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崎新八十年代作品:Palladium 迪斯科舞廳

2021-02-07 建日築聞

1985年5月,一個古老的劇院和音樂廳向公眾敞開大門,這實際是紐約市新開設的一家夜店。 該項目位於紐約東14街126號,由當時知名俱樂部Studio 54的創始人Steve Rubell和Ian Schrager委託磯崎新建造,借用建築原本相當經典的「外殼」,在裡面重新搭建一個充滿活力和發光的獨立結構,磯崎新將自己純粹的幾何線條與古典背景的完美融合。


© Timothy Hursley

正如「紐約時報「**在其1985年5月20日的版面中所指出的那樣:'磯崎新 (Arata Isozaki)當即成為日本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他最新思維的來源。 Isozaki先生的所有想法都可在Palladium夜店中一窺究竟。

大型正交網格呈現出一定的厚度,以照明和堆疊的盒子構成,框架中央有舞池,可以適用於一系列更高級別的會面。 由於是翻新項目,新舊對比雖然顯著,卻不失其美麗和完整性,甚至提升了其原本空間的觀賞品質,形成了一個挑釁的,令人興奮的整體。 在其空間各個角落中,可以看到藝術家 Jean-Michel Basquiat, Kenny Scharf, Keith Haring和Francesco Clemente等的精彩作品。


© Timothy Hursley

不幸的是,這家夜店於1997年關閉,後被拆除,成為紐約大學學生宿舍。

「一個著名的建築師設計一個迪斯科舞廳是很少見的,更不用說決定用這個項目作為他在美國的第一個亮相作品。這就好比菲利普·詹森要去日本設計的不是一座摩天大樓,而是一座藝妓館。「

這份報紙調侃地說道,來慶祝磯崎新大膽完成他在美國的第一件作品。下面請欣賞攝影師 Timothy Hursley 攝像頭下的Palladium 迪斯科舞廳。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 Timothy Hursley

參考文獻
Paul Goldenberg. (May 20, 1985). The Palladium:一個建築戲劇性的迪斯科舞廳。2019 三月,紐約時報:https://www.nytimes.com/1985/05/20/nyregion/an-appraisal-the-palladium-an-architecturally-dramatic-new-discotheque.html

編輯:韓爽,莫因同;翻譯:李凌帆

相關焦點

  • 新褲子樂隊幫唱周深《不會拜拜的Disco》,帶我們回到八十年代
    ,霓虹燈光閃爍的木質地板舞廳。搖曳的舞步,反覆的吟唱,雀躍的熱情,迴蕩在腦海的 Disco 音樂,讓經歷過或者沒有經歷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人,都能感受到那個時代音樂的光芒。周深起源於60年代初法國的「 Disco 」,意思是「供人跳舞的舞廳」,電音曲風的代表,音樂單調卻擁有強烈的節拍感,70年代後風靡世界。
  • Gucci 的紫色復古快閃店,用迷幻主義和迪斯科舞廳亮瞎我的眼!
    上世紀60、70年代: 嬉皮士們呼籲「愛與和平」,崇尚純粹精神、 熱愛生命和大自然、與人為善的本性。 上世紀80年代: 沒有 Disco 怎麼能算周末夜狂熱?!
  • 【四方 音樂專欄】Rasputin:喇叭褲年代的迪斯科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迪斯科音樂橫掃地球兩端,強烈的節奏和隨性的調子使每個人都能忘記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和不順。就連剛剛打開大門的新中國也隨之扭動起來,迪斯科舞廳遍地開花,以Boney.M為代表的迪斯科樂隊也紅遍了大江南北。
  • 11.11 | 金曲脫單 Hook 重現寶麗金舞廳
    風靡八十年代的舞曲!逝去的是歲月,留下的是記憶,無法忘卻的旋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恰逢迪斯科熱潮席捲全球,它的引進出版,是中國音像出版史上第一次與世界流行樂壇的同步對接,使廣大歌迷接觸到了西方優秀的電子舞曲,混音所製造的奇異音效,使每個年輕人心潮澎湃......
  • 迪斯科disco回潮,帶你感受70年代的時尚與狂野
    近年來,20世紀70年代的迪斯科時尚又捲土重來,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主流時尚對波西米亞風格的回歸。70年代的迪斯科服裝被萬聖節和主題派對服裝年復一年的追捧,而迪斯科舞蹈本身正在捲土重來。這種有趣的、歡快的、瘋狂的舞蹈與迪斯科服裝結合在一起,值得回顧。
  • 夢回八十年代
    Synth Pop,合成器流行樂是一種由合成器(Synthesizer)佔主導樂器的流行音樂風格,在迪斯科、舞廳橫行的80年代,合成器流行樂成為主流音樂的重要形式
  • 猛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為啥?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咬文嚼字說服裝036:迪斯科風格(下)
    #PART.01迪斯科風格流行單品?(Disco style popular items?)迪斯科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細帶裙、連身褲、甚至是健身服成為了這個時代女性們去夜店的經典著裝。1、健身服說到健身服,而這就不得不提當時風靡全球的健美操了。
  • 突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
    在那個精神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裡,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節讓善良的人們難以抑制同情的淚水,在淚水中宣洩著人類天然的母子情深。女排五連冠,應該是八十年代最令國人揚眉吐氣的一件大事。這大致可分為普通流行歌曲、軍旅歌曲、搖滾歌曲、西北風歌曲、迪斯科歌曲等。
  • 咬文嚼字說服裝035:迪斯科風格(上)
    #PART.01什麼是迪斯科風格?(What is disco style?)迪斯科風格服裝不同於白天的日常穿著,是配合特殊場合而產生的,無論款式、色彩、圖案,還是材質都突出歡快的節奏感,體現熱情、奔放和動感的風格特徵。
  • 突然發現,為啥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
    在那個精神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裡,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節讓善良的人們難以抑制同情的淚水,在淚水中宣洩著人類天然的母子情深。《血疑》,八十年代引進中國大陸,這部電視曾經曾經成為幾代人的集體回憶,紅透整個亞洲,在中國更是萬人空巷,成為大陸播放的最著名的電視劇。
  • 80年代中國人的夜生活,每一張都是回憶!
    60至70年代,中國人的娛樂生活還帶有非常嚴肅化的特徵,從80年代開始,人們的娛樂,特別是夜生活逐漸從單一走向多元,那個時代的夜生活竟然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看後很嚮往。那個時代對舞蹈有著一直的熱衷,就像現在大媽對廣場舞的熱愛。
  • 突然發現人們開始懷念八十年代了,這是為啥呢?
    在那個精神作品相對貧乏的年代裡,故事中感人的母子情節讓善良的人們難以抑制同情的淚水,在淚水中宣洩著人類天然的母子情深。《血疑》,八十年代引進中國大陸,這部電視曾經曾經成為幾代人的集體回憶,紅透整個亞洲,在中國更是萬人空巷,成為大陸播放的最著名的電視劇。
  • 中國蹦迪簡史之瘋狂90年代
    「晚上去的士高跳舞吧」 這裡「的士高」指的是舞廳類型。「你有什麼愛好?」 「我喜歡跳迪斯科」   這裡「迪斯科」指的是舞蹈類型。最初舞廳會在交誼舞的中間時段給與迪斯科舞曲一個小時,提供給喜歡舞曲的人蹦迪。
  • 昭和80年代吸引力現代史|從「特權階級」女大學生到迪斯科舞廳玩咖OL
    80年代,以電視為主導的流行是如何形成的呢。去年年末,我在電視上看了一期節目,是Matsuko和一些嘉賓介紹日本男女的吸引力現代史(日本の男と女のモテ現代史)。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便想通過這期節目介紹的內容,以及在看了節目之後我自己的拓展研究,來從男男女女為了吸引異性花費的心思的角度,來了解80年代日本的社會的變化。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圖為80年代的北京地壇公園,這裡是一些退休幹部在廣場上學習跳迪斯科,查閱了一些資料後發現,87年88年是個神奇的年代,退休老人在跳老年迪斯科,青少年們在跳霹靂舞(break dance 街舞的前身)不知道當年的你對這裡跳迪斯科有沒有印象呢?
  • 八十年代,一個五彩斑斕的年代.
    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詞可能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 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八十年代,猶如朱自清先生在三十年代寫下的《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08.09丨Lust Calling-Click #15 勾魂舞廳七城派對 廣州站
    今夏最性感派對即將來襲最騷的Funk和最浪的迪斯科將撩撥蠢蠢欲動的靈魂寂寞午夜別徘徊
  • 迪斯科女皇張薔:三十年前她稱霸音樂圈,如今被80後樂評人質疑
    被60後70後熟知的張薔,是三十年前曾被稱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迪斯科女皇」。她主要活躍於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因此,很多像「流水紀」這樣的80後90後對張薔並不熟悉。後來,張薔在回憶那個年代時光這樣說道,「我是真正享受過80年代風起雲湧的人。」「藝人」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還並沒有用來特指歌手或者演員,但那個時代的「藝人」影響力卻是有目共睹的。身旁但凡是60後70後的人群裡,幾乎沒有不認識張薔的。帶著與眾不同的「爆炸頭」、「電音」、「朋克」風格,張薔的歌是迪斯科愛好者的首選舞曲,讓她成為大眾心目中的「迪斯科女皇」。
  • [回眸]懷念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油百花爭豔的年代。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