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琅琅
本文內容來源於友友的真實故事,把它呈現出來,希望她人的故事能給我們新的啟示。
葉子,雲南人,1976年生。家裡兄妹倆人,她排行老二。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加上自己不愛上學,小學沒畢業就結束了學業。
大山裡生活的孩子,在上山採藥材、找蘑菇;下地種稻穀、摘玉米的時光裡,轉眼就到了18歲。
花樣年華情竇初開,葉子遇到了讓她怦然心動的小夥。他是鄰村的,高大帥氣,看葉子的眼神裡總是帶著純純的柔情蜜意。
可是,葉子媽不同意。原因是八字不合。葉子媽悄悄找「高人」看了八字:不合,不宜結婚。
那時的葉子,沒走出過大山,沒主見。老媽不同意,雖自己不信命,但也反抗不過,鬧騰無果。
最後屈從母親的安排,19歲就結婚了。老公是家裡挑選的,婚後好吃懶做,掙了錢也只顧自己吃肉喝酒,醉了還打罵老婆孩子。
老公雖偶在外打工掙錢,可沒往家裡拿過幾個錢,葉子一人帶兩娃在家種地養豬、給人幫工、採藥材換錢過生活。
有次小兒子生病急需用錢,老公卻拿著準備看醫生的200塊錢,和朋友在街上喝酒花了個精光。對此,葉子算是看清了他的男人,心裡想著一定要擺脫他。
之後,葉子帶著兩小孩去了麗江,做起了賣菜的小買賣。每天起早貪黑做生意、看孩子,老公卻依然喝酒、打人。
葉子提出離婚,但老公死活不同意。被逼無奈,她丟下兩孩子隻身逃到湖南打工,做著最底層的活,拿著最底層的工資。但她省吃儉用,每個月只花50塊錢,兩年存了兩萬多(那時是兩千年初)。
她拿著錢請律師,找關係硬是把婚離了。代價是一次性支付兩萬元撫養費,倆孩子都歸男方。
離婚那年葉子30歲,孩子判給了前夫,父母均已過世。她找哥嫂借了路費,重新來到湖南打工謀生。
來湖南的頭幾年,葉子一直被困在對孩子的思念裡。在對孩子這件事上,她很自責,覺得對不起她們。
但她不敢回去看孩子,也不敢給孩子打電話,回去前夫看見了就會打她,就算沒看見知道了也會打孩子出氣。給孩子打電話,只會讓孩子更難過,孩子接一次電話就被爸爸打一次。
她用工作麻痺自己,每天要求加班,做最重最累的活,只有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盡,晚上就沒有力氣想孩子了,便可以睡得著。
這樣昏昏乎乎過了幾年,直到遇見現在的老公,才緩過來一些。
像所有戀愛中的男人一樣,結婚前,葉子的老公會把她放心上,把最好的都給她。年齡不是問題,生過孩子也不是問題。
於是在35歲這年,葉子與小6歲的現任老公結婚了。婚後確實過了兩年幸福快樂的生活,還生了個胖兒子。
小兒子的到來,慢慢治癒了葉子思子成疾的心。那時家裡的兩小孩也大了,自己可隨時打電話聯繫媽媽了,葉子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可是幸福它總是太短暫,經不起生活的雞零狗碎。歸於平淡的生活裡,老公總是提防她會把錢給前面兩小孩,給孩子打了個電話,他必定冷嘲熱諷,說話尖酸刻薄得很。
諸如:你又在謀劃什麼時候回去大團圓吧,你就是不盼我好……;別想拿老子掙的錢去養別人,你也要養小兒子……。精神上折磨她,經濟上控制她。
次數多了,葉子也懶得理會。她只想陪著小兒子好好生活,不要再錯過他的童年,不要讓哥哥姐姐受過的苦再讓他受一次。
可是,生活它不是你不理它,它就不找你麻煩,該來的它一定會來。
前兩年,葉子的前夫因醉酒猝死,48歲就匆匆終結了一生。兩小孩雖已成年,但都沒成家,自然就來了湖南謀生、找媽媽。
本來孩子來找媽媽,是很正常的,葉子也很開心。可老公不樂意了,對葉子變得越發提防,錢米的事更是斤斤計較,有時為誰買的牙膏都會拿出來說事,連個鄰居都不如。
好在葉子自己掙錢,小有積蓄,經濟上不艱難。但是,她依然感覺自己生活水生火熱,與老公、婆婆始終關係緊張。
目前葉子只要一想到前倆兒女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作為母親她肯定在人力物力上要給予支持,而現在的老公必會各種刁難阻止、謾罵打鬧。她就會頭痛發作,醫生也幫不了。
每次老公一鬧,她就頭痛幾天。這裡頭痛還沒好,老公那裡又開始各種找茬,嫌這嫌那。葉子幾乎沒有安生日子,看著老公都煩,巴不得他每天上班才好,呆家裡就瞎胡鬧。
現在,葉子算是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她也不埋怨現在的老公,畢竟他曾經是真心想和她過日子,只是他低估了生活的複雜。當初,他是相信自己可以抵擋一切與她一起,好好生活、好好過日子的。怎奈生活太現實、太殘酷。
時間一晃到了45歲,面對生活,她不後悔離婚,也不後悔走出大山來湖南謀生。她只後悔不該再婚,再婚後自己和老公都不幸福,小兒子在吵鬧聲中成長,自己對倆大的虧欠想後半生好好彌補卻又困難重重。
「這個世界沒有如果,如果有,我一定不會再婚,我只想好好愛自己,愛我的孩子。」葉子說。
生活啊生活,其實怎麼活都不後悔,又怎麼活都後悔!
想嫁給誰、嫁給了誰,都無法預料之後會過怎樣的生活。在生活裡掙扎經歷,所有出現的事物都有它的道理。
電影《我這樣過了一生》中的女主桂美,她去臺灣尋找未婚夫無果,迫於無奈寄居在表姐家,與表姐託人介紹的侯永年結婚。
成了三個孩子的繼母,她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可是丈夫嗜賭如命,還在外面養了個年輕女人。
經歷各種生活磨礪,為了孩子為了家,她始終沒能「為自己而活」。就這樣過了一生,桂美是多少中國女人生活的真實寫照,拍出了中國女人的心酸。
所以呀,生活,生活,無論怎麼活,都是自己性格造就的選擇。
可就算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沒有辦法按照道理來過完美的一生。就算為自己而活,不對生活做妥協,這樣的活法就一定不後悔?
葉子走過半生,有妥協有抗爭,她接受母親的安排是妥協,擺脫第一段婚姻是抗爭,現在將就生活是妥協。她和桂美都是中國女性,都有著一顆為家為孩子做母親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似自由,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實際上,大多時候我們是被生活死死地捆綁了,根本沒得選!
願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仍有勇氣過好這一生。
共勉。
--THE END --
本文作者:琅琅,十點讀書首期寫作訓練營學員,愛生活、愛文字。用文字解讀生活、鐫刻時光,讓日子充滿溫情,生活變得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