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國內的莘莘學子在背負了巨大壓力後,延時一個月終於走上考場,為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讀交上一份答卷。
過來人都知道,我國的應試教育背景下,「高考」一詞承載著很多,甚至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與未來,在日本也同樣如此。
日本知名電影《墊底辣妹》就講述了一個日本高中生的高考經歷,影片中女主角為了入學考試做出了很多努力,還瘋狂報考補習班,不難看出日本人十分重視高考,考試難度也不是我們以為的「相對輕鬆」。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的高考制度,了解一下日本高中生是如何參加高考的。
考試時間
眾所周知,日本學校的入學時間多為4月,因此高考時間一般是從1月一直持續到2-3月份。
由於高考制度的不同,日本高考持續的時間比國內更長,持久戰對很多高中生的身心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日語中有「四當五落」、「試驗地獄」等一系列詞語,都是描述高考有多殘酷的。
考試形式
日本的高考之所以持續時間長,是因為考試形式較為複雜,一般分兩步進行,「センター試験(中心考試)」和「二次試験(各個大學的校內考試)」。
中心考試與我們國內的高考筆試答卷類似,也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全國統一考試,每年1月中下旬開考,歷屆考生人數都有50萬以上,試卷內容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內容包括:國語、地理歷史、公民、數學、理科、外國語,由此來檢驗學生基礎知識的儲備能力。
這場考試的成績一般會在考試後10天內就公布,考生根據自己的成績,再決定要報考的學校及專業。
二次試驗一般在2、3月份,由於是各個大學的校內考試,因此考試時間也會有所不同。這種考試類似於國內的自主招生,由大學自主命題,一般採取論文、面試的形式,難度較大,主要用來測定考生的專業能力和思維能力。
這種考試形式的優點在於靈活性高,不會一次定生死,一般分為前期考試和後期考試,有的學校還有中期考試,考試機會較多。同時也意味著學生最多可以同時報考三所國公立大學,相當於我國的第一、第二、第三志願。
此外由於國情的不同,日本還有很多私立大學,大多數私立大學的入學考試非常自由,甚至可以不參加中心考試,只以學校設立的入學考試為主。
特殊考試形式
除了這兩種一般的選拔入學考試,日本還有兩種特殊制度:推薦入學和AO入學。
推薦入學:一般是私立大學會採取的一種招生形式,近年來一些公立大學也擴大了這種形式的錄取比例。顧名思義,就是高中學校推薦優秀考生直接進入大學,錄取的參考依據主要為:學生在校的學習、體育、藝術成績,大學特定的專業成績和調查書(學生在校期間,教員對其學習成績,在校表現等的記錄文檔),有點類似國內的保送。
AO入學(Admission Office):即自薦入學。這項考試對於學生學科考試成績的要求較低,較為看重個人綜合素質,多以面試、小論文的形式進行選拔。需要提供調查書,活動報告書,學習計劃書,志願理由書等資料供學校方參考選擇。
留學生參加高考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高中生會選擇去日本留學,這裡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需要參加國內高考,申請日本語言學校,之後參加日本的高考再入學大學。申請語言學校時,日本入管局審核申請者條件時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學歷,要求是在國內接受滿12年的正規教育,即高中及其同等的學歷;二就是學習能力,即高中的平時成績。
另一種情況是參加了國內高考後再申請日本大學。申請日本大學需要參考兩個成績:一個是留考成績(日本留學試驗),一個是日語成績。高考成績也是大部分名校明確要求的書類材料之一。因此,如果學生在校學習很好的話還是建議參加了高考再申請留學,有的學校還會對高考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提供獎學金或學費減免政策。
對於現在的高中生來說,不管是高考還是留學,獲取知識的路徑越來越寬,並不是以前我們所認為的一考定終身,高考的彈性在逐漸拓寬,公平性也在逐漸提高。但不論是在我國還是日本,名校畢業都足以讓你的履歷更加耀眼,大多數人都相信名校學歷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
因此,我們還是要努力學習,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在這裡也預祝參加考試的各位學子們能夠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你#高考#時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和趣事呢?留言評論跟我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