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某菜場工地門前突然張貼了一張新的《合作入駐須知》,要求男攤販不能超過50歲,女攤販不能超過45歲。
事實上,過了35歲又沒混成高管的社畜們,不但面臨著隨時走人的風險,甚至還面臨著此後再也無工可打的境地。
至於原因嘛,只能怪現在的後浪實在太猛,不僅價格公道又實惠,而且加班還能熬通宵。而相比之下,35歲以上的社畜確實性價比要低了一點。不但家庭和孩子的牽掛,不能盡情地加班,就連手上已掌握的經驗和技能在威武的後浪面前,也顯得沒什麼不可替代。
不過,隨著入行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些新興行業也日趨飽和。特別是滴滴規則的改變,更是直接斷了不少人的念想。
既然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有人乾脆動了直接去賣菜的念頭。遺憾的是,就算是賣菜這樣「低技術」的工作,你也未必能做多久,因為按照武漢某菜市場最新的規定,就連賣菜的女菜販也不能超過45歲,至於男菜販能強點,年齡放寬到了50歲。
不得不說這樣的規定實在是魔幻,你以為它在搞笑,沒想到卻是真的。不由得不讓人感慨:現實真的可怕,居然連去賣菜都要限制年齡,這你敢信?
所以,那些打算去賣菜的社畜們還是得早做打算,畢竟依照現在人的壽命,就算過了45歲或50歲,人生至少也還剩下3、40年。還真的有必要認真考慮一下接下來的人生再幹點什麼。
當然,對於那些忙於城市設施升級改造的人來說,你們當然可以學習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並嘗試對城市加以改造,但不能隨意憑感覺瞎搞啊。畢竟法律也只規定了16周歲以下的人不能工作,並沒有規定工作年齡的上限(退休的人也有權利從事有報酬的工作)。
事實上,以年齡為由對普通動者設置門檻,不但損害了人們的平等就業權利,還違反了勞動法。
也許這樣的管理方式對菜市場商販的管理和城市的風貌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樣的方式卻開了一個壞頭。如果菜市場可以這樣要求的話,那麼相信超市和商城的售貨員將成為這種規定的下一個受害群體。
而未來,隨著這樣「歧視性」規定的越來越多,其覆蓋面也或將越來越廣,最後也終將落到每個人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