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6】馬智淵:大灘村的「鐵腿馬書記」

2020-12-13 澎湃新聞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6】馬智淵:大灘村的「鐵腿馬書記」

2020-09-10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18年3月,青海省審計廳的回族幹部馬智淵被選派到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溝鄉的大灘村擔任第一書記,在這個回族村一幹就是三年,馬智淵與這個回族村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此讓他始終惦念的人多了466戶2265人,而他也多了一個群眾送來的稱號——「鐵腿馬書記」。

大灘村一角。

馬智淵所在的村,是全縣乃至全省最大的貧困村之一,全村466戶中有貧困戶184戶,佔總戶數的40%。共10個自然村,村民零散地居住在三座山和兩條溝之間。3年間,馬智淵帶領工作隊在這方圓十平方公裡的山村裡累計行程上千公裡,翻山越嶺,穿爛了好幾雙鞋。

2020年6月,全村28名黨員不約而同地將選票投給了馬智淵,他成了全村今年唯一的一名優秀共產黨員,這是父老鄉親們對這個「鐵腿馬書記」和他帶領的工作隊的認可和信任。為什麼鄉親們把這個年輕的第一書記叫「鐵腿馬書記」呢?事情要從2018年那場暴雨泥石流災害說起。

2018年8月,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遭遇70年一遇的暴雨襲擊,暴雨持續了50多天,馬智淵所在的西溝鄉大灘村也未能倖免,河道水位暴漲、多處山體出現滑坡和泥石流,全村道路損毀嚴重、部分農舍發生倒塌和進水,農田和農作物不同程度受損。這著實給新上任的第一書記馬智淵出了個大難題。為了解村民受災情況,馬智淵和工作隊成員在溼滑泥濘的道路上奔波,撤離身處險境的村民。他在大雨中帶領大家徒步前行,泥水最深處已經沒過了大腿。鞋陷在泥中拔不出來,就光著一隻腳繼續前進,幾公裡的山路,他們來回走了一天,最終他和隊員們一起將中坪社的15戶村民全部安全轉移到災民安置點。

馬智淵的腳長時間浸泡在冰冷的泥水中,痛風症發作,紅腫得像個蘿蔔不能著地,連鞋也穿不上。他強忍著劇痛,堅持一瘸一拐挨家挨戶核查災情,患有痛風的腳關節不能打彎,走起路來像極了拖著一雙鐵腿在走,從此他被群眾們稱作「鐵腿馬書記」。「鐵腿馬書記」的言行深深打動了當地樸實的老百姓,他們聽說車前草能利尿治痛風,於是全村齊動員,東家挖一點,西家挖一點,把整整兩麻袋車前草送到了馬智淵的面前。

大灘村屬於腦山地區,自然稟賦差,存在貧困戶產業發展不強,棚圈空置,村裡有大量閒置勞動力,村集體經濟無法破零等問題。馬智淵和隊員駐村以來極力改變現狀,當他們了解到村裡有在外省開拉麵館的群眾收入較為可觀的情況後,積極調整思路,因勢利導,先後多次與縣就業局、縣農信社等協調拉麵經濟扶持事宜,併到蘭州拉麵培訓學校實地了解培訓、就業及市場前景情況,為群眾爭取信用貸款,順利開設拉麵館。目前村民在浙江、內蒙古等地開設有81個拉麵館,僅此一項,每年創收超過1000萬元,在拉麵餐飲行業就業的有近60人,每年工資性收入達200萬元,該產業合計每年為村民創收超過1200萬元,目前扶貧隊還在努力協調在村裡成立「拉麵經濟協會」的事宜。

村裡開拉麵館的貧困戶家新蓋的二層小樓。

一部分村民通過拉麵經濟富了,但還有一部分村民由於家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顧,無法外出經商和打工,經濟收入有限,為此馬智淵和隊友們絞盡腦汁想辦法,當得知本村創業大學生馬光耀要在縣上創辦民族用品加工廠時,馬智淵和隊友們喜出望外。他們找到馬光耀,說服他把民族用品加工廠辦在村內,並且幫忙跑貸款、跑項目,最終在青海審計廳的大力支持下,該廠獲得各類扶持貼息貸款16萬元和20萬元扶持資金,建起了扶貧車間。廠子辦在了家門口,已吸納14名貧困戶就業。

馬智淵與扶貧車間負責人了解扶貧車間運營狀況。

然而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仍然是扶貧隊亟待解決的問題,駐村期間馬智淵和隊員,歷時一年半的時間,跑遍了省上和縣上的十幾個部門,在多次爭取在村裡建馬鈴薯加工廠、肉牛養殖場、機械租賃公司等願望都被一一破滅後,繼續探索,最終協調東西部協作扶貧資金50萬元,審計廳產業扶持資金18萬元,村集體分紅資金12萬元,共計80萬元,在縣城為村裡購買了一個商業鋪面,每年為村裡帶來集體收入3.05萬元,成功打破了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狀況。

曾經的貧困村成為了如今人人羨慕的和諧村、致富村、感恩村,再次走進大灘村,道路兩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隨處可見村民自建的二層小樓房,牛滿棚、羊滿圈的脫貧戶比比皆是,村民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忙碌,全村上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而宣傳欄上那句醒目的標語:「脫貧攻堅,家家戶戶換新顏;感念黨恩,世世代代跟黨走」格外引人注目。(作者單位:青海省電視臺,青海省扶貧局辦公室)

徵稿啟事

等你來稿

原標題:《【「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6】馬智淵:大灘村的「鐵腿馬書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0】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10】鄭仁亮:「住」進群眾心中的「正能量」 2020-07-27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1】「小查書記」扶貧二三事
    2018年,江蘇省「點穴式」扶貧片區盱眙縣黃花塘鎮新鋪村來了位年輕的女同志,鄉親們喊她「小查書記」。這位鎮黨委下派的第一書記,名叫查豔,別看她年紀輕、身板小,到任沒多久就在村裡打出了名號,大家紛紛說:「小查書記真能幹!」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㊵】趙雅萍:追求別樣的「詩和遠方」
    這是青海省婦聯派駐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堯灣村第一書記趙雅萍感悟最深的話。走進堯灣村,到處能感受到一個字——「變」。昔日的垃圾死角,如今是避暑涼亭;曾經的汙濁河道,現在河水清澈。變身成為周邊村民羨慕的美麗鄉村,這一切都離不開第一書記趙雅萍。趙雅萍日常走訪貧困戶。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37」陳宏科:民情卡上寫初心
    「喂,陳書記,你把咱村上的文化廣場修好了,大家閒餘時間有地方活動了,我建議在廣場上建個閱報欄,讓群眾可以隨時了解國家大事。」村民張三定在電話裡說道。「喂,陳書記,我們這一塊20多戶電視信號不好了,你看能不能協調一下廣電局,讓來給咱拾掇拾掇。」村民王萬全給他打電話說道。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4」「田書記」的進村趕考路
    在村民眼裡,他是整日奔波在為民路上的「費鞋書記」;在村幹部眼裡,他是敢幹會幹的「實幹書記」;在鎮幹部眼裡,他是有想法有思路的「點子書記」......他就是陝西省華陰市鳳城村第一書記田戰省。田戰省給村民傳授修剪花椒苗的方法。2017年4月,田戰省被華陰市水務局選派到鳳城村擔任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64」錢澍雨:真心真情暖群眾
    2018年4月,安徽省滁州市清流監獄第三監區副監區長錢澍雨被選派到明光市明西街道馬崗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一開始,眼前這個年輕、帥氣又溫文爾雅的第一書記能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老百姓心裡還是有很大的疑惑。如今,2年時間過去了,錢澍雨用自己的苦幹實幹精神向馬崗村老百姓交上了滿意的答卷,順利幫助馬崗村5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如今馬崗村群眾拉家常時,談起錢澍雨無不豎起大拇指。
  • 安徽省資訊|「安徽省優秀選派第一書記標兵」韓慶玲:厲害了!「鐵腿...
    安徽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安徽省優秀選派第一書記標兵」韓慶玲:厲害了!「鐵腿書記」!韓慶玲,中共黨員,六安市霍邱縣稅務局科員,安徽省第五、六、七批選派幫扶幹部,安徽省優秀選派幹部標兵、安徽省優秀選派第一書記標兵。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55」楊挺:「老山咔」裡的戰貧「四重奏」
    楊挺,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新溝村第一書記,在海拔1000米的「老山咔」裡,用青春和汗水奮戰貧窮。我想,這就是我駐村第一書記的初心。」楊挺說。兩年多來,他想方設法爭取上級黨委、選派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積極籌措項目資金,在當地大力實施路、水、電、造福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他用自己的忙碌和奔波,修補著貧困村欠缺的一點一滴,為貧困村的發展開闢著康莊大道。
  • 第一書記,書寫「豐收日記」
    來自山東省國資國企系統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第一書記。第一書記既是中央政策的落點,也是精準扶貧的支點。深入農村的廣闊天地,他們出實招、下實功,在一望無際的田野裡,播種下屬於春天的希望。劉軍命運的轉折點,始於魯信集團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進駐曹縣。
  • 【本院快訊】書記批示肯定「鐵腳板」團隊模式
    【本院快訊】書記批示肯定「鐵腳板」團隊模式 2020-04-20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南退役軍人第一書記:酣戰疫情一線
    當前,疫情形勢嚴峻,龍南縣退役軍人「第一書記」視疫情為軍情,酣戰疫情一線,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定格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精彩瞬間。大年三十剛值完班的臨塘鄉臨江村第一書記許龍輝在接到鄉裡緊急返崗通知後,給老婆打了這麼一通僅僅十幾秒電話,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戰鬥中。「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部隊鍛鍊出來的老兵,經歷過03年的非典,請大傢伙要高度重視疫情的嚴重性,但不要怕,我有 經驗,有事的話讓我先上!」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許龍輝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書記領著書記學 書記帶著書記幹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今年以來,寨裡鎮黨委根據本鎮實際,創新推行「黨支部書記論壇」工作機制,通過書記領著書記學、書記帶著書記幹的方式,大家相互借鑑、共同提高、交流思想、展示自我,從而有效地實現了取長補短、拓寬思路、鼓舞幹勁、比學趕超的目的。
  • 太陽石村「第一書記」的意見箱
    太陽石村「第一書記」的意見箱2016-08-18 23:40:55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劉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郝勇)「2組的潘玉全說他家豬圈房子的瓦掉了好幾塊,現在房頂開了天窗,讓我們幫忙蓋下瓦……」8月14日8時30分,嶽池縣喬家鎮太陽石村村主任餘映沛拿著剛從「第一書記」意見箱裡取出的一張紙條,念給該村
  • 擦亮第一書記工作名片
    2021年01月07日 08:28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盧思雨 編輯:潘曉明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盧思雨「黃書記,我申請小額信貸的錢已到帳了。」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王小波敘永縣龍鳳鎮黨委書記韋仁慧瀘縣玉蟾街道農發辦主任黃麗媛龍馬潭區雙加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馬 英江陽區江北鎮黨委書記,鹽源縣博大鄉幾坡村駐村工作隊員米忠全鹽源縣甘塘鄉副鄉長,鹽源縣官地鎮乾溝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 嵩鹽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鹽源縣大草鄉石花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馬 雲
  • 黨員日記:「託尼」書記
    一番詢問過後,我得知,原來除了我恢復上線以外,分公司同時上線的還有「玉樹機場的託尼老師」——馬書記。這位「託尼」書記就是我們的黨委副書記馬成祥。馬書記來玉樹機場大半年,我還真沒聽說過他有這本事。吃完中午飯,辦了會公,看時間快三點了,我懷揣著好奇心,跑到書記辦公室看熱鬧。來到書記辦公室,一看當天的三個「名額」已經在辦公室坐好等著書記動剪子了。只見書記面帶微笑,憨態可掬,邊剪髮邊跟「客人」聊天開玩笑,真有那麼點專業的架勢。
  • 「第一書記」在泉源 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建設兩手推
    自3月下旬以來,隨著《臨沂市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方案》的制定出臺,山東省地礦局派駐在臨沂市郯城縣泉源鄉的第一書記們迅速行動,帶領村幹部、黨員和青年村民們一起攻堅克難,以「三清四整」為抓手,結合擺擂比武,各社區(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效果顯著,目前,郭莊村、長埠村已順利通過驗收。在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第一書記們多舉並措,推動泉源鄉鄉村建設更上新臺階。
  • 腳下沾著泥土 心中裝著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木史惹
    腳下沾著泥土 心中裝著百姓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木史惹 2020-06-06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發布終極海報 9月26日全國公映
    第一書記》發布了終極海報,影片將於9月26日全國公映,向國慶71周年獻禮!  在此次發布的終極海報中我們可以看到,電影《出發!第一書記》的主要演員悉數亮相,從他們的表情中,仿佛讓觀眾看到了他們背後的故事。  電影《出發!第一書記》的主人公張浩明是由深受觀眾喜愛的青年演員何明翰扮演的。
  • 「駐村第一書記」王馬成:青春在扶貧一線綻放
    就是這樣一個還帶些稚氣的年輕人,自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摸爬滾打、揮灑汗水,以務實重幹的作風和良好的業績贏得了幹部群眾的認可與好評。他就是唐河縣審計局派駐源潭鎮李灣村的第一書記王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