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射在即!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測試,將成未來主要紅外...
JWST是NASA、歐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CSA)聯合研發的紅外線觀測用太空望遠鏡,是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和斯皮策空間望遠鏡(SST)的繼任者。該望遠鏡的主要科學任務是尋找大爆炸後宇宙中形成的第一顆恆星和星系的光,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了解恆星和行星系統的形成以及研究行星系統和生命的起源。
-
美國將發射可觀察宇宙起源的最強太空望遠鏡,我國將於2024年首次發射
自從美國NASA在1990年將人類第一臺太空望遠鏡發射到太空以後,基本就壟斷了宇宙美圖的來源,甚至可以說哈勃望遠鏡發射以後,大部分宇宙深處的新發現都是它貢獻的,並且還幫助解決了很多困擾天文學家的疑問。
-
NASA新任務:探索宇宙起源
NASA新任務:探索宇宙起源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該機構計劃於2023年發射「宇宙歷史、再電離紀元光譜—光度計和冰層探測器」(SPHEREx)。
-
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發射升空
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全球氣候談判的關鍵節點或是推遲到明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各國將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新一輪承諾——這是自2015年籤署《巴黎協定》以來的第一次。屆時,各國將展現氣候治理雄心。
-
期待已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日期又被推遲了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停工等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7個月,從2021年3月改為2021年10月31日。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摺疊完畢,準備好進行最後一系列測試;一旦進入軌道,它將展開其精緻的足有一個網球場大小的5層遮陽板。
-
美國宇航局將在一年內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 2020年10月31日,距離美國宇航局打算將其科技含量極高、功能極多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入軌道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目前,該望遠鏡的發射日期定在2021年10月31日。那將是一個星期天,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非常期待這次發射。
-
10年了!NASA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再次延期
美國宇航局科學理事會主席託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和醫學院空間研究委員會的虛擬會議上宣布了這個壞消息。 「我們不會在3月發射,絕對不會在3月,」Zurbuchen在提到之前計劃在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時說。
-
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曝光:將揭示宇宙大爆炸的秘密
宇宙大爆炸理論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關於這個概念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特別是當涉及到大爆炸之後發生了什麼,在我們的宇宙出現的那一瞬間發生了什麼?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要來了,它將有望解開整個宇宙的歷史。
-
NASA史上最貴望遠鏡迎來新進展:詹姆斯 韋伯空間望遠鏡主鏡成功展開
圖片來源:NASA 經歷了多次發射推遲的史上最貴望遠鏡——詹姆斯 韋伯空間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終於在最近的一次測試中迎來了新進展,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韋伯望遠鏡完成了主鏡的部署測試,首次完全展開了它的主鏡,也就是它在太空中將會呈現的樣子。
-
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因疫情問題發射延遲
在國家科學院太空研究委員會的虛擬會議上,美國宇航局科學副主任Thomas Zurbuchen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現在已經不可能在2021年3月發射了。由於時間緊迫,疫情大流行期間望遠鏡的工作速度有所放緩。
-
NASA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啟1年倒計時
一年後的今天,美國宇航局(NASA)將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送往太空,並在繞日軌道上展開工作。 相比之下,前任哈勃望遠鏡繞著地球運轉,通過可見光和紫外波長來觀測宇宙。地日距離在 1.5 億公裡左右,地月距離 38.44 萬公裡,而哈勃望遠鏡處在距離地球 570 公裡處的軌道。
-
NASA和ESA公布「宇宙之吻」太空任務太空人名單,將於2021年發射
「Crew-3」太空人任務成員「Crew-3」太空人任務計劃於2021年秋天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歷史悠久的39A發射臺升空。「該計劃的目標是與美國航空航天業合作,為太空人提供安全,可靠和經濟高效地進入太空站和低地球軌道的通道,」該機構指出,「 NASA與SpaceX的合同總共有6名太空人將前往軌道實驗室。往返於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運輸將提供更多的效用,額外的研究時間,以及在軌道前哨站發現的更多機會。」
-
耗資100億美元 美國韋伯太空望遠鏡完成關鍵測試:2021年發射
提到太空望遠鏡,很多人能想到哈勃,它確實是之前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不過它的時代結束了,明年美國要發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這將是人類最野心勃勃的太空探測計劃,耗資將近100億美元。
-
哈勃太空望遠鏡今天30歲了,它為何如此成功?
| 來源:NASA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由「發現號」太空梭搭載升空。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任務。它的觀測產出了成千上萬篇論文,對星系演化、恆星物理、系外行星、太陽系內天體等研究領域都貢獻巨大。
-
為什麼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史上最強的太空望遠鏡?
人們曾經說人類史上最強的望遠鏡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於1990年4月24日被發射上天,至今已過去了30年,實際上哈勃望遠鏡的退役計劃一直在籌劃當中,早在哈勃望遠鏡的設計之初,它的服役年限其實僅僅只有5年,但是在經過幾次維修之後,哈勃望遠鏡堅挺了二十幾年。哈勃望遠鏡對於人類來說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是人們觀察宇宙的重要窗口。
-
已跳票10年:NASA確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明年3月無法發射、繼續...
天文愛好者翹首以盼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再次跳票。NASA科學項目負責人Thomas Zurbuchen本周三表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不會在明年3月如期發射。他同時強調,這不是誰的錯或者管理失誤。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到了18世紀,望遠鏡已經成為人類研究宇宙不可或缺的工具。世界各地都在建造更大更強的望遠鏡,將大量肉眼原本看不見的天體記錄在案。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以及對觀測要求的提高,人類開始萌生將望遠鏡建到天上去的想法。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無法如期發射
據太空新聞網報導,美國宇航局分管科學的副局長託馬斯·祖布欽(Thomas Zurbuchen)6月10日證實,因疫情爆發工作進度受到影響,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錯過2021年3月的發射時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最貴的一面鏡子,項目總耗資將近90億美元。由於發射時間一拖再拖,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又被戲稱為天文學界的鴿王——從2011年鴿到2018年10月,再到2019年春季、2020年5月、2021年3月,如今還要繼續再鴿。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去年7月30日發射,經過長達七個月的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計劃在火星表面的耶澤洛隕石坑著陸。美國航天新聞網去年12月31日刊文稱,美國宇航局(NASA)將利用「毅力」號火星車繼續其由來已久的火星生命搜尋工作。
-
日本將組建「宇宙作戰隊」;NASA宣布告別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丨科技早...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當受到太陽風乾擾時,地球磁場會產生極光。圖片來源:TIZIANO VALENO/ISTOCK●據《科學》雜誌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更多證據,證明我們的星球在42億年前,即地球形成3.5億年後就有一個強大的磁場,這比之前認為的要早7.5億年。磁場會給地球套上保護罩,保護大氣層不被太陽的高能粒子穿透,還能幫助生命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