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2021-02-12 靈山幸福學院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宋 | 劉翰《立秋》

立秋至,涼風起~

雖然還那麼熱,但從第一片梧桐葉子落下開始,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起,陽氣由夏長轉為秋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同,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能量了。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立秋是收的開始,萬物收斂陽氣,轉化為春生夏長的成果。

【立秋一候:涼風至】天雖然還是熱,但感覺上已經和立秋前的熱大不同了,這熱斷了根,熱裡有衰微的氣息。

【立秋二候:白露生】立秋之後,茫茫白露生,晨起有略微寒意。早晨去草叢裡走一走,草露溼人衣。

【立秋三候:寒蟬鳴】寒蟬感應到秋氣,開始鳴叫。 

立秋

2016年 立秋時間

8月7日 09:52:58

農曆七月初五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如蘋果、橘子、山楂、獼猴桃等,可收斂肺氣。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溼,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材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 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豆漿、飴糖、橄 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甘蔗等。


立秋後,涼風至。早晚氣溫稍有降低,早晨不冷不熱,氣溫宜人,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凌晨5-6點起床,選擇清幽之處,或草地公園,或林蔭大道進行鍛鍊,很有益身體健康。早上運動也能避免立秋後忌諱的大汗淋漓。此時還在伏天裡,即便是室外的浴場溫度也是溫暖宜人的,可以常去遊泳,離開水面後避免受風。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又當清晨睡醒,閉目叩齒二十一下,咽津,以兩手搓熱熨眼數多,於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 

在立秋之後,多半時日還是三伏天,午後的陣雨逐漸減少,因此被大太陽一曬,白天暑氣甚濃,人的情緒難免受此天氣影響而燥熱心煩,所以白天儘量還是要躲在室內。而夜晚就會有詩中「一枕新涼一扇風」的清涼,加上立秋後天清月明,夜晚時情緒相對平穩舒適,可以約上家人朋友,乘涼、談天、散步。

《千金月令》曰:「七月暑氣將伏,宜食稍涼,以為調攝。法用竹葉一把,梔子二個,切碎,用水熬煎,澄清去渣,用淘粳米磨作泔粉服。」竹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梔子: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竹葉和梔子在藥店有售,煮湯去渣後,直接飲用或加米煮粥。此湯對改善立秋後常見的虛熱燥煩有不錯效果。

適宜:蘋果、菠蘿、鮮棗、小米、菜花、海帶、海蜇、藕、花生、土豆、玉米

孫真人《養生》曰:此月「肝心少氣,肺臟獨旺,宜安靜性情,增鹹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味鹹性平涼的小米、海帶、紫菜等很適合這個節氣。同時酸味收斂肺氣,可平抑過旺之肺氣。多吃些味道酸甜的時令鮮果, 如蘋果、梨子、鮮棗、獼猴桃、菠蘿、芒果等,也能夠令初秋燥熱的身體更滋潤。 常說「貼秋膘」,並非大魚大肉,此時脾胃尚未強健,不能消受厚膩飲食,反而時令的藕、菜花、玉米、花生、土豆等等,常吃些,更能補充營養。
南方地區雨水不斷,除了熱,還有溼的困擾,多吃些茄子、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蔬菜,還具有清暑除熱化溼的功效。

少吃:菱角、新姜、豬肉、西瓜、香瓜、哈密瓜、蔥、姜
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立秋後要少吃些辣椒、蔥、姜等辛味發汗之品。孫真人曰:「勿多食菱肉,動氣。勿多食新姜」,《月令》云:「立秋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法天生意》曰:「立秋後十日,瓜宜少食」。秋後燥氣初起,要少吃生熱化燥的辛辣、油炸、烈性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還有八角,肉桂等熱性食物。《養生書》曰:「秋谷初成,不宜與老人食之,多發宿疾。」
忌吃:肺臟,蓴菜,韭菜,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過硬的麵條
《金匱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白雲忌》曰:「七月勿食蓴,上有蠲(juān)蟲,害人。勿食韭,損目。」《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動氣。勿食茱萸,傷神氣。」孫真人曰:「勿食雁,傷人。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亂。」《月令》云:「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過硬的麵條)」。

 

陸嶸,靈山精舍設計師,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碩士,高級室內設計師,現任上海HKG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中方設計總監。曾主持設計上海世博洲際酒店、無錫靈山梵宮室內設計、無錫靈山禪修中心等多個大型優秀室內設計項目。

精,以修;

舍,而得;

如此靜美的空間與您共享

體驗高品質禪意酒店

無錫靈山精舍訂房電話:0510-85376888

期待您的關注

傳遞幸福傳遞愛

親愛的家人們,可以長按圖中的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  ↓  ↓

小編微信:13382211366

投稿郵箱:meiyi0519@163.com


相關焦點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 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立秋之後,仿佛這一年,日子就開始倒數了。立秋是「四時八節」其中之一,古人非常的重視。  在宋朝,立秋這一天,宮人們會把盆栽的梧桐樹搬到殿內,然後等到時辰到了,就會大聲地喊「秋到了!」如果能隨著聲音震落一兩片葉子,就更好了,被視為吉祥之兆。古人總是不忘吟誦秋天,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立秋的詩句和諺語吧。
  • 2017年立秋時間 立秋習俗
    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立秋一過,晝夜溫差大。養生方法就不同於夏季了。我們要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那麼,立秋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立秋後養生注意事項1、衣:春捂秋凍我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養生保健諺語。
  •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意味著什麼?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一般在公曆的8月7日、8日、9日這三日內,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立秋的意思是秋季的開始,這是和農耕相適應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說法。
  • 立秋將至,農諺:「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有道理嗎
    每年都會有立秋,而今年的立秋來到早,大暑才過了幾天,到了8月7日就是立秋節,今年是早立秋,就像農諺說的,「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有沒有道理呢?一、今年早立秋的原因。2020年是由於多了一個閏四月,所以按農曆來說,就是6月18日就是立秋的日子,是屬於早立秋,早立秋說明進入秋冬時節的時間會變早。大家知道,今年是鼠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狀病毒疫情,造成了許多的人感染和去世。
  • 立秋.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漢代仍承此俗。▼《秋之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
  • 『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
    關於『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描寫立秋的詩詞推薦』關於立秋的著名詩句 有關立秋的諺語俗語,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立秋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農村俗語「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何意?立秋怎麼決定
    農村、農民、農業,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今天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口中的一些俗語,雖然簡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知道「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蘊含著什麼道理嗎?這跟立秋有什麼關係呢?農民都知道立秋有早晚之分,按照往年的情況,一般時間大致是在8月7號往後這幾天,而今年的時間就在8月7號這一天,但由於今年出現了罕見的閏四月,所以在農曆上的時間差別還是很大的,這就是區分立秋早晚的重要因素了。
  • 立秋知秋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吼。」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早晚亦感覺有點涼颼颼。而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露水,亦掛上小草的梢頭。這意味著秋天的來臨。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就有了成語「一葉知秋」。這不禁使我想起人們常說的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 2019立秋祝福簡訊,立秋祝福問候語大全
    立秋之日真心祝願:碩果纍纍整個秋天,開心快樂幸福天天!秋天到,你要笑,祝福信息來報導;秋天到,燥熱跑,愛情秋實少不了;秋天到,好運繞,幸福吹起集結號;秋天到,心情妙,願你天天樂彎腰,祝立秋常笑!立秋節氣到,收穫的季節隨即到:收到簡訊笑一笑,接著就是愜意繞,還有快樂緊跟跑,鈔票多的沒地兒招,工作順利節節高,家庭美滿幸福澆,出入都有貴人保,健康長壽向你招!
  • 「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啥意思?今年何時立秋?
    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是六月立秋還是七月立秋呢?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六月和七月指的是農曆的六月和七月,兩頭指的是夏收和秋收。
  • 立秋圖片朋友圈立秋說說配圖 2020立秋文案關於秋天唯美句子
    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攝  立秋了。立秋之後,暑去涼來,白露降,寒蟬感陰而鳴。  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眼前的暑氣未消,遠方的夜風漸涼,趁綠葉還沒金黃,賞盡夏末風光。  清風拂面來,一葉藏秋意。
  • 【立秋特刊】立秋涼風至,艾灸調脾胃
    「立秋時節養生四大注意一、立秋飲食宜祛暑滋陰立秋時節,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多吃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還可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 農村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有何特殊?
    將一年的365天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和十二月,還有二十四節氣,一個季節有六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預示著孟秋時節的正式始;「秋」天來了,也就寓意暑熱要去了。 今年的「立秋」在運行軌跡上看屬於早秋,時間為8月7日,農曆六月十八日。在民間農村地方,對於立秋有一句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 立秋養生小常識
    秋不涼 籽不黃古代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於過春節。因為諺語有「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之說,即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但還些地區有「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之說,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 立秋微信祝福語
    立秋到了,祝你全家幸福安康!立秋快樂!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壓心底壓心底不能告訴你,就在就在立秋過後我要去找你,燦爛一夏的承諾趕快給我兌現,你答應給我的秋波呢,何時才能做成我的菜單?!「秋」共九筆,代表一筆財富,一筆收穫,一筆開心,一筆快樂,一筆健康,一筆舒暢,一筆平安,一筆順利,一筆如意。立秋到了,祝夏去秋來的你筆筆瀟灑,筆筆滿意。
  • 立秋|立秋喝酒有講究,小酌細品不傷身
    立秋,是一年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時值三伏之末伏,盛夏的餘熱未消,但涼風已起,梧桐落下了第一片葉子,寒蟬開始鳴叫,秋意漸濃。- 立秋喝酒有講究,小酌細品不傷身 -立秋不僅預示著秋天即將來臨,而且是萬物孕育、收穫的季節。生活亦是如此,一年來,或豐收,或頹喪,總需要有些東西來慰藉自己。古人物質匱乏,立秋以肉貼膘,算是犒賞。
  • 立秋前後可以種什麼蔬菜 立秋開什麼花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立秋是很特別的一個節氣,也是秋季中的是一個節氣。在立秋的時候,會有秋老虎出現,天氣還是有點熱。那麼立秋前後可以種什麼菜呢?一般情況下,在立秋的時候,也就是每年的八月初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也會種植一些常見蔬菜,比如油菜、菠菜以及大白菜等等。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 立秋分公母,2020年是什麼秋?今年立秋是熱,還是涼?
    每每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期盼早早立秋,天氣就會涼快下來。在農村裡,就有這樣的一句老話「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單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立秋早一些,天氣涼快,而立秋晚了,自然要熱很久。那麼,今年立秋是在什麼時候,又屬於什麼立秋呢?今年的立秋,從陽曆的時間來看,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大都在8月7號左右。
  • 農諺說,「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了了解一下農村的諺語,「六月立秋趕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現在大暑季節已經過去了一半了,過不了多久就要立秋了,立秋了就代表了秋天的的到來,一般來說立秋的時間在八月上旬,看了今年的日曆,立秋在八月七號,但是農曆上立秋出現的時間差別很大,這也是區分立秋早晚得標準。
  • 今日立秋,如果立秋當天是雨天,往後雨天多還是晴天多?
    今日立秋,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不好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從農業角度來看,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好,莊稼能增產,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不好,會導致莊稼減產,具體怎麼回事,一起往下看。說法一:立秋當天下雨好在農村,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的俗語不少,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大概意思是立秋當天有雨的話,不論哪些地方的莊稼都會豐收,而立秋無雨的話,人們比較擔心,預示著收成可能不好,再比如「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大概意思是立秋有雨的話,即使是生長不好的水稻,也能變成大米,雖然有些誇張,但所表達的意思是立秋下雨比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