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產業興 鄉村美

2021-01-09 永川網
板橋:產業興 鄉村美
來源: 永川網 2017年07月27日 23:25

板橋 產業興 鄉村美

永川日報記者 塗 燕

大溝傳統村落棚改項目鳥瞰圖

        老屋、古鎮、流水,勾勒出小鎮的萬千風情;青瓦、石橋、碉樓讓我們記住了煙柳之畔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一部《七橋煙雨話板橋》讓這個永川最北端,有著300餘年悠久歷史的板橋鎮名聲鵲起,隨之展現在世人面前的還有四通八達的交通、如火如荼的產業。

 

世行公路修到家門口

 

公路建設

        7月25日,在位於板橋鎮的「全國第二批農產品深加工創業基地」內,重慶凱萊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灌裝、貼牌、裝箱。一陣忙碌後,裝載著上百件「可益」花椒油的貨車就將沿著廠區外平坦寬闊的世行道路運往全國各地。

        有人說,板橋鎮的公路是全永川鎮級公路修得最好的。可在板橋鎮交通辦主任冷先紅看來,板橋鎮的公路建設經歷的是一場華麗的蝶變。

        「口袋交通」是對曾經板橋鎮區位交通較為形象的比喻。全鎮11個村全部修通水泥路,一條環鎮公路,「一環八射」交通網絡格局基本形成,是如今板橋鎮交通發展的真實寫照。2010年作為世界銀行貸款重慶市統籌城鄉發展與改革試點項目在永川區的唯一子項目落戶板橋,該項目包括鎮境內新改建15條鄉村道路、分5個標段總長45.85公裡,項目總投資為22430.11萬元,其中世行貸款2081萬美元,剩餘由鎮自籌。

        項目的實施極大地帶動了板橋人修致富路的積極性,形成了全民參與交通建設、改善大環境的良好氛圍。目前,世行項目建設已經完工14條39.53公裡;全鎮已硬化農村公路80餘公裡,連接了鎮內交通,打通了外部連接,形成了「一環八射」的交通格局,即環繞場鎮一圈公路,在這一圈上有八條支線公路通向全鎮各村社。

        「世行資金極大地撬動了全鎮公路建設。」冷先紅說,通過世行項目,全鎮改建了15條農村公路,總長度45.85公裡,使全鎮農村公路通達率達100%,通暢率達100%,極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生產生活。

        通過世行公路的修建,極大地改善了板橋的區域環境和區位優勢,板橋向南8公裡上重慶西三環,向北16公裡上成渝複線,位於西三環和成渝複線經濟帶中。依託便利交通,板橋鎮立足實際,建成了重慶市永川區農副食品加工基地、重慶市小企業創業基地、永川區農副產品及食品加工基地。目前,已正式籤約企業13家,凱萊、趙渝、佳林華、金橙等4家企業廠房主體已基本建成,將在年底全部投產,其中凱萊已經在今年6月率先投產。

        路修通了,昔日「東南飛」今朝「鳳還巢」了。就在板橋鎮通明村,返鄉創業青年鄧盛良正準備大幹一場。鄧盛良是通明村人,在外打工已有20幾年,如今回到家鄉,家鄉的變化讓他十分吃驚。在外闖蕩多年的他很快發現了商機,流轉土地2000餘畝,在自己老家建起個大型的特色農家樂。由於農家樂緊鄰新修的公路,仿古建築別具特色,如今已吸引了不少區內外遊客。

 

食品工業園成經濟提速「引擎」

柳溪河谷 

        今年6月,板橋鎮一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龍頭示範企業——重慶凱萊調味食品冷榨花椒油標準化生產線投產,這實現了園區企業投產「零」的突破。

        永川食品園區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是重慶市確定的市級「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這1平方公裡的食品園區對於板橋鎮而言,無疑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十三五』期間,成渝經濟區周邊市場,農副產品市場規模8000億元,其中特色休閒食品2500億,中央廚房餐飲2500億……」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背景下,板橋鎮黨委政府搶佔先機,利用區位優勢,坐收行業上升期所帶來的整體紅利。截至2017年5月,已吸引13家食品加工及上下遊企業入駐,產品涵蓋了休閒食品、調味品、糧油產品、飲料等。

        13家企業的入駐,也為板橋鎮鎮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就重慶凱萊調味食品有限公司而言,該公司自營的「可益」花椒、藤椒種植示範基地1700多畝全部成功採果,實現了原料+加工的產業鏈經營,以及通過「企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方式逐步打造的5000畝原料基地,將於明年開始收果,使該條2500噸/年的花椒油標準化生產線原料充足率實現進一步提升。項目投產後,「可益」花椒、藤椒種植示範基地當年實現每畝種植收益4800元,較過去效益提高1倍以上,並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僅今年上半年,新增加盟花椒、藤椒標準化種植項目並籤訂購銷協議的大戶就有三家,栽培面積實現翻番,預計今年播苗窗口期結束前,板橋本地花椒種植面積有望達到5000畝以上。同時,何埂鎮、五間鎮兩家大型種植農場業主均表示有合作意願。

        此外,重慶市田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上億元的項目也將於明年投產。

        園區的風生水起得益於配套要素的保障。目前,板橋鎮一期35千伏大溝變電站已經建成投運,二期110千伏擴容正有序推進,日供水5千噸的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已經竣工投用,日淨化3千噸的工業汙水處理廠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即將投用;園區內的道路覆蓋到每一個企業;在滿足現有企業用氣需求的基礎上,啟動日供氣5萬方的工業用氣項目。

        在食品園區這一經濟引擎的帶動下,全鎮經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企業總產值完成37521萬元,同比增長12.26%;規上工業產值完成30753萬元,同比增長27.0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5800萬元,其中工業固投約11600萬元。

 

「園區+」模式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蔬菜基地

        7月25日,在位於板橋鎮的重慶懋昌宏農業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內,工人們正在將採摘的豇豆裝運上車。一個小時後,這些新鮮的菜蔬將出現在吉之匯國際農貿物流城,進而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

        今年以來,板橋鎮進一步完善「一個園區四大基地」農業發展總體規劃,構建「1+4+X」現代農業園區體系,實行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差異發展。高質量、大規模的農副產品原料是食品加工品牌創建的基礎條件和食品加工產業長足發展的基本保障,在大力培育食品加工業的同時,板橋鎮創新推行「園區+」發展模式,以食品園區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為牽引,積極打造農產品原材料基地,推進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帶動全鎮果、蔬、糧、椒等農業產業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已引導農民流轉土地7000餘畝,扶持發展家庭農場9戶、種養殖大戶103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7個,建成標準化兔場4個,年出欄肉兔100餘萬隻。建成花椒種植基地2000餘畝,在建3000畝;建成大棚蔬菜基地400畝,糧食生產基地2000畝。

        龍頭帶動,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民自願互利為前提,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創辦、政府扶持、部門指導、市場運作」的思路,逐步搭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田韜農副產品優質大米深加工」為帶動,以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創業基地為帶動,大力推進歐家壩、本尊、通明等村優質糧油和農機一體化基地建設。今年上半年,全鎮共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個,其中農業企業2個、家庭農場1家、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1個。

 

古鎮修復原汁原味

美麗鄉村

 

        板橋鎮位於永川北部,建場於清康熙六十年,因場內橋多,又多為木板橋而得名。板橋老街的風雨廊街,歷經滄桑,至今保存完好,與大足的鐵山老街、涪陵的大順老街並稱為「川東廊簷老街」的三大絕品或孤品。

        板橋老街長約1000米,兩側民居沿一條中軸線,對稱分布。老街民居均為小青瓦蓋成的廊簷,大多是前店後作坊,放眼望去,連成一片,頗為壯觀,是眾多研究川東古建築學者眼中的珍稀標本。但因年久失修,現存建築老化,消防、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不全,各類管線布局混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場鎮居民周洪中已經在這個小鎮上生活了幾十年。目前,他家的房子正在恢復重建中。老周告訴記者,改建後,一樓是餐館、二樓是住宿、三樓自己居住。改建後,能否還原原本建築特色?對於這一點,老周一點也不擔心。板橋鎮城建辦主任黎朝波表示,按照古鎮保護控制要求,在古鎮核心保護範圍內,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且新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高度應控制在9米以下。哨樓等原貌恢復類傳統建築的建設,應嚴格遵循歷史真實性原則。

        城鎮不在其大小,而在其特色。板橋鎮充分依託板橋鎮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亟待搶救的傳統風貌古街、重慶市歷史文化名街以及板橋老街被確定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文化村落」等有利條件,啟動板橋老街排危除險和風貌改造,並同步推進場鎮整體建設,全面改進管網、道路建設,實施醫院、學校搬遷擴建,打造以「泥鰍燈」「板橋好人」為品牌的群眾精神文化,努力把板橋建成特色鮮明、功能齊備、承載能力強的民俗風情特色鎮。

        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板橋鎮按照人文資源+生態農業協同發展的理念,在充分挖掘具有1300年歷史的佛教文化淵源和板橋是永川最早鬧革命的紅色文化資源的同時,注重發揮山水生態優勢,通過農業綜合開發,打造集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拓展農業休閒觀光功能。目前,已引進重慶匯邦投資公司,以柳溪河、本尊寺片區為主要開發區域,首期投資5000萬元、建設面積1000畝的農業休閒觀光旅遊主題公園已基本建成,即將開園迎客。

        (圖片由板橋鎮提供)

 

 

 

 

編輯: 王鈺 時間: 2017-07-27 23:25

相關焦點

  • 產業興 活力足 鄉村美
    「十三五」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牽引,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展明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農村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產業興、活力足、鄉村美,書寫了亮麗的「三農」答卷。
  • 丹寨:「三帶」模式助推產業興鄉村美民眾富
    據黔東南日報消息:萬達小鎮旅遊大巴一輛輛紛至沓來,林下種植基地一簇簇藥篼茁壯成長,大山叢林深處一群群蜜蜂嗡嗡搬運花蜜,壩區產業基地一根根小瓜藤結出了「致富果」……這是丹寨縣強化黨建引領產業興鄉村美民眾富的生動寫照。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強,則民眾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2020-10-1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生態宜鄉風好則產業興
    原標題:生態宜鄉風好則產業興   12月7日《江蘇經濟報》頭版頭條報導:常州經濟
  • 鄉村美 產業興 顧村鎮沈楊村鄉村振興有實招
    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顧村鎮沈楊村利用自身地域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提質、生態提優、治理提效、底色提亮,走出了一條具有沈楊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上海沈楊花卉苗木基地是顧村鎮沈楊村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一個重點項目,佔地面積約55畝,建有2萬平方米的大棚和一個商貿中心。大棚內可容納56家花卉苗木企業進行展示交易,目前已經入駐的超過30家,這既給附近喜歡花草的市民帶來了便利,也可以每年為村裡新增500萬元的收入。
  • 膠河生態發展區:產業興,農民富,家園美!
    膠河生態發展區通過大力發展以土豆、芋頭等為主的種植產業,以早酥梨、蘋果等為主的林果產業,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種植專業村,成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走出了一條以產業興帶動農民富
  • 環境美、產業旺、文化興、村民富 解碼浙江海鹽的鄉村振興實踐路徑
    「沉甸甸」的數字背後,正是鮮活的鄉村振興實踐。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跟隨採訪團一行深入走訪海鹽鄉村,體驗村民的幸福生活百態。雪水港村:民富村興生態宜居不輸商品房的高顏值別墅,院內園林小景綠意盎然,院外涼亭依水而建……這樣的「自建房」在雪水港村幾乎成為「標配」。
  • 生態美 產業興 鄉風淳 安吉:以綠鋪底 綻放融合之美
    從落後小山村一躍成為「中國十佳小康村」,魯家村的蝶變是美麗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曾經,「七山一水兩分田」是安吉發展難以迴避的困境。如今,通過多年綠色發展的探索,安吉的「綠水青山」正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2019年,安吉成為省大花園示範縣創建唯一優秀縣,美麗鄉村、美麗縣域做法,分別成功入選全國十大改革案例,中國最美縣域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獨山影山鎮:產業興村莊美百姓樂
    獨山縣影山鎮緊緊圍繞「十三五」發展戰略和工作目標,以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民生政策統攬工作全局,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產業日漸興盛,群眾安居樂業,全鎮在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有力度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 滴灌興產業 「活水」旺鄉村
    南寧市在榃汶村通過改善農村水利設施帶動產業良性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讓廣大群眾轉變發展觀念,增強內生動力,實現富農強村。有了「源頭活水」,榃汶村的扶貧產業很快打開了局面: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花農們摸索出「摘一輪花就澆一次水、施一次肥」的種植方法,當年即實現增產增收;延伸茉莉花產業鏈,於2019年12月投資建設了茉莉花盆栽和蔬菜育苗扶貧示範園,今年疫情期間盆栽產品銷量不減,全村貧困戶均從中受益,「現在每天都有500-600單訂單,保守估計今年銷售額將超過500萬元。」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海寧市鹽官鎮聚力美麗城鎮「產業美」 建設鄉村振興發展示範基地
    包王村黨委、紅友村黨委和聯群村黨委聯合創辦成立金牛合作社,成立綠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聯群村建立了一個集產業發展、典型示範、合作共育於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示範基地,探索產業轉型、項目抱團、服務融合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
  • 杭州:產業興農民富 美麗鄉村入畫來
    如今,建德市楊村橋鎮草莓被列入國家特色產業強鎮創建,楊村橋草莓早已從杭州走向了全國。不斷加強「兩區一基地」和「特色農業強鎮」等主平臺建設,杭州不但創建了建德市楊村橋鎮草莓、臨岐鎮中藥材列入國家特色產業強鎮,還建設起了列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餘杭現代農業園區、成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餘杭區大徑山區域和淳安下姜等五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等。
  • 產業興 鄉村美 百姓樂——記全國文明村鎮觀山湖區金華鎮翁井村
    三轉 " 指轉變村民思維方式、耕種農民轉為產業工人、鼓勵村民自主創業轉為工商戶;" 四股 " 指村集體資源股、村民資金股、村民土地股、村民資源股,通過 " 四股 " 入股方式帶動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五紅利 " 是指生態環境衛生愛護紅利、守法紅利、構建和諧紅利、支持公益事業紅利和不濫辦酒席紅利。
  • 路坦富裕來 途通鄉村興
    路坦途通鄉村興。近年來,平遠縣牢固樹立「交通先行」發展理念,以道路改造推動鄉村振興,先後推動國道206、國道358等道路改造,讓鄉村美起來、村民富起來、產業旺起來。 交通先行 美麗鄉村連起來 冬日暖陽,天朗氣清。來到國道358線平遠縣湍溪至八尺段改線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沿途挖掘機、攤鋪機來回穿梭、轟鳴作響,眼前的康莊大道已初具雛形。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看周口之太康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編者按】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自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國各級黨委政府都在積極結合各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那麼,各地鄉村振興到底完成得怎麼樣呢?可近年來,劉寨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鄉村振興20字方針」為指導,圍繞「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的目標,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地推進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建設,取得了「黨建強、機制新、產業實、環境美、群眾富、民風優」的明顯成效。如今的劉寨村宛如江南小鎮,實現了大變樣。
  • 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處到利辛縣中疃鎮調研指導美麗鄉村建設...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處處長袁偉一行深入利辛縣中疃鎮張板橋社區調研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利辛縣副縣長江朋梅,中疃鎮黨委書記高曙光等陪同調研。
  • 守住糧食底線 抓好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將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上來,深刻認識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堅持質量興農、產業興農、綠色興農,做好全市「三農」工作,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 美哭!板橋的油桐花開了!約不約?
    居高望遠,油桐林深處紫色花海綿延起伏,板橋風光,盡收眼底。 板橋鎮白果樹村距駐馬店市西35公裡處,白果樹村附近有板橋水庫水利風景區、駐馬店古城、郭樓遺址、馬臺寺遺址等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