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絡活喜)中文說明書

2021-02-12 藥物深度解析
【英文名稱】Amlodipine Besylate Tablets【漢語拼音】Benhuangsuan Anlüdiping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為苯磺酸氨氯地平,其化學名稱為:3-乙基-5-甲基-2-(2-氨基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氫-6-甲基-3, 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鹽。

本品輔料包括:微晶纖維素,無水磷酸氫鈣,乙醇酸澱粉鈉,硬脂酸鎂。本品適用於高血壓的治療。本品可單獨應用或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高血壓的控制是心血管風險綜合管理的一部分,綜合管理措施可能需要包括:血脂控制、糖尿病管理、抗血栓治療、戒菸、體育鍛鍊和限制鈉鹽攝入。收縮壓或舒張壓的升高均增高心血管風險。在更高的基礎血壓水平上,每毫米汞柱血壓的升高所帶來的絕對風險增加會更高。降低血壓獲得風險降低的相對程度在有不同心血管絕對風險的人群中是相似的。嚴重高血壓患者,略微降低血壓就能帶來較大的臨床獲益。對成人高血壓患者,通常而言,降低血壓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主要是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的風險。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本品適用於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對症治療。可單獨應用或與其他抗心絞痛藥物聯合應用。血管痙攣性心絞痛(Prinzmetal’s或變異型心絞痛):本品適用於確診或可疑的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治療。可單獨應用也可與其他抗心絞痛藥物聯合應用。經血管造影證實的冠心病:經血管造影證實為冠心病,但射血分數≥40%且無心力衰竭的患者,本品可減少因心絞痛住院的風險以及降低冠狀動脈重建術的風險。【用法用量】成人:通常本品治療高血壓的起始劑量為5mg,每日一次,最大劑量為10mg,每日一次。身材小、虛弱、老年、或伴肝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劑量為2.5mg,每日一次;此劑量也可為本品聯合其它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劑量。劑量調整應根據患者個體反應及目標血壓進行。一般應在調整步驟之前等待7~14天。如臨床需要,在對患者進行嚴密監測的情況下,也可以快速地進行劑量調整。治療慢性穩定性或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推薦劑量是5~10mg,每日一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議使用較低劑量治療,大多數患者的有效劑量為10mg,每日一次。治療冠心病的推薦劑量為5~10mg,每日一次。在臨床研究中,大多數患者需要10mg/日的劑量。【不良反應】臨床試驗的經驗:由於臨床試驗進行的條件存在很大差異,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法與另一種藥物在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直接比較,可能也不能反映臨床實踐中觀察到的發生率。本品的安全性在美國等國外的臨床研究中有了較為完整的數據,涉及患者超過11000名。總體而言,患者對於使用本品每日劑量達10mg範圍內均有較好的耐受性。本品治療過程中報導的不良反應,多為輕或中度。在本品10mg(N=1730)直接與安慰劑(N=1250)對照的臨床研究中,氨氯地平組由於不良反應停藥的僅有1.5%,對比安慰劑組(約 1%)沒有顯著性的差別。最常被報告的比安慰劑頻繁的不良反應在下表中體現。與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如下:

其他不良反應與劑量的相關性不確定,但是在安慰劑對照研究中發生率超過1%的包括:

個別不良反應顯示與藥物和劑量相關,且女性應用氨氯地平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男性多的顯示如下:

在臨床對照研究、開放研究或上市後應用中,患者下列事件的發生率<1%,但是>0.1%,其相關性尚不確定,在此列出以提醒醫生關注:

心血管系統: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動過速以及房顫)、心動過緩、胸痛、外周局部缺血、暈厥、心動過速、血管炎。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感覺減退、周圍神經病變、感覺異常、震顫、眩暈。胃腸系統:食慾減退、便秘、吞咽困難、腹瀉、腸胃脹氣、胰腺炎、嘔吐、牙齦增生。全身:過敏性反應、乏力1、背痛、潮熱、全身不適、疼痛、僵直、體重增加、體重下降。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痛、關節病、肌肉痛性痙攣1、肌痛。精神病學:性功能障礙(男性1和女性)、失眠、神經質、抑鬱、夢境異常、焦慮、人格障礙。皮膚及附屬物:血管性水腫、多形性紅斑、瘙癢1、皮疹1、紅斑疹、斑丘疹。1在安慰劑對照研究中,這些事件的發生率小於 1%,但是在所有多劑量的研究中,這些副反應的發生率在 1%至 2%。常規實驗室檢查數據在本品治療中並沒有臨床顯著性的變化。血鉀、血糖、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尿酸、尿素氮或肌酐均沒有臨床相關變化。在 CAMELOT 及 PREVENT 研究中(見【臨床試驗】),其不良反應與前面報告的相似(見上)。外周性水腫是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上市後報告:因為這些反應由未知樣本量的人群自願報告,因此無法可靠評價發生頻率或確定與藥物暴露的因果關係。以下上市後應用中發生的事件罕有報導,與藥物的相關性尚未確定:男性乳房增大。在上市後應用中,有患者出現黃疸與轉氨酶明顯增高(多與膽道梗阻或肝炎的表現相一致)而需要住院治療,其可能和氨氯地平相關。上市後報告表明:錐體外系疾病可能和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有關。在以下患者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沒有發現其他的安全性問題:慢性阻塞性肺病、代償良好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糖尿病以及血脂異常。【注意事項】1.低血壓:症狀性低血壓可能發生,特別是在嚴重的主動脈狹窄患者中。因本品的擴血管作用是逐漸產生的,服用本品後發生急性低血壓的情況罕有報導。2.心絞痛加重或心肌梗死:極少數患者,特別是伴有嚴重冠狀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在開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或增加劑量時,可出現心絞痛惡化或發生急性心肌梗死。3.肝功能受損病人的使用:因本品通過肝臟大量代謝,並且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漿清除半衰期(t1/2)為 56 小時,因此本品用於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時應緩慢增量。風險總結:上市後報告中關於孕婦使用絡活喜的可用數據有限,不足以確定主要出生缺陷和流產的藥物相關風險。對於孕婦和胎兒在妊娠期高血壓控制不佳存在風險[見「疾病相關的孕婦和/或胚胎/胎兒風險」]。在動物生殖研究中,以最大推薦人用劑量(MRHD)的大約10倍和20倍劑量分別向器官形成期的孕鼠和孕兔經口給予馬來酸氨氯地平時,沒有觀察到發育受到不良影響的證據。但大鼠的產仔數顯著減少(減少大約50%),且宮內死胎數量顯著增加(增加大約5倍)。研究已證明,氨氯地平在該劑量下能夠延長大鼠的妊娠期和產程[見「動物數據」]。適用人群出現主要出生缺陷和流產的預計背景風險尚不明確。所有妊娠均有出生缺陷、流產或其他不良結果的背景風險。在美國普通人群中,臨床確診妊娠的主要出生缺陷和流產的預計背景風險分別為 2%-4% 和 15%-20%。疾病相關的孕婦和/或胚胎/胎兒風險:妊娠期高血壓增加孕婦出現先兆子癇、妊娠糖尿病、早產和分娩併發症(例如,需要剖宮產和產後出血)的風險。高血壓增加胎兒出現宮內生長受限和宮內死胎的風險。應仔細監測有高血壓的孕婦,並予以相應的管理。動物數據:當妊娠大鼠及兔在各自的主要器官形成時期經口接受高達10mg氨氯地平/kg/天(按體表面積算,分別為MRHD的10倍和20倍)的馬來酸氨氯地平時,未發現致畸性或其他胚胎/胎兒毒性。然而在大鼠交配前、整個交配和受孕期間接受馬來酸氨氯地平(劑量相當於10mg氨氯地平/kg/天)治療14天的大鼠中,觀察到窩數顯著減少(大約50%),子宮內死亡數量顯著增加(約5倍)。研究已證明,馬來酸氨氯地平在該劑量下能夠延長大鼠的受孕期和分娩期。風險總結:基於已發表的臨床哺乳研究的有限數據,人乳中存在氨氯地平,估計嬰兒相對劑量的中位數為4.2%。尚未觀察到氨氯地平對母乳餵養嬰兒產生不良反應。關於氨氯地平對乳汁生成的影響,尚無可用數據。【兒童用藥】有臨床數據提示,本品(2.5mg~5mg/天)在6~17歲兒童患者有效(見【臨床試驗】)。6至17歲兒童高血壓患者應用本品的推薦劑量為2.5mg至5mg,每日一次。尚無兒童患者每日應用本品5mg以上劑量的研究(見【臨床試驗】)。【老年用藥】目前尚沒有充分的臨床研究以確定老年患者(65 歲以上)與年輕患者對本品的反應是否不同。其他的臨床應用中沒有發現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在反應上的差別。一般來說,考慮到多數情況下老年人有肝、腎或心功能的減退及並發其他疾病或合用其他藥物的可能更大,老年患者的劑量選擇要謹慎,通常開始宜用劑量範圍內的低劑量。老年患者對本品的清除率降低,導致曲線下面積(AUC)增加約 40~60%,因此宜從小劑量起始(見【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為 CYP3A 弱抑制劑,可能增加 CYP3A 底物濃度。1.1 其它藥物對氨氯地平的影響(見【藥代動力學】)CYP3A 抑制劑:與中度和強度CYP3A4 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唑類抗真菌劑,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或克拉黴素,維拉帕米或地爾硫卓)合用,可導致氨氯地平全身性暴露量增加,並可能需要減少劑量。氨氯地平與 CYP3A 抑制劑同服時,應監測低血壓及水腫症狀,以確定是否需調整劑量。CYP3A 誘導劑:當與已知 CYP3A4誘導劑合用時,氨氯地平的血藥濃度變化較大。無論合用藥物時還是用藥後,均需要密切監測血壓,必要時進行劑量調整。特別是使用強度 CYP3A4 誘導劑(利福平、貫葉連翹提取物等)時。西地那非:當西地那非和氨氯地平合用時,每種藥品獨立發揮各自的降壓效果,故應監測低血壓狀況。1.2 氨氯地平對其它藥物的影響(見【藥代動力學】)辛伐他汀:辛伐他汀與氨氯地平合用會增加辛伐他汀的暴露量。服用氨氯地平的患者應將辛伐他汀劑量限制在20mg/日以下。免疫抑制劑:合用時,氨氯地平可增加環孢素或他克莫司的全身性暴露量。建議對環孢素和他克莫司的血谷濃度經常監測,並在適當的時候調整劑量。【藥物過量】嚴重過量可能導致外周血管過度擴張伴有顯著的低血壓以及反射性心動過速。人體研究中,本品有意過量應用的資料有限。分別給予小鼠和大鼠等價於40mg氨氯地平/kg和100mg氨氯地平/kg的馬來酸氨氯地平單次口服劑量可導致死亡。給予犬等價於氨氯地平≥4mg/kg的馬來酸氨氯地平(根據mg/m2 換算,為人類最大推薦劑量的至少11倍)單次口服劑量引起明顯的周圍血管擴張和低血壓。如果有超大量服藥,應積極進行心肺監測。頻繁的血壓測量十分必要。如果發生低血壓,應提供心血管支持治療,包括將四肢抬高以及準確補液。如果應用這些保守治療,低血壓仍然不緩解,可考慮給予血管收縮劑(如:苯腎上腺素),注意循環液體量和尿量。由於本品與血漿蛋白結合率高,所以透析治療是無益的。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可能有益於逆轉鈣通道阻滯的影響。在某些病例中,洗胃可能具有一定必要性。在健康志願者中,給予氨氯地平10mg後2小時使用活性炭,氨氯地平的吸收率下降。成人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壓療效在15個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組800人,安慰劑組538人。安慰劑校正後,接受每天一次本品給藥治療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用藥後 24 小時臥位和立位血壓下降有統計學意義,平均立位血壓降低 12/6mmHg,臥位血壓降低 13/7mmHg。間隔 24 小時給藥觀察到藥物降壓作用可持續 24 小時(降壓峰值和谷值效果幾乎相同)。用藥時間達到 1 年的患者未顯示對藥物的耐受性。3 個平行、固定劑量的劑量反應研究顯示:在推薦劑量範圍內,臥位和立位血壓的降低是呈劑量相關的。藥物對年輕人和老年人患者舒張壓的作用效果相仿。對老年患者收縮壓的影響大些,可能與其收縮壓基線較高有關。對黑色人種與白色人種的作用相仿。兒童患者:268名6歲至17歲的高血壓患者首先隨機接受氨氯地平2.5或5mg,每日一次,治療4個星期後,二次隨機分組接受同樣劑量的氨氯地平或安慰劑繼續治療4 個星期。在8周結束時,接受2.5mg或5mg氨氯地平治療的患者,其收縮壓顯著低於二次隨機分組接受安慰劑的患者。藥物降壓的強度難以準確量化,但幅度可能是 5mg 的劑量使收縮壓下降小於 5mmHg,而 2.5mg 的劑量使收縮壓下降 3.3mmHg。不良事件與成人相似。2.對於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在運動誘發的心絞痛中的作用,已在8個安慰劑對照,雙盲的臨床研究中得到評估,研究持續時間為6周,共包括1038名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684人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354人使用安慰劑)。其中5個研究,應用10mg劑量,其運動(腳踏車或活動平板)時間顯著增加。苯磺酸氨氯地平10mg與5mg,其症狀限制性活動時間平均增加分別為12.8% (63 秒)以及 7.9%(38 秒)。在一些研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10mg也能延長發生1mm ST段偏離的時間和降低心絞痛的發作頻率。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持久功效在心絞痛患者的長期研究中已被證實。心絞痛患者中血壓的降低(4/1mmHg)和心率的變化(+0.3 bpm)沒有顯著臨床意義。3.對於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作用:一個持續4周,包含50名患者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能夠減少大約 4次/周的心絞痛發作,安慰劑組能夠減少大約 1 次/周的心絞痛發作(p<0.01)。由於臨床症狀改善不足而退出研究的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組為 2/23,安慰劑組為 7/27。4.對於已證實的冠心病的作用:PREVENT 研究入選了825名經血管造影證實為冠心病的患者,隨機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每日一次)或安慰劑並隨訪3年。雖然本項研究通過冠狀動脈造影並沒有發現主要終點—冠狀動脈管腔直徑發生顯著變化,但數據顯示冠心病患者因心絞痛發作入院的比例和需行冠脈重建術的比例有降低趨勢。CAMELOT研究入選了1318名最近通過血管造影術證實為冠心病的患者,冠狀動脈左主支無病變,不伴隨射血分數<40%或心衰。患者(76%男性,89%白種人,93%美國人,89%具有心絞痛歷史,52%未行PCI術,4%行PCI但未置入支架,44%行支架置入術)被隨機分配至雙盲治療組,在標準治療(其中接受阿司匹林佔89%,他汀類藥物83%,β-阻滯劑74%,硝酸甘油50%,抗凝藥物40%,利尿劑32%,但是排除其他的鈣離子通道拮抗劑)基礎上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治療或者安慰劑治療。隨訪的平均時間為19個月。患者首發以下事件之一的時間為主要終點:心絞痛入院;冠狀動脈重建術;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心跳復甦;心衰入院;腦卒中/TIA;或外周血管性疾病。苯磺酸氨氯地平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發生110(16.6%)和151(23.1%)次首發事件,風險比為0.691 (95% CI: 0.540-0.884, p=0.003)。主要終點的概括見圖1。這個研究的結論主要來自藥物對於因心絞痛發作而入院、及對於冠脈重建術的預防作用(見表1)。圖 2 顯示不同亞組的效果。CAMELOT研究亞組中,行冠脈造影的人群(274 例),與安慰劑相比,氨氯地平並未降低冠脈斑塊體積(血管內超聲檢查)。圖 1:苯磺酸氨氯地平組與安慰劑組複合臨床終點的 Kaplan-Meier 分析

圖 2:在所有亞組分析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對比安慰劑對於主要終點的影響

在下表1中概述了有顯著意義的各種複合終點的臨床結果,其他主要終點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跳復甦,心肌梗死,心衰入院,腦卒中/TIA,或外周血管性疾病,氨氯地平組與安慰劑組沒有顯著性的差別。

5.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在四項為期8-12周的研究中與安慰劑進行了比較,研究包括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II/III級的心衰患者697名。通過測定運動耐力,NYHA分級、臨床症狀或左心室射血分數,研究證實苯磺酸氨氯地平沒有使心衰加重的證據。在一個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長期(隨訪至少6個月,平均13.8月)、安慰劑對照、發病率/死亡率的研究中,1153名NYHAIII級 (n=931)或 NYHA IV級 (n=222) 的心衰患者,在接受穩定劑量的利尿劑、地高辛和ACEI的基礎上,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苯磺酸氨氯地平對研究的主要終點、NYHA分級,或心衰症狀沒有影響。這些複合終點是指所有原因導致的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發病率(特指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衰加重而入院)。苯磺酸氨氯地平組與安慰劑組,所有原因的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的總數分別為222/571 (39%)與 246/583 (42%),研究中,心血管病事件約佔研究終點事件的 25%。另外一個隨機化研究(PRAISE-2)中,NYHA III (80%) 或IV (20%)的心衰患者未伴有臨床症狀或明確的缺血性疾病,在接受穩定劑量的 ACEI(99%),洋地黃(99%)以及利尿劑(99%)治療的基礎上,接受安慰劑(n=827)或苯磺酸氨氯地平(n=827)治療,平均隨訪時間為33個月,全因死亡率的主要終點在本品以及安慰劑組並沒有顯著性的差別(95%可信區間,苯磺酸氨氯地平組從下降8%至增加29%)。但苯磺酸氨氯地平組有更多的肺水腫報導。【藥理毒理】藥理作用:氨氯地平是一種二氫吡啶鈣拮抗劑(亦稱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能夠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實驗數據顯示氨氯地平與二氫吡啶及非二氫吡啶的結合位點均可結合。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縮過程依賴於細胞外鈣離子通過離子通道進入細胞內完成。氨氯地平可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轉運,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作用比心肌細胞的作用強。體外實驗可觀察到該藥存在負性肌力作用,但臨床治療劑量在活體動物實驗中未觀察到這一作用。氨氯地平不影響血清鈣的濃度。在生理酸鹼度範圍內,氨氯地平是一種離子化的複合物(pKa=8.6),通過與鈣通道受體在結合位點緩慢地結合/分解實現其逐步起效的作用。氨氯地平是一個外周動脈血管擴張劑,直接作用於血管平滑肌,從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壓。氨氯地平能夠緩解心絞痛的具體機制還未完全確定,但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勞力型心絞痛:氨氯地平通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臟後負荷)使心率-收縮壓乘積降低,實現不同運動量級別的心肌需氧量的下降。血管痙攣型心絞痛:在體動物試驗和體外人冠狀血管試驗研究顯示氨氯地平可以抑制血管痙攣,恢復冠狀動脈以及小動脈的血流灌注,從而適應鈣、腎上腺素鉀、血清素和血栓素A2 異構體的變化。在血管痙攣性(Prinzmetal’s 或變異型)心絞痛中,氨氯地平的作用主要來自於其對冠狀動脈痙攣的抑制。血液動力學:高血壓患者服用治療劑量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後,可引起血管舒張導致仰臥和站立血壓下降。長期給藥,血壓的下降並不伴隨心率或血漿兒茶酚胺濃度的顯著變化。在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血液動力學研究中發現,快速靜脈內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降低動脈血壓並增加心率,但是在血壓正常的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研究中長期口服氨氯地平,對心率或血壓並沒有顯著的影響。長期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每日一次,對血壓的控制效果至少維持 24 小時。年輕及老年患者的降壓效果均與血漿濃度相關。應用氨氯地平血壓下降的程度也與治療前血壓升高的程度相關;因此,中度高血壓(舒張壓 105~114 mmHg)患者的降壓效果要比輕度高血壓(舒張壓 90~104 mmHg)患者強 50%。正常血壓受試者的血壓並沒有顯著的臨床變化(+1/–2 mmHg)。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治療劑量可導致腎血管阻力下降,腎小球濾過率增加,以及有效腎血流增加,不影響濾過分數和蛋白尿。與其他鈣離子通道拮抗劑一樣,在正常心功能的患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後,心臟功能的血液動力學檢測在靜止和運動(或踏步)時均顯示心臟指數有小幅度的增加,且不伴有 dP/dt 或左心室舒張末期壓或體積的變化。在血液動力學的研究中,動物或人體應用治療劑量範圍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即便是在人體中與β 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也均沒有出現負性肌力作用。在正常健康人及代償良好的心衰患者中使用其他具有顯著的負性肌力作用的藥物也有相似的發現。電生理學作用:活體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不影響竇房結或房室傳導功能。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靜脈給藥 10mg, A-H、H-V 傳導以及起搏後竇房結恢復時間並沒有顯著性的改變。β-阻滯劑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用藥患者亦可觀察到類似結果。在高血壓或心絞痛患者中聯合應用氨氯地平以及 β 受體阻滯劑的臨床研究中,未觀察到對心電圖參數的不良影響。僅有心絞痛的患者,應用氨氯地平沒有改變心電圖的傳導間期,亦沒有增加 AV 傳導阻滯。遺傳毒性:馬來酸氨氯地平在基因或染色體水平的遺傳毒性試驗結果均為陰性。生殖毒性:大鼠(雄性大鼠交配前64天起,雌性大鼠交配前 14 天起)經口給予馬來酸氨氯地平劑量達10mg/kg/天(以氨氯地平計,按體表面積換算,相當於體重為 50kg 人體最大推薦劑量10mg的8倍),未見對生育力的明顯影響。妊娠大鼠和兔在各自的主要器官形成時期經口給予馬來酸氨氯地平劑量達 10mg /kg/天(分別約為人最大推薦劑量的 10 倍和 20 倍),未見對胚胎胎仔生長發育的明顯影響。然而在大鼠交配前、整個交配和受孕期間經口給予馬來酸氨氯地平10mg/kg/天,給藥 14 天,可見窩數明顯減少(大約 50%),宮內死胎數量明顯增加(約 5 倍),且顯示該劑量水平的馬來酸氨氯地平能夠延長大鼠的受孕期和分娩期。致癌性:小鼠和大鼠摻食法經口給予馬來酸氨氯地平0.5、1.25和2.5mg/kg/日,連續給藥2年,未見致癌作用,小鼠高劑量大約相當於人最大推薦劑量,大鼠高劑量約為人最大推薦劑量的 2 倍。【藥代動力學】給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劑量後,6~12小時血藥濃度達至高峰,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64~90%,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生物利用度不受攝入食物的影響。氨氯地平通過肝臟被廣泛(約90%)代謝為無活性的代謝產物,其他10%以原藥形式排出,60%的代謝物經尿液排出,體外研究表明,在高血壓患者中,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93%。其血漿清除率為雙相性,終末消除半衰期約為30~50小時。連續每日給藥7~8天後,氨氯地平的血藥濃度達至穩態。氨氯地平的藥代動力學不受腎功能損害的影響。因此腎功能衰竭患者仍應接受常規初始劑量治療。老年患者以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氨氯地平的藥物清除率減慢,從而導致曲線下面積(AUC)增加約40-60%,因此可能需要選用較低的起始劑量。在中重度心衰患者中也觀察到了相似的 AUC 增加。兒童患者:在62名年齡6歲至17歲的兒童高血壓患者中進行了1.25mg至2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治療,體重校正後的藥物清除率和分布容積與成年人相似。藥物相互作用:體外數據顯示氨氯地平不影響地高辛、苯妥英、華法林或吲哚美辛與人血漿蛋白的結合。其它藥物對氨氯地平的影響:與西咪替丁、鎂鋁氫氧化物抗酸藥、西地那非、葡萄柚汁合用,對氨氯地平的暴露量無影響。CYP3A 抑制劑: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日劑量180mg地爾硫卓與5mg 氨氯地平同服,導致氨氯地平全身暴露量增加60%。在健康志願者中與紅黴素同服未顯著影響氨氯地平全身暴露量。但CYP3A4強抑制劑(如酮康唑、克拉黴素)可能會大幅增加氨氯地平血藥濃度(見【藥物相互作用】)。氨氯地平對其它藥物的影響:合用氨氯地平不改變阿託伐他汀、地高辛、乙醇(酒精)的暴露量,和華法林的凝血酶原反應時間。辛伐他汀:多劑量10mg氨氯地平與80mg辛伐他汀合用時,辛伐他汀的暴露量比單獨使用辛伐他汀增加了77%(見【藥物相互作用】)。環孢素:一項在腎移植患者(N=11)中進行的前瞻性研究顯示,與氨氯地平同服時環孢素谷濃度水平有平均 40%的提高(見【藥物相互作用】)。他克莫司:一項CYP3A5表達的中國健康志願者中的前瞻性研究(N=9)表明,相比單獨使用他克莫司,和氨氯地平合用增加他克莫司暴露量2.5~4倍。在CYP3A5非表達者(N=6)中未觀察到這一發現。然而,已報告一位腎移植患者(CYP3A5非表達者)對腎移植後高血壓起始使用氨氯地平,他克莫司血漿暴露增加3倍,導致所需使用的他克莫司劑量減少。不論CYP3A5基因型狀態,不能排除這些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見【藥物相互作用】)。【包裝】鋁塑水泡眼包裝,5mg: 7片/盒,14片/盒,28片/盒;10mg: 30片/盒,10 片/盒。高密度聚乙烯瓶包裝,5mg: 500片/瓶;10mg:300片/瓶,500片/瓶。【有效期】 5mg: 60 個月;10mg: 36 個月。生產地址:遼寧省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慶路 22 號

相關焦點

  • 都是降壓藥氨氯地平,絡活喜和施慧達有什麼不同?這樣選就對了
    絡活喜與施慧達的區別 絡活喜和施慧達屬於同類藥物,即鈣離子拮抗劑,也叫鈣通道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二氫嘧啶類,以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藥物為代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地平類藥物」,絡活喜和施慧達都屬於這一類;另一類是非二氫嘧啶類,代表藥物有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 絡活喜,主治高血壓、冠心病,通用名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進口的原研藥,於1990年在美國上市,於1994年在中國上市。
  • 降壓藥:5mg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何異同?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就差兩個字,其實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朋友來說,無需糾結。我們服用一種降壓藥,最關心的就是血壓能否降到正常,第二就是有沒有出現副作用,第三是否是長效的降壓藥。如果滿足這3個最基本要求,那麼我們就可以長期服用來降血壓。
  • 這3三種降壓藥都叫氨氯地平,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醫生說了實話!
    高血壓就一個疾病,可是降壓藥卻有上百種,真是讓人眼花繚亂,甚至稀裡糊塗,單就一個氨氯地平,就有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馬來酸氨氯地平三種。三種氨氯地平是不是一個藥?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馬來酸氨氯地平有什麼區別?到底是不是一種藥?既然三種降壓藥都含有「氨氯地平」四個字,那就說明他們是親兄弟,不但屬於地平類降壓藥,更屬於氨氯地平這一大家庭!這三兄弟又有什麼不同呢?
  • 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
    相信有不少高血壓朋友在吃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下文簡稱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下文簡稱左旋氨氯地平)有什麼區別?哪種作用更好,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1、二者產地不同,治療費用不同氨氯地平由美國於1990年開發上市,屬於原研進口產品,治療費用相對較高。
  •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獲藥品註冊證書
    格隆匯12月14日丨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公告,集團開發的新型降壓藥"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商品名:天舒平)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藥品註冊證書,為該品種國內首仿獲批,且視同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 中國生物製藥新型降壓藥「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獲藥品註冊證書
    原標題:中國生物製藥新型降壓藥「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獲藥品註冊證書   中國生物製藥
  • 苯磺酸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馬來酸氨氯地平?如何選擇?
    有很多人服用著氨氯地平這種降壓藥,但是有時候會發現有的叫苯磺酸氨氯地平,有的叫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的叫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大家會問:有什麼區別?選哪一種呢?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999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誕生,簡單說就是去除了氨氯地平中的右旋成分,首次得到了純淨左旋體,並獲得化合物發明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研究發現,左旋體降壓作用是右旋體的1000 倍,是1:1外消旋體的2 倍,右旋體幾乎無降壓作用。
  • 服用氨氯地平,要留意「左旋」二字,同樣的藥效,副作用少很多
    一位朋友留言:王藥師,我今年46歲,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血壓8年了,今天去換藥時,無意中發現藥盒上多了「左旋」兩個字,這兩種藥有什麼差別嗎? 以朋友服用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為例,具體講一下二者到底有何差別 一、藥品適應症 二者皆適用於高血壓和心絞痛的治療,都可單獨與其他降壓藥物和抗心絞痛藥物聯用。
  • 選擇降壓藥,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哪個更好?|左旋氨氯地平|左旋...
    對長期服用地平類降壓藥的患者來說,氨氯地平是非常熟悉的一種降壓藥。氨氯地平作為較新一代的長效降壓藥,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小,適合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服用。而且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市面上的氨氯地平片有兩種,一種是氨氯地平,一種是左氨氯地平,這兩種藥有什麼區別呢?作用一樣嗎?
  • 20億級注射劑首申報;齊魯第35個產品過評;苯磺酸氨氯地片過30家
    20億級注射劑首申報;齊魯第35個產品過評;苯磺酸氨氯地片通過30家…來源:藥智網|時生截止7月17日,CDE一致性評價受理號達2218個,涉及584家企業的527個品種(按補充申請計,下同);已通過受理號611個;本周又有5個品種6個品規過評,其中3個為首家
  • 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一起服用,醫生說注意這4點,以確保安全!
    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聯合使用,是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聯合降壓的方法,那麼我們在服用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一起降壓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果再加上氨氯地平就不是兩種降壓藥,而是3種降壓藥,所以藥名要認清。再者氨氯地平分為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馬來酸氨氯地平三種,雖說都叫氨氯地平,但降壓效果不太一樣,所以沒有特殊情況,儘快使用一種,不要總更換。
  • 國產創新藥左氨氯地平火了
    第三代CCB包括長血漿半衰期的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真正的L/N雙通道分子長效降壓藥物,具有起效平緩、作用平穩、持續時間久、抗高血壓谷峰比值高的特點。 國產創新藥——左氨氯地平 左氨氯地平作為最新一代CCB類降壓藥,納入最新版《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
  • 高血壓用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區別是什麼,如何選擇?看醫生怎麼說
    我們題目所提到的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都是鈣離子拮抗劑。兩者藥物的作用機理雖然相同,但是兩種藥物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起效時間:硝苯地平片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氨氯地平起效慢,半衰期時間長。氨氯地平起效緩慢,但是降壓時間較長,降壓效果一般在用藥1-2周後才能達到穩定,藥效較平穩,不容易形成血壓波動。用藥的頻次:硝苯地平每天需要吃3次以上,氨氯地平比較緩慢,藥效時間長,每天服用一次即可。
  •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有什麼區別嗎?怎麼選?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可以說是最常用的降壓藥,關於他們的一些知識我們開了解一下。2、硝苯地平的種類(1)硝苯地平片:地平類降壓藥的使用歷史已經很長了,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鈣離子拮抗劑劑的代表藥物,也叫做心痛定,因為它降壓的同時能夠擴張冠脈、緩解心絞痛。硝苯地平片的降壓作用強,起效快,如果舌下含服的話,起效更快,只要幾分鐘就能夠起效。
  • 如果你有高血壓,每天都吃氨氯地平,了解清楚3件事很重要
    當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很多人會因為疾病而痛苦,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因此,在患上高血壓後的一段時間內,要通過服藥來穩定血壓 氨氯地平片是目前高血壓治療藥物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藥物,近年來高血壓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