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礙進貨路 跨境電商渡生死劫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

在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接連暴發情況下,跨境電商迎來「生死」大考。

「從國內疫情開始,就多少有些影響了。」3月20日,海外購物平臺洋碼頭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終端消費需求影響並不大,困難主要在物流方面,目前許多國際航班運行受阻。

國際航班相繼停運後,跨境電商的備貨速度開始放緩。

3月19日,京東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近期海外疫情發展,部分國家和地區備貨周期延長。

據公開信息統計,亞馬遜、Wish、Shopee、Lazada等平臺也對海外倉及國內倉進行了調整,包括出入庫品類、開放範圍、物流配送等,涉及歐洲、美國、東南亞多個市場。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商品不能及時入庫,跨境電商的正常銷售思路將會被打亂。

「跨境電商目前情況很嚴峻,不但會錯過特殊情況下的線上銷售紅利期,甚至會因流動資金受阻而面臨行業洗牌。」3月19日,經營跨境電商企業近十年的李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庫存告急

隨著疫情到來,線上購物成為消費者居家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線上產品需求量順勢上漲,跨境電商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洋碼頭線上銷售並沒有比平時下降,反而銷售增長不少。」洋碼頭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按跨境電商正常備貨節奏,應對短暫需求擴增沒有問題,但疫情突然全球蔓延的情況打亂了這一節奏。

「太意外了,本以為疫情差不多穩定下來,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開展工作,但現在又出現這樣的情況(疫情境外爆發)。」 3月20日,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的行雲全球匯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雨果網在1月31日的調研顯示,76%以上的賣家面臨存貨不足問題,其中49%的賣家還有10天至20天的存貨,而51%的賣家已經完全斷貨,其中,中小賣家尤為嚴重。

李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跨境電商此前有預判,提前做準備,情況就不會這麼糟糕。

「當時完全沒有想到,所以我們是根據往年的經驗和數據來做的決定,在國內疫情暴發時就沒有做激進的貨品填充動作。」行雲全球匯負責人坦言。

與行雲全球匯相比,洋碼頭的情況稍好一些。

上述洋碼頭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國內疫情剛暴發時,公司就有預判,疫情可能會全球蔓延,因此彼時已準備相應措施,聯合全球買手加大海外商品的備貨。

運力不足

想解決庫存不足問題,跨境電商需通過兩重考驗。一方面是存在停工、停產可能的供應商;另一方面是運能大幅削減的國際航空物流。

3 月 18 日,據外媒報導,香奈兒決定在短期內暫停生產,將在接下來兩周內關閉其位於法國、瑞士和義大利的工廠。

在此之前,古馳、愛馬仕也宣布暫時關閉旗下工廠的相關消息。

eBay全球副總裁鄭長青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eBay調查顯示,庫存不夠,供應跟不上已成為疫情當下賣家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對跨境電商來說,尋找新供應商已迫在眉睫。

「在加大上遊品牌的接觸力度,以及整個全球探員的採購布局方面,公司都在調整。」行雲全球匯負責人說道,公司也在不斷洽談,希望獲得更多國外品牌直接授權,這樣可以更有效率,提高產品入庫的穩定性和時效性。

然而,與品牌供應商直接交接,合作難度徒增。

行雲全球匯負責人表示,國外品牌商對量和帳期的要求比較嚴苛,一般會擬定30-50天為一個帳期,這本來是下遊分銷商承擔,而公司直接跟品牌商合作,公司就要自己承擔。

除供應商外,跨境物流的挑戰也十分嚴峻。

李先生所在的跨境電商公司時常與國外物流合作。近期一單從美國發到國內的物流,讓李先生等了將近一個半月。

李先生表示,下單後,美國供應商把所有的貨都運到香港,這期間花費了一個多月。進入內地後,商品不到4天就入庫,運輸時效性差別明顯。

無獨有偶,京東的海外訂單同樣受國際航空運力不足影響。京東品牌負責人坦言,目前海運方式更有保證。

但在李先生看來,這並沒有解決商品運輸時間過長的根本問題,商品送達時間的不確定也會降低消費者購買體驗感。

資金流承壓

在上述諸多壓力下,跨境電商現金流壓力也隨之日益凸顯。

「在這場疫情下,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吃不消了。」李先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平時跨境電商比拼價格或者服務,但遇到突發性事件,企業的專業性和資源整合能力就會成為生存標準。

在杭州某家跨境電商企業工作的王剛(化名)近期準備辭職。3月20日,他向時代周報記者吐槽,公司馬上就要撐不住了。去年公司員工有60人左右,今年基本全部砍掉,僅剩幾個人,工資也發不出來。

「公司成立才一年多,只和幾家品牌供應商合作,而且有一半以上都是歐洲,物流也是通過其他物流公司解決。但現在所有問題都積壓,公司流動資金確實沒有了。」王剛無奈感嘆,一個月下來,老闆頭髮似乎都白了一半。

重重壓力下,跨境電商不得不對發展規划進行更多思考。

「經過疫情後,各家企業應該更深刻地認識到對於自身優勢商品領域的構建。」 3月23日,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她認為,如果沒有綜合性平臺那麼龐大的資金和市場控制能力,那麼企業是否可以考慮專注在一個較為細分的領域構建自身獨特的競爭力,以減少大盤波動帶來的影響。

記者注意到,疫情期間母嬰、防護、保健等品類產品銷量大漲。

全球倉CEO Benny在3月1日公開表示,在疫情之後,跨境電商企業可以去關注並且建立自身的私域產品。

「跟品牌的供應鏈進行深度合作,這樣才有可能真正抗衡現在所面臨的不確定性。」Benny說道。但他也表示,進口產品建立需要一定時間,從尋找產品到完成產品備案,再到進口的手續環節以及物流管理,這些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來源:時代周報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進貨平臺有哪些
    做跨境電商,首先需要確定找什麼樣的貨,需要定位好。這個定位當然也不是憑空想的,需要從銷售市場得到大量的數據。當選好了產品類目之後,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找到合適的產品供應商了。跨境電商進貨平臺有哪些?下面介紹幾個常用的進貨平臺。 1、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1688.com)批發網是全球企業間(B2B)電子商務的著名品牌,為天下網商提供海量商機信息和便捷安全的在線交易市場。從海量的商品中甄選熱銷新品、優質好商,為買家採購批發提供風向標。
  • 京東雲商路跨境全球通 中小規模跨境電商賣家出海「寶典」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中國的跨境電商市場在逆勢下依然力挽狂瀾,在有效防控的基礎之上,持續接軌市場需求,滿足國人隔離期間的線上跨境業務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中小規模的跨境電商企業正處於艱難掙扎期,因為這一部分賣家通常都難以有足夠的資金應對危機,同時風險抵禦能力也比較低,因此往往會在這一次的疫情當中受重挫。
  • 跨境電商的後疫情突圍-虎嗅網
    挺過了短期的「危」,穩定又強大的中國電商供應鏈一定能幫助電商出海人抓住長期的「機」。今天【出海問答】與【出海同學會】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個探討和發散。話題包括疫情下出海電商的近況;跨境電商的生態探索;未來機會等等。
  • 跨境電商Lazada,SheIn,Fanmart面臨疫情大考驗?
    導語:這次疫情對於跨境電商,特別是跨境零售出口來講,短期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但是長遠來看,總體會在波動中呈利好趨勢。對於跨境出口電商來講,一方面國內工廠延遲復工,另一方面各地封路延遲發貨,供應鏈和物流的影響都會打亂平臺和商家的補貨計劃,甚至相當一部分商家可能會遭遇斷貨危機;而在產品推廣風險中,斷貨的風險關係著現金流的周轉,無疑是傷害最大的一種。為了探究對於業務的具體影響,海豚智庫聯繫到了幾個跨境電商公司的內部人員,了解到了一些情況。
  • 跨境電商郵件首乘海運快船漂洋過海!國際郵件出口又闢新路
    3月15日,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4個海運標箱、共計約24噸跨境電商包裹(e郵寶及國際小包郵件)起航運往加拿大。這是上海郵政第一批由海運快船渠道出口的跨境電商郵件,標誌著上海口岸跨境電商輕小件郵件全海運模式正式啟動。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各企業復工復產,跨境電商包裹量大幅回升;另一方面,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航空公司大範圍減航、停航,上海口岸國際航空運能大幅消減,特別對美、加、澳等路向運能影響嚴重。
  • 跨境電商貨源一件代發
    做跨境電商,主要是圍繞人、貨、錢這三個方面來展開,只要把這三個方面的問題解決了就好了。在剛起步做跨境電商的時候,一定要有給力的貨。做跨境電商,首先需要確定找什麼樣的貨,需要定位好。不過,這些廠家都是需要按照起訂量來進貨的。因此,在進貨之前,先要看下產品對應的起訂量。在下訂單之前,可以先拿樣品,看產品的質量如何在決定。在B2B平臺,可以通過發布採購信息的方式,會吸引不少商家來報價的。
  • 疫情之下,日本市場是跨境電商出路嗎!
    公眾號:東協跨境叔 精選跨境電商行業資訊,帶你探索東南亞跨境電商新藍海!
  • 美妝跨境電商的難題
    因新冠疫情的影響,目前,歐洲多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都停止了到中國大陸的航班。根據2月13號OAG最新數據,近期進出中國的國際航班中有三分之二被取消。國際航班的取消與減少,除了限制人的流動之外,也讓跨境貿易受到了不小的衝擊。物流是跨境貿易的生命線,「沒有物流就沒有生意」某美妝跨境電商創始人說道。
  • 「運聯研究」穿透「疫情紅利」表象,回歸跨境電商貨代本質
    疫情之下,跨境電商行業雖然短期內迎來了諸多紅利,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擴展了邊界(如海外電商滲透率的提升)。疫情終將消散,並不會改變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1、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增速下滑原因分析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增速呈穩步下降的趨勢。
  • 2021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會暨跨境電商雨果獎頒獎盛典參會指南
    2021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會來了! 1月11日—12日,2021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會暨跨境電商雨果獎頒獎盛典將在深圳舉行。> 2021年1月11日-1月12日(9:30-17:20) 地址: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龍崗雅寶小學東側深圳星河吉酒店(吉酒店) 2.大會形式議程 大會形式:展覽+會議 大會議程:2021年跨境電商全球趨勢發布
  • Twitter揭秘:後疫情時代下 中國跨境電商如何破局?
    疫情的爆發侵蝕了傳統貿易的空間,卻給跨境電商打開了一扇窗。在後疫情時代的風口下,Twitter大中華區移動應用及電商行業總經理張薇、Twitter大中華區新業務主管吳立基等基於Twitter平臺的長期洞察,解析當下中國跨境電商出海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海外代購因疫情遭受重創,跨境電商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毋庸置疑,對跨境電商行業來說,這意味著運輸渠道將受到阻撓。疫情給跨境電商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通報了一起兩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海外「代購」案件,引發人們對於當前海外代購相關風險的關注。
  • 通途跨境電商一周資訊-湖南將啟動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建設試點
    目前,興業銀行已成功搭建跨境電商外匯業務管理平臺和外匯資金清結算網絡,可實現全流程線上化對接跨境電商平臺、境外合作銀行,幫助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者解決收款資金安全無法保障、結算周期長、周轉壓力大、匯率雙向波動帶來收益損失等問題。
  • 疫情下跨境電商助推中國汽摩配賣家「出海」提速
    中新網上海12月2日電(記者李佳佳)對於中國汽摩配賣家來說,海外市場擁有巨大潛力,而通過跨境電商出口,減少中間環節,中國賣家得以直擊海外消費者,「出海」速度大大提升。從事了十來年傳統汽配製造和銷售的溫州汽配出口商陳建良(化名),2014年一腳踏進跨境電商領域。如今,公司已從最初的夫妻老婆店發展為五十來人的規模。
  • Checkout - Checkout-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火爆海外倉呼喚跨境物流保障精細化
  • 10位業內專家解讀中美貿易戰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100EC.CN)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2.75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8624億元。從規模上看,近年來,美國一直是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三大國之一。
  • 跨境電商成穩外貿「輕騎兵」
    今年以來,該公司搶抓機遇挖掘跨境電商發展潛力,上半年僅跨境電商網絡銷售額就達到8000萬元,公司銷售實現逆勢增長,增速高達38%。  「恆豐遮陽」的跨境逆襲並非個例。近年來,跨境電商已成為我市外貿新業態中的「尖子生」,今年疫情之下,跨境電商更是憑藉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成為我市穩外貿的「輕騎兵」。
  • 跨境電商打破外貿增長「天花板」
    疫情之下,今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就已超過1萬億元,52.8%的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的新註腳,為外貿進出口回穩作出突出貢獻。預計今後跨境電商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 2021年該如何選擇跨境電商平臺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讓跨境電商平臺又出現在人們眼前,什麼亞馬遜、速賣通、LAZADA、eBay、蝦皮等,估計了解跨境的小夥伴們,多少都聽說過一些。像首付貝索斯(俗稱姐夫)亞馬遜平臺,再或者阿里旗下的速賣通平臺等等。
  • 魔法燈跨境電商怎麼樣?跨境e店和阿拉丁究竟是什麼呢?
    隨著跨境電商的市場份額越做越大,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魔法燈這個跨境電商平臺。那麼魔法燈跨境電商可靠嗎?阿拉丁和跨境e店究竟是做什麼的?本篇,我們將為大家解答:01首先要介紹一下魔法燈和跨境e店的關係。魔法燈是一家集團公司,而跨境e店是集團下面的子品牌。所有在跨境e店平臺註冊的商家被稱為阿拉丁。這裡的寓意是,公司希望作為魔法燈,能夠幫助大家實現夢想。02那麼什麼是魔法燈平臺呢?我們以代購的日常工作狀態舉例:代購小A,常年在澳洲幫國內的親友代購熱銷產品。