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FTA抵ECFA?臺學者:最怕兩頭空

2020-12-21 海峽集結號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9月12日屆滿10年,各界關注協議是否延續。先前臺灣「經濟部」稱ECFA只佔外貿總產值5%影響不大,綠營人士並指若與美國談成FTA,可抵銷甚至超越ECFA效益。針對該說法,中興大學財金系系主任葉宗穎表示,邏輯來說,有機會,但實務來說,挑戰很大,建議蔡當局務實以對,短期內別貿然拋棄ECFA。

葉宗穎,臺灣大學財金所博士,現任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東海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專長包括財務工程、財務計量、行為財務、國際金融貿易等。

ECFA生效即將屆滿10年,但因為近年兩岸關係惡化,許多臺商擔心協議生變,臺灣「經濟部」對此強調,ECFA沒有期滿終止的問題。不過,就在ECFA屆滿10年前夕,蔡政府剛巧宣布開放進口瘦肉精美國豬肉、牛肉,外界普遍認為,臺灣打算藉與美國洽談FTA,因應ECFA生變風險。

美臺促成FTA的可能性,葉宗穎表示,FTA自由貿易協定,通常是以主權為籤署單位的協定,對臺灣而言較具政治敏感性,以慣例來看,談成不易,但以目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反中路線」,臺美要促成FTA不無可能。當然,目前蔡英文看似傾向與美協商籤署雙邊貿易協定(BTA),政治敏感性降低,談成的可能性就相對提升。

葉宗穎指出,川普的美國優先主義,對外籤定的貿易協定,一定都會以滿足美國利益為前提,先前美國才撕毀已談妥的美韓FTA,重談一個對美國更有利的版本,馬上就讓韓國的外貿盈餘蒸發7%,雖然以國際貿易的觀念來說,韓國仍可從其他地方得到額外的好處,不過,從此也可看出,臺灣跟美國商談,也要有所心理準備。

可是實務上卻不容樂觀,葉宗穎說,因為ECFA是現在進行式,也已經有許多產業鏈基於此平臺行之有年,而臺美貿易協定仍不成氣候,詳細內容也未明,日本與美國協商13年才談成,臺灣短期內假如無法籤成臺美貿易協定,又失去ECFA,臺灣的外貿必然遭受劇烈衝擊。停掉ECFA,瞬間就會蒸發5%外貿產值,帳面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問題是,要拿什麼來補?

來源:中評社

相關焦點

  • 美國親臺政客建議拜登政府派美艦訪臺,臺學者打臉
    解放軍頻頻派軍機軍艦巡臺,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本月初建議美國新政府,臺美可透過公開聯合軍演、美艦例行訪臺等作為強化關係;但島內學者打臉稱,在美國新政局、美中關係等尚待觀察情況下,臺灣應鞏固與美方既有軍事交流,而非猝然升溫,才是務實之道。薛瑞福為美方著名「友臺」人士,現為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主席。
  • 美高官抵臺密訪,是為川普訪臺做鋪陳?
    事後有關方面證實,搭乘此架專機訪臺的美國官員實為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他率領近10人的團隊在臺灣短暫停留了3天2夜。消息稱,史達曼一行人在臺期間密集拜會臺軍方及情報部門高層,了解所謂「美臺合作」最新情勢。
  • 臺學者:逼大陸中止ECFA?
    臺灣學者潘華生今日認為,蔡當局不斷加強限制兩岸經貿交流,「似有意逼大陸中止對臺讓利的ECFA」,藉此實現「經濟脫陸」的企圖。他擔憂,若中止,出口依賴型經濟的臺灣,發展將面臨無限風險。
  • 臺學者:美國應不會從「外交」上承認臺北
    臺灣《中國時報》9月8日才轉載了美國《新聞周刊》在日前刊出美國學者孔傑榮針對「美臺關係正常化」的社論,他曾是馬英九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他認為,美國一旦「外交承認」臺灣,很可能將美陸臺三方拉入核戰,所以他建議應「循序漸進」推動美臺關係。
  • 美衛生部長傍晚抵臺 專機降落松山機場 臺飛機迷提前蹲守待專機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將於今天下午率團搭乘專機抵達臺灣,他是1979年以來訪臺層級最高、也是6年來首位訪臺的美國內閣官員;在臺期間將會見蔡英文和多位部會首長,並全程採取防疫措施,卻免隔離。發言人說,阿扎在臺期間將會見蔡英文及幾位部長。美國衛生部近日與臺灣相關單位就訪團防疫措施持續密切溝通,所有訪團成員除了必須提出離美前72小時內檢驗為陰性的報告,抵臺後還需通過檢測才能入境,但無需隔離。
  • 國民黨拒絕「美在臺協會」午宴邀約,原因竟是「藍委」擔心英文不好...
    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江啟臣稱「知美派」,與內地、美國維持平衡多邊關聯,卻在回絕「美國在臺協會」(AIT)午宴邀請後,又因故拒赴內地海峽論壇,落了個兩頭空。現階段積極主動與美重新啟動洽談中。本次AIT邀請,其實是美方高官秘密來臺,才趁機拜會藍綠「立委」,一旦另一方回臺,機遇就沒了。對美國來講,國民黨仍為中國臺灣最大在野黨,與執政黨一樣代表大部分民意,相互溝通交流也很重要。因而藍營內部親美人員正盼能爭得下一次與美方代表碰面的機遇。
  • 高以翔遺體抵臺照片曝光 靈堂設在金寶軒
    高以翔遺體抵臺照片曝光 靈堂設在金寶軒時間:2019-12-03 08:54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以翔遺體抵臺照片曝光 靈堂設在金寶軒 高以翔,知名的演員,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但是不幸的是在11月27日突發死亡,據悉,12月2日,高以翔的遺體運回臺北,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的情況。
  • 民進黨把「雙標」演繹得淋漓盡致,臺學者批:是對臺灣最大的戕害
    臺立法機構協商本會期開議日期 為閃避美牛美豬議題而一拖再拖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今天要召開協商會議,決定臺立法機構本會期的開議日期。但就在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後,一下情勢大變,所謂「時代力量」和國民黨團,都提議臺立法機構本會期儘快開議,這時,民進黨方面的態度則變成了「九月底開議是慣例」,所以協商會也拖到今天才舉行。民進黨之所以一拖再拖,主要原因當然是為了閃避美牛美豬進口的政治效應。
  • 臺學者:蔡英文不斷「切香腸」或觸大陸底線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中評社近日報導,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戚嘉林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美國的挑釁越來越激烈 ,美國此前宣布美駐華大使離任,兩國的外交關係走向低谷若在美國大選前發生所謂的「美臺實現建交」,那麼,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再繼續忍讓,定會採取行動修理臺灣。中美對抗,臺學者擔憂大陸提前對臺「動武」據報導,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人員已到達廈門,進駐酒店進行隔離,此次一共有32人抵達大陸參加兩岸論壇會。
  • 百達翡麗2014年新款抵臺,9月4日起全臺舉行2014百達翡麗新款發表巡迴展
    等待了近5個月,百達翡麗在今年BaselWorld發表的年度新款終於抵臺亮相,如今臺灣表迷終於能親見先前被熱烈討論的Ref.5960/1A鋼製年曆計時腕錶與Nautilus金鷹系列兩地時間計時腕錶,而其他重點新款也一併抵臺,包括兩款簡約典雅的月相女表——Ref.4968G Calatrava月相女表、Ref.7121/1J軍官式月相女表——以及多枚超薄萬年曆
  • 傅高義曾籲臺方聆聽北京訊息 臺學者:善意建議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李晗雪)日前逝世的哈佛大學榮休教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今年10月接受臺灣《遠見》雜誌專訪時提出,臺灣地區領導人面對兩岸問題「要非常小心」。臺灣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教授22日表示,這是基於對兩岸問題之理解的善意建議。
  • 炒作「將領秘密訪臺」,美臺勾連瘋狂挑釁
    臺防務部門23日宣稱對此「毫無所悉,沒有評論」。臺外事部門一方面並未否認,稱「有關美方官員來臺,我們表示歡迎」,另一方面又稱「由於此行程並未公開,基於臺美互信,沒有進一步的說明,也沒有評論」。臺「行政院長」蘇貞昌23日則稱,臺美關係越來越好,美國很多官員相繼來臺,「好菜會一道道端出來」。
  • 臺試射「雲峰」中程飛彈,臺學者:可直接攻擊大陸軍事基地
    據臺灣「中央社」4月26日報導,有臺媒報導稱,臺「中科院」研發的射程達1500公裡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份已試射,對此臺「中科院」不予評論。學者蘇紫雲認為,「雲峰中程飛彈」可以直接對中國大陸軍事基地發起攻擊,從而擾亂解放軍的作戰節奏。
  • 美方頻頻作妖 蔡英文火上澆油 臺學者:民進黨過度親美讓臺灣風險增大
    有學者分析說,因為南海議題無法挑起中國大陸敏感神經,唯有臺海議題升溫,中國大陸才會有回應。回顧一段時間來美國的所作所為,從制訂一系列所謂「挺臺」法案、派軍艦常態化行駛臺灣海峽、加強對臺軍售,到派出衛生部長訪臺,再到日前又提對臺「六項保證」,美國動作頻頻,持續升級挑釁中國大陸,以「切香腸」的方式一步步逼近中國大陸的底線、試探中國大陸的反應。
  • ECFA將到期,臺灣專家:臺美籤FTA機會很低
    2020蔡英文勝選連任,持續「親美反中」路線,導致兩岸關係嚴峻,今年到期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可能無法續約,外界關注臺灣地區與美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能性。臺灣中興大學教授袁鶴齡接受訪問時則認為,臺美籤訂FTA機會不大。
  • ecfa最新官方消息 2020年幾月是協議到期時間
    ecfa,一般指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6月29日,是ecfa籤署10周年的重大日子。近期,外部氛圍緊張,外界高度關注,ecfa協議到期時間是今年幾月?到期後協議續籤的可能性有多大?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 兩岸關係尖銳衝突 學者:陸生來臺政策不明朗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將防疫當反中操作,學者認為,兩岸關係尖銳衝突不斷,已瀕臨「冷熱戰」狀態,雙方民意都已明顯衝撞,雖然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就任後,普遍認為美中關係將趨緩,兩岸關係也可能逐漸和緩,但仍充滿未定之數,陸生政策是否恢復開放,存在可能性,還是不明朗。
  • 臺學者憂:島內明年觀光旅客恐只剩230萬人次
    [新聞頁-臺海網]臺學者憂,島內明年觀光旅客恐只剩230萬人次。(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觀光部門預估明年觀光入境人數為800萬人次,被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評論「太過樂觀」。
  • 美國五角大廈明確「一中政策」,臺美軍事合作再成不能說的秘密
    在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宣布當選後,美臺軍事合作朝向低調隱晦。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昨日以「一中政策」否認派遣陸戰輔訓小組抵臺後,臺軍方昨天進一步公開否認輔訓小組抵臺協助訓練,聲稱錯誤訊息。臺灣《聯合報》分析稱,「一中政策」將再度成為美臺軍事合作主旋律。
  • 高以翔遺體抵臺照片曝光 高以翔遺體為什麼要運回臺灣
    高以翔遺體抵臺照片臺灣演員高以翔11月27日在寧波參加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錄製時猝逝。12月1日,臺媒曝出高以翔事件最新消息,其遺體將於12月2日下午從上海搭乘飛機回臺灣安葬。目前遺體已經在殯儀館做好防腐工作,飛機將在桃園機場落地,高以翔的母親及生前好友已在當地做好了接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