溫度是影響噴霧乾燥粉末物理化學性質最重要的因素。較高的乾燥溫度為乾燥室提供更多的熱量,這增加了乾燥速率並降低了噴霧乾燥產品的水分。
  • 必備知識丨一文把噴霧乾燥技術說全乎,你一定要點開看看!
    噴霧乾燥技術非常適用於料液固含量在0~60%內物料的乾燥,通過改變工藝參數,可以以非常高效的方式生產出符合粉末粒度和形狀、密度、分散性、多態性和流動特性等精確粉末特性的複雜粉末。 影響噴霧乾燥的主要因素 一、進出口溫度 噴霧乾燥室的溫度通常指熱風進入塔內的溫度。乾燥溫度是影響噴霧乾燥粉末物理化學性質最重要的因素。較高的乾燥溫度為乾燥室提供更多的熱量,這增加了乾燥速率並降低了噴霧乾燥產品的水分。
  • 噴霧乾燥塔的知識都在這了,工作原理、操作規程、故障修復!
    主要功能:可將溶液狀態的物料噴入噴霧乾燥塔中,物料乾燥後呈固體粉末狀態出料,按工藝要求可以調節料液泵的壓力、流量、噴孔的大小,得到所需的按一定大小比例的球形顆粒。多數用於生物農藥,醫藥,食品微生物的乾燥。
  • 噴霧乾燥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現狀
    戴命和等根據質量守恆、能量守恆和牛頓第二定律推導了噴霧乾燥過程一維雙向靜態數學模型,從理論上研究了噴霧乾燥的熱乾燥機理,對提高噴霧乾燥的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1.2 噴霧乾燥技術的特點 1.2.1 乾燥迅速,確保產品質量。
  • 中藥浸膏乾燥技術簡析
    由於中藥浸膏黏性大、透氣性差,一般中藥浸膏乾燥技術的乾燥過程中存在乾燥時間長、產量低、能耗高、生產效率低和產品質量不高等缺點,已遠遠不能滿足中藥現代化對高效、節能、環保及先進中藥浸膏乾燥工藝的要求。運用高新技術改造中藥產品的傳統製造方式,已是中藥產業走向高技術產業化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超聲波噴霧-冷凍乾燥與傳統乾燥技術製備高湯粉體的比較
    因此,以高湯為原料經乾燥工藝製備而成的調味粉迅速成為中餐工業化的典型代表,並且以其快捷、方便、營養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常用的粉體乾燥工藝主要有噴霧乾燥(SD)和真空冷凍乾燥(FD)。單一的乾燥方式不足以滿足食品工業的長遠發展,採取聯合乾燥的方式得到質量好、能耗低的高湯粉,成為調味粉工藝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噴霧冷凍乾燥(SFD)技術應運而生。SFD顆粒製備技術多應用於製藥業。
  • 納米噴霧乾燥技術:一項全新的顆粒製備技術?
    實際應用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工藝處方。進口溫度可通過手動設置,並會影響噴頭溫度和出口溫度,較高的進口溫度,有利於物料乾燥完全,但會破壞熱敏性物質的活性。相反,溫度較低,物料乾燥不完全,容易結塊,降低產率。進口溫度的設置需要依據配方組分及物料的理化性質進行摸索。
  • LPG 系 列高 速離心噴霧乾燥 機使用說明書
    有利於提高產量並獲得良限的技術、經濟效益,在化工、輕工、建材、食品、林產化工、藥物、生化等行業有廣闊的前途。表一:產品型號及主要技術參數工作原理空氣通過過濾器和加熱裝置後,進入乾燥室頂部的熱風分配器,通過熱風分配器的熱空氣呈螺旋狀均勻地進入乾燥室,同時由泵將料液送到裝在乾燥室頂部的離心噴霧頭,料液被噴成極小的霧狀液滴,使料液和熱空氣接觸的比表面積大大增加。
  • 納米噴霧乾燥技術促進新一代藥品和化妝品研發
    瑞士BUCHI公司提供先進的納米噴霧乾燥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納米微乳乾燥--脂質體和納米和微米膠囊--納米TiO2和ZnO化妝品原料--昂貴多肽,蛋白質溫和乾燥應用--穩定熱敏疫苗,胰島素和生長激素--高生物利用度納米藥物膠囊--可生物代謝聚酯的納米膠囊--多孔藥物載體的納米懸浮物
  • 技術分享 | 噴霧乾燥法製備固體分散體的應用
    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噴霧乾燥法製備固體分散體的報導與自身研究經驗,以期為研究者提供有益參考。化合物不溶於水性介質是現代製劑研究者經常面臨的挑戰之一,製備固體分散體是提高難溶性藥物溶解度的最常用技術手段之一。製備固體分散體的常用方法有熔融法,溶劑法(又稱為共沉澱法或共蒸發法),溶劑-熔融法,研磨法和噴霧(冷凍)乾燥法。
  • 淺談真空冷凍乾燥食品的加工技術
    它是乾燥技術領域中科技含量高、應用廣的一種技術,因其產品具有綠色、方便、保健功能,深受大家青睞。最後一點就是凍乾食品在生產的過程中採用的是真空或者是衝氮包裝,同時還可以在避光的條件下進行保存,所以這類物質保質期可以長達五年,和速凍食品相比,不需要運輸存儲,這種加工方法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產品的質量。(三)真空冷凍乾燥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控制因素(1)預冷速率和預冷終點溫度。
  • 無錫實驗室噴霧乾燥機價格
    噴霧乾燥機的未來發展將在深入研究乾燥機理和物料乾燥特性,掌握對不同物料的優操作條件下,開發和改進噴霧乾燥機。另外,大型化、高強度、高經濟性,以及改進對原料的適應性和產品質量,是噴霧乾燥機發展的基本趨勢。我國噴霧乾燥機的行業管理及科技開發系統由於乾燥行業為各行業所需。所以它的發展實際上是由許多行業所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
  • 天然成熟蜂蜜生產技術要點
    天然,不需要再濃縮,無抗生素,無白糖飼料,波美度43度以上,優質,高產,成熟蜂蜜,生產技術要點。
  • 飼料氣流乾燥用散熱器衡水生產廠家設備清洗注意事項
    飼料氣流乾燥用散熱器衡水生產廠家設備清洗注意事項   比照其他取暖設備來說又比較舒適,而且使用壽命也是比較長的,因此總體來說性價比高,需求安裝暖氣片的朋友就不要再猶疑了,從速行動吧。天有陰晴雨雪,時有春夏秋冬。是暖氣罩不易清洗,成為病菌、蟑螂等聚居之處。
  • 中藥浸膏乾燥大難題有望解決
    不過,為了更好地乾燥中藥浸膏,一些乾燥製藥設備企業做出了設備改進,研發和生產出了中藥浸膏專用的離心噴霧乾燥機。據悉,專用的離心噴霧乾燥機在工藝操作上有了改變,並在主機結構上有了顯著改革。  在未使用中藥浸膏專用的離心噴霧乾燥機之前,筆者了解到,中藥浸膏乾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物料粘壁,收粉率低;物料在壁上停留時間長,產生物料的焦化變質現象,還有難以清洗,產量低的狀況。不過,一些製藥設備企業通過工藝改進和升級,升級了離心噴霧乾燥機的工藝和性能。
  • 明膠乾燥用散熱器衡水生產廠家設備安裝六大注意事項
    明膠乾燥用散熱器衡水生產廠家設備安裝六大注意事項   衛浴暖氣片都有哪些種類?,衛浴暖氣片都有哪些種類?,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夏天洗澡都不是什麼大問題。良好服務消費者要關注暖氣片裡面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