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餐具五花八門,不僅僅是美觀,這其中還有許多暗含的健康危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餐具的秘密。
今天請到的專家是 同濟大學分析化學教授 朱仲良 老師。
不能被火點燃的叫做無機餐具,能被點燃的叫做有機餐具。
一、無機類餐具
1、陶瓷
平時我們使用的餐具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
如果彩在釉的上面稱之為釉上彩;
如果彩在釉的下面稱之為釉下彩。
釉下彩的餐具相對是安全的。
一般比較鮮豔的色彩都含有重金屬,比如紅色的可能含有銅、藍色的可能含有鈷。還有可能含有鉛和鎘,毒性非常大。
但用了鮮豔色彩的碗後也不用太過擔心,使用時間長以後,重金屬的 含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只要碗上的瓷釉是完好平整的則為安全。但碗破了個口以後便會產生新的危害。
所以儘量使用釉下彩呦~
如何分辨釉上彩和釉下彩?
如果圖案摸上去有凹凸的感覺,說明彩是在釉的上面,是不安全的;
如果圖案摸上去光滑平整,說明彩是被封在釉裡的,相對安全。
我們在選購陶瓷時,應注意選擇正規產品。除了要注意釉上釉下以外,看上去花花綠綠以及有彩色內壁的碗也儘量不要去選擇。
2、紫砂
紫砂也有許多顏色,包括藍色、綠色、咖啡色等。這些顏色豐富的紫砂壺添加了金屬氧化物的顏料。
在燒制紫砂的過程中,一般會加入碳酸鋇來防止紫砂的花泥現象。而鋇是相對容易析出並且是有毒害的。如果新壺泥料裡加過量了,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鋇元素也會析出。
但也不需要太擔心,新買的紫砂壺在使用前多泡幾次就能有效減少鋇元素,使其在標準值以內。
3、鋁鍋
鋁元素不穩定,容易分解。但其表面會生成一層氧化鋁,是一層很緻密的膜,使食物與內層隔開。
但是這會造成人體對鋁元素過度攝入,可能使人變得遲鈍。因此,不建議使用鋁鍋。
4、不粘鍋
不粘鍋之所以不粘是因為裡面塗了一層叫做特氟龍的材料,廣義上說是塑料,化學名稱為聚四氟乙烯。其耐高溫250度。
但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可能會超過250度,所以其中的化學試劑就可能析出,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在挑選不粘鍋時,應注意其本身的材質及內部的塗層質量好壞。同時,在使用的時候注意溫度不要太高。
此外,鍋鏟的選擇也很重要。
不要使用鐵鏟。不能用鋼絲球硬擦。
當然也有一種厚底不鏽鋼鍋,其在底部夾層裡加入了一些物質,即使沒有塗料也能做到「不粘」。但是,價格就比較昂貴了噢。
普通鍋「不粘」的小妙招:
口訣「熱鍋冷油」
將鍋燒熱後,加入油晃一下倒掉,再重新加入油燒菜就可以做到「不粘」啦!
5、不鏽鋼鍋
不鏽鋼是一種以鐵為主的合金,平常我們在超市裡看到的「18-10不鏽鋼」,其中18%是鉻,10%是鎳,其餘是鐵,這種不鏽鋼達到醫用標準,比較優質。
不鏽鋼中的金屬元素在使用的時候並不會以離子形式進入到我們的食物中,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6、鐵鍋
都說用鐵鍋補鐵,其實鐵鍋長期使用是會有一些鐵元素以離子形式析出,至於進入人體後是否能產生什麼作用就另當別論了。
二、有機類餐具
1、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就是小朋友經常用到的仿瓷餐具。其比陶瓷餐具成本更低,更不容易破碎。
密胺又稱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
三聚氰胺本身作為一個材料並不存在毒害的問題,相對而言是穩定的。
這種餐具一般不耐高溫,大約80度以內是沒有問題的。不建議放入微波爐。
所以,密胺餐具規範使用,不要太高溫,不進微波爐還是可以安全使用的。
但是在破損後就不適合使用了!
2、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質量有好有壞,檢驗質量好壞有3個方法:
A、看外包裝,是否有生產日期
B、看外觀,是否變色,聞味道是否發黴。
C、用開水涮一下,是否水中渾濁變色。
3、仿不鏽鋼筷子
仿不鏽鋼筷子內部可能是塑料,外面塗上一層金屬塗層。不僅易斷,且有健康隱患,所以不建議使用。
建議使用真正的不鏽鋼筷子,並且在外出用餐時自帶一套餐具。
更多精彩細節請戳下方視頻~
鎖定周一到周四晚9:00/周日晚8:30
星尚頻道《X診所》 您全家的健康顧問
微信公眾帳號搜索「X診所」
或長按識別 添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